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亂世雄4

成功的領導者最知道以禮待人,並知道如何激發他們的熱情,他的高明之處就是成功地讓所有的人都為他和他所進行的事業去努力。

65、

朱元璋派出衛兵,知其不能生還,忙與李善長、馮國勝商議拒敵之事。不多一會,便聽人來報,張士德殺了那衛兵,已重兵將鎮江團團圍住。此時的朱元璋,對於如何打退張士德,已經胸有成竹,為了穩妥起見,他還是非常誠懇地來征求徐達的意見,問道:“情況如此,將軍以為該如何處之?”

徐達聽了回答說:“如此不仁不義之師,再多十二萬,又何促懼哉?隻是待他再驕兩日,到時一鼓作氣,定可殲於城下。”

“將軍所言極是。兵書有言,驕兵必敗。”

朱元璋誇讚了徐達,下令緊閉城門,蓄精養銳,再驕他兩日。到第三日時,朱元璋下令大開城門,全軍出擊。

鹽販子出身的張士誠,自泰州起兵後,勢力不斷擴大,特別是高郵一戰,大敗元軍,此後勢力更是發展迅速。江浙一帶富遮繁華,胸無大誌的張士誠占了平江,便一味地追求享樂,身邊妻妾上百,陪玩、陪吃的人無數。因為一直以來順風順水,他不知道這是因為元朝太過腐敗,已經自己行將滅亡自己,還認為是他張士誠的力量強大無比。這樣一來,他自然不把朱元璋放在眼裏。而朱元璋,對待張士誠又是“請和信”,又是緊閉城門,張士誠便更加認為朱元璋膽怯、不堪一擊。幾日攻城不下,張士誠並沒有半點警惕,更沒有擔心。隻是煩悶得很,便令妻妾們跳天魔舞,來給他解悶。這天魔舞比較邪門,跳舞的女人身上,隻能著些許的裝飾物,跟**沒有多大的區別。張士誠有這怪僻,喜歡欣賞女人的侗體,特別是讓許多赤身**的女人站在一起比較,他看著非常愜意。在****的樂聲中,衣著十分**的妻妾,――從他麵前跳過,張士誠睜大色迷迷的眼睛,注意地觀看著她們同一的部位,有誰能撩動他的芳心,他便抱過來親一親……正謊誕得無以言說時,有人來報:朱元璋軍隊殺過來了!

真是氣勢磅礴,徐達領著憋足了氣,養足了銳的十萬大軍掩殺過來,張士誠的軍隊還來不急明白是怎麽回事,就死傷慘重,潰敗東南逃去。

人們都說打了勝仗的將軍都會一樣的高興,朱元璋這時卻非常冷靜,連攻克南京後的那點喜悅也**然無存,看著張士誠的如此不堪一擊,他想到了原來張士誠的勇猛頑強。他清楚,自己往後要打的仗還有很多,稍有不慎,便有被打敗的危險,實在不該有半點懈怠之心,而是要花大精力去考慮如何打贏下一仗。他把這些想法一一道出,講給文臣武將們聽,使得大家都有了危機感,朱元璋趁勢鼓勵大家對下一仗提出看法,於是他的議事廳裏又熱鬧起來。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北麵的揚州,東南麵的常州、江陰,西南麵的銅陵、池州,直到歙縣都可以去打。”李善長率先發言。

國勝聽了問他:“參議的意思,我們隻有分兵出擊?”

“暫時分兵,三麵出擊,可以奪得更多地盤。”李善長回答。

朱元璋征求常遇春的意見。

“我看分兵應該可以……”常遇春剛開口,見徐達要說,便打住話頭“隻是具體如何,還並不想得很明白,想聽聽大家的看法。”說完以目示徐達。

徐達望著常遇春,說:“我知道常將軍已想得很清楚,要聽聽我的看法,我就大膽地說出來。我認為現在各路諸候,包括元朝,不是相猜相持相爭,就是內部爭權爭利,這對我們是個天賜良機,趁此分兵進擊,可以迅速擴大地盤。”

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征求了李善長、馮國勝的意見,立即下令李文忠元帥去北方小打小鬧;徐元帥親自出馬西南方向趁勝出擊;常元帥向東南大舉進攻。令畢高興地說:

“你們就各帶本部兵馬去罷,我與參議官暫回南京,聽候各位元帥的佳音。”

66、

張士誠做夢也沒想到,他的軍隊,打元軍時一直所向披靡,遇上朱元璋的部隊,竟是這麽不堪一擊。在徐達與常遇春強大的攻勢下,自己隻落得個棄城而逃。

軍士們擁著妻妾成群的張士誠,一路擔心受怕地逃到常州。立足還未穩,又聞徐達殺將過來。丞相李行素進言道:

“常州無險可憑,如今敵軍士氣太盛,隆平王還是往江陰去為好。”

張士誠聽了,點點頭說:“丞相所言極是,本王就先暫去江陰。”說到這兒,他將目光轉到他的弟弟張士德身上,說:

“朱元璋也就那麽幾萬兵,前日不過是趁我大意,僥幸得勝。我走之後,你一定要振作,好好守住常州。”

“大哥放心,小弟一定會盡全力。常州一定會堅如盤石。”張士德咬著牙,點頭說道。

“有你這句話,大哥我就放心了。”張士誠拍拍小弟的肩膀,說完便率領妻妾,倉皇逃往江陰。張士德送他的大哥到城外,望著一路遠去的塵煙,心裏很不是滋味。

到江陰時,已經深夜,張士誠心煩體倦,什麽話也不想說,趕走江陰縣知府,在知府的**倒頭就睡。醒來時,睜眼看到胡美人那張嬌美的臉。他久久地注視著這張臉,想起了自己起義不久攻占平江的情形:

他親自率領四千勇士,趁夜翻過平江北門城牆,與守城元軍激戰,他不知殺了多少人,殺進了脫寅的府坻。這時,他的軍隊已攻破城門,一些將士都來到他身邊,他率領他們一直向前殺去,在一間豪華的臥室裏,他看到從垂落的簾子裏露出來的一雙**,將士們把她拽出來,知道是脫寅的小妾,舉起了刀……他看見了這張妖美的臉……他喝住了他們,帶著她到了軍營。那時,他打得漂亮,平江總兵脫寅被亂軍殺死,副總兵哈散代投河自殺,接著他一連攻下昆山、嘉定、祟明、鬆江等地。可是,這一次卻輸得這麽慘,輸在一個後起的小字輩手裏。

“朱元璋,我一定要殺了你!”隆平王咬牙切齒地說,驚醒了甜睡中的胡美人。

“陛下,臣妾怕!”

“別怕!”張士誠抱緊她:“有我在,沒什麽可怕的。”

然而,朱元璋實在太可怕了,張士德爭不了氣,他根本守不了常州,他的近十萬人馬在徐達的趁勝追擊下,不堪一擊。在與徐達常州城下的第一次交戰後,張士德便丟下上萬具屍體,帶著殘兵敗將南逃,他不敢隨張士誠往江陰,來到了常熟。張士德知道這裏也不可能守住,但還是咬著牙再次硬挺下來。傳令下去:堅守常熟,有臨陣退縮者,殺!

徐達一麵派人往鎮江報捷,一麵在常州整軍歇息。徐達深諳用兵之道,更明白朱元璋要趁機迅速擴大隊伍的道理。

“凡用兵之法,……全軍為上,破軍次之。”他提起孫子這話,對沐英說:“我們這回要使張士德全軍降服,這才是上策。”

徐達主意以定,便開始擬定全降張士德的計劃。

這徐達是朱元璋兒時夥伴,比朱元璋小四歲,投軍不到一年,已經顯示出其過人的軍事才能。這以後,跟隨朱元璋,屢統大軍,南征北戰,功勞卓著,在所有武將之上,是開國武將之首,被封為信國公。後還軍北平,戌守邊防,朱元璋尊他為明帝國的“萬裏長城”。

可惜徐達,剛剛五十出頭時,朱元璋疑其權大威脅朝庭,賜一碗鵝肉吃,全身潰爛,慘然死去。這是後話。

67、

朱元璋接到西南徐達的捷報,非常高興。這個徐達,真是個軍事天才,到部隊來並沒有多久,就能獨統三軍,指揮戰事,無往而不利。想到這裏不由問李善長:

“可否命徐達元帥趁勝前進,速克常熟,揮師南下江陰,消滅張士誠?”

李善長聽了,說:“南下江陰一事,還是緩一些為好。這張士誠雖然平庸腐朽,但畢竟經營有年,且地富民眾,而今兵多糧足,要速滅他,恐是不易。隻可穩步推進,食其生力,充我實力,方為上策。否則,逼之甚急,必降元無疑。”

朱元璋聽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表示同意李善長的看法,然後又問:“我們,要不要將這意見轉告徐達。”

李善長雖與徐達相處不久,幾戰下來,卻已深知他是個有勇有謀的帥才,於是說:

“我看無須此舉。徐達常州留步,更是要穩步推進,食其生力的意思,不然,常熟早已屬於國公了。”

朱元璋聽了,微笑著點點頭,說:“徐達如今算得上個戰略家了。”

“名副其實的戰略家。”李善長說:“徐達之所以能如魚得水,英雄有用武之地,還有懶於國公你這個伯樂的眼力。”

“哪裏,哪裏,主要還是他自己的努力。”朱元璋得意地笑著說。稍停了一會又問:“不知李文忠現在是否已經拿下揚州?”

“單是一座揚州城,李文忠恐怕早已奪得。隻是揚州北有高郵,西有六合。若攻揚州,西北都會前來增援,要拿下揚州,也就不那麽容易。”

“這麽說來,李文忠拿不下揚州來?”

“不!揚州雖然難於攻克,但是,國公如今已深得民心。古今征戰,從來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國公天下都一定會奪得,何況一個揚州。而且國公的元帥李文忠與揚州守將張明鑒相比,更是天上比地下。所以,依臣看來,揚州之克,已成定數,隻不過遲早一日罷了。”

“如此這般,我可以高枕無憂了!”朱元璋哈哈地笑起來。

“現在,最艱難的還有西南大軍。”李善長麵帶憂慮的說。

朱元璋聽了,大吃一驚。常遇春是他的常勝將軍,從來還沒打過敗仗,連個小小銅陵還能阻擋得了他?朱元璋有些不信,問道:“常遇春之取銅陵,能攻不下來?”

李善長解釋說:“常元帥取銅陵,並非難事。隻是南方的陳友諒太陰毒。他原是倪文俊屬下,倪文俊殺徐壽輝未成來投他,反被他所殺邀功徐壽輝。前不久他攻占了軍事重鎮安慶,等於守住了東大門,隨之又乘勝連克龍興、瑞州、邵武、吉安、撫州、建冒、直至贛州、長汀等,實在是勢不可擋,梟雄一個。如今徐壽輝已被他控製,常元帥如取了銅陵,陳友諒必奪池州,切斷我南下發展之途徑。”

看來常遇春遇到了最強大的敵人?朱元璋沉思了一會,他決定親自西南而下,去與常遇春匯合,奪下銅陵。李善長聽罷,非常讚同。

朱元璋又問:“鎮江交給誰治理,更為合適?”李長善略為思考,建議說:

“高郵人,汪廣洋,國公以為如何?”

汪廣洋原是一個文人,詩文很好,後來被朱元璋尊為“五經”師的宋濂,很是推崇汪廣洋的詩文。不過,朱元璋這時並不了解汪廣洋,隻知其是個書生。但因相信李善長,就點頭答應下來。

從此,汪廣洋一直跟隨朱元璋,由於他能文能武,功勞卓著,後兩度出任右丞相,地位比明朝很有名氣的功臣劉伯溫還高。在文臣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李善長。可歎到了晚年,因牽連胡惟庸案,在流放途中被朱元璋賜死。這是後話。

68、

朱元璋接受了李善長的建議,令汪廣洋留守、治理鎮江。自己讓李善長相隨,帶著大隊人馬,往南進發,回到南京。他掛念西南戰事,本來想到南京稍作修整,再與李善長南下,可一回南京,便感到要處理的事太多。

湯和雖然忠心耿耿,也勤奮努力,可有不少事情,是他沒法做的。如今的朱元璋已擁有安徽大部及江蘇部分地盤,這麽龐大的區域如何治理,如何鞏固,如何成為牢固不可破的根據地,實在是有關他的今後發展,甚至有關他的生死存亡。一個小和尚,轉眼成了統帥千軍萬馬的元帥,如今又成了一方諸侯。天下大亂,皇帝雖還沒有僵死,卻是自顧不及。若大的天下,隻好由這些擁有實力的諸侯,各霸一方,統治百姓。朱元璋知道,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好自己的轄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先將這占領的地方管理好了,統治好了,他才可能有一個安定的後方,才可以有後備力量的支持。朱元璋深知此事關係重大,不敢有半點馬虎。

可是,他需要人,需要非常能幹的人來幫他做好這項工作。在這之前,他就是單純的打仗,攻城掠地,擴展自己的勢力範圍。他需要將軍,需要指揮作戰的軍事統帥,需要運籌帷幄的戰略專家。這些人,他已經有了不少,在朱元璋看來,他們都很有天才。現如今,一方麵,他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戰爭上麵,另方麵,他也需要把精力放在對於越來越大的屬地的製理上。而對於這後麵一件事情,他自己還不怎麽內行。上天如果眷顧我朱元璋,就給我一些人!朱元璋在心中祈禱,他睜大眼睛,四處尋找。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終於又找來了當時的名儒朱升。

朱升時為池州學正,博聞廣學,善思深慮,被當時學者稱為楓林先生,著有楓林集十卷留傳於世。

朱元璋知道朱升為當時大儒,能請來朱升,非常高興,畢恭畢敬地征詢治國齊家平天下之道。朱升見朱元璋禮遇堪佳,大為感動,於是開口,侃侃而談。最後,給朱元璋提出三條戰略方針: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完了朱升解釋說:“當今之計,國公首要的是必須鞏固後方,要達此目的,就必須發展生產,增強物資供給。要能如此,則需不急稱王,以免樹大招風,成眾矢之的。其次,戰爭靠軍隊去打仗,軍隊需給養才能生存,所以,發展生產,既可安定民心,又可鞏固軍心……

朱元璋見朱升與自己的見解相同,又有高出的地方,不由非常高興,大有相見恨晚之意。他隆重地接待朱升,要留他在南京做官。奈何朱升看多元朝腐敗,很是厭惡官場,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更為主要的是,朱升閱曆豐富,知識廣博,一生閱人無數。與朱元璋一番交談,見他雖然待人誠懇,也算豁達大度。但骨子裏深藏不平,很是自私殘忍,不可與人終身善處。於是婉言謝絕,對朱元璋說:

“老朽陋習甚多,出點主意還行,做官則定是做不得的。”朱元璋苦苦挽留,朱升還是不能答應。最後見他態度誠懇,並不是應酬之言,便給他推薦好友康茂才,自己還是堅持走了。待到朱元璋功成名就之後,果然為一己私利,一點個人可鄙的想法,不惜加害功臣,使得與他一同打天下的臣子,十有八九無辜受戮,慘死在他的屠刀之下。晚年的朱升,住在遠離南京的休寧老家,臨終時,寫了一首詩:“留心垂半世,藏體付千年。海內風塵息,城南燈火偏。親朋何用哭,含笑赴黃泉。”表達了自己對生死的樂觀態度。這是後話。

朱升走後不久,一個中年人來見朱元璋。這個人身材瘦長,眉粗眼大,踔曆沉著,朱元璋請他就屯田之事談談高見。他毫不推辭,開口說道:

“如今群雄角逐,強兵者存,弱兵者亡。要得強兵,除舉義外,就數足糧為最先。吳國公此時便思屯田,實是遠見卓識之舉。要不了幾年,糧食滿倉,軍需不乏,境內百姓不受奪糧之苦,軍民齊心,雄霸天下唾手可得。”

果然是物以類聚,這朱升所薦之人,也真有些見識。朱元璋在心裏說,示意康茂才繼續說下去。

“屯田需有兩個條件:一是有田土可屯,二是有勞力去屯。”康茂才接著說:“如今連年戰亂,地主農民死亡流散,大量土地荒蕪,無人經營;而吳國公仁義之師,天下皆知,湧流而入吳國公勢力範圍的流民甚多,如將其組織起來,再選出些征戰有礙的戰士,可組成一支龐大的屯田隊伍。然後拔出荒地,定下生產任務,製定獎罰方案,到時,定可如願似償,增強他日戰勝群雄的經濟實力。”

朱元璋聽罷,不住點頭,待康茂才的話講完,便笑著命康茂才為營田使,專門負責興修水利和屯田等項農業生產的工作。

69、

安排好屯田的事,朱元璋如釋重負,大為舒暢,其他一些事情,他讓湯和與李善長商量辦好,自己便回國公府。多日不見,朱元璋已是非常想念夫人,也想看一看兒子朱標,他該是又長大了些吧。這麽想著,朱元璋腳步放快了許多。

馬秀英早聽說朱元璋回到南京,她也知道他有許多事情要處理好了才能回來,於是便耐心地在屋裏等著。她看著丈夫的事業一天天做大,一天天走向那輝煌的成功之巔,又是興奮又有些擔心。她看到丈夫還是一心一意地愛她,感到滿足。她的聰明使她已經不止一次地看見丈夫那雙對郭麗渴望的眼睛,她的心曾是那樣的煩亂不安,但她的聰明也告訴她該怎樣來處理這件事情。

作為聰明透頂的女人,她看得非常明白:丈夫是一個男人,是一個充滿活力,充滿創造力的男人,成功會刺激他的欲望,會讓他去尋求新鮮的美味來滿足他那廓大的心。他對我是真心的,但如果我阻止他去取得他的需要,我隻能失去他的真心相待,他最近起用的一批批地主豪紳,有誰不是三妻四妾?罷罷罷,看來我隻有如此。馬秀英拿定主意,作了安排。朱元璋回來,抱緊了馬秀英,他體內湧動著**,真恨不得將夫人擠進自己的體內。

“去,看看我們的兒子。”馬秀英說。朱元璋點點頭。馬秀英喚小紅抱著朱標。這小子,一張紅樸樸的臉,見人就眯眯地笑,仿佛他也知道他父親的成功,知道他將是明皇朝的第一個太子。

“嘿,看他得意的樣子。”朱元璋逗逗他的臉說。

沒想到小朱標竟哇哇地大哭起來,怎麽哄也無濟於事。馬秀英擔心吵了丈夫,隻好喚小紅將朱標抱走。

剩下夫妻二人時,朱元璋上前輕輕地擁抱著馬秀英,從那漫不經心的擁抱中,馬秀英感到有些失望。她又想起了朱元璋看郭麗時那渴望的眼神,心裏有些發痛,卻隻好強忍著,底聲說:

“我要送你樣禮物。”

“什麽禮物?”

“你如果急,現在就跟我去看。”

“不急,不急。”朱元璋輕輕摟著馬秀英:“會是什麽禮物呢?”他在心裏問自己。

馬秀英似乎看透他的心思,起身拉著他的手說:

“走吧,我這就帶你去看。”

朱元璋跟著馬秀英,來到間別致的閨房。一位身著新婚紅裝的姑娘坐在床緣上,屋裏的陣設豪華不已,**的用品,更是玉帛錦緞,隻可惜姑娘頭上蓋了頭蓋,一時不知是誰。

“你這是……”

“給你也找個妃子。”馬秀英盡量輕鬆地說。

“你這是……”

“她是你最喜歡的郭麗……”

聽到郭麗這兩個字,朱元璋眼睛一亮。

郭麗是郭子興的小女兒,美麗芳潔,端莊賢淑。郭子興死後,朱元璋就將其母女接來與自己同住,但都是夫人安排照顧的,自己軍務繁忙,很少與之接觸,偶爾看到一回,便不免愣上一陣子。“如果秀英有如此模樣,該是十全十美。”這想法也隻是偶爾冒出。基於對馬秀英的傾愛,基於戰事繁忙,他還是很少想起這個女人,可如今……

“你為什麽?”他望著馬秀英,似乎不明白她為什麽要這麽做。

“因為你喜歡。”

“我喜歡的,你就去做?”

馬秀英點點頭:“我活著,就要讓你得到你喜歡的。”

“夫人!”他不顧那**的姑娘做如何想法,撲上去,緊緊地摟住馬秀英:

“夫人,感謝你,我一輩子都會對你好。”

“我知道。”馬秀英說:“你去休息罷,我也要去休息了。”

馬秀英推開朱元璋,走出門去。來到灑滿月光的庭院裏,久久地凝視著那在白雲裏急急穿行的月亮。

“夫人,你哭了。”不知什麽時候,小紅來到她身後,將一塊軟緞手怕遞到她手上。

“我沒有哭,我不會哭的。”馬秀英說。“我真不願意這麽去做,可我又不得不去這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