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聲名及其謀求2
好同誌指在工作單位的範圍內,受到上司和同事好評價的。一般地講,要獲得這名,需要德才兼備作條件。但在今天獲得這名則隻需這四個字就行了,這就是:壓抑、迎奉。這是件十分悲哀的事情,一切往昔很有些辨別力,也很有些才能的人,一旦當了“官”,但隻用一些對自己唯唯諾諾的人。這是人的性格的局限,也是人的性格的一個悲劇。似乎是唐明皇說過這樣的話:我人才要用,奴才也要用。人才可以辦事,奴才可以舒心。這實在是人類的最大損失,因為人是財富創造者,而不同素質的人創造的財富是天差地別的。這個問題後麵論及位名時要詳談,這裏就從簡了。
好朋友指在社交圈子內,受到同性和異性朋友好評的。重感情、講信譽、能坦誠熱情待人等應該是作為衡量朋友好壞的一個準則。但是,當今商品經濟迅猛發展,一些人還來不及認真思考麵對經濟利益上的諸種問題,僅從逐利的角度引伸為一些以利為本的錯誤觀念,在對待好朋友的認識上產生了偏差,將是否有能耐、能賺錢作為衡量朋友好壞是可否與交的重要依據。
朱元是我同學,大學時人人稱為秒秒,就是他的許諾,他的言語,每秒鍾都在變,根本無信義可言。常有人急不可待的責問他:“既然如此,你為什麽昨天要答應?”他笑了,笑得很開心:“問題是,你為什麽連我的話也要相信?”
就這麽個無賴,現今開了三家公司,開始是“皮包公司”,現在卻頗有些積蓄了。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現在每天都是高朋滿座,應接不暇。”用我最敬服的一位教授的話說:“我的學生中,最有出息的就數朱元。他朋友多、神通廣大。”
我想這也是件值得悲哀的事,然而卻確實存在著。這些顛倒的觀念不斷證明了這一點:要做好朋友,也可以說要有好朋友的名,就需有能耐。這個問題,我如果到此打住,讀者中或許有不滿的,為了使我們的文章更具有指導意義,我們不妨繼續探討下去,即:這些人怎麽來的能耐?有哪些能耐?這還得以朱元的“成功”事例來加以說明。
朱元何許人?一介農夫之子。因大學成績不佳,又無一親半戚能為之說話,畢業後隻好到一所鄉下中學教書。一日縣委主任下鄉巡視,並流露想釣魚的願望。
村中有口大魚塘,奈何守塘的老人很倔強,誰說也無濟於事,他隻聽支書的,偏巧這日支書又進城去了,朱元便自告奮勇接了這任務,找守魚塘老人交涉不到兩分鍾,一切便大功告成。
教委主任魚釣得很多,非常高興,臨別時連誇朱元有能耐。朱元連連搖頭,並說這區區小事何足掛齒,今後要釣魚隻管來就是,這裏一切都說好了。
教委主任更加高興,再次誇朱元,並說今後有空再來,還說朱元今後有什麽事盡管找他。教主任滿載而歸,校長問朱元何以能說服那強老頭,朱元笑而不答。
晚飯後朱元忙去村口迎接歸來的支書,先是勇於承認自己借支書的名的錯誤,而後是數說教委主任以前對自己太好,能量如何之大,不滿足他的心願一是過意不去,二是也不合算,最後掏出二十元錢交給支書說由他被償魚塘損失。
支書自然不肯收錢,吱唔著問,不知他那代課兒子轉正的事教委主任能否幫忙。朱元一口應允:此事包在我身上。於是教委主任再來,朱元儼然以主人身份相迎,除了釣魚不算,還送了根楠木。不久,朱元便調進縣城。
又一日到朋友家玩,偶聞州某位局長的公子因打架被勸退學找不到學校讀書,便立即挺身說自己可以為他找到縣一中就讀,因他早知教委主任的大小姐要調往州府一直卡在州人事局那裏。結果兩邊一說,事情都成,連帶自己也進了州府。
而後又過去幾年,朱元便到了北京,且腰纏萬貫了。一次在京相遇吃喝之後我問起他成功的秘訣,他笑著說:“荀子的《勸學》篇裏說得很清楚,‘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裏,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物也。’”
好人“善假物也!”一語道天機,如今一切所謂有能耐的人,便是善於借助外物力量從中獲利的人。這便是“能耐學”的精髓,也是好朋友的手段所在。有了好朋友的名更容易得到更多的人光顧,依了朱元的交際法則,凡有人光顧及必可從中獲好處,結果是步入一個好朋友的良性循環的圈子中,光顧的人越多,好朋友的名聲越大;好朋友的名聲越大,光顧的人愈多;以此類推,再過三五年,朱元社交一定能進入聯合國的圈子中去。到那時,朱元更是名聲在外,利益其中,名成業就了。
古有“朝中有人好當官”的俗語,而今的人們則都高唱著“朋友多了路好走”的歌謠。古人交友是非常講究的,所以有了“誌同道合”這個詞,也有了“道不同則不相與謀”的講法。現在似乎不是這麽回事。
現在人比較相信沒有永久的敵人,也沒有永久的朋友。這裏的“朋友”“敵人”的意思有些兒變味,再不是什麽“道”的同、反問題,隻是個利益的能否共贏的問題。朋友隻是交來的,交朋友實際上是交換價值。這不知是值得喜還是值得悲,但總歸隻應是個過渡。
“道”的朋友是感人的,起碼在你患難時刻,他不加害與你,而且,那種相互信任、忠誠、掛念,是共贏的朋友不能相比的,那才是人間的真味,香甜無比,回味無窮。為進一步說明,不妨順說一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自小出門做生意,承擔家庭負擔,臨終前對他兒子講,別看我一生在社會闖**,結交的人如過江之鯽,其實我這一生就交了一個半朋友。
兒子納悶不已。他的父親就貼在他的耳朵邊前交代一番,然後對他說,你按我說的去見見我的這一個半朋友,朋友的要義你自然就會懂得。
兒子先去了他父親認定的“一個朋友”那裏。對他說:“我是某某的兒子,現在正被朝廷追殺,情急之下投身你處,希望予以搭救!”這人一聽,容不得思索,趕快叫來自己的兒子,喝令兒子速速將衣服換下,穿在了眼前這個並不相識的“朝廷要犯”身上,而自己兒子卻穿上了“朝廷要犯”的衣服。
兒子明白了:在你生死攸關時刻,那個能為你肝膽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親生骨肉搭救你的人,可以稱作你的一個朋友。
兒子又去了他父親說的“半個朋友”那裏抱拳相訖把同樣的話敘說了一遍,這“半個朋友”聽了,對眼前這個求教的“朝廷要犯”說:“孩子,這等大事我可救不了你,我這裏給你足夠的盤纏,你遠走高飛快快逃吧,我保證不會告發欽官……”
兒子明折了:在你患難時刻,那個能夠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也可稱作你的半個朋友。
但如果這事是放在“多了好走路”的朋友身上,隻是交換意義上的朋友,怕就會將你賣給官家了。好在這種極端的現象在平常人的生活中很少發生,所以還是“朋友多了路好走。”
從“道”到“價值”,誰好誰壞,大概不能簡單的給予結論,這應該是個過程,就象河水向東流一樣,本來一瀉無餘,突然有石山阻了,它隻能繞道,你能說這繞道就不好?是個過程,我們都是生活在某一個過程中。所以,必須要重視大家都喜歡唱的歌:“朋友多了路好走。”
要想有許多朋友,要想有好走的路,使用權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些奇區彎折,更快些達到理想的目標,實現好名聲的夢想,就需要廣交朋友。廣交朋友有這麽六個方麵學問:
一要構建自己朋友的關係網絡。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廣泛地和別人廣泛地交往。
外國成功學有“友誼網”之說。認為,喜歡別人,又能讓別人喜歡的人,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成功的人們大多喜歡廣泛交際,形成了自己的一麵“友誼網”。比如,你要某人推薦幾個供你拜訪的朋友,如果這個人是個失敗的人,他隻能好不容易為你提供一兩麵三刀個人,而且好不容易才找到這一兩個人的地址和電話。成功的人就不同了,他們會推薦出一大堆朋友,而且是在長長的名單上尋找,因為名單上包括各式各樣的朋友。由此顯示出成功者與失敗者在交友方麵的差別。
可是,在我們中國,在早先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提起關係網,有時人們帶有某種貶義,這是片麵的。關係網本身沒有錯,它是中性的,關鍵看它是怎樣建立起來,怎樣運用的。如果建立關係網,不違背一定的道德標準,運用關係網也沒有超出法律製度規定,那麽,這樣的關係網何罪之有呢?在我國,建立健康的、符合社會利益的關係網,對單位有利,對個人的成功更是不可或缺。成功的人大多是有關係網的人。這種網絡由各種不同的朋友組成,有過去的知己,有近交的新朋,有男的,有女的,有前輩,有不同特長的,也有不同地方的……這樣的關係網,才是一麵比較全麵的網絡,也就是說,在你的關係網中,應該有各式各樣的朋友,他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為你提供不同的幫助;當然,你也要根據他們不同的需要為他們提供不同的幫助。這才是關係網應當具有的牲。
人們常說的優勢互補,應當適用於關係網構造。本來,你有這方麵的優勢,同時就可能有那方麵的劣勢。打個簡單的比方,你會著書立說,但你未必會在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麵樣樣精通。那麽,你可用足你的優勢去彌補他人的劣勢;以此換取他人以自己的優勢來彌補你的劣勢。這就要求交朋友不能太單一,不能完全局限於自己的同行、具有共同愛好和興趣的人之間。所以,正是因為你在某一方麵有特長、有愛好、有優勢,才要有意地結識與你的特長、愛好、優勢有差別的人,這才符合網絡的結構和原則。
如果是你根本不懂得的領域,就需要在那些方麵精通的人的幫助。如果,朋友的結構太單一,就難以做到這一點。所謂優勢互補,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你用你的優勢去幫助別人,求得別人用他的優勢來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