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8月3日,烏鞘嶺,古浪,天梯山1

8月3日早晨,天陰,從蘭州出發,上G30高速,疾馳160公裏,到打柴溝下高速,從安門鎮轉向312國道舊路,翻越烏鞘嶺。

烏鞘嶺東西長約17公裏,南北寬約10公裏,海拔3562米,位於天祝縣境中部,南臨馬牙雪山,西接古浪山峽,嶺南有金強河與抓喜秀龍草原,嶺北有被譽為“金盆養魚”的安遠小盆地。烏鞘嶺屬祁連山脈北支冷龍嶺東南端,素以山勢峻拔、地勢險要馳名於世,東晉稱洪池嶺,明代稱分水嶺,清代稱烏稍嶺、烏梢嶺、烏鞘嶺,民國時稱烏沙嶺,1945年以後通稱烏鞘嶺。據說“烏鞘”最初為突厥語“和尚”之意,後來藏語據此稱“哈香聶阿”。

關於洪池嶺,史書記載:“洪池嶺在衛東南,涼州之大山也。晉太元初,苻秦梁熙等伐涼。張天錫遣將常據軍於洪池,為秦所敗。隆安二年,羌酋梁饑攻後涼西平。禿發烏孤欲救之。左司馬趙振曰:呂氏尚強,洪池以北,未可冀也。嶺南五郡,庶幾可取。烏孤擊饑,大破之,遂取嶺南五郡。嶺,即洪池嶺。五郡:廣武、西平、樂都、湟河、澆河,皆在洪池嶺南也。《唐誌》:涼州有洪池府。又姑臧有二嶺:南曰洪池嶺,西曰刪丹嶺。後涼楊穎諫呂纂曰:今疆宇日蹙,崎嶇二嶺之間。是也。自刪丹嶺以西,謂之嶺西。張氏以後,西郡、張掖、酒泉、建康、晉昌,皆謂之嶺西地雲。”

廣義烏鞘嶺包括代乾山、雷公山、毛毛山,最高峰海拔4326米,是北部內陸河和南部外流河分水嶺,也是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主峰經雷公山、代乾山同祁連山東部主幹山脈相接,向東經毛毛山、老虎山沒入黃土高原。

在烏鞘嶺東西兩邊山腳下分別有兩座古城,嶺北為安遠,嶺南為安門。安門古城依嶺邊地形而建於漢代,東西長130米,南北寬100米,城門向南,現存殘牆已成為兩米高土埂。安門古城緊靠漢長城,向西過河就是金強驛。漢代,長城之外為羌族,安門古城是為守護長城軍隊的住所。曆史上東西往來的商旅征夫及遊子使者交驗文書才能通過。5月31日下午,我與徐永盛穿過礫石草灘、洪水衝刷的壕溝及安門古城殘牆,上到山頂烽火台。那天風大雨急,很冷。今天也牛毛細雨,風也很涼。林則徐於1842年8月12日經過烏鞘嶺,他在《荷戈紀程》中說:“……又五裏烏梢嶺,嶺不甚峻,惟其地氣甚寒。西麵山外之山,即雪山也。是日度嶺,雖穿皮衣,卻不甚(勝)寒。”今天是8月3日,而林則徐經過的時間當為陰曆,大約到九、十月間,那時烏鞘嶺的氣候很冷了。

清末官員、地理學者馮竣光於1877年8月21日經過烏鞘嶺,他在《西行日記》中詳細記錄行程和天氣情況:“……二十二裏鎮羌驛尖。忽陰雲四起,飛雪數點,擁裘禦酒,體猶寒悚。以經緯度測之,此處平地高與六盤山頂等,秋行冬令,地氣然也。飯畢五裏水泉墩。又五裏登烏梢嶺,嶺為往來孔道,平曠易登陟。十裏至山巔。”他提到了幾個地名:鎮羌驛和水泉墩。鎮羌驛或為金強驛之訛音,水泉墩大概是烏鞘嶺道路南邊山上烽墩。

陰雲低垂,迅速栘動,想起莊子“翼若垂天之雲。”古人文字,古代長城,古代烽墩,與冷峻的風霜雪雨共同襯托著烏鞘嶺的肅殺氣氛。我們循古道爬山,到山頂。馬牙雪山為煙雲籠罩,模糊不清。長城,烽墩也少了淩厲之氣。若在晴日,馬牙雪山如同奔騰的駿馬,非常壯觀。清代詩人楊惟昶讚美道:“品瑩萬丈屹奇哉,粉飾瓊妝總浪猜,馬牙天成銀作骨,龍鱗日積玉為胎,冰心不為炎威變,珠樹偏從冷境栽。試問米家傳巧筆,可能長夏繪瑤台。”他還寫了一首《烏嶺參天》,可能當時的視點就在我們所處位置:“萬山環繞獨居崇,俯視岩岩擬岱嵩。蜀道如天應遜險,匡廬入漢未稱雄。雷霆伏地鳴幽籟,星鬥懸崖禦大空。回首更疑天路近,恍然身在白雲中。”

蓆草顫抖,涼風浸骨。不可久留。匆匆轉往風較小的西坡。一群白犛牛在路邊吃草。漢長城殘體就在路邊。還有一段蜿蜒進入深山。

我們下車拍攝。一頭大牛警惕而威嚴,注視。審視。忽然哼吃一聲,做進攻狀。

山坡下有幾戶人家,樹木蔥蘢,古老,似乎訴說悠悠往事。根據地圖顯示,其地似乎名叫“南泥灣”。青稞地整齊,碧綠,旺盛。洋芋花潔白如玉。遠處群羊,如同鑲嵌在草坡上。下雨了。雷公山在煙雨中依然冷峻。

《陝西行都司誌》曾有關於這段道路的記錄:“嶺北接古浪界,長二十裏,盛夏風起,飛雪彌漫。今山上有土屋數椽。極目群山,迤邐相接,直趨關外。嶺端積雪皓皓奪目,極西有大山特起,高聳天際,疑即雪山矣。五裏下嶺,十五裏安遠,有堡城,地居萬山中,通一線之路。”

繼續下行,到安遠鎮。從這裏有路通天祝縣抓喜秀龍草原。安遠鎮曾經繁華。這裏曾建有安遠古城。《秦邊紀略》記載,安遠堡亦稱打班堡,為涼州與莊浪分界,“且肘腋皆番,河山所隔皆夷,可可口諸番為夷編氓久夷”,四周邊都是少數民族居住,設立軍堡,以長城為依托,通過烽火台與安門城相呼應,防止入侵,也為絲綢之路往來提供保障。

安門城與安遠鎮像兩把鉗子,轄製烏鞘嶺東西兩邊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新唐書》載,唐代在涼州設六府,在洪源穀南端今烏鞘嶺一帶設洪池府,控遏洪源穀。《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玄奘法師西行求經,由長安經秦州等地到達蘭州,取洪池嶺道至涼州。據考證,洪池府就設在安遠。因此,玄奘西行過烏鞘嶺,必經安遠鎮。安遠古城西北方可可口達阪下有一吐蕃所築之城,俗稱番城,至今猶辨其輪廓,為吐蕃所築。向西過可可口,經抓喜秀龍通青海。兩城相距10公裏,應是當時兩軍對壘地方。無從考證番城毀於何時。安遠古城在宋為安遠砦,明為安遠驛,清為堡,有駐軍。宋時駐軍在離安門古城10公裏的馬營城,安遠古城遂棄,元、明、清各朝均未啟用。

現僅存一麵高5米、寬3米、南北長180米的殘牆,可見當時規模。

有學者認為唐昌鬆縣即安遠。學界唐昌鬆縣位置頗有爭鳴。《元和郡縣圖誌》涼州條雲:“昌鬆縣,西北至州一百二十裏”;《太平寰宇記》152卷雲,涼州昌鬆縣“在州東南二百三十裏”;譚其驤主編《中國曆史地理地圖集》將唐昌鬆縣繪在今古浪縣西。嚴耕望先生認為在天祝安遠鎮一帶。李並成先生認為洪源穀即今古浪峽,唐昌鬆縣位置應為今古浪縣城所在位置,並進而考得唐昌鬆縣所屬白馬戍為縣城東北“百五十裏”的大靖鎮古城頭。但結合701年涼州都督郭元振有鑒於“涼州南北境不過四百餘裏,突厥、吐蕃頻歲奄至城下”,“始於南境峽口置和戎城”的記載,說明和戎城與唐初已有的昌鬆縣治必不在一處,即昌鬆縣置必不在涼州南境峽口處;而安遠鎮正處莊浪河穀與古浪峽穀中腰,又向東南行經鬆山牧場或經今古浪縣橫梁鄉,皆約70公裏左右均可到唐昌鬆縣白馬戍置古城頭;向西行既為今青海互助縣,可通向唐鄯州,這裏設縣防禦吐蕃而維護東西大道的暢通應更為合宜。據《元和誌》唐昌鬆縣城就有軍府“麗水府”,“麗水”即“逆水”,今莊浪河,《太平寰宇記》同條曰:“烏逆水,一名逆水,今名麗水,源出縣南金山。”表明唐昌鬆縣城應在逆水河畔。因此,嚴耕望先生認為唐昌鬆縣城“在今莊浪北百數十裏,去武威二百餘裏”之推斷應該合理。

沿著山畔道路走一陣,便到烏鞘嶺北麓的黑鬆驛。莊稼已成熟收割,捆綁站立在土地上,如同士兵執勤。黑鬆驛古代曾稱黑鬆堡,位於河西走廊東端,南接天祝安遠鎮,北鄰十八裏堡鄉,東靠黃羊川鄉,西依古豐鄉,素有“古浪南大門”之稱,因此古代曾在此設漠口城縣。史載:“漠口城(黑鬆驛),在衛西南。晉義熙四年,後秦姚興遣其子弼等,襲禿發亻辱檀於姑臧,自金城濟河進至漠口。”《地形誌》:“漠口(黑鬆驛)縣屬昌鬆郡,謂之昌鬆漠口,並為險要。”1953年,黑鬆驛陳家河台子發掘一件東漢青銅圓筒形標準量器,銘文有“大司農平斛建武十一年(35)正月造”,容積為19.6公升,略同於王莽新朝時期嘉量,現藏中國曆史博物館。1954年,蘭新鐵路文物清理組在黑鬆驛南約五裏處、古浪河西岸台地上發現穀家坪灘新石器文化遺址。1973至1976年先後在定寧公社朵家梁遺址土於石祖、玉鉞 、蟬紋雙耳彩陶罐,屬於齊家文化。古浪境內馬廠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還有裴家營鄉老城遺址、高家灘遺址和營盤梁遺址,民權鄉潘家咀子遺址,永豐灘鄉王家窩鋪遺址。這些遺址與武威皇娘娘台文化遺址、民勤沙井文化、永昌鴛鴦池和三角城文化都應該有關聯。

雨中穿過黑鬆驛,即便陸上車水馬龍,往來不絕,但古代沙場凜然殺氣明顯可感。

之後,就是十八裏堡。明代長城自古浪十八裏鋪下山,沿古浪河東岸延伸,在天祝藏族自治縣安遠鎮一帶順東山坡爬行。這一帶長城牆體已風蝕坍塌呈土梁狀,牆體上長滿綠草,宛如飄帶蜿蜒起伏,徐徐南下。十八裏堡水庫幾近幹涸,從路邊俯瞰,古浪河在河**衝刷出深刻彎曲的溝壑,令人心悸。

十八裏堡往下就是著名的古浪峽。祁連山東端山脈連綿起伏,像幾萬頭大象拱在一起,首尾相連,將古浪峽——這塊狹長地帶塞得滿滿當當。四千多年前這裏就有人類活動,夏代、商朝和西周時期,其地生活著西戎民族,大小月氏也在此駐紮、生活過。

史載涼州六穀,後唐至五代時期,涼州土著以此為基地形成“六穀部”,並建立了“六穀蕃漢聯盟地方政權”,《宋史》稱為“西涼府六穀族者龍十三部”,自治涼州達數十年。六穀中的洪源穀就是古浪峽、古浪河穀。古浪設縣在漢代。漢武帝在河西走廊建立郡縣治理,古浪縣境內設立蒼鬆縣,屬武威郡管轄,這就是古浪有地名和縣名的最早記錄。西漢取名“蒼鬆”,可想當時這裏山大穀深,到處都是“雲樹蒼茫迷客路”景觀。黑鬆驛、蒼林山、小林子等地名與樹木有關。後漢作倉鬆。晉沿襲。367年,涼張天錫擊李儼於隴西,分遣前軍向金城、左南白土諸郡,自將屯倉鬆。《誌》雲:張氏置昌鬆郡。後涼呂光因郭之讖,改為東張掖郡。後魏複置昌鬆郡。後周郡廢,為昌鬆縣。隋開皇初,改縣曰永世。後複曰昌鬆,屬涼州。607年,李軌據河西。薛舉遣將常仲興擊之,戰於昌鬆,仲興敗沒。唐亦曰昌鬆縣,仍屬涼州。乾元以後,陷於吐蕃。宋時,夏人置洪州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