看張之後
本來還想再寫一篇有關看張的文字,是想說張愛玲的婚姻與人生是悲劇的結局,在我看來至少也應是悲劇性的結局,但我總覺得很不自信,一方麵是學識的不足,另一方麵是世界觀的局限,以己之心度人,總是不好。不過我想,倘有人拿它來作課題研究,是能算作一家之言的。
網友采石為硯發來紙條,更正了我文章中的一些錯誤,我覺得很重要,也同意她的觀點,她許是做現代文學研究的,尤其魯迅研究很有些成績,沒有經她同意,我就把她的文字貼在下麵了,大家也可以看看,挺好的:
胡蘭成原配唐玉鳳病死後,又與全慧文結婚,並將應英娣納為妾,此人似乎曾是百樂門的當紅舞女。所以張胡相遇時,胡已有了第二次婚姻,並且一妻一妾,南京上海各一個家。這怎麽說呢?世人愛張,所以恨胡。憐惜張的癡情,憤恨胡的負心,但我總覺得事情並非這麽容易說清!在胡的情史上,張做過勝者,最終敗了。其他幾個女人又何嚐不如此?……
前麵我的幾篇看張的文字,大致想說下麵的意思,張愛玲到底還是一個中國人,盡管她在國外生活了好多年,她在心裏隻想做個普通的人,她是一個普通的女人,一個癡情的女人,政治影響了她的生活,她的婚姻和人生有著悲劇性的色彩。想說的不見得就說明白了,以後再不說了。
張愛玲的文字,我讀她的散文較上心,小說讀不下去,胡蘭成的文字我幾乎就不想讀,一個漢奸的文字再好能有怎樣的好?因了張愛玲的關係,我僅限於讀了他的《今生今世》和《中國文學史話》,其他大作曾經見過,但沒有翻,現在也並不覺得後悔。有關研究張愛玲的文字,也一點兒沒有看過,所寫有關看張的文字,隻是自己讀張讀胡的感覺了,並不見得就對,也一並說明。
止庵在《今生今世》序中說,有關張愛玲上世紀四十年代的生活,張的所有傳記文字都來源於胡的《今生今世》,則更增加了我不看有關張愛玲研究的文字的信心,但也引起我的擔心,覺得胡的文字不見得就十分可靠,因為張愛玲是對胡的有關她的文字持不認同態度的。
一九三七年春天,上海聖瑪利亞女校學生張愛玲在畢業年刊登出的調查表格“最恨”一欄信筆寫道:“一個有天才的女孩忽然結婚了。”那年她十六歲。----她到底想說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