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釣魚:亦欲望亦隱者
6000年前在我們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先民們就拿著個魚竿,垂釣於溪邊。當年的魚鉤還是骨製,而且已經有了倒刺。那時候,沒有高雅,隻是生存的一種技能。
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釣魚從生存技能自然轉變成了一種高雅的修性行為。兩千多年前,莊子就說過“就藪澤,處閑曠,釣魚閑處,無為而已矣。”也許他的“無為”思想就是從“釣魚閑處”思索而來的。
談到曆史上的釣魚高手,最有名的是薑太公,大家都知道,他釣的不是魚,是周文王。薑太公是成功的典型,不成功的典型則是屈原,其實他在投江前,曾垂釣於資水,隻不過他釣錯對象了,昏聵的楚王最終沒有鳥他。
釣魚最無功利心的當屬李白、杜甫了。李白在《行路難》中有一具“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白日邊”的佳句。杜甫的記述則更具生活情趣,他在《江村》中寫道:“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劃紙作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柳宗元和張誌和則是垂釣中的隱者:“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灰。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還有一個我們揚州的隱士,更不得不提,揚州八怪之首的鄭板橋留世佳作裏有一篇《道情》:“老漁翁一釣竿,靠山崖,傍水灣,扁舟往來無牽絆。”譜曲後的《道情》聽來更覺垂釣的閑適高遠。
“釣”了這麽多書袋,想說明的是垂釣對於男人來說,是一種必備技能。一個男人有沒有情趣,一個男人性格裏有沒有一種曠遠,和他是否喜歡垂釣也有一定關係。一個自私的、枯燥的、無性情的男人,是不會喜歡釣魚的,骨子裏隻有幹涸的氣質。
當然,一開始釣魚,都是奔著欲望去的。現在算來,本人的釣齡也有20幾年了。小時候住在裏下河古鎮邵伯,家鄉到處都是小河。父親在一個叫洋二溝的小河裏養了魚。第一次釣魚,大概是在我7歲的傍晚,父親帶我去洋二溝,魚竿是家門口父親特地為我砍伐的一根青竹,三四米長,魚線是鎮上買的青絲線,很結實,魚鉤是打鐵鋪裏的,2分錢一隻,魚浮則是奶奶養的大白鵝落下的毛剪製的。我們踏著夕陽的嬌紅,來到河塘前,父親為我弄好一切,我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垂釣。孩提的我,總有點心不在焉,魚竿在手,眼睛卻看著父親為我找魚餌螞蚱。隻是我回頭的一霎那,我已經看不到河裏的魚浮,於是趕緊上提,一條黝黑的大青魚被我提到水麵處,我興奮地朝邊上提,大青魚看到了我,一使勁魚竿就斷了,父親趕緊幫忙,下河拿著半截魚竿想迂回,結果大青魚又是一使勁,魚線也斷了。我在水邊激動而遺憾,夾雜著小心撲通撲通亂跳。父親拍我的肩膀,大笑,說沒想到我運氣這麽好,第一次釣魚就遇到大魚。
接下來的日子裏,釣魚就成了我的主要休閑娛樂方式。記得最過癮的,就是到村裏其他家魚塘偷偷釣魚。特別是初夏季,一邊吃著桑葚,一邊用來釣鯿魚。有一次運氣特別好,一個小時釣著了20多條一斤多的鯿魚,80歲的奶奶還特地用臉盆為我來回往家運。
當然,也有失手的時候,被看魚的追著到處跑,那場麵現在想起來也滑稽。不過,村裏人都是憨厚的,也僅僅是嚇唬小孩子,真的想抓你,老早就逮著我了。
釣魚最大的樂趣,還是野釣,選一條不為人知的野河,不急不慌的呆一天,運氣好時能釣到一魚簍的小鯽魚,雖然不大,但是充滿野趣和成就感。
進城工作後,買房子時,看了很多地方,但是到了現在居住的小區,一下子就定下來了,雖然有點偏僻,但是遠離城市浮躁的喧囂,後麵還有一條野河,風景優美,河麵上甚至還見一對一對的野鴨。果然,每當休息日的時候,就邀幾個好友,一起垂釣河邊。自是放鬆的好時光。有時,若是心情不好,一人靜靜地呆在那裏,發一上午的呆,妻子在窗邊喊,“吃午飯啦”,趕緊回家,途中一切都釋然。
真正的男人其實心裏都藏有隱者和高士情結,真正的垂釣者從功利始,隨隱士歸。韓愈《贈侯喜》詩雲:“君欲釣魚須遠去,大魚豈肯居沮洳。”垂釣不能太功利,袁世凱當年下野時,聽信術士安排,湖邊垂釣能東山再起,於是他扮作漁翁,還拍攝了那張傳世的湖邊漁翁垂釣圖,隻不過,那隻是作秀,因為垂釣的漁翁是不會看鏡頭的,而袁世凱卻看著拍攝者,功利之野心十足,這樣的人氣數盡後,隻能是悲劇的結局。
我們男人在垂釣的時候,如果女人有垂釣的需求,一定要帶她們到垂釣中心去,因為女人是感性而沒有耐心的,她們在垂釣中心也能享受到垂釣的簡單樂趣,我們也不好太苛刻。對於現在快節奏生存下的男人來說,沒有功利的活在這個世上,是不現實的,但是正所謂高處不勝寒,有時要懂得有進有退,所以當你在外打拚迷惘,也需要一點生活情趣的時候,湖邊垂釣是最好的選擇。湖邊垂釣釣的不是魚,是寂寞,是沉思,是從頭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