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屏棄譴責3

5、

判斷“規則”的正誤直接牽引著人的行動,作為勇者,他的行動是能緊跟著判斷而進行的。但並不可以因此就說勇者就沒有了罪惡譴責的威脅,因為我們的判斷絕對不可能始終是正確的。

所以,真正的勇者,除了具有凡事舍小從大,舍己從人的獻身精神外,還要有一種“返正”的精神。這就是當判斷失誤而陷入罪惡與威脅之中時,能夠有重新認識判斷和緊隨著新判斷結果的“返正”行動的勇氣。

“好馬不吃回頭草”,這隻是一句懦夫的格言。真正的勇者,他是無所謂回頭與不回頭的,後麵有好的“青草”,他便會毅然而然地轉回頭去。

當然,世上的事情是千絲萬縷的,這千絲萬縷使一些本來很簡單的事情也變得複雜起來,於是便生出一些無法重新再來的事情。譬如你走過了才意識到那剛走過的地方有“青草”,本來你掉回頭去吃了就成,然而當你再回頭時那草已經被別的什麽羊、兔吃了;也可能突然下了冰雹打壞了;還可能有什麽東西把回去的路擋了。

總之,世上確實有許多無法挽回的事情。懦夫遇上這種情況往往依據不能挽回事情與自我生存發展關係影響的大小而產生後悔與絕望兩種反應。

譬如一次考試,因為粗心而忘了一道分數很高的題沒做。如果這是一次普通的測驗,他便會後悔;如果這是一次升大學的考試,他或許為此絕望。“後悔”在詞典上的意義是很清楚,即:“事後自恨不該這樣。”“絕望”在詞典上的意義則是:再無希望。如果說人們對絕望搖頭的比較多,事實上對後悔卻點頭的比較多,有時甚至當成好事情來讚賞。或說:你看他都知道後悔了。實際上,後悔與絕望一樣,都是不應該得到肯定的。兩者的本質都是恨,隻是後悔僅恨自己,絕望或恨自己或恨別人,而且恨得無通往未來的出路。

勇者是以愛為本的,尤其愛自己的生命,為此他不但不可能絕望,也不可能恨自己。是判斷失誤了,而又不可重新再來一次,他知道這一點後,他的精力將花在對這次判斷失誤方方麵麵原因的尋找上,並努力地消除這些有可能將自己判斷導致失誤的因素,對自己,充滿著愛,充滿著信心。

曾有這麽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小孩很醜,不是一般的醜,打這個小女孩剛剛懂事她就知道這一點。沒有人喜歡這個小孩,這個小孩是在寂寞孤獨中長大的。這個小孩父母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做的什麽孽喲,長得這麽醜,長大了可怎麽辦?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小孩逐漸意識到容貌對一個女孩的重要性,這個小女孩開始沉默寡言,匆匆忙忙地低著頭走路,用自己的方式躲避著別人的嘲笑和譏諷,她發奮地學習,希望用優異的成績來維護可憐的自尊。老師都防著學生早戀,而這個小女孩是最令老師放心的人,沒有男生會多看這個小女孩一眼。多少次這個小女孩在夢中哭醒,她害怕別人的同情和憐憫,世界在這個小女孩麵前是一片漆黑。

臨近高考填誌願的前幾天,小女孩接到了一個陌生人的電話。拿著聽筒小女孩激動不已,是一個男孩子。他好像很緊張,說是小女孩隔壁班的,喜歡小女孩很久了,問她能不能告訴他,報考了哪所學校,他想和這小女孩同報一所大學。當女孩說還沒定下來,他就說女孩很可愛,真的很可愛,然後匆匆地掛斷了電話。女孩拿著聽筒足足楞了三分鍾。

居然有人說喜歡這個女孩,說她可愛,這是女孩聽過的最溫馨的話。於是,女孩第一次勇敢地照了照鏡子:雖然眼睛小了點,又是單眼皮,但不失明亮,黑黑的臉紅樸樸的,倒也充滿了健康,女孩發現自己是有那麽一點點可愛。這已經足夠了,就因為對自己的這一點點肯定,女孩對自己開始有了信心,性格也漸漸地開朗起來。

有些隻能如此,本身並不完美的東西,勇者總是能心平氣和地去對待,久而久之,美總會凸現出來的。

還有這麽個故事,說是在山這裏有一個運水的人,他有兩隻運水的水罐,用扁擔一頭挑了一個。兩隻罐子其中有個是好的,從小溪邊走過長長的小路到主人家,能倒出滿滿的一罐水,而另一隻是壞的,上麵有一條裂縫,到家的時候漏得隻剩半罐水了。

兩年來,運水人每天把水送到主人家的時候都是一罐半水,日複一日,天天如此。當然,那隻好的水罐子它能出色地完成任務值得驕傲,但是另一隻可憐的罐子為自己不能像另一隻那樣裝滿水隻能運半罐而痛苦不已。

在經受了兩年令人痛苦的失敗之後,有一天,在小溪邊壞罐子對運水人說:“我為自己感到羞恥,我想向你道歉。”“為什麽?”運水人問道:“你羞恥什麽?”“這兩年來,我身上的這條裂縫讓水灑了一路。每次隻能運半罐水,雖然你盡心盡力做這個工作,卻隻能事倍功半。”

運水人搖搖頭,說:“呆會兒我們回家時,你留意一下小路邊那些美麗的花兒。”當他們爬上山坡,這個裂縫的罐子看到了在陽光的照耀下盛開的美麗的野花,這使它心情好了許多。

運水人對這隻罐子說:“你隻注意了你這一邊有許多花,想一想為什麽另外那隻罐子那邊沒有呢?因為我知道你的缺陷,所以就利用了它。我在你這邊兒種了一些花兒的種子,每一天我們從小溪邊打水回來時,你漏出來的水正好澆灌它們。兩年來我在這兒采了好多美麗的花兒去點綴主人的餐桌,要不是你的缺陷,就不會有這些花兒,主人的房子也不會裝飾得那麽漂亮。”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避免的缺點,我們都是有裂紋的罐子。但我們要能正視它並很好地利用它。懂得這個道理,在我們思想消沉意誌薄弱時,我們就能擁有戰勝困難的力量。

6、

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會出現一些不可重新再來的失誤,遇到這種情況,也不必老揪住自己,一生也不放過。我們要學會在原諒別人的同時,也原諒自己,因為你知道這事值得後悔,就證明你已經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有了這樣的認識,那不可重新再來的失誤已經有了價值,變成了一件好的事情。

真正悔改就是勇者之為,自知虧欠,必有重新再起的信念。懸崖無路,回頭是岸。悔過自新,光明有望。原諒對別人是肚量,對自己也是個肚量問題。

有四個犯人在牢房裏共同欣賞一本時尚雜誌。其中一個犯人指著雜誌上的珠寶圖片感歎說:“我母親如果戴上這些美麗的珠寶一定很高興。”有一個犯人指著上麵的房子圖片說:“我的母親如果有這麽一間漂亮的房子多好。”另一個犯人則說:“要是我的母親有像這張照片的時尚車多好,她就可以坐著這樣的車而不再擠公交車來看我了。”最後一個犯人翻完雜誌後說:“要是我的母親有個好兒子她老人家也就樂了。”所有的犯人聽後,都沉默不語了。

世人的事,可以說沒有一處沒有不如人意的事,沒有一天沒有不如人意的事,隻看人肚量大不大了。肚量大就會有所受益,那種心胸狹小的人,隻會自找煩惱。我不耐煩做事,而隻想讓事情像自己想的一樣發展,否則就急躁煩惱;我不能容忍別人,而隻想讓別人聽自己的意見,否則就責備埋怨。這樣一天到晚都不會自在的。

遇到缺陷便掉過頭去,專看太陽照到的地方的人,缺陷會擠到他麵前;舉起顯微鏡細察人生“斑點”的人,心中所有的歌鳥吟蟲都會被眼前的毒蛇猛獸吞噬;將“自我”誇大的人,往往隻看到生活的一麵。彌樂佛的快樂經是“大肚能容”。把自己看得渺小些,把生活看得平常些,喜怒哀樂都是感受,光明陰暗都是世界,掌握內心平衡的關鍵是寬容與渲泄。

歌德不就是借《少年維持之煩惱》打消了自殺的念頭嗎?無論是一首好歌,一部好電影,還是一項酣暢淋漓的運動,都會使你耳目一新,而真摯的憐憫和博大的寬容更會使你覺得一切都那麽可愛。

假如我們連消除這些本來有的缺陷或是有可能將自己判斷導致失誤因素的機會也不可能有了的話,我們還有最後一招,就是盡力將利用這些缺陷或是將自己找到的原因告誡後人,以減少後人的判斷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