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不死的信念:城市農村兩家人1

那天中午,烈日當空,江蘇省東台市某鎮農民蔣鬆林正在水田噴灑農藥,一個戴眼鏡的中年女士和一個中學生模樣的漂亮女孩向他迎麵走來,他們身後跟著一群電視台的新聞記者和地方領導。蔣鬆林抬起頭來,女孩向他激動地喊道:“蔣叔叔,我是吳韻妮啊,我和媽媽看您來了……”

蔣鬆林看著眼前從未謀麵的城裏母女,一時呆了!麵對記者鏡頭,他更是不知所措……就此,一對農民夫婦5年默默傾情救助一對身處絕境的城市母女的故事迅速在當地傳開……“城市神話”感動農村婦女

吳麗是黑龍江省伊春市人。1987年,吳麗23歲時從南京大學中文係畢業。不久,她就隨男友一起來到江蘇省射陽縣工作並很快登記結婚了。第二年,夫妻倆買了一套三居室的福利房。年底,他們生下了女兒吳韻妮。誰知,1990年初,吳麗的丈夫不幸遭遇車禍身亡。

1998年初,與女兒相依為命的吳麗被診斷患有卵巢癌。醫生說:“治好這種病,至少需要30萬元。吳麗這些年來剛還清買房時的借款,幾乎沒有一點積蓄。1998年5月,吳麗的病情惡化,不得不住院進行第一次手術。不久,她又因為單位改製而失去了工作。

1999年初,在女兒的堅持下,吳麗把房子折價7.5萬元賣了,母女倆在城鄉接合部租了一間便宜的民房住了下來。吳韻妮執意休學一年陪母親到北京協和醫院治療。在協和醫院,吳麗進行了第二次大手術後,身體極度虛弱,幾次昏迷不醒。每當這時,吳韻妮隻能默默地守在媽媽的床邊,一有空隙,她就拿出課本認真地自學。而母親病情一有緩和,就像模像樣當起了女兒的老師。那情景,讓病友和醫生都心酸不已。

2000年8月,賣房款幾乎花光了,母女隻得又從北京回到射陽縣。9月,吳韻妮破格跳級升到了5年級。開學第一次考試,她就考了全班第一。不久,她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小學生現場作文大賽,竟一舉奪得了特等獎。正是這篇作文,牽起了城裏和農村兩家人特殊的情緣。

2000年12月3日傍晚,家住東台市時堰鎮丁謝村二組的蔣鬆林、喻鳳夫妻倆正在家裏忙碌,女兒蔣欣靜放學回家了。剛一跨進家門,女兒蔣欣靜就揚起手裏的報紙對爸媽說:“你們看,這篇文章寫得多好呀,今天我們老師在班上讀,同學們全哭了!”蔣鬆林接過報紙隻掃了一眼就被吸引住了。

這是份《小學生校園文化報》,女兒所說的那篇文章正是吳韻妮獲全國小學生現場作文特等獎的《媽媽,你要站起來》。她用清晰質樸的文字敘述了她休學護理母親治病、在母親輔導下自學的故事——“……北京協和醫院的夜,燈光柔柔的。終於,媽媽安靜地入睡了,我一邊握著媽媽的手,一邊輕輕地翻動著書本,我真擔心翻書的聲音會扇醒媽媽的夢中蝴蝶……清晨,我在走廊上小聲地進行英語口語訓練,媽媽醒了。她總是冷不丁地打斷我的朗誦,及時糾正我的發音錯誤……我喜歡迎著朝霞和夕陽在醫院的林蔭道上行走。我想,我一定能尋找到一種力量讓媽媽站起來……”

讀完文章,蔣鬆林眼睛濕濕的,半晌沒有吱聲。

入夜,勞累了一天的喻鳳早早就上床睡覺了,蔣鬆林看了一會電視,等女兒熄燈後,他又偷偷地從她書包裏找出那張報紙,他把睡意朦朧的妻子輕輕推醒,小聲說:“你看看這篇文章,多感人啊!”

燈光下,妻子靠著床頭認真地讀了起來,半晌,兩行熱淚無聲地滑落在報紙上,她顫聲說:“這丫頭,真是太懂事,太讓人心疼了……”“還有這個母親,多麽堅強,多麽優秀的一個女人啊!”妻子躺在他懷裏深情地說。“要不,我們幫一幫這對母女?給她們寄點錢……”

夜深了,蔣鬆林久久無法入睡。他披衣起床,提筆給吳韻妮寫下了一封信:韻妮小朋友,讀了你的文章,我們全家人都流下了熱淚……初中時,我也像你一樣寫得一手好文章,作文多次在市裏獲獎。然而,初二年級時,病魔向我襲來,我被確診為病毒性肝炎、風濕性心髒病,加上我體質弱,醫生幾次都給我下了病危通知書,家裏為了我耗盡了所有的家產。那時,我隻有一個信念,我不能死!請轉告你的媽媽,信念是天底下最好的良藥,隻要你不想死,你就不會死……為了表示我對你們母女的敬意,特從郵局匯了1000 元,收到請回信並將你家電話寫上……蔣鬆林一口氣寫了5頁紙,將地址填寫在信封上之後,窗外已是曙光初現。

四年風雨 演繹人間大愛

2000年12月13日,蔣鬆林收到了吳韻妮寫來的回信——蔣叔叔:收到您的來信和匯款單媽媽流著淚說:“天下還是好人多啊……”說來真神,媽媽已經臥床兩個多月了,今天她支撐著下地了,竟然還練起了書法。“信念是世界上最好的良藥,隻要你不想死,你就不會死。”媽媽說,您說得真好,像個哲學家似的。媽媽說,我們得想辦法讓錢生錢,媽媽決定用這筆錢做本,發展養鴿事業……很不好意思,我們租住的房子還沒有裝電話……接到吳韻妮的回信,蔣鬆林一家高興不已。喻鳳說:“今後,我們就省一省,多幫幫他們吧,他們多不容易啊!”聽了妻子的話,蔣鬆林心裏一熱。

蔣鬆林所在的村隨處都是小洋樓,而蔣鬆林家住的是三間低矮的平房。平時,他們一家除了種兩畝多責任田之外,蔣鬆林還開著一個小小的車床廠,給附近的工廠加工一些零部件,一個月下來能有五六百元的收入;喻鳳則開著一個縫紉店,可以維持一家人的柴米油鹽開支。婚後妻子的身體時常鬧病,因而積蓄了10多年也沒有把樓房修起來。對於蔣鬆林夫婦來說,房子,是他們一生的希望。

當晚,小兩口商量說,要不,我們的房子幹脆再緩一緩吧,幫人幫到底。意見達成一致後,他倆又把女兒叫來,說,我們開個家庭會議吧!

蔣鬆林首先發言說:“靜兒,我們想幫一幫那個會寫作文的城裏妹妹,你同不同意?”雖然女兒盼著住新樓房很久了,但見爸媽這樣有愛心,很感動,當即表示同意。討論之後,蔣鬆林綜合了“會議精神”宣布了“三大紀律”:一、今後家中10元以上的開支要經過他這個家長審批;二、每年向他們匯款3000元以上;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別人透露這一機密。

於是,蔣鬆林又連夜給吳韻妮和她媽媽寫了一封信。因為不知道吳韻妮的媽媽叫什麽名字,他隻得取東北“冰城”之意稱呼——冰城姐,韻妮小朋友:經我們全體家庭會議同意,決定長期對你們家進行一些微薄的幫助。說微薄,是因為我們不是富康之家,但也請你們放心,我們家開著一個小型車床廠,我愛人開縫紉店,生意還不錯。如果不嫌棄的話,我們家就是你們的親人,有什麽困難,請及時和我們說。現在給你們寄800塊錢,你們把電話裝好吧,有什麽事,電話溝通更好一點……信件寄出半個月之後的一個晚上,蔣鬆林一家人正看電視,電話突然響起,蔣欣靜跑過去接,半晌。她扭過臉來,臉紅紅地大聲喊:“爸爸,快點,韻妮妹妹來電話啦……”蔣鬆林一陣激動,連忙起身接電話。

吳韻妮家裏有了電話,蔣鬆林和他們聯係就方便多了,他每隔幾天就打電話詢問她們的情況。

2001年的春節,蔣鬆林將自家做的臘魚、臘雞、臘豬肉裝了一箱寄給他們,並寄500元錢作為孩子的壓歲錢和新學期學費。收到這些,吳麗給蔣鬆林打來電話,說:“蔣老弟,你這樣做又叫我怎麽報答呢?我說不定哪天一口氣上不來就走了……”“你快不要這樣說,為孩子著想,你也不要拒絕我們的微薄心意……”

春節後,吳麗的身體有了些好轉,不久竟能夠自己出門買菜了,農曆三月初三是吳韻妮的生日,蔣鬆林提前給她寄了100元錢,並打電話叮囑吳麗給孩子買生日蛋糕。那天,吳韻妮放學後像往常一樣打開房門,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小餐桌上,除了香噴噴的飯菜,還有生日蛋糕和鮮花,她撲到媽媽懷裏撒嬌之後又怪媽媽太鋪張,媽媽說:“這一切,都是你蔣叔叔的安排……”說著,蔣鬆林祝生日快樂的電話就來了……此後,又是吳麗的生日,蔣鬆林同樣給她寄去了100元。女兒欣靜鬧情緒說:“我過生日的時候,你們就煮幾個雞蛋,做一碗麵條,這也太不公平了吧?”媽媽說,那我再給你做一套衣服吧。女兒趕緊說:“算了算了,還是省下布給你們自己做吧。看你們,自己開著縫紉店,卻幾年都不做一套新衣服穿。”

每隔半個月,蔣鬆林就給吳麗母女寫一封信給予鼓勵。為了把信寫出文采,他特意跑到新華書店買了兩本厚厚的《名人名言錄》,又認真讀了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每次寫信他都會附上一兩條恰如其分的名言。這些名言,吳韻妮都一一記錄在日記本裏。

在愛心的滋潤下,吳麗的身體有了好轉,她除了養鴿子,還把自己做姑娘時的毛線編織特長也用上了。她到附近的一家手工藝加工廠簽訂了領料加工協議,身體不適的時候,她就半躺在**編織。每次,他都將那些短線巧妙地利用起來,給蔣鬆林一家人每人織了一雙手套、一雙襪子,又給喻鳳母女每人織了一頂漂亮的帽子。兩家人雖未見麵,卻彼此心裏有了真切的牽掛。

2002 年5 月的一天晚上,吳韻妮突然打來電話,帶著哭腔說:“蔣叔叔,媽媽病重了,流了好多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