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發財欲望與掙錢2
從前,有這麽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個人,出門看見三位老年人坐在他的家門口興致勃勃談笑風生,他聽了一會兒他們的高談闊論,覺得三個人說的很有道理,從他們的言談之中可以看出三個人都很有智慧。於是,他走上前去邀請他們到家裏來做客。
“我們不能一同進屋。”老人們說。
“那是為什麽?”此人不解。
一個老人指著他的同伴說:“他是財富,他是成功,我是愛。他現在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看看需要我們哪一個。”
這人回家之後和家人一商量,決定把“愛”請進屋裏。這人出門問三位老人:“哪一位是愛,請進來做客。”愛老人起身向屋內走去,奇怪的是另兩位老人也跟在後麵。
此人十分驚訝地問成功與財富兩位老人:“你二位怎麽也進來了?”老人們說:“其實我們倆人一直都跟著愛的,哪裏有愛哪裏就有我們成功與財富。
2、發財的目標要盯死
世上一些人能得到許多,另一些人卻一點什麽也得不到。當然,其中的原因很多。他們不知道他們想要什麽,不能不是什麽也得不到的人的致命弱點。道理非常簡單,你要進行或正在進行某項工作,你連工作的目的都不明確,當然什麽也得不到了。大家都在田裏走來走去,別人的目的是捉魚,而你卻無目的,當然隻能看著別人把魚一條條捉去。
我們大家都在生活。如果有人問你:你活著是為了什麽?你回答:謀求幸福?爭到名利?為了奉獻?這些還不能算是目標,隻能算是願望。願望的特點是含糊不清,而目標則必須是明確和具體的。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同學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裏,據說他們那一個鄉,到83年為止,還就他這麽一個大學生。有次中文係舉行小說競賽,他拿了第一名,於是他把成為一位有影響的作家作為他生活目標的全部緣由。他開始勤讀苦寫,被編輯部退回的稿件越堆越高。終於有一年,就是他下決心成為有影響作家的第七個年頭,他的一個短篇實《人民文學》用了,緊接磁卡是中篇、長篇。他後來對我說:我成功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一直知道我要做什麽,我要達到怎樣的目標。
所以,我們要發財,就確定自己的夢想和希望,並把這夢想與希望壓縮成一句非常明確的話。你不能說,我一定要發財;你隻可以說,我在40歲之前一定要掙足一千萬。你不能說,我要讓自己擁有許多財富;你隻能說,我在40歲之前要擁有一個資產為三百萬的工廠和一棟價值兩百萬的別墅。這樣,你才可能使你的生命的第一分鍾,都圍著這個目標努力而不至於白白浪費掉。就象寫一篇論文,你確定了中心論點,隻需要圍繞它選擇合用的材料一般。這樣,你的努力就不會白費,成功隻可能是遲早的事。
當然,你可能有一大堆願望,非常美好的願望,但是你對自己的能力還不太清楚,你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自己的願望。碰到這樣的情況,你不妨歸納一下你的願望,想象一年或兩年之後自己可能得到什麽。譬如,工資能加多少?技能可以提高多少?有可能與哪些人交朋友?你如果還不能預計的話,還可以把時間再縮短一些,譬如我今天能做什麽,能得到什麽,把通過努力可能得到的目標都列出來。你不斷地進行這方麵的鍛煉,從短到長,直到能列出你的終身目標為止。這時,可以說你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這意味著你不僅僅是有了目標,而且意味著目標已刻在你的心中,你隨時都能清晰地“看到”它。
這樣,目標就可以使你有事可幹,使你不再凡事聽人安排,別人沒有安排便虛擲光陰,以煙茶閑聊度日子。你知道你要什麽,你就會擠出一切時間來得到這些東西。同時,當你一旦知道自己這輩子要什麽時,便自然會百倍地堅強起來。目標將給你努力去爭奪自己的需要的雄心,目標將給你承受失敗打擊的勇氣,目標還會給你一種認識自己的能力。因為你一旦知道你需要什麽時,你便同時也知道了你自己是誰。於是,別人的冷言、熱語、嘲諷、譏笑都顯得那麽無力,甚至根本用不著你去反擊便被擊退了。
當然,想要賺錢,確實需要很多條件。例如:時機,能耐,資本,運氣,決斷,勇氣,經營方式等等。而每個人所具備的條件都可能不相同,具備的時間也不相同。假如,我們退一萬步說,你什麽樣的條件也沒有,目前,你似乎根本沒有辦法提出什麽目標。你會說,我不可能瞎立個目標:下午我定會撿到一萬元。這就牽涉到一個問題,在沒有發財的條件下怎麽立目標。我說,你這時立下的最近目標就是如何創造條件。這裏,天津的一位大戶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啟示。
他的名字叫王佑民,如今已經是千萬富翁。可十五年前他僅是位鄉下的小學教師,每月就那麽一百五十元的工資,要養活全家五口人,非但沒有半文積蓄,還欠了一屁股的債。但他卻異想天開地要做糧食生意,並製定了五年賺過百萬元的目標。他開始盡力地幫助班上十幾個家境非常好的學生,並通過家訪、上門補課取得了他們家長的相當信任。在新年快到的時候,他借了個由頭向這些學生的家長請求借糧,一下就借了二十多萬斤糧食,他答應第二年還糧,家長們都買他這個帳。等剛剛過年,他就把糧食全賣了,一下子就賺了兩萬多,自己開一家米店,開始了他的發財史。
實踐證明,最沒有條件發財的人也可以發財,關鍵是你要有發財的目標,並盯住這個目標,從自己的具體優勢出發去創造條件來達到這個目標。
因此,我們說,發財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是因人而異的,而且懸殊是相當大的。有的人,可能隨便搞兩手就發財,有的人卻必須付出很大的努力才可以發財。但是,發財的條件是可以通過人的努力來創造的。可以這麽說,任何人隻要盯住發財的目標不放,他遲早可以創造發財的條件來。為此,你要想發財,一定要盯住發財的目標不放。
為了幫助你盯好自己的發財目標,我這裏以他人的成功經驗為你開一劑藥方:
你要把自己發財的目標寫出來,端端正正地自己把它寫出來。
再就是把它裝時鏡框,最好是精美一點的鏡框。
然後是把它放在辦公桌的抽屜裏。
最後是每天上班時都偷偷地看三遍,最好是讀出聲來。
3、要相信自己能發財
做什麽事都得有耐力和自信。如果一位總經理不能忍受二三年不確定的時期,他的工作才能是不可能得到證明,也不可能有什麽效果的。工作結果的揭曉時間是同工作的重要性成正比的。當官如此,賺錢同樣如此。你訂的目標越大,結果的出現所需要的時間當然也就越長,這就需要耐力,而耐力是靠自信維持的,一個失去自信的人,是不可能有耐力的。畏畏縮縮的人是賺不到大錢的。
我到廣州時曾碰到一位征召人才的某公司代理商,他對我說:最近來的一些人都難成大事。我問他何以見得。他說:我曾經就某一相同問題好幾次問他們的一些人,他們都無法確切回答,另一些人則前後來了十多次還在猶豫。接著他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凡是經過再三考慮才開創事業的人,其業績是很難理想的。
我很讚成他這個觀點。做生意不可少了一種氣魄,一種果斷的氣魄,支撐這氣魄的當然是自信。一些人,特別是一些沒有社會經驗、大學一畢業就到機關上班的人,熱情來了決定改行從商,結果卻猶豫不決,直到開始進行了,還在“我這麽做是否對了?”這個問題上考慮來考慮去,到頭很可能熱情一陣子,又涼一陣子。這麽一猶豫,氣勢自然沒了,生意做不成,錢也賺不到,有的就此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自信的人有時也要冒險,但就是這些人,成功最是為他們敞開了大門。譬如香港的哪位富豪霍英東。年青時太窮,急於想改變自己窘困的生活,他很想學一門技術,他想學開車。結果,在稍微請教了別人和自己觀察了司機開車之後,他便要自己去開了,有一次趁人不注意,他爬上一輛車就開著往前。後果是明擺著的,他闖壞了別人的車,賠了錢不算連工作也給丟了。這行為是太魯莽了些,擱誰也要責備一番,但是,這魯莽的背後藏著一種自信,一種勇敢,一種別人能行我也能行,什麽也不懼怕的冒險精神。他那樣地去開車慘敗了,可這種精神裏本身就埋著成功的種子,是成功的一個根本特質,可以這麽說:沒有自信,沒有一種勇敢的冒險精神,就不可能有霍英東的今天。正是這種自信,勇敢的冒險精神伴隨著霍英東,使他敢為人先,在中國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他敢於冒險去運送中國需要的藥品;後來在香港的房地產開發中,又是他首創了“樓票”的銷售;而大陸的投資,在香港,他也是第一個敢於涉足……等等這些,都緣於霍英東的自信和勇敢的冒險精神。人們說霍英東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傳奇就傳奇在自信與勇敢的冒險精神指導下的一係列舉措,包括他開始時的種種失敗,正是這些,使霍英東從一個窮苦的水上人家子弟,一躍為擁有幾百億資產的巨富。
自信是橋,是達到成功彼岸的橋,有一個寓言說:從前,有一處地勢險惡的峽穀,澗底奔騰著湍急的水流,幾要光禿禿、顫悠悠的鐵索橫畫在懸崖峭壁之間當橋,它是通過此地的唯一路徑,經常有行者失足葬身澗底。這天有一行四人來到橋頭,一個盲人,一個聾人和兩個耳聰目明的健全人。路已至此隻好攀附鐵索過去,別無選擇,四個人開始一個接一個抓住鐵索過橋了:盲人心想,我眼睛看不見,不知山高橋險,可以心平氣和地攀附。聾人說:“我的耳朵聽不見,不聞腳下的咆哮吼怒,恐怕相對會減輕許多。”其中一個健全人自我激勵道:“我過我的橋,險峰與我何幹,急流又奈何於我。”結果三個相繼過河,剩了那耳聰目明之人為眼前險惡所嚇,跌下橋去,喪了命。毫無疑問,在很多時候,成功就像攀附鐵索,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力量的薄弱,智商的低下,而是缺乏自信。
所以,賺錢需要信心,需要果斷力。對那些沒有擺脫娘娘腔的男子,非常不合適。而一些個性豪爽,自信心強的企業家,常能做別人所不敢做之事,認準了的生意,就大膽投下數百萬的資金。有自信的人,在接洽商務時,也能做到不慌不忙、不卑不亢,一針見血入主題,而不象一些機關中的習慣,遇事總兜幾個圈,見麵點頭哈腰先送煙。殊不知,能賺大錢的商人、企業家對此是最厭惡的。如果你能給人一個“爽快人”的印象,在官場上或許會遭人一笑,在生意場上卻會博得人的信任,生意已經成了一半。
不過有一點要明白,有自信、果斷不等於生意次次成功。做生意跟做其他事業一樣,有成功也會有失敗。有信心的人就是要經得住失敗,有千金撒盡複還來的氣魄。他會對自己說:沒什麽,不就是輸個精光嗎?當初我還不是一無所有。而且,就憑眼前這一切並不能得出任何結論啊!假如我重新再來,不用說,我定會經原來賺得更快,賺得更多,因為,我已經有了失敗的經驗嘛。不是一位名人說的:失敗是成功的拐杖。說到這裏,我想起了那位以自信著稱的美國總統林肯。
1832年,林肯失業了,這是對他想當政治家的一次打擊。但他卻沒放棄這個想法,沒放棄做一個政治家的自信。他決定競選州法官,打開通往政治家的道路,結果失敗了,而且一年之內失敗了兩次。
六年後,1838年,他努力參加競選州議會長,結果還是失敗。
又過五年,1843年他再次參加競選,目標是美國國會議員,他又失敗了。
再過三年,1846年,他再次參加競選並獲得成功——被選入國會。
他自信自己幹得不錯,選民們應該再選他。又過兩年他再次參加競選,想連續服務,但卻遭到又一次失敗,他落選了。
1854年,他參加競選美國參議員,結果還是失敗。
1856年,他競選美國副總統,再告失敗。
1858年,他競選美國參議員,還是再告失敗。
1860年,他參加美國總統競選,這次,他成功了。
從競選州法官到競選美國總統,28年中,林肯嚐試了十一次,隻成功了兩次。他最後的成功,除了用自信來解釋,還能用什麽呢?當政治家如此,當富翁當然也是如此了。
一個寬宏大量的人曾這麽問耶穌:“我們應該原諒一個人多少次,有七次可以了嗎?”耶穌回答說:“太少了,起碼要七十個七次。”
既然上帝能如此地原諒我們的過錯和失敗,我們當然應該原諒自己,相信那最終的成功。
不過有一點必須記住:你如果失敗了,一定有它的原因。
是到阻礙的時候就立刻研究發生的原因,是避免舊錯重犯、減少失敗的重要條件。有些人,對失敗的原因不能實事求是,總喜歡為自己編織些冠冕堂皇的理由進行辯護。譬如說:“因為題目太怪我才考失敗的,實在是命啊。”“因為突然下雨了,我們才輸了今天的球。”等等。殊不知,善於總結的人是不會這麽說的,他一定會想:“這次如果題目太怪怎麽考好”“今天如果下雨怎麽打贏?”等等,這才是打有準備之仗。出了問題,當然不會找原因為自己下台階,而是考慮自己究竟疏忽或是欠缺了什麽。真正能賺錢的人就必須是這樣。他的一宗生意虧了,他不會說這是因為“大氣候”如此,更不會怨對方太狡猾,而隻是考慮自己如何修正前敗,怎麽在這樣的“大氣候”下,或是在狡猾的人麵前賺錢。
自信與遺傳、生活的環境關係是非常密切的,但隻要肯努力,還是可以培養起來的。主要從以下這麽四個方麵進行:
一是精通自己本職工作,做到勝任有餘,這會增強你的自信心。
二是學會適時沉默,迫使對方開口;學會利用聲音的強弱,引起他人注意,在喧嘩中輕輕講話,在靜寂時開口聲音宏亮;記熟講話內容,在會見生人前,不妨開一話題單子,若要演講,最好背熟。
三是設法與那些強人打交道,從聽他們說到與他們交談。
四是要不懼與人相遇,盡量徑直迎著別人走去。心裏可這麽想:“這個人欠了我的錢,我要他還。”要訓練自己盯著相遇人的鼻梁,讓他感到你正在正視他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