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當上臨時大總統

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吹響了共和國誕生的號角。起義後創建的湖北軍政府,彰顯共和政權的雛型,引發了全國各省響應。

這次起義剛過20天,1911年11月1日,平息不了起義軍武裝力量的清廷,十分無奈地宣布解散皇族內閣,哭喪著臉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

11月13日,袁世凱帶著他的姨太太和兒女們,浩浩****地來到久違了三年的北京城,以其往日辦事的果斷迅速,僅過了三天,到11月16日,就組成了新的內閣。

成員有:外務大臣梁敦彥,民政大臣趙秉鈞、度支大臣嚴修、學務大臣唐景崇、陸軍大臣王士珍、海軍大臣薩鎮冰、司法大臣沈家本、農工商大臣張謇、郵傳部大臣楊士琦、理藩大臣達壽。

除去這些,還又任命了胡惟德、烏珍、陳錦濤、楊度、田文烈、譚學衡、梁啟超、熙彥、梁如浩、榮勳為各部副臣。

軍隊似乎還是原來的那些軍隊,特別是諸如袁世凱的得力幹將馮國璋們,原本在蔭昌的指揮下似乎不那麽能打,到1911年11月1日這天,上諭電文到達前線:“袁世凱現授內閣總理大臣,所有派赴湖北陸海各軍及長江水師仍歸袁世凱節製調遣。”

同日,奕劻、那桐、徐世昌等總協大臣,以及載澤、載洵、傅倫、善耆等親貴大臣,全部上奏辭職。

當控製朝政與指揮軍隊的權力再次又回到了袁世凱手上之後,北洋軍閥突然變得很能打了。

好在此時的袁世凱,對於黨人的舉義、對於大清王朝,都己經有了一定的認識。經過冷靜考慮後,袁世凱對謀臣楊度、王錫彤說:“總結以往的經驗,這一次,我不能虐視革命黨,不能完全按照清廷的‘懵然主剿’的策略去做。”

“總理大臣想怎麽做呢?”

“剿撫兼施。”

麵對謀臣們的困惑,袁世凱做了必要的解釋:“我認為,國家要富強,還是必然要改良才行。所以,革命黨提出的一些主張,是對的,必須去做一做。隻是,大清王朝幾百年了,不容易,不能說消滅就消滅了,我們得讓大清王朝也保存下來,但大權得由我們來掌控。”

這能做得到嗎!大家都很擔心。袁世凱自信地笑了:“隻要把兩方麵的力量都利用的恰到好處,還又能爭取到外人的幫助,就能做成這件事。”

接著,袁世凱又為自己的做法辯解道:“其實,我並不想掌控大權,來操這份心事。主要是現在的皇帝太無能力,而我們國家在政治上又必需進行改良。我袁某人不掌控軍國大權,這事辦不到。辦不到,國家就總是落後,革命黨就總是要造反,天下就隻能繼續亂下去。這無論是對大清王朝、對革命黨、對所有國人,都沒有好處。”

袁世凱的主張,很快贏得了謀臣們的一致讚同。可當大家都同意對革命軍去“撫”的時候,袁世凱卻又搖起頭來。

他認為,此時革命軍士氣旺盛,如提出議和,缺少籌碼,定會吃閉門羹。這樣一來,以後的事情就更加難辦。為今之計,惟有打幾個漂亮仗,最好是把漢陽攻下來,殺殺革命軍的銳氣,就一定可以逼黎元洪坐到談判桌前來。

同時,狠狠地敲打敲打革命軍,自己對清王朝和北洋軍中的主戰派們也才有個冠冕堂皇的交待。袁世凱把這一切都想好,下令馮國璋對漢陽發起進攻。

革命軍開始吃敗仗,然後是節節敗退,武漢三鎮,很快被袁世凱北洋軍攻下兩鎮。原本勢如破竹的局麵倒了過來,革命軍眼看就要抵擋不住。

可就在這時候,袁世凱卻命令大獲全勝的馮國璋陳兵江北,做出準備乘勝渡江、再取武昌的架式,同時命令劉承恩,給黎元洪寫信講和。

作為袁世凱的舊部,又是黎元洪同鄉和朋友的劉承恩,在此之前已經給黎元洪寫過兩封信,希望和平了結紛爭,早早息兵了事。或許因為黎元洪那時還以為革命軍能一舉打垮朝廷軍隊,也就一直沒有給劉承恩回信。這時情況雖然有了變化,但黎元洪一時轉不過彎來,還是沒有回信。

袁世凱知道情況以後,笑了笑便親自寫了封信給黎元洪,表達自己的心意。

這時候,無論是黎元洪還是武昌起義元勳中的主戰派,心裏都已經非常清楚,革命軍怎麽也打不不贏袁世凱的北洋軍,如果硬著頭皮再打下去,隻會丟掉武昌,丟掉獨立各省盟主的地位。

於是,在與袁世凱和談這一個問題上,革命黨內部逐漸趨向統一。大家一致決定由黎元洪通過英國駐漢口總領事與袁世凱聯絡,接受袁世凱提出的停戰條款。

1911年11月30日,袁世凱再一次派他的密使劉承恩、蔡廷幹跨過長江,與黎元洪談判。就在這一天,全國各起義省市的代表,紛紛由上海來到武漢。

當時的武昌,正處於袁世凱軍隊的圍困之中,與會代表隻能把漢口英租界順昌洋行作為會場,來召開第一次會議,結果一致同意與袁世凱議和。

會前,心向袁世凱的英國駐漢總領事表示,黎元洪必須能夠代表各省義軍,才能舉行會議。基於這樣一個前提,各省代表在會前議決:一致同意以黎元洪的鄂軍政府為中央軍政府,使得黎元洪能夠以大都督的名義,來與袁世凱談判,執行中央政務。

這時候,袁世凱的“剿撫兼施”策略雖已見效,南方革命軍在與清軍的戰鬥中不斷受挫,但就全國而言,革命的浪潮,卻如江河決堤,在迅猛向前。獨立省份的還在增多,而清朝海軍的倒戈,陸軍的軍心也有所衝擊,再加上原來的立憲派和各列強罷兵息戰的強烈要求,這些都使袁世凱有所顧及。

袁世凱是個極實際的人,麵對動**未知數太多的形勢,他的策略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言撫進而言和”。

既然共和不僅是革命黨的原則主張,也是舉國上下的一致意願,而君憲之路又難以行得通,我若還死抱清王朝,無疑是自尋末路。自古俊傑當識實務,我現在應該認真地考慮考慮,該如何接受共和這個問題。

袁世凱這麽考慮著,準備放棄清朝接受共和。到了11月底,他派兒子袁克定,密遣故舊朱芾煌出使武昌,表明自己可以“約南北聯合要求清帝遜位”,前提條件是:大家都舉薦他袁世凱為共和國總統。

為了把這事辦得漂漂亮亮,到12月17日,袁世凱將前線的馮國璋調回京城,改派段祺瑞接任馮國璋的第一軍統職務。因為袁世凱知道:要論打仗,段祺瑞不如馮國璋,但若論參與如此複雜的談判,馮國璋卻遠不如段祺瑞。

事情果然如袁世凱之所料,段祺瑞接替馮國璋後,“一反國璋所為,與鄂軍府時通款曲,信使往返不絕於道。”段祺瑞統領的第一軍,從上到下,全體一致呼籲:主張共和,推袁世凱為大總統。

到12月20日,在袁氏父子的授意安排下,廖少遊代表北方與黃興所委任的南方代表正式簽訂了和議密約。主要內容就是:“確定共和政體”、“ 優待清皇室”、“ 舉袁為大總統”。

思維慎密的袁世凱,在與革命黨的一係列談判的同時,還不斷地派人與原立憲派張謇、趙鳳昌等人進行聯係。因為他十分清楚,這些原立憲派人士,對政局有著巨大的影響,故此一點也不去冷落他們,而是盡可能尊重他們,以獲取更多方麵的支持。

就在這時候,孫中山從海外歸來,12月29日,南方十七省起義領袖聚集上海,選出孫中山擔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

這事,使得一直對革命黨懷有戒心的袁世凱心頭一緊,對南方的承諾更加不放心,開始又耍起已經用得很嫻熟的兩麵派做法。

袁世凱一麵宣布他親自授權的唐紹儀是“擅用共和政體,逾其職權”,自己概不認帳;一麵責難南方,“君主共和問題現方付之國民公決,所決如何,無從預揣。臨時政府之說,未敢與聞。”

除此之外,袁世凱還授意馮國璋等北洋將領,電請內閣,“主張維持君憲,極端反對共和……若以少數意見采用政體,必誓死抵抗。”

袁世凱突然如此,南方政府一片嘩然,紛紛指責袁世凱違信棄義,強調:“若因而再起兵釁,全唯袁世凱是咎!”

指責聲中,臨危受命的孫中山清醒地認識到,就眼前革命軍的實力,是根本沒有能力來抵抗袁世凱統率的北洋軍閥的打擊。

因此,孫中山一麵下令積極備戰,準備北伐;一麵又真誠地向袁世凱解釋,說自己隻是“暫時承乏”、“ 虛位以待”,隻要袁世凱逼使清帝退位,結束兩千多年的皇帝製度,自己就將大總統的位置讓給袁世凱。

南方對共和問題的反響激烈,大有不達共和,寧為玉碎之態;同時,南方對總統問題又一致保證,包括連已做了臨時總統的孫中山也莊重承諾。麵對如此情況,袁世凱還是有些猶豫。

可就在這時候——1912年1月16日,袁世凱回家路上,車剛東華門丁字街,轟的一聲突然爆炸。所幸袁世凱臨行前換車,隻炸死了他的衛隊長及衛士十人。

遭此番一險,袁世凱更明白了革命黨共和的決心,於是加快了逼宮步驟。

1月25日,袁世凱及各北洋將領通電支持共和。在舉國一致反對聲和袁世凱的軟硬兼施的威逼下,隆裕太後隻好接受袁世凱給出的優待條件,宣告皇帝退位。

清朝對中國兩千多年的統治,從此終止。

隨即,袁世凱向全國公開宣布:

“共和為最良國體,世界之所公認。今由帝政一躍而躋及之,實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國無疆之幸福……從此努力進行,務令達到圓滿地位,永遠不使君主政體再行於中國!”

1912年2月15日,南京參議院舉行正式會議,選舉臨時大總統。南方的革命黨沒有食言,結果在南北的一致推舉下,袁世凱接任孫中山,當上了中國臨時大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