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孫先生

孫先生,打滿清。把漢興,坐南京。到湖北,是福星。他說話,我愛聽。

這是一首童謠,選自徐明庭《孫中山與武漢》(原載《武漢春秋》2001年第4期),另外,羅時漢著《白沙洲蘆家》第93頁也有這首童謠,詞句略有不同。

孫先生即孫中山,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1912年元旦,他在南京組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並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 1912年4月9日,正式辭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應副總統、湖北都督黎元洪的邀請,從上海乘船抵達武漢,踏訪武漢五天,受到各界人士和普通民眾的熱烈歡迎,是時,武漢三鎮,萬人空巷,舉城矚目,沿街兩旁,彩旗招展,鼓樂齊鳴。人們把他比作到湖北的福星,所謂福星,就是民間傳說之福神,常用來比喻或象征能給世人帶來幸福、希望的人或事物。

孫中山此行的目的有三:一是調查戰績,憑吊忠魂;二是傷痛民瘼,督促建築;三是哀念流離,撫慰瘡痍。“他說話,我愛聽”,那麽他說了些什麽話,武漢人最愛聽呢?

孫中山高度評價武昌起義,就是他最早給武昌起義冠以“首義”之名。他向世人宣示:“武昌首義,十數行省,先後獨立。所謂獨立,對於清廷為脫離,對於各省為聯合”,“首義”之說,由此傳誦。孫中山後來還形容道:“民國開創,武漢實為首功,而諸烈士血戰捐軀,其死義亦最烈”。孫中山是領袖人物,高瞻遠矚,這個“首義”的提出,自有深邃的政治內涵和非同尋常的曆史意義,也給武漢賦予了璀璨的曆史光彩。

對於武漢官民十分關心的本地建設發展問題,孫中山有一整套構想,此次武漢之行亦有充分表述。他演講中熱情洋溢地說:“革命是從破壞中求建設,武、陽、夏三鎮宜連成一片。漢口為商業區,漢陽為工業區,武昌為政治文化區”,融三鎮為一市,並提出了開鑿運河,修建長江大橋或過江隧道等具體建議,“於是武漢三鎮,中有大江,南北有兩運河,又為京漢、粵漢的兩中心,形成一個大都會。若以之建設,亦是理想上之城市”。在其後的《建國方略》中,他還曾規劃過武漢的城市遠景,指出“至於中國鐵路既經開發之日,則武漢將更形重要,確為世界最大都市中之一矣,所以為武漢將來立計劃,必須定一規模,略如紐約、倫敦之大。” 早在1897年,孫中山就曾有將武漢作為未來新中國首都所在地首選之設想。這次在武漢期間,他也流露出遷都武昌的主張。4月12日,同盟會湖北支部召開大會歡迎他。他在會上宣講三民主義,後來又談到首都問題。他認為,當時北京、上海都易受帝國主義威脅。武昌居長江中遊、漢水入江之交,西通巴蜀,北控秦晉,南接瀟湘,東連吳會,確為天下根本重地。無論和內、禦外,都便於指揮調度……辛亥首義,全國響應,證明其主客觀條件均甚為優越,因此,民國新都,應該建在武昌。

4月13日,孫中山離漢去滬,他致書對武漢各界的深情厚誼表示感謝:“文薄遊武漢,備承各界諸公厚意歡迎,所以勵勉期望之者,至殷至切,曷勝慚感……其不盡之情,留待他日重來,再為詳敘”。 孫中山到武漢的次數,有人考證共有三次,武漢民間尚有孫中山見張之洞的傳說。孫中山遊學歸來,途經武漢,求見湖廣總督張之洞。他向門官遞上名片,上書:“學者孫文求見之洞兄”。一介儒生,竟如此口吻,張之洞按壓怒火,回了一行字:“持三字貼,見一品官,儒生安敢稱兄弟”,孫中山微微一笑,回對道:“行千裏路,讀萬卷書,布衣也可傲王侯”,盡顯其氣派、才學、誌向。

以中山命名的街道、公園、醫院等,以及紀念堂、紀念亭等建築,據統計,全國共有二千餘處。武漢亦有中山大道、中山公園等,最有名的當數漢口銅人像。據說銅像原本計劃修在中山公園裏麵的,為了讓人隨時可以瞻仰,就把它改修在大路中央。

銅人像是由劉文島於1930年開始主持修建,後因1931年武漢大水等原因擱置一年多,直到吳國楨接任漢口市長以後才繼續開工,1933年5月竣工,6月1日揭幕。銅像基座四邊鑲有整塊的漢白玉,上麵原來鐫刻有國民黨黨徽,有劉文島撰寫的“像讚”文字。

1965年,有關部門在維修時,磨掉了“黨徽”和“像讚”,並給孫中山的右手上增加一根手杖。報紙上說,銅像原來沒有手杖,是這次維修時添加的。但民間傳說銅人像原本是有拐棍(手杖)的,拐棍裏麵還灌有金子,結果防不勝防,還是被人偷走了,這以後銅像的手就一直是空著的。

1912年,孫中山視察武漢時,與湖北軍政各界代表合影,前排左二為黎元洪 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的孫中山

四十年代初的漢口銅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