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帝業生涯開始起步

一個能夠大有作為的人,常常是一個有想法的人。元朝的創建者元世祖忽必烈,早在他青年時代,便“思大有為於天下”。

忽必烈的這一“思”似乎不小,而他得到的卻更大,不僅得到了南宋數千裏的錦繡江山,還兼有原本蒙古帝國無邊無際的浩瀚草原。“大哉乾元”!大元帝國因忽必烈而橫空出世,成了十三世紀世界上最龐大、最富庶、最難以想象的超級大帝國,至使原本南宋的漢地,也不過隻是這帝國的一部分。

忽必烈所“思”之所以能成為現實,雖然與他的“黃金家族”出身有關,但成功的根本還在於他能很好地抓住了自己人生關鍵時刻的幾次機遇。

忽必烈雖為成吉思汗的嫡親孫子,父親拖雷正好又是成吉思汗的嫡幼子,但忽必烈卻隻是拖雷11個兒子中的第4個兒子。按照蒙古習俗,由幼子繼承父業,其餘諸子則需外出自謀生計。如果這習俗得以執行,拖雷應是理所當然的汗位繼承人,可成吉思汗卻改變了這一古習俗。

成吉思汗能成為13世紀的標誌性人物,是因為他用利劍砍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疆土,為了讓他後代子孫能夠繼續統治這個強大的帝國,55歲時,他就開始考慮自己接班人的問題。

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兒帖生有4個兒子,老大術赤、老二窩闊台、老三察合台,老四拖雷,是他所有兒子地位中最尊貴的,有蒙古國的四根支柱之稱,能接他大位的,隻能是這四子中的一位。成吉思汗能夠成就霸業,最厲害的一點就是他有一雙極俱智慧的識人眼睛、和用人的魄力以及科學的用人方法。

在成吉思汗看來:老大和老二之間有衝突又都互不相讓,由他倆誰來繼位都不合適,一定會發生兄弟殘殺的悲劇;而老三和老四,在四兄弟中和其他三兄弟關係都還可以,繼位者隻能從他們倆人中來挑選。四子中窩闊台性情比較溫和,具有政治家的頭腦和相對寬容的性格,很適合統治帝國;拖雷雖然忠實可靠,脾氣卻比較暴燥,而且還有酗酒如命克製力差的壞毛病。

成吉思汗雖然有了這樣的考慮,接班人選在心中明顯地傾向窩闊台,但還是沒有馬上定下來,此事關係重大,他需要繼續觀察考慮。

正好這年速不台大勝花剌子模摩砢末,成吉思汗要進行西征,他決定讓這倆兒子都陪同他一起西征,以便對他們再進行一番考察。途中,他給幾個兒子講了個寓意深刻的故事:“一個天寒地凍的冬天,一條兩頭蛇要爬進洞裏,因為天太冷,它的兩個頭都想先伸進去,結果爭執不下,兩個頭都卡在洞外活活凍死了,而比它倆後來的一條一頭蛇,一下就鑽進了洞裏。”

可憐天下父母心!成吉思汗希望通過這個故事讓兒子們知道,隻有團結起來,不搞內部爭鬥,才能成就大業。在他的心裏,對這四個兒子都充滿摯愛。成吉思汗這次西征回來,將遼闊疆土分封給諸子、諸弟,其中正妻孛兒貼所生四個國柱的封地,為同時代的波斯人誌費尼記載得很精確:

“從海押立(哈薩克斯坦塔爾迪庫爾幹)和花刺子模(鹹海南岸)地區,伸延到撒哈辛(伏爾加河下遊)和不裏阿耳(伏爾加河下遊西岸)的邊境,向那個方向盡韃靼馬蹄所及之地,他賜與長子術赤。察合台受封的領域,從畏兀兒地(之邊)起,至撒麻耳幹(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和不花剌(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止,他的居住地在阿力麻裏(新疆霍城)境內的忽牙思。窩闊台的都城,當其父統治時期,是他在葉密立(新疆額敏)和霍博(新疆和布克賽爾)地區的禹兒惕(份地),但是,他登基後,把都城遷回他們在契丹和畏兀兒地之間的本土, 拖雷的領地與之鄰近,這個地方確實是他們帝國的中心。”

從封地看得很明白,成吉思漢是要讓窩闊台繼承大位,因為作為大汗,窩闊台將是蒙古國疆土的領有者和管理人,所以隻須給他一小塊駐牧之地,為了他在登汗位前駐牧之用,這同時也是氏族傳統中,“諸子有權獲取‘份子’”的一種體現。

而對於拖雷,成吉思汗卻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留在帝國的中心,繼承所有在斡難和怯綠連的斡耳朵(突厥係蒙古語、意為宮帳或宮殿),牧地及軍隊。成吉思汗留下的軍隊共有12.9萬人,其中10.1萬都交由拖雷繼承。

如果說蒙古習俗指的隻是父親死後幼兒繼承父親的原本的土地財產而不是一個國家政權,成吉思汗對小兒子拖雷的特別關照說明他是尊重或者是兼顧了當時蒙古人的傳統習俗。

1227年春天,成吉思汗到甘肅清水縣避暑,因年老體衰染上了斑疹傷寒,他轉到了靈州後臨死前的一天,當他覺得自己很清醒時,就把窩闊台、拖雷和另外幾個兒子叫到跟前,要他們兄弟間精誠團結,都服從窩闊台的領導。

然而,在成吉思汗死後,他指定的繼承人窩闊台卻不能順利登基即位,這是因為蒙古的庫裏勒台製(部落議事會製度)仍然在起作用,窩闊台要繼位必須等待庫裏勒台的最後決定。因為成吉思汗的遺命有違舊製,宗王和重要大臣們爭論不休,這樣使王位空缺了兩年,其間由幼子拖雷監攝國政。

直到公元1229年秋天,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們這才來舉行大會,推選新的大汗。結果恪守舊製的堅決主張幼子拖雷繼位,聽從成吉思汗遺命的堅決主張三子窩闊台繼位,宗王和重要大臣們為此爭議了40天。此時術赤己先成吉思汗6個月去世,餘下蒙古國的四根支柱之一的察合台又全力支持窩闊台,拖雷頓顯勢單力孤,隻得轉而擁立兄長窩闊台即位。

1229年9月13日,窩闊台在拖雷、察合台、鐵木格斡赤斤等宗王的擁戴下登基即位。1241年12月11日,西征中的窩闊台因酗酒而突然暴斃,在以後的五年裏,蒙古帝國的大權一直掌控在他的皇後乃馬真手中,直到1246年8月24日,乃馬真將皇權交給窩闊台的兒子貴由繼任為止。

而忽必烈的父親、不幸的拖雷,卻更早地在窩闊台登基即位的第三年就死去。那是1232年初,拖雷與金軍在均州(今河南禹縣)遭遇之後,乘雪夜天寒大敗金將完顏合達、移刺蒲阿、完顏斜烈於三峰山,盡殲金軍精銳。打完一生中這最後的一次殲滅戰,拖雷去與自白坡渡河南下的窩闊台軍會合,然後北返大漠,卻不幸在途中病死,享年僅四十歲。從後來發生的事情來看,拖雷的不幸早逝,對於忽必烈的政治前途還是很有影響的。

貴由即位後沉溺於酒色,本來就弱的身體更加虛弱,在位剛過兩年便死去。貴由本來有三個兒子,生前也曾與諸王、貴戚約定,他死後由他的子孫來繼承汗位。可是他死了以後,諸王、貴戚們並未按照他的話去做,特別是與他不和的拔都堅決反對。

在這樣的一種局麵中,作為拖雷的幼子忽必烈自然成了即大位者的最佳人選,可是貴由汗去世後,諸宗王還是象成吉思汗剛去世時一樣,分成兩派在汗位的繼承人選上爭來爭去。後來,在擁有宗長身份的拔都一力堅持下,推出了忽必烈的大哥蒙哥為大汗繼承人。

還是因蒙哥不是幼子,窩闊台係諸宗王拒絕承認,拔都便派弟弟別兒哥率軍護衛蒙哥東還。1251年夏,由拔都主持,在闊帖兀阿闌舉行大會,擁立蒙哥即大汗位。結果,窩闊台一係的諸宗王都拒絕前來參加大會,蒙哥登上大位之後,就把這些人全部處死。

1208年農曆十二月三日出生的蒙哥,是拖雷的長子、窩闊台的養子、忽必烈的大哥。他為人沉默寡言、不好侈靡,喜歡打獵,曾與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嫡次子拔都、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窩闊台的長子貴由西征不裏阿耳、欽察、斡羅思等地,屢立戰功,為拔都等人所賞識。

蒙哥即位時43歲,他頭腦冷靜、理智嚴厲,是繼成吉思汗之後最傑出的蒙古大汗、一名優秀的的政治家。由於他的能幹、嚴厲而公正地管理,不僅付清了他前輩們簽字而未付款的大量票據,更使得劄撒和祖輩的戒律得以恢複其原來的嚴厲性,甚至完全恢複了成吉思汗建立起來的強有力的戰爭機器,一脈相承地繼承了祖父成吉思汗的人生信念:不管情況如何,都要加強行政管理,把蒙古帝國建設成為一個正規的大國。

從表麵看蒙哥似乎有些冷漠,但他卻是很知道感恩的人。由於拔都扶他當上了皇帝,在他執政後一直把巴爾喀什湖以西地區任由拔都去實行一種近乎於分裂的獨立統治,直到拔都於1255年去世,蒙哥這才成為蒙古世界中真正唯一強大尊貴的君主,他甚至禁止了成吉思汗諸封地上的各個首領們要求享受免稅的權力。很明顯,蒙哥如果不是51歲就死去,而是能活得更長久些,或者是的繼承者繼續執行他的政策,那麽,世界的曆史就會重寫,將會出現一個由中國、突厥斯坦、波斯、俄羅斯,四個汗國組成的龐大國家。

忽必烈擁有蒙哥這麽一位傑出的兄長,而且又僅僅大他7歲,在這種狀況下的皇族中,從個人的發展來說,並不是很有利的。然而,有一個改變他人生的好機會卻悄悄來臨了。

蒙哥登上大汗之位後,對於蒙古帝國的統治仍采用南北分治的辦法。第二年、1252年,他做了一個決定,把漠南的大片沃土分封給自己的弟弟忽必烈。得到皇上賞地,應該說是件值得慶賀的事,忽必烈召來他的武將幕僚,讓大家在一起來飲酒慶賀。他幕府中的漢人幕僚們,一個個興高采烈。

他們中不少人之所以前千裏迢迢從中原來大漠跟隨忽必烈,就是希望能夠運用智謀,鼓動“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年輕的親王走出大漠,去統治天下,去做天下的皇帝,可以賜給他們高官厚祿,封妻蔭子。如今,這位藩王得到漠南的封地,終於可以走出去了。漢人幕僚不僅看到了嶄新的希望,還可以回到他們原本習慣的漢人山水環境和生活習俗之中。

好事當頭,福星高照,大家狂飲,都喝得非常盡興,細心的忽必烈卻發現姚樞顯得不那麽快樂,不但沒有露出笑容,反而是麵帶愁容,酒喝得也很勉強。忽必烈看在眼裏,待慶賀宴散後,就專程去到姚樞住處,問:“在今天宴會上,先生為何鬱鬱不樂呢?”

姚樞歎口氣說:“我看賞地一事對王爺殿下不是福,而是禍。現在蒙古帝國的版圖雖然很大,但真正稱得上富庶的地方,就隻有漠南漢地,大汗卻把它賜封給了王爺殿下,同時把將要征服的南宋,也是一片錦繡的江山,也預先賜賞給您。請您好好地考慮一下,大汗現在一時高興把這麽遼闊又是最肥沃土地都給了你,有一天他忽然想到你的地這麽多,或者是有人到大汗那裏去搬弄一下是非,大汗是不是會後悔,是不是會對你產生不滿?”

一番話,一下子驚醒了忽必烈,他黑亮的眼珠子轉動了兒下,肅然地點了點頭。

接著,姚樞又給忽必烈講了幾個漢人朝代中“功高震主”、 “兄弟鬩於牆”的血腥故事,直聽得忽必烈渾身緊張、心驚肉跳,忙向姚樞討教補救的方法。

姚樞胸有成竹地說:“愚下以為,王爺殿下可以起草一封書信,表示隻接受在漠南替蒙哥汗主持軍政的命令,而絕不敢接受將漠南作為封地的賞賜,這樣一來,禍事自然化解。”

於是,忽必烈按照姚樞的意思,迅速寫了封信親去交給蒙哥汗。

“天下乃大汗之天下,疆土乃大汗的疆土。大汗將漠南漢地封賞給臣弟我,是大汗對四弟的一片恩德。但作為臣下,我的封地己足夠衣食供應了,再無需過多的封地。為此,臣弟可以去漠南替蒙哥汗主持軍政,卻絕不敢接受蒙哥汗將漠南作為封地的賞賜。所賜土地,請大汗收回。臣弟對大汗的恩德,心領情動,感激不盡。”

蒙哥汗讀完這封信中,眼晴一眨也不眨地盯著忽必烈,好一會才難得地一笑說:“有人說你勃勃雄心,我看你是耿耿忠心。”

蒙哥對忽必烈暫時沒了疑心,而且更加信任他了,便按照忽必烈的意思,委任忽必烈領漠南漢地軍政事務,專門負責治理中原。

忽必烈因為得到姚樞一招以退為進的謙恭作法的建議,化險為夷,既打消了蒙哥對他的疑慮,又為自己接下來能在漠南光明正大地打下屬於自己的帝業基礎。這看似乎很不起眼的動作,對忽必烈的帝業生涯,卻有著起步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