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8月6日,平山湖丹霞

上午,從山丹艾黎大酒店出發,行大約六十公裏,下高速,汽車出張掖城區,過四善橋、新墩鎮流泉村、黑河濕地,一路向北,經張靖(張掖—靖安鄉)公路12公裏半,向北行駛7公裏,就到達人祖口。山坡上立著一個碑:《漢長城遺址》。回望張掖綠洲和祁連雪山,我們不由得吟誦羅家倫詩《詠五雲樓》:“綠蔭叢外麥毿毿,竟見蘆花水一灣。不望山頂祁連雪,錯將張掖認江南。”

人祖口位於張掖北人祖山斷裂處,既是軍事要隘,又是絲綢之路北線之附線張包(張掖—包頭)駝道隘口,中原的布匹、棉花、生鐵、鐵器和內蒙古地區藥材、食鹽等物資從北京、呼和浩特,經今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平山湖、出人祖口運往張掖,又將張掖的駝毛、羊絨、良馬、農作物等經人祖口運往內蒙古各地。進入山穀不久,便到山南關和城兒溝城。山南關是張掖等進入平山湖地區的重要關隘,《明史·地理誌》記載:“東北有人祖山,山口有關,曰‘山南關’,嘉靖二十七年置。”

三關之後,山穀逐漸開闊。河穀兩邊山上時見烽火台及古城堡。距平山湖大峽穀54公裏。途中遇兩處越野車賽道,誤入,幾乎陷車。三關之後,山穀逐漸開闊,翻過彩龍嶺,便是蒼茫無邊的荒漠地帶,多灰柴類植被。因此,駝群也較多。平山湖為蒙古族自治鄉,屬張掖。一青年牧駝,漢族。駝毛賣了,夠摩托車油錢。駝羔,成駝賣了,年收入五六萬元。問清路,繼續北行,終至景區。在東大山北部腳下,果然震憾!億萬年的漠風吹蝕,形成造型奇特壯觀的紅色大峽穀,由此北望,雲氣如山,老古渺茫,加之烽火台點綴,令人感喟!

翻過彩龍嶺,便是蒼茫無邊的荒漠地帶,多灰柴類植被。因此,駝群也較多。平山湖為蒙古族自治鄉,屬張掖。一青年牧駝,漢族。駝毛賣了,夠摩托車油錢。駝羔、成駝賣了,年收入五六萬元。

問清路,穿過一段美國西部大片中經常可見的荒原,終於到達平山湖丹霞地貌景區。高峻魁偉的東大山橫亙天際,丹霞景區就在其北部腳下。換乘坐景區觀光車,沿纏繞在低緩山丘間的道路爬坡。開始,滿眼盡是荒山丘陵,隻有東大山高聳雲端,氣勢軒昂。明代詩人郭紳詩讚東大山美景曰:“邊境名山勢插天,二三幽洞幾千年。半山滴翠深秋雨,一壑蒼搖薄暮煙。室有金容仙跡古,門無玉鑰蘚苔鮮。鳥聲花影皆佳致,留與詩人味百篇。”甘州地方誌書說“老子騎青牛人流沙,不知所終。”據說“流沙”就指指張掖之北的沙漠。相傳,老子避世到東山,見此地林巒奇秀,鬆柏蔥蘢,晨雲曉露,真乃世外仙山,便隱居於此,後來化作山中巨石。東大山頂至今有老子當年的“談經宮”,俗稱“老君洞”。“甘州八景”之的“流沙仙蹤”由此而出。

隨著地勢抬升,丹霞地貌的神奇麵紗逐漸被揭開。到停車場,登上觀景台,果然震憾!億萬年的漠風吹蝕,形成造型奇特壯觀的紅色大峽穀,由此北望,雲氣如山,古老渺茫,加之烽火台點綴,令人感喟!

張掖平山湖大峽穀是迄今為止中國離城市最近的集自然奇觀、峽穀探險、地質科考、民族風情、自駕越野等於一體的複合性旅遊景區,被《中國地理雜誌》及中外知名地質專家和遊客譽為“比肩張家界”、“媲美克羅拉多大峽穀”。大峽穀距今有一億八百萬至兩億四千萬年,地質構造屬於紅層地貌,峽穀多為流水溝壑,以紅白和赭紅色為主色調。大自然鬼斧神工,將山體鐫刻成一幅幅如夢如幻的山水畫卷;而且,這個創造過程深得老子《道德經》精髓,無為而為,變化無窮。這種特殊地貌是經過億萬年地殼抬升,大自然風蝕、水蝕和化學溶蝕作用,造成平台型大山或堡壘狀小山,其浩瀚氣魄,懾人神態,奇突景色,舉世無雙!遊客至此,盡可放鬆心靈,讓想象力盡情飛揚,可以將那些形狀各異的山體與曾經見過的山川地理對應,也可以在千變萬化的魔幻世界盡情遨遊。其獨特處,並非僅僅在於丹霞的地貌特征和色彩,更在於東大山在其後背注入深厚的文化內涵,在於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在交融互動中行程的民族風情。遙想當年,漢朝將士與匈奴在此對峙,商旅往來不絕,很少有人能“偷閑”登臨此地,觀瞻丹霞!否則,將士會從丹霞中看到壯誌淩雲的英雄形象,看到堅忍不拔的長城,看到桀驁不馴的猛獸,當然,能看到逐漸平緩、伸向混沌北漠的荒原;而商旅至此呢?大概不會想到玲琅滿目的尚品,應該是千姿百態、超然淡定的駱駝。是的,駱駝!作為絲綢之路的象征符號,自古以來,駱駝在歐亞大陸各個國家、民族發展和精神生活建構方麵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正是駱駝,在漫漫黃沙中踏出了一條綿延數千公裏,繁榮古代、惠及今人的絲綢之路;而絲綢之路輝煌的曆史也為駱駝塑起一座座偉岸的豐碑。岩畫、陶俑、畫像磚、壁畫、唐三彩中都可以見到駱駝形象。

因此,我更願意把平山湖丹霞比作行走在蒙漢交界處的偉岸駱駝,一邊馱著《道德經》等文化經典,一邊馱著絲綢、金屬、珍寶等古今中外的物質產品。至於它們的具體形象,還得遊客朋友們身臨其境,仔細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