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8月5日,焉支山,山丹大佛寺

山丹大佛寺,北魏初建,多次毀於戰火,明朝重修。最後一次毀於文革。背依了高山,俯瞰山丹河,麵對龍首山,遙望焉支山。為絲路蜂腰處一佛教聖地。

是日晨自武威往山丹。途經永昌。東大河穀連通夏日塔拉草原與河西走廊,我曾走過。據說皇城草原往北,有路通青海。東大河的上源區就在冷龍嶺主峰崗什卡。

大佛寺之東約五公裏,有發塔,曾出土石函,有頭發。原塔址在醫院處,現為遷建。

焉支山的路,有兩條:或經陳戶,或經霍城。其中霍城與霍去病囤兵養馬有關。下午三點出發,約一小時,抵達。山口兩邊山上時見烽火台。

有一首匈奴人的古老歌謠唱道:“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焉支山隻是祁連山眾多山脈中的一座,頻繁地出現在古代詩歌和政治舞台上,因為它代表了祁連山秀麗迷人的一麵。焉支山又名胭脂山,位於山丹縣城東南40公裏處。隋大業5年(609年),隋煬帝西行,看見焉支山林海鬆濤,雲蒸霞蔚,是天造地設的自然宮殿,便選擇此處謁見西域27國使臣。如此美麗的地方一旦失去,誰都會傷心欲絕。

實際上,使匈奴婦女痛失顏色的,僅僅是山中生長著的一種株葉淡綠、花瓣雪白的“焉支草”(又名鳳仙草),是上等顏料,莫高窟壁畫中就有焉支草的成份。匈奴婦女取焉支草為胭脂,濃妝豔抹,盡顯風流。李白在《幽州胡馬客歌》中寫到:“雖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婦女馬上笑,顏如赤玉盤。翻飛射鳥獸,花月醉雕鞍。”

也有學者說焉支非胭脂,是匈奴語,其意失考。

周多星局長說,焉支山有長城通往扁都口,為山丹最南防線。晚上與趙萬鈞聯係,得知他從山丹軍馬場古代平羌口山穀下來,還有三十多公裏到永昌,晚上趕不回高台,打算在山丹長城邊宿營,明早再回。

平羌口,就是窟窿峽,也是通往青海的古道,其河為西大河。

我們考察了山丹大佛寺。

自古而今,若有人自東而西穿行河西走廊,都會經過祁連山與龍首山在山丹擠壓形成的一段蜂腰地帶,焉支山橫亙中部,如同巨大的戰國時期出廓式玉璜,本來氣度非同一般,加之匈奴人歌撕心裂肺的傳唱,就名揚天下。匈奴人被驅逐出河西走廊後,緊接著,漢王朝修築了從永登到敦煌以西的漢長城。至今,漢長城殘址仍以山丹境內最具代表性。除了焉支山、漢長城,山丹還有另外一張名片:那就是舉世聞名的軍馬場。

這是近年來人們對山丹的大致印象。因此,大多數人提起初建於北魏(約公元425年)時期的的大佛寺,很容易與張掖西夏國寺混淆。武威天梯山石窟、張掖西夏國寺、山丹大佛寺都有巨大佛像——分別為站佛、臥佛和坐佛,民間都稱“大佛寺”。三座“大佛寺”中,武威天梯山石窟開鑿最早,張掖西夏國寺最遲,有關它們的史料多;唯獨山丹大佛寺鮮有記載,幾乎淹沒在曆史雲煙中。玄奘東歸應該不會繞過這座地處龍首山對麵的寺院,或許還寺駐留誦經,但不知為何,那位高僧大德在《大唐西域記》中不著一字。

大佛寺當初前依今山丹縣城西5公裏處的嘹高山勢而建,前幾級直接削山體為台基,外修高聳飛簷的木樓。後來毀於戰火,無法考證具體時間。明朝開始,對修建、重修過程記述頗為詳盡。據舊誌有關碑記記載,明朝初期就有寺宇和高大土佛。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5年),太監劉永誠監鎮甘肅,後歸朝述職,奏請明英宗朱祁鎮特賜額“土佛”,寺院由此得名“土佛寺”。明正統五年(1440年),太監王貴監鎮甘肅,特請高僧智瑩(號秀峰)住持,並令山丹衛撥給常住田五十畝以助香火。佛教大師、僧會司(明朝主管地方佛教事務的機關)都綱(僧會司主官)沙加舍特"給經符牒",又感歎寺宇樸陋,請求山丹衛指揮楊斌、指揮僉事彭智等軍政官員,倡導重修,工程始於正統六年(1441年)春,曆時兩載,次年底告竣,依山塑13丈坐佛,又建成五級樓閣、殿宇、山門、法堂、廊廡、廚亭等,規模空前。景泰六年(1455年),山丹衛指揮使張熊又出資裝修寺院;山東濱州訓導陳敏謫戍河西,應智瑩大師請求寫《重修土佛寺碑記》。明代河南汝南進士吳同春在甘肅任職時曾到此遊覽,詠《山丹土佛》:“大覺當年度眾人,卻於天半化金身。耳通潮汐聞空梵,目耀星辰照法輪。世界相乘魔外影,因緣流轉劫中塵。本來無處能容物,丈六須知不足真。”詩前小序說:"山丹西十裏堡(即清泉堡)有土佛、坐倚山,高十三丈。耳可容人,指甲闊尺餘,以五級閣衛之,亦偉矣!餘過此題其額曰'虛無法像',字經二尺。因為言紀其事。"史詩俱佳。萬曆九年(1581年),甘肅巡撫侯東萊巡視山丹,捐巨資繕葺寺院。萬曆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1593-1600年),右軍都督同知王允中(山丹籍人)將軍捐巨資重新修。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李自成部將辛恩忠攻占山丹時嚴重毀壞土佛寺。清朝雍、乾時期數次修繕,當地人易名大佛寺。至同治年間(1862-1874年),戰事頻繁,又一次毀於兵火。光緒年間,安徽涇縣進士查之屏出任山丹知縣,率先捐俸銀兩千貫,號召士民重建,工程始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春天,次年底告竣。甘肅提學使秦澍春奉欽命視學河西,應查之屏之請撰《重建大佛寺碑記》。查之屏書法精湛,親書“仰之彌高”匾額懸於大雄寶殿。1971年,千年古刹大佛寺再遭毀壞。1992年開始,住持釋覺慧在香港寶蓮禪寺著名佛教活動家聖一大師支持及捐助下,重建山丹大佛寺進行重建。1998年開光。

2015年8月5日,我們慕名而來,拜謁曆經滄桑、重煥佛光的大佛寺。其時,寺前地勢平坦,田野裏金黃色的大麥小麥已經收割打捆,小茴香及其它莊稼還葳蕤生長,一派生機。村民恬然自樂,寺內遊人散淡。大佛寺靜靜坐落在了高山下,由大青石條鋪就的台階拾級而上,到山門,但見“大佛寺”三字神韻非凡,似乎超然訴說紛繁曆史中的慈悲大愛。進山門,兩旁天神雕像栩栩如生,院內古樹林立,肅穆莊嚴。天王殿彌勒菩薩、韋馱菩薩及四大天王象征風調雨順,寓意吉祥。

大雄寶殿為琉璃瓦蓋頂的七層全木質樓閣,廊簷飛懸,光彩奪目。寶殿內供奉釋迦牟尼坐像高35米,是全國最大室內泥胎坐佛。全身金錙彩繪,盤坐蓮花壇上,豐滿端秀,神態自然,一手垂放於膝,一手抬起,手、足、胸及麵部皆用純金箔貼麵,金光熠熠,威嚴莊重。大佛蓮花座內有名曰“關煞洞”的通道,可以躬身穿過。

大雄寶殿前麵兩側是五百羅漢殿,又稱“羅漢堂”,分為南北二殿,共有五百尊羅漢,或坐或立,或思或笑,姿態各異。山丹有數羅漢習俗,每年農曆四月初四,風和景明,遊人如織,禮佛,數羅漢。

寺院北側觀音廟是以“童子拜觀音”為主體的“十八羅漢、五十三參海島”立體彩色雕塑,分為天、地、海三層。最上層“三十三天”形容枯槁、瘦骨嶙峋的佛像是釋迦牟尼成佛前苦修狀態,最下層為“海”,西側為來自南海朝拜觀音的十八羅漢。中間觀音腳踩鼇魚,獨占鼇頭。此外,還有地藏王菩薩殿和娘娘廟等。近年來,山丹縣建成千佛殿、滴水觀音銅像、七孔牌坊、九龍沐太子等,晨鍾暮,安靜祥和。

山丹大佛寺已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內外遊客紛至遝來,與隋煬帝西巡時在焉支山舉辦國際博覽盛會遙相呼應,再顯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友好、互通、合作的永恒精神。

在向山丹文化局局長周多星等朋友了解大佛寺曆史及現狀時,偶然發現城中屹立於青青莊稼地邊的一尊古塔,經詢問,得知為隋朝敕建十九座佛舍利寺院(寺塔)之一的遷建建築,原址在現醫院,當年曾出土擦擦及石函,石函中有頭發,是故稱“發塔”。這既是又一個文化懸念,也印證了大佛寺的深厚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