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2月4日上午,媼圍,駱駝客和五佛寺

2月4日清晨,下雪了。大地銀白。景泰三館(文化官、博物館、圖書館)館長沈渭顯說山地路滑,考慮安全,不宜外出。

我們隻好在賓館裏圍繞景泰曆史文化、靈州道及駱駝客相關情況進行交流。

景泰東臨黃河,西接武威,南鄰蘭州,北依寧夏、內蒙古,處在黃土高原與騰格裏沙漠過渡地帶,自古以來就是河西走廊的東端門戶。習慣上,談起絲綢之路都從“張騫鑿空”開始。其實在這之前,東西交通大道逐步推進。秦始皇修築鹹陽到六盤山腹地涇水流域的“馳道”,聯係北地郡與隴西郡。漢武帝時期設置“安定郡”(固原),開通連接黃河以南清水河穀通道與北方草原的“回中道”,又在秦朝焉氏塞基礎上衍生出漢代蕭關古道(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其走向大致有兩條:一是出長安,沿汧河、涇水過三關口,經固原、海源,在甘肅靖遠縣北渡黃河;二是出三關口,翻越六盤山,沿祖厲河北上,在靖遠縣附近渡黃河。

兩條道都經景泰直抵河西走廊。

曆史上的絲綢之路在安定時期基本走長安——涼州一線,有戰亂則繞道草原路。根據最新研究成果,草原絲綢之路更早,有學者認為至遲在夏朝時期就開通了。目前,這項研究還在進行中。無論如何,草原絲綢之路、綠洲絲綢之路這兩條大動脈或共同或交替發揮作用,保證了東西交通的進行。

景泰因其特殊理位置,融合了這兩大交通帶的特征。

據李孝聰《中國區域曆史地理》記載,絲綢之路北線東段是由西安、涇川、固原(原州)、海原、靖遠、北城灘、五佛寺、景泰、武威,然後一路向西。1974年,破城子甲渠侯官遺址發現一枚漢代裏程簡,書寫長安到坻池的十幾個地名及裏程,其中媼圍、居延置在景泰境內。學界認為媼圍就是蘆陽鄉窎溝古城,居延置可能是寺灘鄉三好村的白茨水。2013年3月25—28日,景泰縣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局、文化館組織邀請蘭州部分高校相關專家對景泰縣境居延置、會寧關、烏蘭關、烏蘭縣址、漢長城、索橋古渡進行考察,認為白茨水地形條件不像一處重要驛站。而景泰縣紅水鄉“老婆子水”則是一處較大古遺址,其南為設於漢代、明時重修的紅墩子烽燧,距窎溝古城距離與白茨水相仿,專家認為可能就是居延置。

居延置當與居延海得名一樣,曾屬於匈奴居延部轄地。

媼圍是是漢武帝在景泰設立的絲綢之路西過黃河的首個重鎮,其城“因山為寨、壘石為城”,故址在景泰縣城東蘆陽鎮窎溝村,東望黃河,南依米家山,北靠昌嶺山,絲綢之路穿城而過,經永泰、三眼井、蒿溝峴和土門墩通往河西。這是一條最早通往西域的綠洲道路。1982年,蘭州大學曆史係魏晉賢教授、馮繩武教授和省考古研究所張學正所長曾實地考察,認為窎溝古城遺址符合《水經注》、《明史·地理誌》相關記載吻合。西北師範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曆史地理研究所所長李並成教授多次實地勘察研究認為,窎溝古城的麵積不僅在其周邊高居榜首,是蘆塘古城的2.5倍,是永泰古城的2.1倍,而且在絲綢之路沿線的其他漢代縣城遺址中也是最大的。

關於城名來曆,沈渭顯說媼圍的“圍”偏旁也曾有“女”字,我推測媼圍最初可能是這一帶遊牧的少數民族女性首領,或許是眾多傳說中的西王母原型之一。漢朝實施拓邊政策,以夷製夷,建城池並以當地部落首領命名,也在情理之中。媼圍城在黃河西岸扼守渡口,西岸則有平川境內著名的鸇陰城、柳州城。鸇是一種猛禽,西漢以此為名,不知道也有深意?

忽然想起西漢時期著名的《鹽鐵論》。前81年(漢昭帝始元六年)舊曆二月,朝廷召集賢良文學等60多人到長安,與以禦史大夫桑弘羊為首的政府官員就鹽鐵官營、酒類專賣、均輸、平準、統一鑄幣等財經政策,以及屯田戍邊、對匈奴和戰等重大問題展開激烈爭論。賢良文學們請求廢除鹽、鐵和酒的官府專營,並取消均輸官。均輸和平準是漢武帝時期利用行政手段幹預市場和調劑物價的兩種措施。均輸就是在各地設置均輸官,負責征收、買賣和運輸貨物,平準是官府負責京師和大城市平抑物價工作。後人稱這次會議為鹽鐵會議。西漢後期散文家桓寬根據會議記錄,加上與會儒生朱子伯介紹,整理成《鹽鐵論》。這部著作給我們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漢朝對鹽實行官府專營。鹽,是生活必須品,也是戰略物資。西漢以前,或許遊牧民族馱運鹽和皮貨、畜牧產品到中原交易。漢武帝向西拓展,也可能與控製鹽湖等產鹽地有關。倘若如此,媼圍古城最初建立的目的在於控製鹽,而非作為繼續西進的橋頭堡。

景泰有白墩子鹽池,北邊騰格裏沙漠中有最早在戰國時期就開采的察汗池鹽湖。絲綢之路正式開通前或許就有鹽路、鹽道,張騫鑿空通西域,運輸鹽的功能並未喪失。後來,西夏雄踞西北,依靠豐富的鹽與北宋交換鐵、茶葉等物品。直到民國末期,察汗池鹽湖的青鹽還通過景泰沿寺、一條山等轉運站,運往新疆、隴東、隴西、中原、漢中等地。也穿越河西走廊到新疆哈密,駱駝客將低成本的鹽運往新疆,又從新疆帶回獸皮等特產。沈渭顯的爺爺沈儒溫生有四子:長子務農,二子經商,三子讀書,曾跟隨孫中山留學東洋,係同盟會會員,四子是地方紳士。二子專門經營駝隊,半年漢中半年哈密,規模最大時有60峰駱駝行走在這兩條運輸線上,創造了家族的興盛。與沈儒溫同時的景泰蘆陽人孫少卿依靠駝運輸發家,最多時候有100多峰駱駝。孫少卿威望高,影響大,在哈密、張掖、酒泉、武威及陝西等省都有號子,相當於今天的連鎖店。另外,五佛、營盤水、白墩子一帶也有駝隊。當地流傳:“白墩子人不種田,拉的駱駝駝的鹽。”

這些駝隊興盛都基於當地或騰格裏沙漠中豐富的鹽。不過,無論興盛到什麽程度,駝隊在物質生活上都很低調,他們奉行的原則是:“吃欠些,穿爛些。”

我的家鄉與媼圍古城——窎溝同名。“窎”意為?深遠、遙遠,從字形看,應該與鳥有關。家鄉距鸇陰城、柳州城大約五、六公裏,曾是絲綢之路東線北道支線,上世紀五十年代大搞農田建設時發現過漢五銖錢。村西南山上至今保存明朝烽火台,山丘也因此名為“峰頭山”。小時候,聽說那裏有駱駝放牧。父親(馮攀耀,屬龍,76歲)寫過一些有關駱駝客的見聞:

我能清楚地記事,從1946年起,當時窎溝村隻有幾十口人,耕種土地,除了能澆上山水和平整些的土地外,其餘全部是土山。山上長兩種柴,當地人叫黑柴、米星。這兩種柴非常耐旱,在我們這十年九旱的地方,其他柴草遇上特別旱年芽都不發,這兩種柴照常長,隻就是沒有雨水好的年份長的茂盛而已。

這兩種柴都是駱駝的最佳草料,駱駝吃草,麵兒非常廣。據我所知,就駱駝蓬一種不吃,其他什麽草都吃。

駱駝屬寒動物怕熱,夏天什麽也不幹,就在山裏放牧。夏天放牧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駱駝怕熱,一種說夏天儲存體膘。窎溝是放牧的最佳基地,響泉顧萬照家,駱駝每年都在窎溝地盤放牧,具體不知多少,可能有幾十峰。

我隻看到放牧情景,至於怎麽使用都是聽說,幾十峰駱駝趕到牧地隻需兩個人,一個做飯、看家,一個招呼駱駝。駱駝最好放牧,很有組織性,從不單獨亂跑,放牧人隻看它們吃草,晚上就地臥下。那時候狼很多,駱駝不害怕,但也警惕性很高,晚上一般臥在山頂,屁股對屁股,頭朝外。有時候半夜起來走,其他的全部跟上。記得1948年,它們跑到糧食地裏,把幾家棉花、糜子吃了。後來賠償。其中有我們的糜子,沒有讓他做賠償,不知怎麽駱駝背上有馱東西的口袋,頂了幾條了事。

駱駝冬天起長途運輸。拉駱駝在我們本地,每人拉六峰為一組,這都是指長途運輸。當地長途運輸路線,從條山至漢中,一個冬天能走兩趟。那時候,長途販運就是駱駝,它有很多特長,幾天不吃不喝也能照常行走。另外不用住店,休息時隨便找一塊場地就行;再一個特點是馱的多,能馱四至六百斤。駱駝看去笨重,事實非常靈活,幾百斤的東西,怎麽能搭到它的背上?難以想象!其實,很簡單,叫它臥倒,把所馱東西搭上去再起來上路,這是其他畜類辦不到的。

據拉過駱駝的人講,拉駱駝是非常吃苦的一門差事。因為都是冬天出行,又不住店,駱駝客有職業病,大部分有氣管炎。

我們小時候成天在山裏放驢、挖柴,和駱駝打交道也就多。我知道有兩位民勤人,一位姓吉,一位姓王,兩位老漢都沒有家小。他們給民勤一家大地主家拉駱駝,不知因啥轉到顧萬照家,直到解放也沒回老家。後來駱駝逐漸沒了使用價值,他們也沒有什麽專業,人也老了,落戶到寶積鄉賀家川村,落在寶積鄉的還有好幾個。

記得解放前民勤縣叫鎮番,是否屬實?傳說解放前民勤有一家大地主,姓啥我忘了,他家有一萬峰條駱駝跑運輸。落戶寶積鄉的兩位就是那家夥計,這些消息都是駱駝客傳遞過來的。顧萬照家是寶積鄉最大的地主,為人厚道,給他幹活的人就能呆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