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發動內戰敗退台灣
苦難的中國人民,好不容易盼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他們迫切需要一種安寧和平的生活。可是,抗日戰爭勝利後的中國卻己經有了兩個強大的政治、軍事勢力。一個是代表勞苦大眾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其代表人物是毛澤東;一個是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民黨及其軍隊,其代表人物是蔣介石。
就趕走了日本強盜後究竟要建設一個怎樣國家的問題,雙方大相徑庭、水火不容。國民黨蔣介石要建立一個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獨裁統治黨國一體的國家,共產黨毛澤東要建立一個人民民主專政的各民主黨派組成的聯合政府的國家。
不可調合的分歧,注定隻能用武力來解決。
民意不可欺,蔣介石知道這一點。為欺騙全國輿論,在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在美國的支持下,一麵派出軍隊搶占勝利果實,收繳大量軍用物資、收編大量投降偽軍,一麵邀請中國共產黨毛澤東來重慶會談。為表誠意,蔣介石接著電邀毛澤東三次。
然而,誰都看得出來,蔣介石的邀請和會談絕對都是沒有誠意的。國共雙方雖然簽訂了《會談紀要》(《雙十協定》),但當這份“協定”上的簽字墨跡還沒有幹時,蔣介石早命令他的八十萬大軍向解放區發起猛烈的攻擊。就是在談判期間,蔣介石也曾指使閻錫山發動了上黨和邯鄲戰役,結果被粉碎,這才有了《雙十協定》。
一份“協定”對蔣介石獨裁的野心當然起不了任何一點作用,對於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達成的各項決議,他視若二廢紙,拒不履行,非常頑固地堅持“軍令政令統一”的獨裁專政。
或許是抗戰的勝利增加了他的自信,在“內戰”開始時,蔣介石曾狂妄地有些象當初日本人那樣高聲喊:“三至六個月內,消滅共產黨和他的武裝!”
1946年6月,蔣介石笑咪咪地對部下說:“一切準備就緒,可以開始進攻!”
全麵內戰就此開始。蔣介石首先派出30萬大軍,對中國原解放區發動全麵進攻。在進攻的過程中,1946年11月,蔣介石在南京召開“國民大會”,製訂了一部“憲法”,宣稱要“實施憲政……還政於民……改組政府”。這些都隻是嘴上說說,實際上仍是以他為首的國民黨統治集團獨裁專政。
麵對蔣介石的全麵進攻,中國共產黨製定的是以自衛戰爭粉碎國民黨進攻的戰略,在各戰場上給蔣介石軍隊以痛擊。
在屢遭失敗後,到1947年2月,經過8個月的作戰,蔣介石的軍隊被殲己達71萬餘人,喪失了全麵進攻的能力。
因此,從1947年2月起,蔣介石被迫修改了全麵進攻戰略,從而轉為重點進攻,把軍隊主要集中在陝甘寧和山東解放區。
“在陝甘寧,主要是打擊中共中央的首腦機關;在山東,主要是打擊華東野戰軍。隻有這樣,才是重點打擊。”
蔣介石對將軍們闡述了他對重點進攻的看法。然後肅然地命令胡宗南,率20餘萬大軍,進攻延安。
敵人來勢洶洶,大有踏平延安之勢。毛澤東微笑著,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一邊轉戰陝甘寧邊區與蔣軍周旋,一邊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
3月19日,胡宗南的20餘萬大軍進入延安,在蔣介石為他慶功時,毛澤東也在為自己把敵人的20餘萬大軍牽製在陝北戰場而高興。隨著人民解放軍的節節勝利,蔣介石對陝甘寧邊區的重點進攻也被粉碎。
1947年4月,蔣介石命令顧祝同,指揮45萬軍隊,向山東解放區發動猛攻。
結果,到5月16日,蔣介石的王牌七十四師,在孟良崮戰役中被華東野戰軍殲滅。蔣介石大為震驚,思之再三,7月11日被迫放棄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從1947年3月到6月,蔣介石共損失40餘萬軍隊,這使他的正規軍由430餘萬人下降到373萬人,正規野戰軍從200萬人下降到150萬人,機動兵力下降到40個旅。這樣的損失之後,他的國民黨軍隊不再具備組織大規模進攻作戰的能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蔣介石被迫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最後蔣介石又被迫下令收縮防線,實行重點防禦。而此刻的毛澤東,已經在做最積極的大反攻準備。
1947年6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遵照毛澤東的指示,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強渡黃河,挺進大別山。蔣介石了解情況後,立馬判定劉鄧大軍南下是流竄逃命,下令追擊堵塞,結果沒有成功。8月,陳賡、謝富治的太嶽兵團,在豫陝地區戰略展開。9月,陳毅、粟裕大軍直撲豫皖蘇平原,也完成戰略展開。
這三路大軍,在中原大地上呈“品”字形拉開。一時間,把一直都在解放區打來打去的內戰第一次引向國統區。
與此同時,彭德懷率部在陝北、許世友率部在山東,同時向敵人發動猛攻,由此形成三軍配合、兩冀牽製的戰略格局。蔣介石集團,頓時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境地。為形勢所迫,蔣介石隻能進行分區防禦。這樣支持沒多久,蔣介石的重點防禦也被打破。
在軍事鬥爭不那麽順利的情況下,蔣介石拾起政治遊戲來玩了玩。1948年春,他搞了一次“行憲國大”的選舉,結果一切順利,當了好些年委員長的他,被“選”成了“總統”,同時攫取了不受“憲法”限製的“緊急處置的權力”。盡管這樣的權力蔣介石早己擁有並一直在行使,這樣一來還是可以使他的獨裁統治披上合法的外衣。
有了這件外衣,對於反內戰、反饑餓、反迫害運動的愛國學生和工農群眾,蔣介石堂而皇之地下令整飭,並派出特務憲警,進行凶殘地鎮壓。
1948年8月,蔣介石頒布了《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一方麵發行金圓券代替法幣,另方麵限期收兌金銀外幣;同時強令限製物價,企圖擺脫通貨惡性膨脹、物價飛漲的困境。
結果,適得其反,加速了他財政經濟的全麵崩潰。一時間,民怨沸騰,社會騷亂,整個局勢動**不安。蔣介石的經濟、軍事、政治的處境,日益艱難危困。
1948年9月,毛澤東指揮人民解放軍攻擊敵人設防堅固的重鎮濟南,由此揭開了對蔣介石戰略決戰的序幕。濟南城的失防,動搖了國民黨蔣介石堅守大城市的信心,同時也摧毀了國統區各階層對蔣介石政權統治的最後一點信心。就在濟南被解放軍攻破的當天,蔣介石宣布經濟管製失敗,從而陷入政治、經濟、軍事的全麵崩潰。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戰略決,實施了徹底打敗蔣介石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個戰略性戰役。
第一個遼沈戰役,是從9月12日發起,東北野戰軍先後分路奔襲北寧路,到10月1日切斷了北寧路後,一部分主力進抵錦州城下。華北國民黨軍組成的“東進兵團”,從 10月10日開始,自錦西向通往錦州的要隘塔山發起猛攻。東北野戰軍預先設置在塔山的兩個縱隊頑強阻擊,鏖戰6晝夜,打垮國民黨軍的數十次衝擊,成功地阻止了它的東進。國民黨另一支“西進兵團”出動後,也遭到解放軍3個縱隊的阻擊,兵至彰武、新立屯一帶滯留。
在成功地阻擊了出擊的敵人之後,從10月9日開始,東北野戰軍發起對錦州的攻擊。經過激戰,15日攻克錦州,蔣介石的守軍10萬餘人被全殲。隨後,被長期圍困在長春的國民黨第六十軍於10月17日起義,新編第七軍也放下武器投誠。21日,長春宣告和平解放。
接下來的兩天,10月26日至28日,東北野戰軍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區又全殲廖耀湘兵團10萬人。11月2日,東北野戰軍直下沈陽、營口,至此,人民解放軍以傷亡6、9萬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精銳部隊47、2萬餘人,遼沈戰役勝利結束。
第二個淮海戰役,是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的,整個戰役分三個階段。
從11月6日到22日為戰役第一階段,其間華東野戰軍在碾莊地區殲滅黃百韜兵團10萬人,中原野戰軍也完成對徐州的戰略包圍。
11月23日到12月15日為戰役第二階段,其間中原野戰軍及華東野戰軍一部,在宿縣西南的雙堆集地區包圍並殲滅黃維兵團11萬人;華東野戰軍主力在杜聿明指揮的徐州國民黨軍3個兵團25萬人向西突圍時,將這股敵人合圍於永城東北的陳官莊地區,並殲滅其中的孫元良兵團約4萬人。
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為戰役第三階段,華東野戰軍發起對杜聿明部的總攻,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10個軍約20萬人。
在整個淮海戰役中,人民解放軍經過66天緊張艱苦的戰鬥,以傷亡11萬餘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人,使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基本上獲得解放。
最後一個平津戰役在11月29日發起,從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軍按照中共中央軍委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原則,首先攻克西線的新保安、張家口,於1949年1月15日在東線全殲天津國民黨守軍13萬餘人,解放天津。經過耐心的工作,1月31日,傅作義率部接受改編,和平解放北平,平津戰役勝利結束。
平津戰役曆時64天,人民解放軍以3、9萬人的傷亡為代價,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使華北地區除太原、大同、新鄉等少數據點及綏遠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獲得解放。
這一氣嗬成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曆時共142天,其間爭取起義、投誠、接受和平改編與殲滅國民黨正規軍144個師,非正規軍29個師,合計共154萬餘人。至此,蔣介石國民黨賴以維持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消滅,蔣介石政權的滅亡也指日可待。
1949年1月,蔣介石發表元旦聲明,建議和平談判,卻又提出了保存“憲法”、“ 法統”和軍隊等條件。中國共產黨當然不予同意,對其還想維係統治的目的進行了批駁。
1月21日,蔣介石被迫宣告“引退”,由李宗仁代任總統,自己回到奉化,遙控操縱黨政軍大權。4月20日,蔣介石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上簽字,人民解放軍開始渡江,向全國進軍。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蔣介石在中國大陸的獨裁統治至此終結,退守台灣,開始了台灣孤島的生存的曆程。
可以說是頗有軍事天賦的蔣介石,在其一生的戎馬生涯中,曾經是那樣地一掃群雄、獨領**,可當他在與比自己的人數、裝備都要差很多的人民解放軍作戰時,卻顯得那麽的無能、無奈和力不從心,從強到弱再到差不多打光血本,一敗再敗直到一敗塗地,狼狽逃命。
這其間,原因很多。主要兩條,一是立國方針得不到中國大多數人的擁護,二是腐敗所至。關於後一點,蔣介石自己也感受頗深,早在1936年9月,他就說過:
“如果我們不清除當前機構的腐敗、受賄、敷衍塞責和無知,而代之以建立廉潔、有效的行政,有朝一日革命會很快起來反對我們,像我們過去反對滿清一樣。”
蔣介石知道腐敗對他的政權將會產生致命的危害,可他卻不知道:他的獨裁統治是最大的腐敗,因為他用獨裁帶了腐敗的頭,他整個的國家機器中,各種各樣的腐敗便不可避免地不斷潛滋暗長,隻要獨裁還在,就怎麽也無法清除,而且越來越腐敗的利害,直至他的末日。
能有個台灣苟延殘喘,算是蔣介石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