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堅持一個中國
1949年12月7日,對蔣介石來說是個銘心刻骨的日子。就是在這一天,他無可奈何地將他的“政府”遷到了台北。這時候,他的430萬大軍,僅剩下60萬人;追隨他多年的黨國要員,其中不乏他非常信任和倚重的,此刻也逃得無影無蹤。
前任行政院長孫科逃往香港,臨行前不忘帶齊了妻子兒女,就是忘了告訴他這個黨國主席。同樣也做過行政院長的翁文灝,借了赴歐洲考察的機會,去了法國後就再也不肯歸來。蔣介石的連襟孔祥熙,幹脆連招呼也不打一個就去了美國。就連他的大舅子宋子文,去了美國也同樣再無音訊。
一個人到了眾叛親離的境地,雖然可能會有許多原因,但無論怎麽說,其中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他自己。此時的蔣介石,已經開始意識到這一點。不過,此刻的他,己經沒有更多的精力來考慮這件事情,因為在他麵前,危險還在逼進。怎麽樣才能活下去,成了他迫切需要考慮的事情。
他現在雖然隻有60萬軍隊,可這並不是個小數目。當初紅軍長征被他一番圍追堵截後,剩下的也就不到一萬人。可那時的紅軍,是有人民擁護的星星之火;而現在的自己,卻成了人民所唾棄敗軍。
遭到人民唾棄是執政者的大忌,沒頂之災似乎隨時都可能降臨;而一支敗軍,常常會是沒有一點勇氣,這又是軍隊的大忌,沒有勇氣的軍隊常常隻能走進俘虜營裏。
更可怕的是,人民解放軍在掃清大陸的國民黨軍隊之後,正往福建沿海一帶集結。一支支勝利之師,鬥誌昂揚,麵對海峽,躍躍欲試,隻要一聲令下,就會橫渡這台灣海峽,將他蔣介石及其軍隊全部殲滅幹淨。
從來是雄心勃勃的蔣介石,在一敗再敗,最後隻能敗退到台灣的這一過程中,心裏一直痛得在滴血。“轉敗為勝,我一定要轉敗為勝!”他忍著痛在心裏喊著,從南京、廣州、重慶、成都一直喊到台灣、喊到台北的辦公室裏。這時,他換了另一種喊法:“反攻大陸、光複國土!”
待他終於冷靜下來時,由不得打了個寒顫。海峽對岸,一個嶄新的中國,有六億人口,三百多萬軍隊在枕戈待旦……如何躲過眼前的滅頂之災,成了蔣介石最為焦慮的難題。
“是的,當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如何防止台灣陷落。”蔣介石對他的部下說:“我們的兵力再不能分散,要集中起來。”
於是,蔣介石下令撤退海南和舟山等島嶼的兵力,集中起來保衛台灣。在這之前,他的60萬敗軍分散在台灣、海南、金門、大陳、舟山諸海島防守著。
軍隊都撤到了台灣,蔣介石仍然不可能放心,因為他自己的心裏最清楚:目前這60萬軍隊,來自不同派係,相互之間並不那麽團結,有的還互相扯皮鬧矛盾;軍隊內部,因戰鬥缺編的情況嚴重,軍官們就趁機大吃“空額”。
麵對這種狀況,蔣介石決定整編軍隊。他命令他的兒子蔣經國與陳誠,共同來做好這件事情。
對於蔣介石來說,還有個致使的問題是士氣不振。剛吃了那麽多敗仗不說,如今這麽多的軍官都龜縮到台灣這麽個小島上,哪來的發展空間?
為振奮士氣,蔣介石非常認真地製定了“反攻大陸計劃”,他的這個計劃要分四步完成:首先是要集中一切兵力,其次是要鞏固台灣及其衛星島嶼,第三是反攻大陸、拯救同胞,第四是複興中華國民、建設三民主義獨立,自由的新中國。
計劃似乎非常完美,可是麵對台灣海峽另一麵大陸強大的軍隊,蔣介石自己心裏也沒有一點自信。他從情報中已經知道:毛澤東正在調兵遣將,計劃在1950年將台灣拿下來。更令他沮喪的是,在這個關鍵時刻,一直支持他的美國,因為他被解放軍打敗,也改變了對他的政策,由原來的“扶蔣”改成了“棄蔣”。
沒有了來自於美國的支持,孤島上的蔣介石更加焦慮,整日裏誠惶誠恐,擔心就此葬身進攻台灣的槍炮聲中。
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對台灣的進攻之日,必定就是蔣介石滅亡之時。這是當時許多人,包括蔣介石的軍隊,甚至他身邊的一些高官,大家都這麽想。從來不肯認輸的蔣介石,此刻隻能不斷地祈求上帝保佑,出現一個奇跡,讓他轉危為安。
世事就是這麽難以預料,沒想到奇跡還真就出現了。
1950年6月25日,朝鮮半島響起了槍聲,南北朝鮮內戰開始。戰爭開打到第三天,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了美國將武裝幹涉朝鮮的聲明。同時,他還向台灣承諾:
“鑒於共產黨軍隊之占領台灣,將直接威脅到太平洋區域的安全,並威脅到該區域的履行合法而必要活動的美國部隊,因之,本人已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防止對台灣的任何攻擊。”
一直處於焦慮和擔憂的蔣介石聽到了杜魯門的承諾,大大地鬆了口氣。美國再度“扶蔣”,蔣介石底氣大增,開始考慮國民黨的改造工作。
“國民黨在大陸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黨的失敗,要防止曆史重演,就必須對國民黨動大手術,來一番徹底的改造與重建。國民黨退到台灣後,如今不僅組織渙散依舊,而且派係猶存,這次一定要借改造之機,消除異己。我得找一些替罪羊,來承擔這次失敗的責任,主管黨務的一直是陳果夫和陳立夫,這回隻能委屈他倆兄弟了。”
蔣介石這麽想著,臉上竟露出笑來。
“中國人曆來善於把壞事變成好事。這回雖說是失敗了,可還留得青山在,反攻大陸是有希望的。更主要的是通過這次失敗,可以清除黨內的敗類,改造好我們的黨。”
其實,決定改造國民黨,早在國民黨與三青團合並時,蔣介石就有了這個想法。當時他就認為:國民黨派係林立,組織混亂,必須改革黨務,才可以集中力量對付共產黨。一晃十多年過去,現在蔣介石總算有精力和時間來做這件事了。
1950年8月5日,蔣介石正式成立了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在新的改造機構中,陳果夫和陳立夫兄弟被逐出決策圈,僅有一年黨齡的蔣經國,成了圈內人物。蔣介石提出了具體的改造國民黨的方針與綱領,強調要:
“排除派係觀念”,“打倒地域關係”,“整肅黨的紀律”;“鏟除官僚”,“改變黨的作風”,“革新黨的組織”;“堅持反共抗俄戰爭,恢複我中華民國領土主權的完整”,“建設新國家”。
蔣介石把這次改造國民黨的運動分為三個階段,直到1952年10月才最後結束。
蔣介石在整頓了國民黨各級組織機構時,給新黨員規定4條標準:“願為反共抗俄而堅決奮鬥者”;“有刻苦耐勞之生活習慣者”;“能深入社會為民眾服務者”;“工作努力能起模範作用者”。
這一次運動,蔣介石的最初想法基本得到實現。通過整黨,國民黨各級組織完成了重建與上層權力的重新分配,他成功地將反對派統統擠出決策圈,使台灣各統治階層,真正成為清一色的蔣家人,為蔣經國升遷鋪平了道路,對穩定蔣家王朝的政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整黨的同時,蔣介石還對台灣的金融進行整頓,他依靠從大陸運到台灣的80萬兩黃金作為幣製改革基金,命令陳誠進行了幣製改革,使台灣的通貨膨脹得到緩解。
隨著幣製改革的結束,蔣介石還在台灣島上推行土地改革運動。
他開始以三七五減租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佃農的地租負擔,緩和了租佃矛盾,但也照顧了地主利益。然後又進行公地放領,使許多無地農民獲得了土地,生產積極性大為提高。最後再落實耕者有其田的措施,使台灣絕大多數農民都有償地得到了土地並成了自耕農,進一步刺激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蔣介石一方麵因退台後的生計所迫,另方麵也是吸取在大陸失敗的教訓,他搞的土地改革,還存在很多問題。譬如說“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與當年孫中山的主張就有明顯的差異,不僅對地主利益照顧太多,帶有濃厚的溫和主義色彩,其所謂的“平均地權”,也僅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地權,遠沒有做到平均地權。
盡管如此,蔣介石的土地改革還是有不少積極的作用。主要是通過這一改革,基本消滅了台灣的封建主義勢力,使農村生產迅速恢複戰前水平,廣大的台灣人民,從中得到了實惠。同時,蔣介石在農村建立了新的經濟、政治機構,為台灣後來的經濟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當然,就蔣介石個人來說,他之所以傾其全力建設台灣,全部的目的就是想“反共複國”。
曆史自有曆史的規律,九九歸一,到了最後,一定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蔣介石退守台灣後的種種政治經濟建設措施,固然為蔣家王朝在台灣的統治和台灣經濟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他所謂的“反共複國”基礎,卻始終沒有建立起來,而且也根本不可能建立起來。
蔣介石1949年1月自己下野,把總統職位交給李宗仁代行。1950年3月,他在台灣再複任“總統”,此後連任四屆,而且一直當選國民黨總裁,直到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在他那鳥語花香、景色宜人的官邸去世,他一直都在以“三民主義建設台灣”、“ 反共複國”相號召,來維係他在台灣的統治。
到了台灣以後,麵對日益強大的新中國,蔣介石更加地位依賴於美國,與美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把他蔣家王朝的生命安全,差不多全寄托在美國人身上。
盡管如此,蔣介石還是始終如一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一直義正辭儼地,反對“台灣獨立”、反對“國際托管”、反對“兩個中國”。 蔣介石在堅持一個中國的民族立場的同時,在關鍵時刻,還能夠維護中國人的利益。
初到台灣時,台灣人心浮動,美國讓台灣獨立,他說:“誰要台獨,我要誰腦袋!”
1974年1月18日,越南政府不顧中國一再警告,派兵侵占中國西沙永樂群島,並很快與守島民兵發生武裝衝突。
中國南沙海軍火速支援,奈何越南艦隊噸位和火力都占絕對優勢,中國海軍拚死奮戰,還是無法取勝。眼見落下敗風,中央調東海艦隊前往支援。可趕往永樂群島得通過蔣介石海軍封鎖的台灣海峽,如何安全通過,中國海軍很是傷腦筋。
蔣介石很快知道這個情況,當海軍將領向他請示如何對待想要過去的東海艦隊時,蔣介石連想也沒想反問道:“你不知道西沙吃緊嗎?”
畢竟都是炎黃子孫,蔣介石始終還是沒有忘祖,這一點還是應該稱道的。反問過後他又指示:“你們要一路護航,保證艦隊安然通過;還要準備補給船,給前線送給養。”
蔣介石1975年4月5日在台北病逝後,台灣當局將他一生極多的言論、文電,從報刊和內部檔案中整理出來,編輯出版了蔣介石的“全集”、“思想言論總集”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