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8月3日,烏鞘嶺,古浪,天梯山3

中午,在黃羊鎮用餐。下午1點正,與徐永盛,馮旭文,袁潔,小段同往天梯山石穿。南行,入山,上坡,行約四十分鍾,到張義盆地,黃羊河水庫。管理處主任盧秀善主任,胡鼎生,趙旭峰陪同。盧秀善1998年畢業於西北師大曆史係。胡鼎生2010年7月陪我參觀過天梯山、金剛亥母殿、南營河弘化公主墓和百塔寺,現在任天梯山石窟文管所副所長。

天梯山石窟也稱大佛寺,位於武威城南50公裏處,地處中路鄉燈山村,創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天梯山陡峭峻拔,高入雲霄,道路崎嶇,形如懸梯,故稱天梯山。山巔常年積雪,“天梯積雪”為涼州八景之一。乾隆《武威縣誌》:“大佛寺,城東南一百裏,有石佛像,高九丈,貫樓九層,又名廣善寺。”《法苑珠林》等佛教經籍中也有相關記載。

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被北京大學原考古係主任、中國著名石窟專家宿白教授稱為“石窟之祖”。據有關史料記載,天梯山石窟是北涼王沮渠蒙遜於公元412年至439年之間在天然洞穴基礎上創鑿。東晉元熙八年(412)十月,蒙遜由張掖遷都於姑臧,稱河西王,設置官署,修繕宮殿,建起城門諸觀,同時召集涼州高僧曇曜及能工巧匠開鑿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不久其母車氏病逝,特在窟中為其母雕鑿一尊5米高石像。此窟的開鑿,引起佛教界注目,使西域高僧接踵而至,他們在涼州講經說法,翻譯佛經,使天梯山石窟更具盛名。

史載439 年北魏滅北涼,結束河西地區140餘年割據局麵,曾經盛極一時的涼州佛教及藝術受到重創,涼州僧人紛紛外流。北魏從姑臧遷宗族吏民3萬戶到平城,其中僧侶 3000 多人,他們是“涼州模式”的創造者,推動了北魏佛教文化藝術的發展。遷往平城的工匠、僧人裏不乏高僧法師。據《釋老誌》和《世祖紀》、《高祖紀》記載,涼州僧人師賢到平城後任道人統(管理宗教事務的官職),於452年建議並親自主持建造帝王化佛教石像。460年,師賢去世,涼州高僧曇曜繼其職,改道人統為沙門統,繼續主持造像工作。《魏書·釋老誌》記載,魏文成帝拓跋睿和平年間,涼州僧人曇曜主持開鑿石窟五所,即第16到20窟,其中第五窟大佛是雲岡石窟最宏偉的雕像與代表作。後經曆代開鑿,雲岡石窟雕造富麗,成為中國最大石窟群之一。之後陸續興建,前後曆60年,無數雕塑家在53個洞窟裏雕刻佛像、飛天等。這些宏大精美雕塑是雕塑家們智慧和藝術才華結晶,涼州僧人及工匠起了極其重要作用。北涼與北魏是源流關係,即北涼為源,北魏為流。太和十八年(494)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又開鑿馳名中外的龍門石窟。龍門石窟建造藝術風格無不體現著天梯山石窟和雲岡石窟特點,具有強烈的南朝文化與中原傳統漢文化色彩,又有濃厚的北方文化因素。從那時起曆經東魏、西魏、北齊直至明清,營建規模宏大的龍門石窟群,同時還開鑿鞏縣石窟和附近幾座石窟。

此外,北魏時期部分僧人向西遷往敦煌等地,促進敦煌佛教興盛,並推動河西石窟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第二個高峰──敦煌石窟文化的迅速發展。史料記載莫高窟始創於前秦建元二年,即前涼升平十年(366),炳靈寺石窟169號的題記是420年,天梯山石窟創建於412~439年。從年代上看天梯山石窟比莫高窟遲一些,與炳靈寺石窟基本相當。但這兩個石窟尤其是莫高窟影響非常大,一提石窟,必稱莫高窟和雲岡、龍門。但北魏時期莫高窟並不有名,也沒有對雲岡、龍門產生直接影響,反而是涼州僧人及其天梯山石窟,聲名顯著,對莫高窟和敦煌佛教發展產生過影響。莫高窟雖為中國內地最早的石窟藝術開創地,但它正式開窟建寺的時間從420年北涼滅西涼之時算起。莫高窟開鑿盛期是北魏孝明帝時(516~528年),而這已經是天梯山石窟開鑿100年以後的事。

因此,天梯山石窟稱為石窟之鼻祖是當之無愧。

天梯山石窟雖地勢險峻,但蘊藏豐富。石窟裏麵有北魏、隋、唐時期的漢藏手寫經卷,唐初絹畫菩薩像,唐、五代、西夏(宋)、元、明、清各代塑像、壁畫、經卷等。因曆代戰亂,加上自然災害頻繁,石窟殘損嚴重。1959年,修建黃羊水庫,甘肅省將天梯山石窟壁畫、塑像等全部遷移到甘肅省博物館。1992年,國家文物局主持召開專家組會議經論證,按照不可移動文物盡可能在原址、原位保護的原則,批複在原址、原位修複天梯山石窟文物。1993年,省政府辦公廳批複同意在原址、原位進行修複。2005年12月24日,省上舉行天梯山石窟文物交接簽字儀式,標誌著文物正式回歸武威。

下午,溯黃羊河而上,經哈溪,牛路坡,到直溝河。未抵雙龍溝。據說這條路可以通往青海。我們遙望一陣,返回,考察張掖城,唯有學校中的一段城牆。唐朝文獻記載河西有“張掖守捉”。《通典》與《元和誌》都說張掖守捉(《通典》為“張掖郡守捉”)管兵六千五百人,舊唐書誌及《通鑒》胡注皆雲“管兵五百人”。《通典》和《元和郡縣圖誌》指的是“張掖郡守捉”,即《大唐六典》所載 “甘州守捉”治在張掖城;而舊唐書與《通鑒》所指“張掖守捉”為吐蕃出入河西的“五大賊路”之一,當時管兵五百人鎮守。史念海考證說:“西漢時,武威郡有張掖縣,張掖守捉當設於張掖縣的故址……張掖守捉的故地當在昌鬆縣西南,烏逆水之北。這裏還在涼州和鄯州之間,當為當時兩州間的大道所經過的地方。……涼州城南25裏處有天梯山……天梯山和張掖守捉都在姑臧南山之北”。可以證明唐張掖守捉今武威南境祁連山麓,約今張義堡一帶,古代河西涼州通青海地區道路經由此守捉。737年,孫誨、趙惠琮矯詔令河西節度使崔希逸擊吐蕃,“希逸不得已,發兵自涼州南入吐蕃境兩千餘裏,至青海西,與吐蕃戰,大破之,斬首二千餘級,乞力徐脫身走。”崔希逸行軍應走此道。

史載北涼王沮渠蒙遜伐西秦所屬西平,也應該走此道。428年六月,沮渠蒙遜乘秦喪領兵攻西秦西平(青海西寧),西平太守麴承許諾北涼軍若攻下樂都,願請降。北涼主遂轉攻樂都,後談和。十二月,沮渠蒙遜率眾再攻西秦,至磐夷,西秦相國元基等率1.5萬騎抵抗。沮渠蒙遜還攻西平(今青海西寧),429正月,攻克,俘太守麴承。

傍晚,太陽下山,涼氣襲來。與盧秀善、趙旭峰、胡鼎生等在張義鎮共進晚餐。趙旭峰唱寶卷,花兒,賢孝,貨郎歌,等。文化信息量很大。辭行,夜深出山穀,見城市燈火,星星點點。到平安裏賓館,已夜深,九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