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實力派領袖

義和拳原本同當時清朝大部份秘密團體一樣,是反對滿族統治,以“反清複明”為口號的。由於維新失敗後,帝國主義更加肆無忌憚的侵略,激發了義和拳的排外情緒。

1899年,捐官出身的漢裔旗人毓賢出任山東巡撫,提出“民可用、團應撫、匪必剿”的策略,對義和拳采用撫的辦法,將他們招安納入民團。於是,義和拳成了“義和團”,口號由“反清複明”改成“扶清滅洋”。

喊著“扶清滅洋”的義和團四處焚燒教會、殺害教士,抵製所有外國事物和之前失敗的“洋務運動”。就連用紙煙、小眼鏡,甚至洋傘、洋襪的人,也要處死。曾有6個學生,就因身邊帶了一支鉛筆、一張洋紙,被團匪搜出後,死於亂刀之下;最冤的是有戶人家因有一根洋火柴,被發現後一家八口遭到義和團的殺戮。

西方人反對慈禧廢黜光緒帝,為此慈禧對西方人感到萬分的不滿,在“滅洋”這一點上有便與義和團有了共鳴。之後,慈禧便不顧西方外交人員的抗議,也不管義和團行為的過激和荒誕,於1900年1月,發布了維護義和團的詔令。

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剛毅和順天府尹趙舒翹領了詔令去調查,回來向慈禧報告:“拳民忠貞,神術可用”。朝中莊親王載勳、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等也紛紛附合慈禧,主張招撫義和團。

1900年6月15日,軍機處曾一度傳旨,令在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及山東巡撫袁世凱速入京,來共同對洋人宣戰。

袁世凱因為和盤托出譚嗣同等人商議的兵圍頤和園的政變計劃,取得慈禧榮祿等的信任,由此更加飛黃騰達。他的新建陸軍,被更名“武衛右軍”,成了榮祿掌握的“武衛軍”一部。升工部侍郎不久,袁世凱於1900年2月14日又升任山東巡撫。

然而,袁世凱親率武衛右軍前往山東赴任時,正值山東義和團運動高漲。看到義和團人四處破壞教堂、攻擊教民、濫殺無辜、拆毀電杆、破壞鐵路,甚至還誣指許多市民(包括許多婦女小童)為白蓮教,而燒死戮死,同時又肆意奸殺婦女、擄掠洗劫商戶平民,並將贓物公開拍賣。

等等這些,至使袁世凱悖然大怒,立即頒布《嚴拿拳匪暫行章程》,嚴酷地鎮壓義和團運動。

在袁世凱的打擊下,義和團在山東無法立足,紛紛逃往天津、北京。山東的社會秩序,得以穩定,山東的人民免遭了濫殺的浩劫。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緒的名義,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奧十一國同時宣戰,同時貼出公告懸賞捕殺洋人,規定“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洋婦四十兩;洋孩三十兩”。

於是,新一輪濫殺更甚以往,隨著不少該殺的侵略者斃命之外,不少無辜的婦女兒童也慘遭殺害。殺紅了眼的義和團,內部也相互殺起來,對百姓更是肆意虐殺,結果還直奔瀛台,要去弑殺光緒帝,幸而得慈禧阻止光緒才免於一劫。

在義和團的濫殺麵前,各國都在準備,試圖用武力來解救他們被圍的使館。各國的使館,也築起防禦工事,由英國公使竇納樂負責指揮抵抗。

到6月25日,事件終於演變為國際軍事衝突,約有45,000名來自日本、美國、奧匈帝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及俄國的八國聯軍以及反抗拳亂的中國軍隊一同與義和團拳民對戰。

這時的袁世凱,跟許多地方督撫一樣,得到清政府命令:率軍拱衛京師“勤王”!

可是,就憑借義和團這樣的烏合之眾,能向十一國列強宣戰嗎?袁世凱在心裏問自己,然後用力地搖了搖頭。久經沙場的袁世凱知道,如今與十一國同時宣戰,隻會失敗,隻會使中國遭受到更大的侵略和恥辱。

可是,作為一個地方的巡撫,又手握精銳重兵,如果不出兵“勤王”,慈禧絕對饒不了他的,可如果出兵,隻會毀了這支國家的、也是自己的精銳之師。

袁世凱苦冥思苦想之後,最後選擇了“兩麵討好”的奸滑之策。他一方麵派一小部軍隊慢慢“星夜馳往直隸”勤王,其實就在山東、河北交界處虛於應付;另一方麵則派人與各國駐煙台領事洽談,按照東南互保例達成協議,表示“中立”。

沒過多久,1900年8月14日淩晨,聯軍來到北京城外,經過兩天的激戰,到8月15日逐步攻占了北京各城門,隨即與清軍在京城各處展開巷戰。到8月16日晚,八國聯軍已基本占領北京全城。

慈禧及她的皇室,在北京陷落之時,倉皇離京,逃往西安。

袁世凱得之後,立即慷慨解囊,從家底中拿出大量餉銀、綢緞等各種奢侈品,向倉惶逃命的慈禧進貢討好,使她還能保住一點體麵,滿足太後窮奢極欲的虛榮心理。在慈禧回鑾的路上,袁世凱又是花車又是別館地迎候不算,還送了慈禧太後一輛汽車。

可是,因為慈禧認為司機坐到她前麵不成體統,後來這汽車一直隻是她的一個擺設,直到死時也不曾坐過一次。

盡管如此,慈禧還是認為袁世凱很不錯,特別因為他保存了武衛右軍這支軍隊,保障了山東地方性命財產免遭損失,更是對袁世凱高看一眼。

而八國聯軍則認為,袁世凱是清政府大員中對他們最友善的,不但對他讚賞備至,還一致把他當成“朋友”。

可當時與袁世凱處境相同、手握重兵的督撫們,像聶士成、董福祥、宋慶等,不僅把手裏的軍隊折騰得一幹二盡,還直接受到了戰爭的嚴厲懲罰。

一代名將聶士成,被義和團亂民砍死;悍將董福祥,在戰後被扣上“戰犯”帽子丟了軍權;宋慶部則潰不成軍,從此失去了慈禧對他的借重之處;而榮祿的4支武衛軍,也已全部崩潰。

獨有袁世凱,“清內匪以安民生,慎外交以敦睦誼”, 為清廷立下汗馬功勞。他的武衛右軍,不僅在戰事中完整保存下來,還在鎮壓義和團過程中借機擴充了“武衛右軍先鋒隊”二十營,使部隊增加了一倍,高達到2萬人,成為北方最大的武裝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俄國,在與聯軍進攻北京後,又同時派二十餘萬軍隊從南北兩路進占中國東北。到1900年10月6日,兩路軍會師沈陽,到此占據了我國的東北全境。

1900年10月,李鴻章抵達北京,向八個占領國展開談判。他從國際法上,提出義和團為叛逆,皇室的宣戰詔令是被挾持而發出的。因為這樣的否認中國與十一國交戰,由此也否定了各國割地的要求。然而,窮凶極惡的列強,最後還是堅持要中國拿出四億五千萬兩白銀,作為他們的軍費賠償。

李鴻章再一次被迫簽定了又一個使國人蒙受災難和羞辱的《辛醜條約》,此約簽後兩個月,俄國政府為攫取更大權益,再度發難,拿出“道勝銀行協定”,又威逼李鴻章簽字。

“老來失計親豺虎”,李鴻章見原本自己一直特別依重的俄國人竟然這麽貪婪,氣惱交加,嘔血不起,於九月二十七日去世。臨終時,李鴻章“雙目猶炯炯不瞑”,帶著無盡的遺恨,走完了他78歲的人生之路。

李鴻章逝世後,袁世凱繼李鴻章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實授。在內、外政策方麵,袁世凱完全繼承李鴻章的衣缽,並將淮係集團全部吸收過來。這麽一來,袁世凱的政治、軍事勢力迅速膨脹,一躍而成為中外所矚目的實力派領袖。

《辛醜條約》簽訂後,清政府迫於內外形勢,施行新政,成立“督辦政務處”,袁世凱當仁不讓地兼任參予政務大臣、又兼任練兵大臣。這時候,心裏本來就熱衷新政,渴望通過改良強大中國的袁世凱,開始大展拳腳。

他廢科舉、督辦新軍、創辦各種武備學堂,聘請大批日本軍官擔任教習。到1905年,北洋六鎮編練成軍,每鎮一萬二千五百餘人,除第一鎮係滿族貴族鐵良統率的旗兵外,其餘五鎮都在袁世凱的控製之下,其中重要將領,清一色他小站練兵時期的嫡係軍官。

在此同時,袁世凱還利用他兼任督辦電政大臣、督辦鐵路大臣及會議商約大臣的身份,大力發展北洋工礦企業、修築鐵路、創辦巡警、整頓地方政權及開辦新式學堂等等。每項工作,袁世凱都幹得頗有成效,實實在在推動了中國的實業的發展。他在山東創建山東大學堂(今山東大學),在天津建立了第一支中國警察隊伍,還籌劃修建了中國第一條自主建造的鐵路——京張鐵路的建設。

另一方麵,袁世凱又因為辦理新政得以“內結親貴,外樹黨援”,很快形成了一個以他為首的龐大的北洋軍事政治集團。已至於當時“朝有六政,每由軍機處向諸北洋”,才能作出最後決定。?

袁世凱能如此,從道德人品上來說,無疑有很多讓人惡心的地方,但從政治智慧上來說,他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位玩弄政治的天才。因為從根本上來說,政治的智慧從來就是要達到政治目的,其中的過程,常常會淡化甚至屏棄人品道德。所謂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這正是曆來成功政治家的座右銘。

而袁世凱在清政府對十一國列強宣戰前後一係列詭詐的行動,對中國人民來說,又是有著積極意義的。

在當時的情況下,袁世凱如果真不顧一切地按慈禧的宣戰詔書行事,也不可能使中國轉敗為勝,而隻會擴大戰爭。先使義和團占據山東、兩江、湖廣等地,濫殺無辜,破壞屬於中國人的電杆、鐵路;然後是更多的異國軍隊源源不斷地登陸中國,屠殺中國的百姓;到最後,新軍打沒了。

結果呢!好一點是《辛醜條約》的賠款數額大大增加;差一點是慈禧與光緒落入聯軍之手,成為他們的傀儡政府。

果然如此,中國的前途,隻會更加地黑暗和可怕;中國的百姓,隻會更加無奈和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