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太行山上》的誕生

自6月12日日軍發起對安慶的進攻起,武漢會戰正式開始了。武漢人空前嚴肅地擔任起了自己的神聖的曆史和民族使命。

昭舫和他的姐弟們、他的朋友們已習慣將自己作為這場戰爭中的一員,業餘歌詠團則不斷接受政府的安排,到部隊、工廠、碼頭進行宣傳。在武漢的街道上,從早到晚到處可見集會、演講、募捐和演出。連廟觀、教堂的神職人員,都多次舉辦譴責侵略、祈盼和平的大會。所有的一切,見證著中華民族一個空前團結保家衛國的年代。

六月下旬,武漢酷熱的夏天又開始迫不及待地發威。昭舫在“青年會”組織排練完新節目後,已經很晚,回到公新裏六號。聽葵花說,九點多鍾時星海還來找過他,見他不在,便回了瑞祥路,說是要收拾東西去武昌。

昭舫見實在太晚,隻好先睡了。次日早上起床後,便朝“精武會”走去。

他在“精武會”門口碰見了上海電影作曲家王雲階,兩人招呼著一起進了門,左拐是個木樓梯。昭舫在樓下喊了一聲,試探星海有沒起床。得到應聲後,兩人便上樓。

星海從房間出來在樓梯口迎著他們,眼睛裏閃爍著異常的光,他揮著手上的一張道林紙的譜表,似乎迫不及待地說:“你們兩個來得正好,有個叫桂濤聲的朋友從山西太行山來,他寫了一支遊擊隊的隊歌,要我為他譜曲。我在武昌那邊就開始構思了一些,昨天過江來,送馬可離漢,又去過昭舫家,卻怎麽也無法抑製住我湧動的創作靈感。我回來一口氣就譜完了,一夜都不想睡。你們為我唱唱,看好不好聽。”

昭舫接過歌單,一眼就看到星海用了很重的力度寫下的歌名:《太行山上》。

星海又迫不及待地說:“你們知道,我以前譜戰歌都是用的大調式,這次是我的一個嚐試。”

果然是一首小調式的歌曲,昭舫和雲階一起哼了一遍,便迅速被吸引和感染。昭舫情不自禁地說道:“好極了,雲階,你來唱低音部,星海,你陪我一起唱一聲部。”

三人一起試唱起來:

“紅日照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

看吧,千山萬壑,銅壁鐵牆 ,

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氣焰千萬丈!

聽吧,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

我們在太行山上,

我們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

敵人從哪裏進攻,我們就讓它在哪裏滅亡。

敵人從哪裏進攻,我們就讓它在哪裏滅亡,滅亡!”

戰場的意境,抗日將士的英姿,躍然眼前,讓他們越唱越激動,眼前躍動著英雄兒女組成的千軍萬馬戰鬥在太行山上……他們唱完好久還不能平靜。《太行山上》--這首載入史冊的抗日名曲--在這座小樓上誕生了!

星海又作了些最後的小改動,讓昭舫把歌單譯成簡譜。

等隻剩下他和星海兩人的時候,昭舫便問起拍電影的事。星海臉上興奮的表情竟一下全無了,說:“一言難盡。金山實在忍受不下去了。《最後一滴血》已經停拍了。”昭舫很惋惜地說:“到底還是沒拍完,難怪,前天我看見金山雙眉緊鎖的。”

昭舫聯想到,星海拍電影能和她愛的人終日在一起,十分羨慕。而自己這麽久都沒見到楚妮,不知她那顆懷著天下的心,還能剩下多大地方留給自己。不過這些現在隻能擱到一邊去。武漢正處在戰爭中,要做的事實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