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8月3日,烏鞘嶺,古浪,天梯山2

古浪峽位於河西走廊東端,南連烏鞘嶺,北接泗水和黃羊,是祁連山冷龍嶺山脈的組成部分,在上古造山運動巨大影響下,形成一條30公裏南北延伸、蜿蜒曲折、勢似蜂腰、形若鎖鑰的高山峽穀,兩麵峭壁千仞,中為險關隘道,峽穀最寬地方不過一裏,最窄處僅僅有數十米,史有“秦關”、“雁塞”之稱,被譽為中國西部的“金關銀鎖”。唐朝稱“鴻池穀”,也叫“洪池穀”。《五涼誌》稱“此地足資彈壓,誠萬世不可廢也”。昔人又稱此峽為虎狼峽。清人張美總修《古浪縣誌》描述此峽是“峻嶺居其南,岩邊固其北。峽路一線,扼甘肅之咽喉。河水分流,資田土之灌溉。近而千峰俱峙,遠則一望無涯。”清初古浪知縣徐思靖賦詩《危岩墜險》讚曰:“蜀道之難過上天,我今獨立秦山前。崖崩石墜不可數,鳥徑插天天與伍。穀中仄道車馬通,盤旋百折如遊龍。山下灘聲險成吼,一夫當抵萬夫守。”明指揮王國泰曾題“山川絕險”四字於滴淚崖。史家稱“河西之戰十有九戰於古浪,古浪之戰,十有九戰於古浪峽”。

洪源穀發生戰事很多,史書記載的有:

傳說霍去病與匈奴為爭奪河西走廊,多次率兵在這裏廝殺。

東晉興寧元年(363),前秦大將李儼等率軍隊占據隴右,前涼王張天錫派楊通為監事鋒軍事、前將軍,前去金城;掌琚為使持節、征東將軍,向東南進發;遊擊將軍張統從白土出發;張天錫自率3萬人馬到蒼鬆,討伐李儼。兩軍激戰,李儼大敗,便入城固守待援,並派兒子李純向苻堅求救,苻堅派將軍王猛救援。王猛率援軍與張天錫交鋒,張天錫不敵王猛,大敗,死者十分之二三。太元元年(376)五月,苻堅派姚萇與武衛將軍苟萇、左將軍毛盛、中書令梁照等率軍13萬大舉攻前涼。同時派尚書郎閻負、梁殊為使臣,隨軍前進,征召張天錫來長安,命令大軍進至西河(甘肅境內黃河)時,暫時控置於該地區,僅使臣先去涼都,如張天錫違命,則立即進攻。另命秦州刺史苟池、河州刺吏李辯、涼州刺史王統,率三州兵為後繼。七月,前秦使臣姚萇與苻堅至姑臧(今甘肅武威),張天錫殺使臣拒絕投降,令龍驤將軍馬建率軍2萬至楊菲(永登西北)一帶抗擊秦軍。八月,前秦軍開始進攻,苟萇先遣揚武將軍馬暉、建武將軍杜周,率軍8000,西出恩宿(甘肅永昌南),截張天錫逃走之路。姚萇、梁照、王統及李辯部從清石津渡黃河,進攻河會城(黃河與湟水會合處),前涼驍烈將軍梁濟戰敗投降。十七日,苟萇由石城津(蘭州西北)渡黃河,與梁照等部會攻纏縮城(永登南),克之。馬建懼,白楊菲退守清塞(古浪境)。時張天錫已又派征東將軍常據率軍3萬進駐洪池嶺,自率軍5萬屯金昌(永昌北)。姚萇奉苟萇之命率3000人為前鋒進擊馬建。二十三日,馬建率萬餘人降,餘兵潰走。二十四日,苟萇攻常據於洪池,常據兵敗自殺。二十六日,張天錫再派司兵趙充哲率軍抗擊,與前秦軍戰於赤岸(武威東南),又大敗,被殲3.8萬,趙充哲戰死。張天錫出金昌城迎戰,城內發生叛亂,遂率數千騎兵逃回姑臧。二十七日前秦軍至姑臧,張天錫出降,前涼滅亡。符堅在設置蒼鬆、揟次(古浪土門)2縣,建立政權達10年之久。

唐朝時,論欽陵死後,其子噶爾·莽布支(漢文文獻稱為論弓仁)和其弟弟讚婆率部七千餘帳投奔武周,被安置於涼州洪源穀以防禦吐蕃。

699年(聖曆二年),唐休璟調任司衛卿,兼涼州都督、右肅政禦史大夫,持節隴右諸軍州大使。700年(久視元年),吐蕃大將麹莽布支攻打涼州,兵至洪源穀,打算圍攻昌鬆縣(武威東南)。唐休璟率軍迎擊,他見吐蕃軍衣甲鮮盛,對部將道:“麹莽布支麾下都是些貴族子弟,雖然看起來強盛,但是不通軍事,你們看我破敵。”隨後披甲上陣,躍馬衝殺,六戰六克,並積屍做京觀。702年(長安二年),唐休璟入朝被提拔為右武威、右金吾二衛大將軍。吐蕃遣使來請和,因宴屢覘休璟。則天問其故,對曰:“往歲洪源戰時,此將軍雄猛無比,殺臣將士甚眾,故欲識之。”則天大加歎異。

敦煌寫本《住三窟禪師伯沙門法心讚》中記載禪師伯沙門法心參加歸義軍收複涼州會戰之後,於涼州南洪源出家,後西歸敦煌莫高窟119窟,雕碑刻銘。經考證,敦煌歸義軍與唐朝在涼州節度使權力上博弈失勢,張議潮於鹹通八年(867)入朝,法心遂即出家。由此推測發心可能是一位武將,也可能是文士。他在洪源出家,證明這裏應該有寺廟,不知是不是香林寺?

另有資料記載,北宋在涼州設西涼府,但鞭長莫及,實際由六穀蕃部酋領潘羅支控製。六穀部同宋朝廷關係較好,受宋朝資助以抗西複,宋朝曾資助重修洪源穀大雲寺。由此可見洪源穀佛事也很興盛。鐵櫃山對麵山畔有香林寺遺址,清代張美如《古浪峽中口占》讚曰:“城南三十裏,崎路盡羊腸 草掛陰崖短,花開瘦石蒼 此間無曠地,何處展斜陽 薄暮寒煙起,奔馳馬足忙。”1918年重修,現在隻有一個亭子和刻寫“香林晨鍾”的石碑。

洪源穀還流傳著楊門女將故事,不管是否符合史實,但能折射出這裏戰事頻繁慘烈。

沿著古浪河邊的312國道,看見峽口,“流水聲中到古浪”。

2011年7月24日中午,我參觀完民勤瑞安堡,民勤縣委宣傳部張永文副部長送我到古浪。該縣明初以水名“古爾浪窪”(藏語,意為黃羊溝)。25日,考察和戎城故地及古浪峽。古浪縣城所在地又名峽口,古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有些學者認為漢朝昌鬆城在這裏,而有些學者則認為涼州都督郭元振701年在涼州南境峽口置和戎城,才開始有行政建置。25日,古浪宣傳部副部長丁國文與時任古浪縣辦公室主任王子藩(現為古浪縣文新局局長)陪同我登上古龍山,俯瞰全城,東邊是自烏鞘嶺而來的古浪河穀,西邊是自青而來的柳條河穀,柳條河穀是青海與河西走廊相通的又一條古代通道,在和戎城、昌鬆城故地與古浪峽交匯。從龍山上俯拍峽口,一目了然。由此外北,一馬平川,可通武威、景泰等地。清代詩人丁盛《詠古浪》:“開源從漢始,辟土自初唐;驛路通三輔,峽門控五涼;穀風吹日冷,山雨逐雲忙;欲問千秋事,山高水更長。”

參考學者對昌鬆縣址的各種觀點,結合我近年對烏鞘嶺的考察,我讚同嚴耕望觀點,亦即在天祝安遠鎮。漢朝設縣,意在防禦,而非拓墾,必然選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位置,從西漢當時的形勢來看,安順地利環境較之峽口,更利於攻防。從地名來說,西漢設縣之初名為“蒼鬆”,安遠鎮更適合。

郭元振設置和戎城之後,唐朝的戰略防禦重心轉移到涼州。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四月,唐朝撤賀撥延嗣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官署治涼州城,統轄涼州、甘州、肅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等7州軍政大權。賀撥延嗣曾官度支郎中、右金吾將軍,是唐朝任命的第一位河西節度使。

從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除了我們本次走的洪源穀道,還有其北邊的“大靖——土門道”。習慣上,學者將洪源穀道稱為絲綢之路中道;稱“大靖——土門道”為絲綢之路北道。

大靖、土門是烏鞘嶺西側的兩個著名古鎮。漢武帝時期在大靖設置樸環縣,商貿活動活躍。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甘肅巡撫田樂、總兵達雲等集兵萬人打敗阿赤兔,收複其地,改為大靖。據史料記載:“民戶多於縣城,地極膏腴,商務較縣城為盛。”

土門鎮位於古浪縣城東北30公裏的洪積扇平原上,漢元狩二年(前121年)設揟次縣,太初四年(前101年)屬武威郡。公元8年,王莽改武威郡為張掖郡,揟次屬之。25年,東漢複置武威郡。魏文帝曹丕設置涼州,治姑臧,在古浪設蒼鬆、揟次、樸環三縣,屬武威郡。北魏揟次縣屬昌鬆郡。557年,北周並入昌鬆縣。明初,稱該地為哨馬營,隸古浪守禦千戶所,正統三年(1438)六月,巡撫都禦史羅亨信始改為土門,萬曆二十六年(1598)築堡。

?揟次縣名昭示了民族地區取名特色。《漢書·地理誌》雲“武威屬縣揟次。”揟,《集韻》新於切,音胥,《說文》取水沮也。從字麵上看,似乎與水有關。王子藩認為揟次為匈奴語“居次”訛音,匈奴稱公主為“居次”。存此一說,待考。

烏鞘嶺中的白山戍道在此一提。清人顧祖禹所撰《讀史方輿紀要》(原名《二十一史方輿紀要》簡稱《方輿紀要》,是古代漢族曆史地理、兵要地誌專著)說:“白山在衛北二十裏。多草木禽獸。土人呼為析羅漫山。”南北朝時期,北魏、西魏、北周先後在古浪置昌鬆郡、魏安郡,分別轄昌鬆、揟次、莫口、溫泉、白山等縣。《新唐書·地理誌》載,涼州昌鬆縣有白山戍。元朝稱白山為“扒裏扒沙”(天上的街市)。《元和郡縣圖誌》又稱: “白馬戍, 在縣東北五十裏。”據李並成先生考證研究,今古浪縣城東北方向 70 公裏許大靖鎮北1公裏、大靖河出山口處有故城頭,就是位於絲綢之路東西、南北交往丁字路口的白山戍。故城頭向西通涼州,向東經唐新泉軍治所,直抵烏蘭關黃河渡口。這也是古代西渡黃河後通往涼州的絲路北道。另外大靖河發源祁連山東端毛毛山北麓,逶迤北流,草茂林深,穀地狹長,為天然通道。河穀南行,通莊浪河穀,西與青海連通,成為羌蕃北來之孔道。

出了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