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大頭山,考察線路重大調整2

每到一處略高的山崗,我都要佇立良久,向北邊平坦遼闊的荒灘眺望。李宏偉對這裏的地理環境非常熟悉,他給我指點馬蓮井和星星峽的位置。星星峽舊稱磧口,係天山山係餘脈星星山的一個峽穀,為甘新交界處的天然關口,清人詩曰:“巨斧劈山膚,山靈骨筋粗,當車輪磔格,振策馬踟躇。”星星峽之得名,眾說紛紜。據說,星星山有潔白晶瑩的石英石,每當皓月當空,閃爍若滿天星鬥,於是,石得名星星石,山得名星星山,峽口也名為星星峽。南北朝時期,敦煌至高昌的商路衰敗,東來西去的中外使節、胡商販客、名士僧侶便取道伊吾路,也就是新北道。唐代冷泉驛就在星星峽。裴景福《河海昆侖錄》記載:“井泉在道左山下,井楣有木欄,深丈餘。”今312國道公路修橋經此,泉在橋下,就是古代所謂的“冷泉”。此峽兩側石壁高聳,形勢險要,清代曾設置星星峽軍塘。清代著名學者洪亮吉被發配伊犁戍邊,敕還,過星星峽,連續寫了兩首詩。一首為《十三夜三鼓抵星星峽驛》:“天上星,白皚皚。地上星,黑累累。星星峽中十五夜,天星地星光激射。一層皆支一層罅,須臾天昏地忽明。地星卻比天星青,北鬥黯黯地初鳴。聲三號,眠一眨。炎炎火,星星峽。”另一首為《月夜自馬蓮井至大泉》:“入夜程偏好,微茫大小泉。鵲巢雲外突,馬影月中圓。達板驚斜下,征車偶倒縣。林梢了房近,已有角聲傳。”

從詩中描述可見,洪亮吉當時選擇晚上趕路,大概是為了躲避白晝的炎熱天氣。

不斷有人說撿到了好玉,說溫潤,說柔光,說光滑,互相比對、鑒定、品評。後來幹脆大家離開幹涸的、生長著稀疏野草的河床,全部集中到東邊小沙丘處翻檢。果然有很多品相不錯的玉石。沙丘幾度隆起,到最高處,竟然與向北邊大幅度鋪張開的礫石灘連為一體,最遠可見蒼茫沉浮的星星峽和隱隱綽綽的馬鬃山。西邊的照壁山近在咫尺,東北邊馬蓮井子大概位置的也能辨認不出來。這時,憑高望遠,才對莫賀延磧產生強烈的宏闊感和滄桑感,同時也對河西走廊西端河山地理有了切實感受。

史前時代,吐火羅人、月氏人、烏孫人大遷徙時是不是也經過這片廣袤戈壁?而小麥、銅器、鐵器、馬車等代表著先進文化的符號,又是在怎樣的情形中入河西?

交通道路其實就是一條流淌著生生不息文明之水的大河!

7月13日下午,從翻越烏鞘嶺開始,我們就關注進出河西走廊的各條道路、各個山口,至此,算是基本梳理出了大概情形。敦煌和瓜州自古以來就是中原與西域互通的咽喉所在。除了前邊提到過的莫賀延磧道和古居延道,在敦煌,還有陽關道、玉門關道、當金山道、矟竿道和子亭(紫亭)道。眾所周知,陽關、玉門關同為西漢對西域交通的門戶。2014年4月22日,我同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孫誌成兄考察玉門關道,沿著逶迤西去的古商道遺址,到達距離羅布泊100多公裏的灣腰墩。那是敦煌與鹽澤交界處的重要烽燧。陽關道、玉門關道是河西走廊最早的兩條向西通道。後來又開辟出大海道。《魏略·西戎傳》:“從敦煌玉門關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從玉門關西出,發都護井,回三隴沙北頭,經居廬倉,從沙西井轉西北,過龍堆,到故樓蘭,轉西到龜茲,到蔥嶺,為中道。從玉門關西北出,經橫坑,壁三隴沙及沙堆,出五船北,到車師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轉西與中道合龜茲,為新道。”這裏提到的新道就是大海道。敦煌與高昌之間要通過遍布礫石、碎石和流沙的噶順戈壁(也就是莫賀延磧)。噶順戈壁是有低矮小山的準平原,呈風蝕剝蝕形態地貌,降水量極少,地下水非常缺乏,廣袤,空曠,無垠,似茫茫大海,唐代稱為“大沙海”,“大海道”因此得名。岑仲勉先生認為今魯克沁東南70餘裏的“Deghar”(迪坎兒村)之“r”,是詞語尾音,“Degha”就是唐代語音“大海”(即大沙海)簡稱。

矟竿道為唐武則天如意元年(692)開始起用。該道從敦煌向北,經青墩峽、堿泉戍、矟竿戍抵伊州。

當金山道是指古時從敦煌穿越當金山直通青藏高原的道路。當金山位於祁連山與阿爾金山結合部位,溝穀大多呈“V”字形,層巒疊嶂,山勢陡峻,昔時人跡罕至,飛鳥不駐。今敦煌通青海柴達木盆地的215國道經過。當年吐蕃到河西、往西域,經常走此道。8世紀,吐蕃占領河西,這條路使用頻率更高。當時,敦煌凍梨深受吐蕃貴族男女喜歡。每年冬天,大量凍梨經此道運往邏婆(拉薩),這條綿長的道路曾被稱為“香梨之路”。史料沒有記載吐蕃人如何食用凍梨。甘肅民間至今有用炒麵(炒熟小麥、青稞、蓧麥、豆類等碾成的麵粉)拌西瓜、凍梨食用的習慣,不清楚是否為吐蕃人所發明。考察團原計劃要穿越當金山,然後沿德令哈一線東返。我曾建議來自於零海拔地區的安琪博士自備氧氣袋,她說轉了很多藥店,沒買上。

子亭(紫亭)的名稱始於十六國時李暠在今肅北縣城東南3公裏處黨城灣築子亭城。因城東南大山雨後夕照呈紫色,又稱“紫亭”。子亭是敦煌通往南山和青海的重鎮。李暠築子亭就是防止吐蕃人入侵敦煌。唐宋歸義軍時期,紫亭是瓜、沙二州所轄六鎮(紫亭、懸泉、雍歸、新城、石城、長樂)之一,歸義軍曹氏政權時期,曾改紫亭鎮為紫亭縣,設置縣令,駐有鎮將。因為地理位置重要,因此其名稱在敦煌遺書及莫高窟、榆林窟題記裏屢次出現。巴黎藏石室本沙州圖經殘卷記載著紫亭鎮至山闕峰道的裏數。黨城因位於黨河上遊東岸,故稱黨城。黨城遺址應該與子亭、子亭(紫亭)鎮有關,主要任務是駐守祁連山孔道。8世紀下葉,尚乞心兒率領大軍圍攻瓜州、敦煌時,吐蕃讚普曾駐帳野馬南山,觀戰,可惜沒有詳細記載具體地址。

……

豐厚的曆史,壯闊的美景,豐沛的**。大家沉浸其中,感受多多。不知不覺,每人都撿了一大堆玉石,很有成就感。大家挑挑揀揀,篩選,野餐。我們抱來大小石頭,擺成“玉帛之路”字樣,拍照留念。(圖0-21)回城後才知道,李宏偉妻子、女兒因為忘帶鑰匙,進不了門,在外麵等了大半天。我們深感內疚。李宏偉風塵仆仆,將鑰匙交給沒有絲毫怨言、麵帶微笑的女兒,然後應李旭東邀請,陪同考察團成員參觀規模宏大的張芝紀念館,其主體建築正對著張芝故鄉布隆吉(漢屬敦煌郡淵泉縣)。

根據軍政發送的信息,南路考察團成員由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親自陪同、講解,詳細參觀了很多洞窟,目前,正在趕往瓜州的路上。快7點,他們到達賓館。

考察團全體成員聚齊,大家相見甚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