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讀書:博百家所長,明靜如水

讀書,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得以明淨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閱曆,益於人生。古人素有“博百家所長,為我所用”的讀書情懷。從來不讀書的男人,肯定是惡俗的人。讀書不是為別人,而是自我的一種精神操練。“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先講個關於讀書的笑話:某大學新樓落成一雕塑:一位少女左手捧一本書,右手高擎一隻象征和平的鴿子.該校外公開向各學生征集名稱,結果許多人的標語不謀而合——讀書頂個鳥用!

玩笑歸玩笑,事實上,每個人都知道讀書的鳥用大了。說到讀書,說出來不怕慚愧。接觸的第一本書,是堂哥的一本已經翻爛的插圖本成語字典,主要被吸引的是上麵各式各樣的插畫。

到了初中,父親給的零用錢比較寬裕,大部分都用來買書了。最感人的一本書,最讓自己震撼的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了這麽多年,新房裏最自豪的就是這麽多年收藏的一萬多本書。讀的書多了,也有自己特別偏愛的作家。 總體來說呢,影響我這個人品質的作者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李敖,一個是尼采。另外還有周國平以及趙鑫珊。

先說尼采。尼采呢,我一開始對他是聽都沒聽過的,第一次聽說好像是魯迅的課文,所謂“尼采瘋了”。我在讀大一的時候,有一次晃**到徐凝門橋,看到上麵有人賣舊書,我就看了下。一眼就看到了所謂的《尼采選集》,大胡子,很酷,我就翻了下,覺得不錯,但遺憾的是盜版的。我這人有一愛好,就是買書絕對不買盜版,買碟絕對不買正版。但由於內容精彩,想了想,還是買下吧,這應該是我迄今買下的唯一盜版書。

尼采的書看了以後,對我這個人的人生觀影響很大,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人活在這世上,千萬別裝B。因為你一裝B,不但讓上帝恥笑,還讓哲學家以及所有正常的人恥笑。尼采式的短語和警句往往一下子把人生的本質揭開,我最喜歡他的一句話就是,“朋友,你不要做蒼蠅拍子,你還有很多事要去做!”,所以這麽多年來,我一直秉承這點,對待蒼蠅,永遠采取疏遠狀態。

當然,尼采思想中也有種偏激,不然他的思想也不會被希特勒利用。當然,這不能掩蓋尼采的光芒。我們不能因為希特勒喜歡吃麵條,就拒絕吃麵條。尼采的這種偏激也影響著我,雖然我不是個偏激的人,但我的思想和血液裏有點偏激,我對周圍的醜和惡,從內心抗爭。

因為尼采的影響,我在大學裏就準備創辦一張報紙,當時刊名就叫《偏激》。刊名是請高中好友王建平題寫的,他是個詩人。最有名的一句,經常被我剽竊,即“無愛即無憂,染得一身愁”。我們這個《偏激》主要有三個文學青年組織參加。當時考慮一個月出版一次,免費發給全校師生。王建平曉得後,不但題寫了刊名,寫了詩歌,還寄了200元。我們當時大概一起拚拚湊湊有1000多元。大家寫了文章,主要是抨擊現代大學生**的精神生活,至於出路,我們一起探討,因為我們也不曉得。

三人一起討論,一起商量,一起開會,所有的準備工作都準備好了。可是,最後去問印報紙的錢才發現,錢太多了,光印刷1000份就要2000元。我們當時單純地認為,一份報紙賣不過是5毛,印刷應該很便宜吧,卻忽視了價錢和數量是有關的。三人很氣餒,但確實也沒辦法,因為我們沒錢。結果呢,大家氣憤於市場經濟,絕對破罐子破摔,把那1000多元資金全喝酒喝掉了。那個可憐的王建平,經常寫信給我要樣報,我後來都不敢寫信了。

我愛上尼采以後,就有個比較可愛的想法,就是搜羅中國所有研究尼采和翻譯尼采的書。開始的時候,一到新華書店,樓上樓下,上萬的書,突然你搜索到一本關於尼采的,特別興奮。這樣,花了3年時間,大概才搜了30多本,特有成就感,自我感覺已把中國的尼采書基本搞全了。後來,來到揚州工作,就住在那個金林苑附近,而當時的先鋒書店就在旁邊。我一般逛先鋒書店一樓,買些閑書,有天,我不幸來到二樓,看看上麵有沒有尼采,結果一看,精神受刺激了,那上麵一個架子上就有關於尼采的不同種類的書不下30種,而且我以前看都沒看過。頓時絕望,很自卑地下樓,從此再也不敢搜集尼采了。但讀書對尼采的熱愛卻始終未減。

影響到我的第二個文人是李敖。他在北大做演講的時候說,人家是著作等身,他是被禁的著作等身,他寫的書有96本被禁。

我第一次接觸李敖,也是自己發現的。1999年1月1日,我第一次來到南京,除了遊覽名勝古跡,還去了書店。在書店,看到一本書,叫做《李敖回憶錄》,書中有李敖年輕時女朋友小蕾的一張照片,非常清純。(幾年以後,我才知道,其實書中本應該有他的一張裸照,但內地還是把這張照片刪除了)。在這之前,我甚至都沒聽說過他的名字。

這本書看了以後,對我有個極大感觸,就是書怎麽寫的跟說話一樣,一氣嗬成,我這個看書很慢的人,能在兩個晚上把它全部讀完。於是,我對他以及他的書很感興趣,但內地確實很難買到他的書,除了中國友誼出版集團的,其他的版本大部分是盜版,或者是形式上的盜版。不過,盡管這樣,我陸續也看了他不少的書。像犯尼采的傻一樣,我也想收他的全集。他在台灣出過一次《李敖大全集》,涵蓋了他過去寫的100多本書。有一次呢,我的一個和尚朋友去台灣,我說你幫我帶一下。他到了那邊,很開心地說,“看到了,看到了,很多書店都有的。”我很激動地說,買呀買呀。他說,一套好多本啊,一共是4萬多元人民幣,要不要?我一聽,腦子一抽,就說,還是算了吧,等我再成長10年再說。還好,後來友誼出版集團也出了簡體版的,一千多元人民幣就買到了,不得不感慨大陸的書其實很便宜,但是為什麽買書的人那麽少,而且還嫌貴呢?

喜歡李敖,有兩點。第一,幽默。如果你單純為找樂,都可以看他的書。他說,他現在不懂得全世界人民怎麽選領導人的,一個個麵目可憎。他說,布萊爾怎麽看怎麽像小偷,布什也是,那個小泉怎麽看怎麽像小偷,而且還是被逮著的。

第二,犀利。我想這是我學到的最深刻的一點。即這個世界,你要學會看透,有些人,你不要被他的光環嚇著。李敖罵一個人從不無理取鬧,而是拿出證據,他看不起餘光中、看不起柏楊,不是文人相輕,而是曝光他們曾經做的惡心事。

李敖還有兩點啟示留給我。其中之一,就是要勤奮。這點我做的不好,因為我還沒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條路,所以在徘徊中臃懶。第二,就是要多搜集材料。

另外還要提提幾個人。一是周國平。我因為尼采而認識他,他把尼采介紹到中國來,是有很大功勞的。這樣一個文人,其實是挺老實的,一輩子本本分分,在書房裏讀書,感悟,然後形成文字。我在電視上看過他,高度近視,而且不善言辭,所以他上“百家講壇”估計效果就不會好。他的書呢,哲學味很濃,屬於深夜裏,或者清晨,或者樹林裏讀的那種。當然,他一開始的起家是《妞妞》和介紹尼采。《妞妞》這本書寫的他一歲就夭折的女兒,讀了令人辛酸,是屬於絕對沒勇氣讀第二遍的書。

還有一個作家,大家恐怕不太熟悉,就是上海的趙鑫珊。我的第一次接觸他的書,是在老家書店看到的一本《99封未發出的情書》,當年遭遇情感上的彷徨,隨便一讀發現,並不是所謂的言情小說,而且這個作家是個男的。他也寫了好多書,大都是跟西方哲學和藝術有關的,曆史圖片用的也很多。我當年論文就是寫的他,我一共有他的20幾本書。教授都不太熟悉,我卻能侃侃而談,把教授唬的一愣一愣的,論文就過了。

趙鑫珊的書讓我明白,其實很多知識分子,就是可以孤獨的活,而他們的精神卻在這種孤獨中得到相當大的滿足。寫《張居正》熊召政曾經跟我講過他的樂趣,他說他最大喜好就是一人孤獨時,在深山老林裏,在道觀遠處,穿道袍,一人打太極,與天地神交,說的就是這種境界。這種境界不是人裝出來的,是發自心底的一種需要。幾年來,我的精神一直是焦躁的,就是因為我一直沒有沉浸下去,這裏麵當然有許多原因,但我明白,無論做什麽事情,如果無法沉靜,結局一定是很糟糕的。趙鑫珊的缺點在於,文字表達有點重複和羅嗦,所以這也是他不能成為大家的原因。在他的書中,離不開河流、森林、自然、藝術、宗教,不過過於累重,讀多了心理會更加茫然。

當然,除了以上的,我比較感興趣的作家還有韓寒、陳丹青,以及餘秋雨。前兩者是他們敢於說真話,而且真話說的完全有道理,基本上不是炒作,炒作都是下三濫人幹的事情。

李敖曾經疑惑,“人間怎麽會有這種人,他們對榮辱的標準怎麽跟人類不一樣?”。然而我們所處的環境卻是這樣,這些人活的很好,活的很自得,那麽韓寒這些人出來罵是正確的,不然你會覺得活著沒意思,你的周圍都是些“指鹿為馬”,拿大便當蛋糕的人,活著還有什麽意思呢?!

餘秋雨呢,欣賞他的還是文化,特別是中國文化,闡釋的是多麽好,而且我覺得和他的幾次會麵,始終讓人有種儒雅的書卷味。所以盡管這些人有很多爭議,但從他們身上能夠吸收到營養,我覺得是很慶幸的一件事。這種人感覺就是音樂屆的王菲,什麽歌到她那一哼,滿是空靈的仙氣。而不是那幫所謂的超級女生,快樂男生,感覺除了張靚穎的歌能聽,陳楚生的《有沒有人曾告訴你》有點味道。其他的人都唱的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為什麽他們還能紅下去?!

對於男人來說,哪怕社會上全是“讀書訂個鳥用”這樣的論調,我們都應堅守讀書的信念,如果讀書成為興趣和習慣,那就更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