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有了一群生死與共的好兄弟

朱重八是1328年臘月的一個早晨出生的,他一生下來就掉進了苦難中,小小年紀也沒有大人的那些欲求,反不怎麽感到苦,倒是活出了少兒時的幾多快樂來。

在苦難的浸泡中朱重八慢慢長大,轉眼便到了16歲,本來貧困不堪時又遭到了天災,樹皮啃光後還來了更可怕的瘟疫。這是1343年,離元朝滅亡隻有25年,屬元朝的後期。

這時候的元朝,朝政更加腐敗,原本因為攻占掠奪還算充盈的國庫,此時已日漸空虛。為了彌補財政虧空,元政府一麵毫無人性地加重賦稅,一麵卑鄙無恥他大印新鈔,本來就一貧如洗的人民,連骨髓都給炸幹了!

天災人禍,百姓隻有死路一條。從1344年4月6日到12日,朱重八的父親、大哥、二嫂、大哥長子、母親全部一一餓死!他抱著母親的屍身,狼一般幹嚎,累了,就這麽進入恐怖的夢鄉。

埋葬了母親,為了能活下去,朱重八隻好到皇覺寺裏去做和尚。但寺廟存糧有限,很快就鬧糧荒,朱重八這樣的新和尚,隻得出門去化緣。

身著一領破爛的僧衫,足穿雙草鞋,手托個缽子,人說哪裏好乞討,就往哪裏去。朱重八就這麽孤苦零丁地四處流浪了3年,從故鄉濠州往南來到皖北。他剛從一位臉色臘黃的婦人那裏乞到了一張菜餅,就遇上了黑浪般湧來的逃難人。

原來是銅瓦廂決口了,向西南傾瀉,足足六百公裏狹長地帶的村莊和人民,全數被淹。除去淹死的,活著的幾十萬人都一路逃來了。像蝗蟲一樣,他們啃吃完了這一路上可以塞進肚裏的東西,走過的地方,就是掘地三千丈,也絕對掘不出一個菜餅來,生路隻可能在前方。

於是,乞丐朱重八混入難民的潮流,拚了命地朝前走。不斷有人躺下,並且再也站不起來。活人從他們身邊走過,甚至都不去看一眼。人這個萬物之靈啊,什麽文明、同情,都是需要點物資來支撐的。

朱重八昏天黑地地跟著人流向前,著了魔一般湧進了東南方一座殘舊的寺廟。瓦漏窗破,可憐的菩薩,斷擘掉頭,慘不忍睹。可今天顯然有人給刻意地裝飾了一番:紅綠布遮蓋了殘舊,破敗的香案也讓幾張地氈補綴得有些華麗。一張不知從那兒搬來的紅木椅子,蒙了紅綢子,一位雅士端坐於上,正用洪亮的聲音大聲說:

“自釋迦牟尼死後,整個世界都變壞了,氣候變壞,莊稼變壞,人心也變壞了,當官的隻顧自己,有錢人也變得更加自私。那些異族的統治者,高高在上,隻知道欺壓百姓。天發怒了,要懲罰惡人……”

“講得太好了!”朱重八心裏這麽認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釋迦牟尼死了!整個世界這才都變壞了?!

“大家不要驚慌,釋迦牟尼在臨死前已經留下遺言:隻要再過七年,彌勒佛出世,世界就會變樣子。到時候,青山綠水,鳥語花香,遍地金沙玉石,還有許多美麗的寶貝,而且,人心也會變好,大家一律平等、有衣有食,有田有牛,再無人欺人……”

白蓮教主韓山童,在上麵講得慷慨激昂,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個最終擊敗群雄,摧毀元朝統治取而代之的人,竟是下麵聽他講經人中那個可憐兮兮的小和尚。

講經會一直延長到午夜過後,所有逃難者,為生的希望所鼓勵,紛紛擠到破廟前的案桌邊,勇敢地拿起刀矛,他們要為有衣有食的生存而戰。

三年的化緣生涯,使朱重八深諳了許多人生世相,也更明了些當世的形勢狀況。元朝政治黑暗腐敗,加上天災,各族人民,特別是漢人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今天在這裏聽韓山童講經宣傳,去年在湖北化緣時,朱重八也聽到彭瑩玉、徐壽輝等同樣的宣傳。他雖說也是滿腔的熱情,全身心的渴望,但畢竟聽得,見得多了些,也就多生出了些想法。他知道造反意味著殺頭,感到自己還有許多事情弄不明白,得回寺裏好好地想一想。

“堂堂大元,奸佞當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軍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賢愚,哀哉可憐!”

這是元朝未年民間流傳的一闋《醉太平小令》,十分深刻地將當時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敗暴露無遺。元朝當局的黑暗與腐敗若怒了上天,1343年黃河在白茅口決口不到兩年,1345年,黃河又在銅瓦廂決口,黃水漂流,人成魚鼇。天災未肅,人禍又至,1351年,元政府又強征15萬民夫修河築道。監修築吏職習更脹,鞭撻民工,克扣工糧,於是民夫憤怒。

於是英雄造出來了,紅巾軍領袖韓山童與劉福通趁此略施小計,杜撰出一首“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童謠,在穎州登高振臂一呼,整個黃河工地便沸騰起來。民工紛紛參加韓山童與劉福通的義軍,不到兩月,竟發展到三十餘萬人,一舉占領河南、安徽的十七個州縣。就在這時,彭瑩玉、徐壽輝等在湖北起義,占領浠水。這些起義者,都用紅巾裹頭,故稱紅巾軍。

郭子興原是定遠街頭算命先生,他並不相信劉福通他們挖出的那個刻著“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石人是真的,但他卻從迅猛發展的義軍看到自己的出路,暗暗地與紅巾軍聯絡。1352年,郭子興聞得紅巾軍要起兵攻打濠州的消息,即與濠州富商孫德崖商議。算命先生,加上一個富商,在若大個濠州城裏振臂一呼,應者竟有三千餘眾。郭子興很快被義軍首領小明王封為元帥,與義軍裏應外合,一路順風,闖進衙門,殺了州官,將帥旗高掛城頭。

朱重八回到皇覺寺轉眼過了六年,由一個目不識丁的放牛娃成長為略通文墨的僧人,他睜大著雙眼盯住外麵的世界,隨時在想著尋找一個能使自己生活得好一點的機遇。皇覺寺因離元軍紮營處不遠,好端端的突然就被元軍放火燒塌,朱重八唯一的棲身之地在熊熊的大火中逝去,隻好下決心去投靠郭子興。為能帶上一些“見麵禮”,朱元璋在臨行前與花雲和吳良仨師兄弟一道截殺了十二個元兵,並把他們的耳朵一隻隻割下來,用一根藤條竄了,出現在濠州城裏。

這份見麵禮讓元帥來了興趣,親自接見了他們,眼睛盯著朱重八看了很久之後,曾經的算命先生認準朱重八這樣一張典型的倒三角形臉的人一定相當聰慧,而那一身結實的肌肉一定非常有力氣,厚厚的嘴唇又一定是個心實忠勇的人,於是看上了他,留他在身邊做衛兵,給他取名叫朱元璋。

郭子興這回還真沒走眼,朱元璋不久便立為他立下兩大功勞,一是跟隨郭子興外出時遇到元兵襲擊,在朱元璋的奮力搏殺下救了郭子興的命;二是朱元璋主動請戰,率領一支千人輕騎救援了兄弟鎮五河。郭子興算得上是個大方的主,給出的回報十分豐厚,既使他做了郭子興的女婿,又升任他為鎮撫。

郭子興的副帥孫德崖和兒子郭天敘為此不開心了,因為他們都不願看到元帥的身邊有這麽個能力出眾的人,都暗暗地發誓:一定要找個機會,把朱元璋這個和尚兵幹掉!

當時,由於元王朝的黑暗統治,劉福通的起義部隊已經點燃了元末農民起義的烈火,無數支起義隊伍如雨後春筍。江淮一帶有劉福通,江漢一帶有徐壽輝、彭瑩玉,慶元(今浙江寧波)有方國珍,高郵(今屬江蘇)有張士誠,他們各自為戰,攻城占地,對元朝發起攻擊。1352年,徐壽輝軍攻克江南重鎮杭州,與此同時徐州的起義軍也占領了徐州及周圍地區,切斷了元朝賴以南北聯係的交通主動脈。當時元大都需要的糧食很大一部分需從南方運送,沒有了順暢的交通,隻能派重兵押糧北運。眼瞅著數萬擔糧食,義軍們都看著眼饞,卻不敢輕易動手。因為押糧的元軍太強大,去劫糧,顯然是去送死。這一點,孫德崖知道,郭子興當然也清楚,朱元璋卻主動請戰,要去劫糧。

郭子興不答應,孫德崖卻認為這是置朱元璋死地的天賜良機,於是與郭天敘極力鼓動,使郭子興答應了朱元璋的請求。

馬秀英知道這事後,與朱元璋商量了一夜劫糧的事。馬秀英性格外柔內剛,深處常有一種男人的豪氣,她從小看過許多書,除了女人該讀的《女兒經》等,男人們必讀的四書五經,甚至軍事、地理之類的書籍,她都喜歡讀。原本是想能有一日與郭子興說起話來能用得上,現在卻可以給丈夫出些主意。

朱元璋救援五河得到了郭子興豐厚的回報,其實他還有個很大的回報是得到了湯和與結識了五河的將領常遇春 。第二天,朱元璋立刻緊急行動起來:首先讓湯和馬上去請常遇春出手相助,自己則帶著吳良,一起到營中挑選精兵,又讓花雲去組織車船,到午時一切妥當,湯和正好風塵仆仆地趕回來。

常將軍滿口答應朱元璋的請求,並領軍八千當晚乘船連夜順五河往下趕到洪澤湖口,與朱元璋的三千兵馬匯合。

這次往北去的押糧官,正是上次攻打五河城海呼兒的副將奕麻都。經過艱難的轉運,他已將百餘萬擔糧食運到明光鎮,幾十條大船早在這兒候著,隻要把糧食裝上船運到洪澤湖,再順青渠往東到渤海灣,就可安全北運到天津了。他正與諸押糧的軍官商量護糧事宜,聞報有人闖營求見。原來,是孫德崖害怕朱元璋萬一得手,讓他身邊的第一勇士肖輝去給押糧官報個信。

因為孫德崖的告密,元軍很快發現了正麵進攻的朱元璋,一番慘烈地廝殺後,朱元璋所帶的三千人馬全被殺死,他與花雲、吳良、湯和也被迫跳進洪澤湖中。然而,常遇春卻順利地搶到了糧食、並救起了奄奄一息的朱元璋和他的三個戰友。

當朱元璋與常遇春押著一車接一車的糧食凱旋歸來時,孫德崖、郭天敘都驚呆了,郭子興一顆懸起的心凳時落下,喜出望外走出帥府,親自迎接朱元璋,並即刻封朱元璋為總兵官,湯和授管軍總管,常遇春授總管都督,花雲、吳良均做千夫長。

郭天敘急了,郭子興濠州舉義後,自己封元帥,孫德崖封左副元帥,自己親生兒子天敘為總兵官。如今,朱元璋也做了總兵官,這不是與自己平起平坐?於是他與孫德崖聯手,派出冷麵殺手肖輝前去刺殺朱元璋。

一個能成就大事的人除了大智慧,明察秋毫也是很必要的。朱元璋回家與馬秀英談到劫糧的經過,很快察覺自己被元軍過早發現一事其中定有蹊蹺,再深思下去,便省悟到是孫德崖與郭天敘所為,於是他們著手防止有第二次。

這晚三更時分,朱元璋府上的正房裏鬧哄哄的。家丁們都擁在朱元璋的臥房,低著頭垂淚。主人就這麽去了,他們這些下人,又到何處去謀得生計。大家正為自己的將來擔心,朱元璋與夫人卻從後麵的廂房出來,家丁們都大吃一驚。

此劫雖然躲過,馬秀英卻擔心地說:“這種事,一定還有第三次,我去告訴郭元帥,他可能又不會相信;他就是信了,也拿孫德崖無法;倘若他倆人真幹起來,濠州紅巾軍就完了。”

情況如此,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可是到哪裏去呢?朱元璋脫口而出了元人占領的“定遠!”

“如今濠州西麵有彭瑩玉在瑞州與元軍大戰,東麵有張士誠在高郵與元軍大戰,這東西兩方麵軍隊都無力顧及濠州正南麵的定遠,這正是定遠最易於攻擊之時。且定遠地處濠州與滁州之間,曆來非常富遮,攻下它之後實可獲益非淺。”

聽了馬秀英的分析,朱元璋高興地大聲說:“如今定遠兵弱糧豐,天賜我良機!”

第二天,馬秀英去找到義母,然後與義母一起去說服郭子興,打定遠的差事很快就落在了朱元璋身上。

這是1355年,一個美麗的秋天,朗朗的天空下,朱元璋萬分地高興,雖然是無奈出走,心裏卻有說不出的愜意。一年前,為自己投軍後能有一個好些的發展,他不惜冒了生命危險,去截殺元軍。從這以後,就有了不同於普通投軍人的開始,接著便有了他不同於普通軍人的繼續,結果,他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裏,贏得了主帥的信任,贏得了比任何人都更快地遷升,還贏得了一位姑娘的芳心。最重要的是,他有了一群能與他生死與共的好兄弟!

每一次升遷,他都是以命相搏換來的,可到頭來,卻要遭到“自己人”刺殺!人生真是險惡,小人處處都有!真正的智者,總是能有效地躲開小人的攻擊,堅實地保全自己。朱元璋的目光,轉向帶出來的部隊,足足八千人,還有常遇春、湯和、吳良、花雲這些忠勇的好兄弟。命運沒有虧待我,郭元帥沒有虧待我,我也不必和那些人去計較什麽!他臉上露出一絲舒心的微笑,目光追蹤著雲雀消逝的遠方,他的心似乎也進入那汪洋般雲海,感到眼前的大道無比寬闊。

常遇春與湯和諸將見朱元璋停著不走,便眾星托月般地圍在他身邊。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湯和說。

朱元璋回頭看看湯和,說:“你在替我抱倔?我感到自己不倔!孫德崖逼我走,我該感謝他。”

說完,朱元璋哈哈大笑,勒轉馬頭,衝下山去,眾將緊隨。一時隻見塵煙四起,滾滾然如條狂奔的黃龍。到離定遠三十裏處安泰鎮時,日頭已開始西沉。朱元璋下令在鎮西頭的平闊處安營紮寨。士兵們忙呼著,朱元璋召來常遇春、湯和、花雲、吳良諸將說道:

“而今我們出來,首先得有塊立足之地。雖說是替郭元帥開僵拓土,但有孫德崖在,我們的給養不一定能保證,因此,我們需要有自己的糧食來源。定遠就在前麵,我想去奪取,作立足之地。吳良,你帶幾個人,速去定遠探明情況,回來報告。這附近有關情況,也都盡力去察明。所謂知已知彼,才能打贏。”

吳良領命去了,朱元璋在心裏說:“這定遠城高牆厚,儲糧豐足,我能打得下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