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聲名及其謀求1

據說乾隆皇帝遊江南時,有一次在一座山峰上眺望景色,望見海上帆船往來如織,禁不住問身旁的大臣:那幾百隻船在幹什麽。大臣回答說:他隻看見兩隻船,一隻叫做“名”,一隻叫做“利”。

他人的看法既然這麽重要,逐名的心理便自然成了世人的心理。

人是一個不斷運動著的生命,在他的生命的每一時刻,他都正在成為、卻永遠又尚未成為他認為能夠成為的那一個人。人置身於不斷的發展過程中,是因為他有所渴望,不死的渴望與發展的渴望。盡管,人的具體渴望多種多樣,在其基本需要滿足的前提下,名的渴望便自然地成了榜首。難怪羅貫中有言道:

蒼天如棋盤,大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來往爭榮辱。

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這裏的“榮”,便是名的意思。在我們的社會中,騙子總是存在的,中國佛教教徒早將許許多多的小騙子歸納於兩個大騙子之中,這就是名和利。據說乾隆皇帝遊江南時,有次在一座山峰上眺望景色,望見海上帆船往來如幟,禁不住問身旁的大臣:那幾百隻帆船在幹什麽。大臣回答說,他隻看見兩隻船,一隻叫做“名”,一隻叫做“利”。有識之士也許能避免利的**,而真正能逃避名的**的人物在這世人恐怕就寥寥無幾了。

曾經有位頗為脫俗的僧人跟他的弟子談到這兩種俗念的根源時說:“絕利易,絕名心難。即退隱之學者僧人仍冀得名。彼樂與大眾講經說法,而不願隱處小庵與弟子作日常談。”那個弟子道:“然則師傅可稱為世上唯一絕名心之人矣。”師傅微笑而不言。

名的**力這麽大,空間原因何在?可以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麵來給名下個定義:從客觀的一麵來說,名是他人對我們的評價和觀感;從主觀的一麵來說,名是我們對這種評價和觀感的重視。

這裏不難看出,名本身沒有什麽價值。因為造成他人眼中的價值是他人意識,是我們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及對此形象的看法,這種價值對我們存在的本身並沒有什麽直接影響。

但是,人的存在意義,本身就是與他人發生關係時才能存在的,人的重要性是依他們對別人生活所作的貢獻決定的,單個人的優越感,是存在於與他人的對比中產生的。總之,離開他人的評價,單個人的優越感是**然無存的。同時,社會分工創造世界,單個人在社會分工中太微細了,如果離開眾多他人的分工合作,完全憑靠自己,一個人是做不出什麽成就的,就象那孤島上的魯賓遜,盡二十年之心力,也隻求得自身不凍餓死去而已。而孤島還是孤島的世界,沒有人創造的痕跡。

要做出成績,唯有在社會中,唯有得到社會的認可才會成為可能。於是,人便渴望成為社會中的一份子,渴望得到社會的認可。從這個角度來看,爭名之心是不可非議的。

我們要得到社會的認可,就必須重視“他人眼中的價值”,並遵循“他人眼中的形象及對此形象的看法對我們的影響便由本來無關而變得直接化了。

成熟的人在實踐中會不斷重複地感受到這樣一個事實:決定他有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別人的意見和看法。這個事實,小可以推至乞丐,大可以推至帝皇。他人眼中的乞丐倘不是個可憐蟲,這乞丐便很難要到一羹湯;他人眼中的皇帝倘不是個值得敬畏的強者,這皇帝恐怕很難維係他的統治。至於我們這些平常的人,倘若得不到自己周圍的人讚同或認可,是做不出一點事情來的。

他人的看法於個人的作為既然這麽重要,逐名的心理便自然成了世人的心理。為了獲得別人好的評價,個人在自己與別人間維持著各樣的關係,這些複雜多樣的關係造成了複雜多樣的名,這些名有的是依賴我們的社會地們,有的是因為我們某些方麵做出業績,還有些是靠我們嚴格地遵從了大眾習慣了的倫理道德。

為了分析敘述方便,我們把複雜多樣的名概括起來,可以分成這麽三大類:位名、士名、聲名。下麵就來逐節談及這些問題。

(一) 聲名及其謀求

誰擁有“眾”誰便可以獲得好名聲,因為名聲本身就是“眾”的認可。擁有眾,自然就擁有名。

第一節 聲名及其謀求

聲名是指最一般的名聲,即一個非常響亮的名聲,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知道你。這種名要求的條件不多,用一句話來說就是要做從眾的模範。反過來說就是有眾多的人擁護你。“眾”字的骨子裏含有“大多數”的意思。個人之所以是大眾的一員而不等於大眾,就因為與這大眾有其不同的地方。所謂從眾就是要削去自己與大眾的一些不同而去與大眾同。這是件痛苦的事,是一件自我壓抑的事,同時又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一件好處多多的事。

一件事來了,大眾認為惡,我們一般都很少頂著去說它好;大眾說它好,我們一般也很少頂著去說它不好。“槍打出頭鳥”,這是有生存經驗的長者告誡小青年的口頭禪。這是一個血的總結,誰擁有眾,誰便可以獲得名聲。因為名聲本身就是“眾”的認可,擁有眾的人,自然就擁有名。

在一般的情況下,名是業績的體現,是靠成就支撐著的,因為眾人崇拜的就是業績與成就;同時名與利又是生與命的關係,隻要是存活著,生命就存在,隻要名聲在那裏,利益也就在那裏。當今社會,比之古代,名利的關係,緊密的可說是登峰造極。

譬如老子,在當時算是在名人了,連孔子也要尋找機會去拜訪他。回來學生問孔子:“老師見了老子?給了他什麽忠告呢”

孔子說:“我那裏配給他忠告。我到見了老子才算是看見龍啊!龍的精神相合就成妙體,跡散便成彩雲,能夠乘坐雲氣便能配合陰陽了。看到這種情形,我隻有張口結舌的份,那還能會給什麽忠告!”

試想,如這般名人都崇敬不已的名人,如果是在今天,不說他到劍橋、哈弗講一堂課可收十萬美金,單是拍賣頭發,指甲都可能花幾輩子了。更有那住宅、衣鞋、拐杖、鬥笠可以展覽,收門票也能夠他家族世世代代瀟灑下去。更有《老子》一書,暢銷世界,屈指第一。其版費、稿費比之剛賺了上億美元的稿費的克林頓《我的生活》,應該是要多出許多倍吧?這些個名人變效應,隻可惜當時似乎不是這樣,老子隻能住茅屋,喝雜薯米粥湯。如果真有靈魂,老子在九泉之下知道如今一些個十七八歲的小青年,或是唱了幾個歌,或是演了幾次戲,或是參加了什麽選美,隻要得了個什麽獎,便是有了名了,便可以靠了這名來謀幾多的利,老子真要氣得再死一回。

一般來說,眾人認可的東西往往是有利於社會發展的,那些出類拔萃的人物便成了眾**讚的好人。

但是,也有這種情況,在另一種情形下,在一定時間裏有一定眾人認可的東西是將社會拉向倒退的。在這時候,那些出類拔萃的人便不能成為眾**讚的好人,因為他們的言語行為是與社會的發展背道而馳的,甚至是根本的破壞性的。譬如那個鼎有名的遭世人唾罵的天下邪惡第一的希特勒,他是奧地利人,並不是德國人,可就這麽個外國人,既沒有絲毫的政治經驗,也沒有一點兒資金和政治的背景,隻不過是一次世界大戰後一名退役的德國士兵,後來在他30歲時,參加了慕尼黑的一個小型右翼團體;不久,他這個團體改名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又尚稱為納粹黨,1921年,他成為納粹黨的負責人。就這麽一個小人物,居然能在13年內當上了當時世界上一個主要大國的總理。

曾是那麽自信,優越感世界第一的德國的眾人為何會抬起這麽個魔鬼之最的人為他們主宰,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然而,以優秀自稱的日爾曼人,卻確實是這麽糊塗地將邪惡的魔鬼放出瓶子,高高抬起來拯救他們。希特勒終是在世上最優秀的日爾曼人的支持下成了世界名人,他的主要業績便是通過他的努力,使世界上有3500萬人死於罪惡的戰爭和慘無人道的屠殺。整個世界遊**著屈死者的冤魂。這些冤魂將會伴隨希特勒醜惡之名,一直遊**下去。

這說明,名聲還是有個好壞之分的,不是說出了名就是好。同時也說明,“眾人”也有被單個人蒙蔽的時候,那怕是自認為是最優秀的日爾曼人。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出了名的人,在向前是很糟的,更談不上利。楚屈原的悲哀便是最好不過的證明,普天之下,曆朝曆代,屈原又何止千萬?他們問天叫屈、怨地、哀泣說自己是怎樣的忠心,殊不知在當時眾人的眼裏,他們隻不過是個瘋子,是個逆臣,連最起碼的好人的名也掙不到。

從眾的價值,主要有兩方麵:當眾人的意誌趨向進步時,你的介入無疑促進了時代的進步;當眾人的意向一時誤入歧途時,你的從眾可以保全你自己。前者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而後者的價值卻要視你自身的價值而定。倘若你不從眾能以自己的犧牲換醒誤入歧途的眾人,那麽你在這種情況下從眾便一點價值也沒有了。大凡從眾的人主要有這麽三類:

一類是深知眾的意向代表了時代發展的需要主動介入,並起引導作用。這多半是些出類拔萃的人物。

二類是自然與眾契合,自然而然介入眾中,根本上就是眾的一員,口心一致。

三類是從保存自己、與人搞好關係、不傷害他人的前提出發從眾。這種人多半是些公認的大好人,口心並非一致。

很多年前,我認識的一位顧婆婆便是屬於三類。當時我在縣中學教書,有幸與她共住一院,一次57歲的麻婆婆毅然離開女兒去跟顧婆婆的哥哥成家過日子。為這事,整個小院子都議論開了,從老到少沒一個不表示這事看不順眼。大家圍著顧婆婆一個勁地數說麻婆婆這麽做是多麽的不應該,我見顧婆婆很認真地點著頭,有時還罵幾聲自己哥哥沒名堂。

在小院裏我算是接受了些新事物的,忍不住便說:法律都允許了,你們在這裏說什麽?這話算是捅了馬蜂窩,差不多一個院子的人都來與我爭辯,來試圖說服我。我爭得唇幹舌燥,才發覺顧婆婆早不見了。

我與她共一個廚房,做晚飯時忍不住對這事又發表幾句看法。沒想到顧婆婆走到我身邊,壓低聲音說:“可不是,孤單老人能找到自己的家,應該說是好事,有什麽值得說三道四的。”我吃驚地瞪大眼睛:“白天,你……”“那有什麽辦法,在那樣的場合下,你能不隨流從眾?”這事一晃已過去二十年,現在回想起來,我明白顧婆婆成為一個好人,一個公認的好人的原因。

“隨流從眾”,這便是顧婆婆為人處世的原則。顧婆婆所盡力討好的眾是一個全稱的眾,她的一切行為都旨在給所有人留下好印象,博得個好名聲。她做到了,而且得到她所得到的。象她這樣的人,隻要你悉心觀察,似乎每個人群圈子內都有,但僅僅是一個罷了。因此,我們說這種全稱的從眾是極少數人的事,他們贏得的“好人”的名聲也是為大多數人所不那麽傾心向往的,起碼大多數人難以做到。

大多數人所盡力遵從的眾是有選擇的眾。當他看到一些人的評價與自己是漠不相關的,尤其是當他認清了一些人的思想是何等無知淺薄,他們的觀念是多麽狹隘,情操是如何低賤,意見是怎樣偏頗,錯誤是何其之多時,這些人的看法怎樣他便認為與己不相幹了。於是,他選擇那些他認為評價與自己有關的一些人來遵從。究竟選擇什麽樣的人,主要是依據個人的名的趨向來定。除了大好人,個人對名的趨向主要有這三個方向:一是好同誌,二是好朋友,三是好親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