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最忙碌的兩年2
沈從文在10月17日為編就的《益世報·文學周刊》第11期所作的《編者言》中,再次表示,他的副刊所能起的作用:
“即在多數人情感觀念中能消毒,能免疫。不至於還接受現代政治簡化人頭腦的催眠,迷信空空洞洞‘政治’二字可以治國平天下,而解決國家一切困難與矛盾。卻明白一個國家真正的進步,實奠基於吃政治飯的越來越少,而知識和理性的完全抬頭”。
麵對內戰,沈從文更加地不信任政黨政治,隻渴望和平,早在這年的3月,他就撰寫時評《我們要個第四黨》,表示了自己對現實政黨政治的不信任,希望由非黨專門家形成不同的政治力量,以找到和平途徑。這篇文章結果被國民黨當局禁止發表。
到了11月3日,沈從文又撰寫《從現實學習》一文發表在《大公報·星期文藝》上,在這篇文章中,他對內戰的國共雙方都表示了不滿,認為他們是在“玩火”,是“用武力推銷主義”。
這篇文章一出來,立即受到左翼陣營作家的激烈批評。沈從文卻並不去理會,直到12月上旬,他在致信彭子岡的信中,談到這些批評時,提出自己的看法說:
寫作上,“無妨從各方麵著手,大家各從不同方式、不同信仰、不同觀點作去,有個長時期自由競爭,所謂文壇會豐富些,思想也會活潑些。如果想將來有機會,我想把那些的批評附在全集後刊載,讓這些批評與我大部分習作對麵,到時候,那些枝葉意見就會顯得平平常常,因為他們說的,也許從我十多年前另外作品中即早提過了”。
年底的時候,沈從文在給一位名叫“黃靈”的讀者複信中感慨道:“國家好,人的自由競爭機會多,文學從一個極廣泛的要求生產,要求出產,我或者還可有以自見於世。國家不好,人孤立,便等於遊離於糾紛之外,形成一種隱遁狀態。工作用筆時,也必然避開目前人人所呼喊問題,轉若自娛,欲深反晦。本可以帶著更年青的一群形成一種健康風氣,結果卻必然在一種厭倦情緒中,一切萎縮”。
1946年,沈從文在不停地發表看法中過去,他的這些看法並不能扭轉現實,到1947年初,他的《芸廬紀事》在《人世間》發表,第三章還是被國民黨當局禁載。2月3日,他寫信給上海熟人說:“這裏一切照常。事能進行,惟在此死城中所進行的雖苦也還莊嚴,但想起千裏內一片殺聲,一片血影,便不免令人茫然了。”
3月1日,沈從文一邊在北平五所大學教授《響應十三教授保障人權宣言》上簽名,抗議當局抓捕學生,一邊給投稿人“灼人”複信說:
“詩可以為‘民主’、為‘社會主義’或任何高尚人生理想作宣傳,但是否是一首好詩,還在那個作品本身。我們的困難在充數的詩人太多,卻迫切要他人認可他為‘大詩人’或‘人民詩人’,沒有杜甫十分之一的業績,卻樂意於政治空氣中承受在文學史上留下那個地位。”
1947年5月4日到來時,沈從文寫了論文《五四》:
“過去時代,我們把希望寄托到帝王和所控製武力上不大濟事了,雖然變相的帝王和強大武力,還上好存在。但遇到問題來時,這帝王,這武力,都已顯得不大中用。其次是把希望寄托到民主初創時的公仆,總統和人民代表的兩院議員身上,結果是不大中用的公仆,不免被武人挾製,為所欲為,太過中用的武人,又必然是獨斷獨行,使國家分崩離析,人民無可奈何。”
沈從文訴說了人民的無奈後,在文章裏建議說:“國家重造的當兒,解決矛盾,平衡情感,還得用集團屠殺方式。這個與其說是‘自然’的,又不如說是‘人為’的。與其說是命中注定,還不如說這隻是‘人謀不藏’。中國若真有所謂思想家,或大政治家,應當從這問題上提出他對於國家重造的見解。”
到8月1日,沈從文在《大公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歡迎魏德邁》的時事評論:
“美國的對華政策,僅僅注意到買辦、官吏、受英美文明熏陶的高級知識分子,還不中用”,應轉變到青年方麵來,並注意到現在中國的青年在經曆八年的抗戰後,“精神身體都十分疲憊,實在不希望在本國本土還有戰爭繼續,更不希望另一個國家來幫助這種無終結的戰亂。”
沈從文關心自己的國家,也一如繼往地關心弱者,特別是文藝工作者。9月20日,他在《益世報·文學周刊》刊發了一則《啟事》說:
“有個未謀麵的青年作家,家中因喪事情形困難。我想作個‘乞醯’之舉,凡樂意從友誼上給這個有希望的青年作家解除一點困難,又有餘力作這件事的,我可以為這作家賣二十張條幅字,作為對於這種善意的答謝。這種字暫定最少為十萬元一張,我的辦法是凡要我字的,可以來信告我,我寄字時再告訴他如何直接寄款給那個窮作家。這個社會太不合理了,讓我們各盡所能,打破慣例作點小事,盡盡人的義務,為國家留點生機吧。”
沈從文這裏提到的青年作家,就是侗族詩人柯原。沈從文在1946年10月14日把他的第一首詩《祖國啊,起來吧!》發表在《大公報》文藝周刊上:
歡樂的心情讓愁苦來收拾,
美麗的田莊隻是飄渺的夢幻。
祖國喲,為了子孫們的命運,
你站起來吧,睜開你疲倦的眼。
……
這一年,柯原還剛剛15歲。隨著第一首詩發表,少年詩人一發不可收,好詩不斷噴湧,奈何天妒英才,他的父親病逝,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困厄中的小柯原想起沈從文先生,便抱著一試的心情給沈先生寫信,沈先生接信後,便有了那篇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