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一位最偉大的皇帝

趙匡胤960年正月做了皇帝後,從公元962年9月開始統一天下的大業,至公元965年正月時,在短短不到3年的時間裏,就已經平定了南平、荊南、湖南、後蜀4個割據政權,統一了南方的大片領土。

公元970年9月,宋太祖給潘美發出指令:繼續實施“先南後北”的統一方略,滅了南漢!

南漢以廣州為中心,割據嶺南兩廣地區已達60年之久,在王全斌、崔彥進、劉光義、曹彬滅掉後蜀時,潘美就領兵攻取了南漢的郴州,對南漢形成了良好的進攻態勢,得到宋太祖滅亡南漢的指令,他立即揮師賀州,隨之連克昭、杜、連、韶4州,大敗南漢軍10餘萬於蓮花峰下。到第二年的2月,便攻克廣州,滅掉南漢。

至此,南方8個割據政權滅了5個,剩下的最後3個割據政權個個自危,震恐異常。勢力較弱的兩個割據政權,吳越和漳泉幹脆上表稱臣,接受宋朝的官職。而勢力最強大的南唐,皇帝李煜見國家已陷入強大宋軍的包圍之中,也隻好委曲求全,先求個自保。於是,他一麵主動要求取消國號,放棄皇帝的稱號,改稱“江南國主”;另一麵暗中招兵買馬、擴充實力,以防宋軍進攻。

李煜企圖以對宋朝的恭順來維持他在江南的統治,旨在一統天下的趙匡胤當然不能容忍他這個割據政權的長久存在,於是加緊備戰。經過3年的準備,到公元974年九月,趙匡胤一切準備就緒,但還缺少一個開戰的借口。這事難不倒趙匡胤,他沒事找茬,故意命李煜入朝,說是想見一見他這位詩文出眾的皇帝。李煜果然害怕被扣留在宋,推說自己有病,不敢前來。

既然是個沒了國號的一方之主,怎麽連皇帝的召見都不作理會!趙匡胤抓住李煜的這個“錯”,於公元974年10月,理直氣壯地連下三道旨令,將宋軍兵分三路,前往江南興師問罪。

這三路宋軍,一路由曹彬為統帥、潘美為都監,率水、步、騎兵在采石一線強行渡江,進圍金陵;另一路是吳越國主錢俶統率的5萬吳越軍,宋將丁德裕為監軍,從東麵攻取長州以為策應,然後去金陵與曹彬部會師;再一路為王明的西路軍,向武昌方向進擊,牽製屯駐在江西的南唐軍隊,使其無法東下援救金陵。

三路大軍,齊頭並進,11月中旬,曹彬部用預先造好的戰艦架設浮橋成功,主力部隊順利通過浮橋,跨過了長江天險,在秦淮大敗南唐水陸兵10餘萬後,直逼金陵城下。於此同時,錢俶也率兵攻克了長州、江陰、潤州,形成了對金陵的外線包圍。

一時間,金陵成了座孤城,戰爭史上的奇觀這時出現了:金陵這樣地被宋軍團團圍了數月,身為南唐後主的李煜竟渾然不知!五月時他登城巡視,這才發現城外圍滿了宋軍。大驚之下,李煜還是沒有獎勵一直盡職盡責戰鬥著南唐的軍隊,也不鼓勵他們誓死抗敵,而是派出特使,去向宋太祖訴求,天真地說他對宋朝一直是以小事大,如子事父,並未有過失,乞求宋朝緩師。

宋太祖聽了心中發笑,冷冷地說:“大宋要一統天下,江南卻分裂在外,怎麽能說沒有過失。現在我們要天下一家,臥榻之側,又豈容他人鼾睡!”

李煜聽了回報,這才下旨讓南唐大將朱令率十萬大軍順江東而下來援救金陵。不久,朱令率領的十萬大軍在皖口被宋軍打敗,宋軍由此士氣大振,趁勢攻破金陵城。李煜見最後一線希望破滅,隻好乖乖投降。

金陵城破時,李煜還在靜居寺聽和尚講經,聞變倉皇肉袒出降,此事給這位詩人皇帝印象很深,做了階下徒之後,寫下了“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幾句哀詞來記念自己肉袒出降的悲涼情景。

滅了南唐後,宋太宗即用強大的政治壓力,來迫使吳越的錢和漳、泉的陳洪進納土歸附。這是趙匡胤一統天下大略的一部分,希望通過高壓政策,來達到不動一兵一卒,迫使錢俶和陳洪納表獻土,歸降北宋的目的。此事,因為宋太祖突然死去,後來由他的弟弟趙匡義依照他的這一策略得到了實現。

南唐的滅亡,標誌著“先南後北”方略的“先南”大部完成,趙匡胤基本上統一了南方,剩下來的主要就是北方的北漢和被遼國侵占的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是石敬瑭供手獻給遼國的,石敬瑭祖先為中亞人,從沙陀移居太原,父親石紹雍追隨唐末將領李克用父子四處征戰,官至洺州刺史。石敬瑭從小為後來的後唐明宗李嗣源賞識,在嗣源即位後曆任保義、宣武、河東諸鎮節度使。末帝李從珂繼位後,對石敬瑭起疑,石敬瑭舉兵叛變,被討伐的唐兵圍困,無奈中竟以割讓燕雲十六州為條件向契丹乞援。契丹揮師南下,擊敗唐軍。

石敬瑭受契丹冊封為大晉皇帝,認契丹主為父,自稱兒皇帝,然後向洛陽進軍,滅後唐後,按約定將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

燕雲十六州所轄的土地全部麵積約有12萬平方公裏,它實際上囊括了當時中國東北部與北部地區最重要的險關要塞與天然屏障。這樣的軍事要地割給契丹後,間接令整個中原失去緩衝的防禦重地以及長城之險,使本地區的長城及其要塞完全失去作用,致使華北大平原全部**在北方遊牧民族的鐵蹄之下,既是宋朝積弱的一個原因,也給了北方遼、金、蒙古等外族長期亂華的一個契機。

作為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趙匡胤完全了解燕雲十六州的重要地位,從他做皇帝的第一天起,就開始考慮如何收回燕雲十六州。隻是出於現實的考慮,他認為遼人勢力太強,必須先統一中國本土,然後才能積聚力量,去奪回燕雲地區。

為積聚才力,趙匡胤專門設立了一個叫“封樁庫”的機構,職能就是在每年的財政收入中,劃出一定比例的盈餘存儲起來,作為收複燕雲的專項資金。這筆資金,由皇帝本人親自掌握,以保證專款專用,到時用金錢贖回燕雲十六州。到公元975年前後,宋朝已經基本統一了中國,趙匡胤底氣十足,躍躍欲試,試圖了卻自己徹底一統天下的願望。他思前想後之後,最後還是決定先從稍弱的北漢入手,勝利後再回過頭來收複燕雲十六州。

從公元968年開始,連續兩年,宋太祖兩次出兵進攻北漢,結果都因為關鍵時有遼國出兵援助,隻能無功而返。趙匡胤萬般無奈,隻好繼續蓄精養銳,到976年,宋太祖實在等不及了,又發起第三次對北漢的進攻。

可是,天妒英傑,這一次前方的戰鬥剛剛打響,出兵還剛兩月,宋太祖突然病倒。待把一切軍政人事剛委托給皇弟趙匡義代理後,宋太祖便瘁然死去,享年僅49歲。

宋太祖英年早逝,遼國又出兵支援北漢,新登基的皇帝趙匡義隻得下令撤兵。北漢既不能得手,趙匡義於是按照宋太祖的既定策略,繼續對吳越和漳泉施加壓力,終於不動一兵一卒,迫使錢俶和陳洪納表獻土,以兩浙和福建地區的15州1軍100縣歸降北宋。

至此,南方完全統一。在此基礎上, 979年,宋太宗趙匡義親自統兵進攻北漢,包圍了太原城。遼國照例派來援,這一回卻在石嶺關附近被北宋的軍隊擊潰。援軍潰敗,北漢隻好投降,延續了數十年之久的分裂割據局麵終於結束了,漢族所聚居的中原地區和南方的廣大區域重新獲得了統一,趙匡胤的心願得到了結。

然而,易守難攻的險要之地、被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卻一直未能收複;而且在以後北宋與遼長期的戰爭中,都一直未能占領這片土地;直到1122年,宋國與金國金太祖阿骨打訂立了“海上之盟”,聯合滅了遼國後,才從金國手中得到燕雲十六州。可是,待金太祖阿骨打死後,金國又以張覺事變為由進攻宋國,於1125年12月占領燕京地區,第二年金兵大舉南下俘虜了徽欽二帝,至使北宋滅亡。

從這裏不難看出,從對外用兵來說,宋朝確實顯得太過“積貧積弱”。這,不能不說是趙匡胤一係列集權的軍政措施的弊端所至。然而,反過來一想,他如果不實施那一係列集權的軍政措施來加強皇權,卻很可能不能一統中國,甚至很快失去皇位;再如果他的後人能夠在他建立的較穩定的國家政權基礎上來一些變通,或者今天說的改革,那麽北宋就不會有積貧積弱一說,宋朝百年後也不會國破家亡,徽、欽二帝更不會被擄做了亡國奴。

趙匡胤不愧為一位偉大的皇帝,宋朝的積貧積弱不能簡單地歸咎於他的集權。因為他集權而沒有專製,更沒有暴政,而恰恰是相反。誠如美國的一位學者所言:

“趙匡胤的偉大之處除了結束近百年的分裂局麵,大體上統一了漢族地區外,還在於他生長於殘酷血腥的五代亂世,卻開創了一個寬鬆的政治環境,在於他成長於戎馬倥傯的軍事生涯,卻營造了一個有利於文人文化蓬勃發展的氛圍。”

這位美國學者說得很準確,但並不很全麵。一般地說,皇權始終是每個皇帝的核心利益,所有做了皇帝的人,首先關注的都會是皇權和國家的安危,其次才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第三是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百姓的好生活。而趙匡胤能將第一點和第三點同等重要地來看,這才是他最偉大的地方。因為對生命的尊重、對百姓生活的重視而且確實給百姓帶來了曆代皇朝中最好的生活,單憑這一點來,趙匡胤當之無愧為中國開國皇帝中最偉大的一位。

中國曆史上以篡奪得國的政權大多短命,唯有宋朝是一個例外。逆取也可順守,但從逆取到順守,必須在執政思路和行政體製上有根本性的轉變,關鍵是給國民帶來福祉,趙匡胤深明這一點,他全部政策的著力點,正是實現從亂世思維向治世思維的轉化,目的奔著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按照這樣的理念來竊國來發動統一戰爭,既順應了曆史潮流,也為宋王朝的執政合法性加上了砝碼。

眾所周知,秦滅於苛稅、漢滅於戰亂、隋滅於勞役、唐滅於軍閥割據,宋朝呢?滅於嬴弱。因弱而被滅,確實不應是弱者的錯,要錯也是錯在善良與文明。這,顯然是人類最大的可憐與悲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