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因 果

上世紀八十年代林斤瀾到天津開會,順便拜訪了孫犁老先生,問起作協組織作家出國,為什麽他不想出去的事情,老人說,不會打領帶。老人後來還站起來講故事,說文革前他出國,每天都是李季幫他打領帶,他個子高,李季個子低,他總要俯首,李季總要抬頭,很麻煩的。他還不時地用拳頭敲打敲打自己的腰。林斤瀾都看在眼裏。

林斤瀾在文章的最後說,行家認為,其實領帶可以拉開摘下,再套上拉緊,是不必天天打結的。

林斤瀾文章的題目是,《不會打領帶》。

林斤瀾還說,那時出國是熱潮,多少人都想去,可孫犁老人不想去。不隻不想出國,後來孫犁老人連津門也很少出了。

我讀孫犁的作品,覺得他老年連家門也很少出的。他在好多書信裏,都告戒親友同事,出門要管理好自己,以防上當受騙,人身安全遭受威脅。他對社會總是有一種擔心,總是有一種不滿意。

孫犁在文革前出國的活動情況,我沒有看到相關的文獻資料,揣測不出老人在文革後不想出國的心理,但我想,事實上至少能夠說明兩點,一是老人不是那種喜歡湊熱鬧的人;二是出國至少對孫犁來說,個人的收獲可能不是太大。

還有,出國與不會打領帶之間,因果關係聽起來總還是有些滑稽,如果真要神經病般地細細思量,也許其間真有微言大義存焉。林語堂說,西服有什麽好,冬天穿起來冷,夏天穿起來熱。

有人說孫犁是中國最後一位具有儒家傳統意義上的文人了,可能有些絕對,但目下的中國,象孫犁一樣的文人,確實沒有了。好多好多的文人,連“不會打領帶”的俏皮話也說不出,遑論和孫犁的優點比,就是缺點,也比不上。

林斤瀾的文章很短,如果有人要編一部當代的《世說新語》,這一篇就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