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馬踏宋都臨安城

忽必烈的一件一直讓他感到有些不那麽理直氣壯的事,就是他大汗的頭銜並不那麽符合他祖父成吉思汗的紮撒(法律)。1260年為與阿裏不哥爭搶主動權,他在僅有部分汗王的推戴下,就倉促地在開平府即位,自稱蒙古帝國可汗,汗號“薛禪可汗”,但未獲普遍承認;如今阿裏不哥己經向他投降,蒙古國帝重歸一統,他要依照傳統慣例,趕緊在祖先發祥地斡難——怯綠漣之域召開一次忽裏台,請各係宗王都來參加,以重新確立自己名副其實的大汗地位,同時,他還可以借這次大會,來扼製帝國分裂的趨勢。

1264年秋天,忽必烈留下投降的親弟弟阿裏不哥,將與阿裏不哥一道的諸王、異密審判處罰後,向西北四個汗國派去“急使”,一麵通告他們處罰“叛逆”的決定,一麵召他們東赴蒙古草原,前來參加忽裏台。欽察汗別兒哥、察合台汗阿魯忽和伊利汗旭烈兀(忽必烈之弟一致同意東來赴會,隻是海都卻以話推拖。

海都是窩闊台的親孫子,他統轄葉密立(今新疆額敏東南)一帶原屬窩闊台和貴由的封地。蒙哥汗死後,他曾以成吉思汗說過的,“隻要窩闊台有一個吃奶的後代,都比其他人優先繼承汗位”為理由,反對托雷的後代忽必烈,表示支持阿裏不哥繼承大汗位。因為他自己也知道這不可能,不過是把局麵攪得更亂,以謀求自己有可能立為大汗。海都不僅有野心,也很聰明能幹,他逐漸糾集部眾,以海押立(今哈薩克斯坦塔爾迪·庫爾幹爾)為基地,努力發展勢力,阿裏不哥被忽必烈擊潰後,他很快成為窩闊台係諸王的首領。

海都能在短短幾年中迅速崛起,是得力於欽察汗國術赤係後王的支持。海都的封地海押立位於欽察汗國的東南邊界線上,西臨術赤第五子昔班在七河的封地,北近術赤長子斡兒答在額爾齊斯河西岸的兀魯思。海都極力與他們結交,拉攏窩闊台係各自為政的諸王,建立以自己為首的統一的窩闊台係政治勢力,並且結交術赤係後王,引欽察汗國為奧援。1260年爆發的忽必烈、阿裏不哥兄弟之間爭奪大汗之位的戰爭,也從某種程度上幫助海都更好地擴展了人脈和力量。

當忽必烈的“急使”趕到海押立時,時間已進入到1265年,海都無意服從忽必烈,他讓使者給忽必烈帶話說:“我們的牲畜瘦了,等養肥之後,我就遵命前來。”這分明是一個莫須有的借口,海都卻以此為由一連推托了三年。

海都心有反意,卻要找個理由來拒絕入朝,不過是因為他當時的實力不足以對抗大汗廷。在接下來的三年中,直到1268年前,海都都沒有任何對忽必烈的挑釁行動,隻將主力放在角逐中亞,以增強實力。

對忽必烈來說,無論是征服大理、緬甸,還是越南、南宋,都遠不如平定內部其餘各支、統一蒙古帝國的戰爭重要。 阿裏不哥投降後,忽必烈開始關注西北,希望能恢複以前大汗廷直接管轄中亞農業區的局麵,1265年,他的軍隊已經開進西域,並且控製獨山城等地區。與此同時,忽必烈派遣察合台後王八剌回察合台汗國,試圖讓這個一直效忠自己的八刺來取代木八剌沙汗。遺憾的是,八剌回到察合台汗國後,看到木八剌沙汗位已經穩固,便先藏下忽必烈聖旨,假意事奉,隨後與統兵的異密勾結,於1266年一舉奪取了汗位。

當時中亞的核心地帶都處於察合台汗國的控製之下,其勢力範圍東起伊犁河上遊,西止阿母河東岸,南疆喀什、和田一帶也被其控製。海都要在中亞擴展疆土,必然要和察合台汗國發生衝突。察合台汗木八剌沙初繼汗位、政局不穩之機,形勢對海都極為有利,他利用這個機會,全麵與木八剌沙開戰,在八剌繼承察合台汗位之前一年多的時間裏,他已奪取了錫爾河東岸地區。這樣一來,八剌奪下木八剌沙汗位時,海都窩闊台汗國的疆域已從阿爾泰山西北麓一直廷伸到了錫爾河東岸。海都卻並不以此滿足,把戰線不斷向察合台汗國的縱深擴展,奪取了從塔剌思、肯切克、訛打刺、可失哈兒和阿母河那邊地區的整個地帶的大片領土。

八剌智奪木八剌沙的汗位後,從忽必烈手中又奪了斡端(和田)地區,忽必烈盡管忍無可忍,卻還是忍著,不讓雙方的隸屬關係立即破裂,他需要八剌汗對付窩闊台汗國,牽製海都。而在這一點上八剌與忽必烈又完全一致,他非常想奪回錫爾河東岸的失地,於是與海都兵戎相見。

世上有許多事情不是人力所能及的,海都不願來參加忽必烈的忽裏台,成全他能有個名副其實的大汗頭銜,要忽必烈等三年,可是就在這三年中,因為支持忽必烈願意來參加忽裏台的三位汗王:旭烈兀,在1265年2月8日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緊接著的1266年,阿魯忽也很不情願地死去;到1267年,別兒哥汗也依依不舍地離開人世。這些人都這麽快就走了,心存遺恨的忽必烈決定暫時讓八剌與海都先好好地打一會,自已專心地去先對付一下南宋,盡快地占領所有南宋領地。

這時的大宋王朝,從宋太祖趙匡胤手上傳下來,己經傳了307年,經曆了15位皇帝,這皇15代度宗趙禥,可是個孱弱無能之最的人,隻是在對女人方麵,又特別的強勢。早在做太子時,就以好色聞名天下,做了皇帝後,當然就更加理所當然名正言順地好起色來了。

中國曆來是天下的美女由皇帝挑,他挑了多少沒有記載得很清楚,隻說趙禥常常是整天宴坐後宮,與妃嬪們飲酒作樂,通宵達旦。根據宮中舊例,宮妃陪皇帝睡覺,主管的太監會有記錄,這記錄中趙禥一天睡的宮妃最多時,竟高達33位。精力之旺盛,確實讓人瞋目,隻是他不願花稍許一點來處理國事。為了更好地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用在女人身上,趙禥封了賈似道為太師,將朝政統統委托給他,以便自已縱情與女人的種種樂事。

賈似道1238年榮登進士,當時他的姐姐剛做宋國理宗貴妃,由此賈似道很快擢升太常丞、軍器監,然後官運亨通,到1259年,理宗拜他為右丞相,令他率軍援鄂,結果他在蒙哥病死、忽必烈久攻鄂州不下、進退兩難時,不但不乘際發起反攻,反而遣使求和,割地奉銀使忽必烈全身而退。1264年理宗死,度宗立,賈似道於1267年晉升太師、平章軍國重事。

由此一來,大宋王朝,宮中有閻妃受寵亂政,與宦官董宋臣狼狽為奸;朝中有賈似道這樣的奸官胡作非為,橫征暴斂,可憐江南老百姓,受盡苛政貪官的苦難。

公元1267年,忽必烈以南宋當局扣留信使為借口,命阿術為主帥,舉兵大規模進攻南宋。這一回,忽必烈總結以前的經驗教訓,采納了南宋降將劉整的建議,集中優勢兵力,進攻江、漢之間的宋朝軍事重鎮——襄陽與樊城。

被忽必烈任命為進攻襄陽的總指揮阿術,是蒙古兀良合部人,祖速不台、父兀良合台均為一代名臣宿將。阿術剛剛長大就隨父從軍,參與了蒙古軍平大理,從西麵迂回包抄南宋的萬裏遠征,“率精兵作候騎”、擔任開路先鋒,屢建奇功。攻押赤城(今昆明),阿術“潛師躍入”; 打乾德哥城(今澄江),阿術代兀良合台指揮,是一員有勇有謀作戰經驗極為豐富的名將。

接受了忽必烈的任命,當年八月,阿術帶領一支不足千人的精騎,大膽深入南郡,駐馬虎頭山,偵察襄陽周圍地形及宋軍的布防情況;退兵時,他不僅巧妙地避開了宋軍的攔截,還在中心嶺“立虛寨,設疑火”,布下埋伏,一次殲滅宋軍萬餘。

通過實地偵察,阿術深知襄陽城堅池深,不是強攻就可以拿下的,便定下了個長期圍困的策略,“俟其自斃”。忽必烈同意了阿術的策略,從267年起,不斷增兵襄陽,將大批擅長於進攻山寨、水柵的漢軍,開往襄陽。為打贏水戰,阿術還趕造了數千艘艦船,抓緊操練出數萬水軍。與此同時,阿術指揮元軍環繞襄陽修築長圍,陸續建造了白河口、鹿門、新城、楚山、百丈、漫河灘等城堡。甚至“築台漢水中,與夾江堡相應”,有效地切斷了宋軍的水陸援道,完成了對襄陽的戰略包圍。

對此,賈似道卻隱匿不報,也不派兵增援,以至襄樊被圍攻了三年,形勢十分危急時,度宗這才知道,便追問賈似道:“這是怎麽回事?”賈似道還是不願以真相相告,反問度宗:“蒙古兵已經退去了,這是誰造的謠?”度宗回答:“是一個宮女告訴朕的。”賈似道假言安慰度宗幾句,而後讓人將那宮女殺了。

就在忽必烈讓阿術圍攻襄樊的幾年中,1267年至1269年間,海都打敗了八刺,將伊犁河流域和喀什噶爾占領,留給八刺的僅僅隻剩了河中地區,致使八刺的繼承者們都成了海都任意廢立的屬臣。

作為窩闊台的後裔,海都忠實於傳統,隻想過他們民族的生活方式,這使他對已經半中原化的忽必烈十分地看不慣,認為以忽必烈為代表的拖雷家族後裔拋棄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傳統,為此海都蔑視拖雷家族,決定自己來重造窩闊台家族命運,恢複昔日的榮耀,他要宣布自己是蒙古帝國的合法繼承人,至少,他要犧牲忽必烈在蒙古的利益和察合台家族在突厥斯坦的利益,讓自己在中亞創建一個大汗國。

1269年,野心勃勃的海都召集術赤後王、八剌察合台後王等,在答剌速(今塔拉斯)河畔召開忽裏台。經過眾人推舉,海都成為盟主。現在,作為察合台汗國的君主海都,終於擁有了“大汗”的稱號,於是他登高疾呼道: 一致對抗忽必烈和伊利汗阿八哈,誓約保持遊牧生活與蒙古習俗!

口號需要行動來證實,海都向忽必烈發起進攻,首先領兵驅逐、擊潰並洗劫了在他們附近的、依附於忽必烈的部族。忽必烈命他的第四子那木罕前往征討海都。從此,雙方戰爭不斷。那木罕雖然屢屢占了上風,卻始終無法徹底擊敗海都。海都依靠扶植起來的八剌兒子篤哇為察合台汗國之汗建立的窩闊台、察合台兩汗國的聯盟,在那木罕征討的空隙中接連不斷也對忽必烈統治的地區發動侵掠。

在海都的不斷侵掠中,忽必烈分明地意識到,這個蒙古帝國的內帝問題,一時難以解決,於是靜下心來,集中精力處理一下國內的事情。

早在中統五年八月,忽必烈改元為至元。經過從中統元年到至元初年的增改損益,新王朝的各種製度大體上確立下來。到了元八年(1271年),大元帝國的設計師劉秉忠向忽必烈建議,取《易經》“大哉乾元”一句,將蒙古帝國更名為“大元”,忽必烈采納了。

1271年的舊曆十一月,由劉秉忠領銜,幾位大臣給忽必烈上了呈文,呈文說:“元正、朝會、聖節、詔赦及百官宣敕,具公服迎拜行禮。”就是說按照忽必烈認可的方案,改國號行朝儀的一係列策劃工作已經完成了,忽必烈非常高興,批準了他們的方案,正式建國號為“大元”。

第二年,忽必烈又確定了以大都為首都。中央集權政治的重新確立,恢複了正常的統治秩序,對人民的賦役剝削限製在一定的數額之內,並采取了一些有利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措施,如立司農司、墾荒屯田、興修水利、限製抑良為奴等。但是,這個政權也保留了大量的蒙古落後舊製。這些製度在元代始終保留下來,嚴重地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使元代的社會矛盾愈益激化。

在此同時,忽必烈又積極著手消滅南宋的戰爭,加緊了滅南宋的步伐。完成了對襄陽的戰略包圍後,阿術主要采取了圍點打援的戰略戰術,屢屢挫敗來援的宋軍。無論是新堡、虎尾洲之戰,還是萬山堡、灌子灘之戰,還是鹿門、百丈山、湍灘、櫃門關之戰,在這些較大的打援戰,阿術重創了南宋的援軍,徹底孤立了襄陽,牢牢地圍死了這個南宋的戰略重鎮。

呂文煥是安豐(今安徽省壽縣西南)人,時任知襄陽府兼京西安撫副使,他率領襄陽守軍,在阿術鐵桶般的包圍而又毫無外援的情況下苦苦地堅守著,一口氣堅守了六年。1273年春天,阿術攻破了與襄陽夾江而峙的樊城外郭,增築重圍逼進襄陽。因為此時樊城還可以通過漢水中的浮橋與對岸的襄陽互通聲氣,彼此支援,呂文煥仍然堅守著。

有部屬給阿術提建議:派兵破壞宋軍植入江中保護浮橋的本柵、鐵索,火燒浮梁,一舉斷絕了襄、樊之間的聯係,這樣就可以分而殲之了。阿術聽取了部屬的建議,12月一舉攻占樊城。至此,隻剩下了孤零零的襄陽。呂文煥看透了南宋的腐敗,為救全城百姓,他隻能選擇投降。他就這麽無奈地背叛了這個腐敗的朝廷、荒**的皇帝,背上了千年的罵名。

忽必烈任命阿術與史天澤等管理襄陽,第二年再增兵10萬,晉升阿術為平章政事,與丞相伯顏、參政阿裏海牙等組成征宋的指揮中心,9月時水陸兩路浮漢而下,去滅亡南宋。兩路大軍一路攻城掠地,1275年2月到達安慶魯港,與南宋太師賈似道親率的數十萬大軍相遇。

還未開戰,賈似道先送請和書,他的大將夏貴,也早已決心投降元人。統帥大將如此,軍心動搖,數十萬大軍,不戰潰散。至此,伯顏和阿術已沿長江而下成功地征服湖北東部要地(漢陽、武昌、黃州),安徽要地(安慶、池州、蕪湖、太平和寧國)和江蘇要地(南京、鎮江)。接下來,伯顏進入浙江,占常州,抵達南宋的都城——臨安。

1276年2月當蒙古的戰馬飛馳到臨安城下時,攝政的全太後驚恐萬分地下令大開城門,讓臨安城傾刻之間響徹著讓人心驚膽寒的馬蹄聲。度宗因酒色過度已於1274年死去,當時四歲的趙顯在賈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了皇帝,是為宋恭帝,按祖製由祖母謝太皇太後、母親全太後垂簾聽政,實際上軍國大權依然由賈似道玩弄。

蒙古軍隊馬踏宋都臨安城,南宋算是玩完了,但從來接受忠君報國思想的南宋人絕不會就此跟著玩完,南宋的南方還有許多不願臣服於蒙古軍刀的官吏、軍人和百姓,他們一直堅持頑強抵抗著,有待元軍的彎刀去征服。

忽必烈要做的事,還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