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禽擇木而棲齊答景公問2
66、
“我們在談秦穆公何以能躋身霸主的地位,不知夫子對此有什麽看法。”齊景公象是猜透了孔子的心事,瞅著孔子說。”
“這種事,齊王一定了解的比誰都透徹。”孔子說。
“可我想就此聽聽夫子的意見。”齊景公目光罩住孔子,鼓勵地說。
孔子看看昭公,又看看景公,然後將目光留在景公身旁的晏子身上,說:“晏相曆來對天下大事看得清清楚楚,他在這裏,丘隻想能夠多聽聽就好。”
“晏相是晏相的看法,夫子是夫子的看法。”齊景公盯住孔子說:“剛才還聽昭公說夫子博學天下,還請夫子談談看法。”
“是這樣。”孔子聽了,向昭公施禮說:“君上過獎了,既然齊王想聽,丘也就說說看法。依丘之見,秦穆公今日之所以能躋身霸主地位,皆因尊王守禮才能夠這樣啊!早年周幽王舉烽火求救兵時,諸侯少有響應,獨襄公能率其軍隊,去救周王室。僅此還不夠,又親自護送周平王東遷。至使周平王感念其功,這才給他封爵賜土,以至於從此得已躋身諸侯之列,建立邦國。初時,雖然十分弱小,地位又最低,卻能一直堅持尊王守禮,終於造就了霸業。秦穆公兩次積極地為周王室平定動亂,分憂解難,就是很好的證明。丘曾認真了解過秦的政治,發現秦國基本是采用了西周的政治模式,秦國朝廷的各項禮儀製度也基本符合周禮,秦國的上流社會,全盤接受了宗周的詩書禮樂。我想,這些就是諸侯中原本起步最後、又最弱小的秦國之所以能躋身霸主地位的原因。”孔子說到這裏,謙恭地望了望兩位大王,最後把征詢的目光落在宴嬰身上。“有什麽話,你就隻管說罷,丘正想請教於你呢。”孔子在心裏說。
晏嬰雙目微閉,孔子的話音落了一會,這才慢慢地睜開,隻見景公和昭公,還有孔子都在等自己開口,便捋了捋胡須,看一眼孔子問道:“秦國強大依仗於尊王守禮,何以見得呢?就你說的兩件事,響應幽王的烽火,參加平息周王室的內亂,這些都並不是僅僅隻有秦一國參與的事啊!”
“是這樣。”孔子說:“但就尊王守禮這一點說,證據還有一些,譬如秦穆公就自詡以‘詩書禮法度為政’,便是很好的一個證明;還有,秦哀公以下都以贏秦封侯是受命於周王朝自居,又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更有,秦康公時曾派西乞術出使魯國,因其言辭彬彬有禮,應對合乎禮儀,我魯大夫襄仲曾為此感歎地說:‘不有君子,豈能國乎?國無陋矣!’由此可見,秦穆公所言,其以‘詩書禮樂法度為政’,一點也沒有妄言。”
晏嬰微笑著等孔子說完,肅然地問道:“秦國墓葬盛行人殉,難道也是守禮麽?”
孔子聽了,淡淡地一笑,說:“丘剛才說的,是說尊王守禮帶給了秦國的好處,秦國的強大是因為尊王守禮所至,也不是說秦國處處都尊王守禮啊!更何況,贏氏一族原本隻是一支善於駕馭車馬的族群,是最後的小封國,能發展到今天這樣的文明程度,已經很不錯了,如果他再完美些,就一定會發展得更快些了。”
晏嬰聽到這裏,開口說道:“聽夫子這番話,確實很有道理。秦王在尊王守禮這方麵,真是比許多國家都做得好,我們齊國,在這方麵也要努力一下。”
孔子聽了,對晏嬰感激地一揖說:“晏相剛才的話,也真是說到了秦國的致命處。秦穆公便用活人殉葬,殉葬的不僅是奴隸,還有聞名的賢良的三兄弟,秦國叫他們‘三良’。為這事,秦國人自己也紛紛起來譴責秦穆公的這一舉動,秦有《黃鳥》一詩,就是哀悼三良、譏刺秦穆公的。秦穆公這麽做,真是要沒有後代啊。晏相對此痛恨,真讓丘為晏相高興,更為景公高興。晏相真是個賢德的人啊!”
晏嬰聽到這時候,不覺嚴肅起來,對孔子友好地點點頭。孔子朝他謙恭地一揖,接著說:“還有就是,丘說秦穆公的強大主要是尊王守禮,這不過是就主要方麵而言,其實還有其他方麵的相輔,這才得以發展。”
“請夫子再說說看。”齊景公催問道。
孔子看看昭公,隻見昭公滿意地對他點點頭,不由得緩緩說道:“秦穆公國家雖然狹小,地方又很偏僻,但穆公的誌向卻很大,又善於起用賢人,這些也是他之所以能夠稱霸的原因。不過,在當今天下的諸候各國中,有誌向和善於用賢方麵,做得最好的,還是你們齊國。齊國自太公望立國之時,就有因俗而治,選賢用能的好傳統,一直流傳至今。齊桓公即位,設‘嘖室之議’,納諫諍任賢能,以管仲為相;如今景公,更是如此,任晏嬰為相,使齊國一直能為霸主首位。”
景公聽了,十分高興。對孔子笑了笑,轉向昭公說:“夫子博學多才,真是這樣,昭公所言一點不差,一點不差啊!今後,若有時間,還請夫子到齊國來指教指教。”
孔子笑著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