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打紅線

鬏鬏辮,打紅線,上茶館,賣湯圓,湯圓湯圓賣完了,鬏鬏辮長長了。

選自朱介凡《中國兒歌》第165頁。鬏鬏辮,原作“糾糾辮”。另外,北京大學歌謠研究會《歌謠》第一卷第21號(1923年6月3日出刊)第2版也載有此謠,曹勝之搜集;鬏鬏辮,原作“交交辮”。

這是清末流傳於武漢坊間的一首嘲諷謠,嘲笑紮鬏鬏辮的孩子不會做生意,等到湯圓賣完了,辮子也長長了。鬏,音jiū。

鬏鬏辮,原義指頭發盤成的結,這裏指在清末民初武漢地區十分普遍的一種兒童發型,束發於頂,顯得很精神,很活潑。打紅線,用紅絲線或紅綢繩紮辮子;打,編紮。湯圓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球形食品,分有餡無餡兩種,一般用水煮食。長長了,前“長”為動詞,讀zǎng,後“長”為形容詞,讀cáng 。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昭告天下,為了“救國救民”,順應民意,他隻好接受帝位,帝號“洪憲”,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推行君主立憲製。據符號《蔡鍔起義與武漢歌謠》(原載《縱橫》2002年第11期)一文介紹,1916年3月23日,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被迫宣告退位,其後不久便鬱鬱而終,武漢坊間旋即傳出了新版的“鬏鬏辮”:

鬏鬏辮,打紅線,開茶館,賣湯圓,湯圓蝕了本,回來打碾滾。

與上首相比,文字雖略有改變,寓意卻大相徑庭,此為民間影射“蔡鍔反袁”之謠歌。

鬏鬏辮,下紮上鬆,一走一甩,像烏龜尾巴,所以武漢人又叫它烏龜辮。烏龜,暗指蔡鍔。東漢末何宴集解:“蔡,國君之守龜”。唐元和十二年,韓愈從裴度平淮西之亂,賀捉白龜曰:“蔡者龜也,今始入賊地而獲龜者,是獲蔡也”,把捉龜作為破蔡的先兆。湖北黃梅有地名曰蔡山,《禹貢》載:“九江納錫大龜,世傳五阜湖所出”,《方輿紀要》載:“春秋傳大蔡,蓋以山得名,蔡即龜,故名蔡山。”

此處的打紅線,指蔡鍔組織護國軍反袁起義。紅線,與袁世凱國號“洪憲”同音,打紅線就是攻打洪憲皇帝。湯圓,即元宵,正月十五為傳統的元宵節,“元宵”與“袁消”諧音犯諱,據說袁世凱曾下令把元宵改為湯圓。湯圓蝕了本,暗指袁世凱“退位”,蝕本,虧損本錢,蝕,sé,一作折本。打碾滾,在地上來回連打幾個滾。碾,音liàn,滾過地麵,原作“打連滾”,此暗指袁世凱稱帝不成,反落得個身敗名裂的可恥下場。

蔡鍔,原名艮寅,字鬆坡,湖南人,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愛國將領和傑出的軍事家,現今漢口、長沙、邵陽等地都有“蔡鍔路”,可見其非比尋常。他的人生很短暫,隻活了34歲,但做了兩件名垂青史的大事,對中國近代史產生過巨大影響。一是成功地領導了雲南辛亥武裝起義,二是領導了反袁世凱複辟帝製的護國戰爭。其中,最為人們熟知的是“護國討袁”。 1913年10月,袁世凱以“準給病假三月,召來京調養”為名將蔡鍔調到北京,後來表麵上任其為全國經界局督辦。實際上剝奪了他的軍權,並加以嚴密監視。袁世凱複辟帝製,招來八方怨恨,蔡鍔更是義憤填膺,貌似意誌消沉的他決定用計回赴雲南,發動討袁武裝起義。1915年11月,蔡鍔秘密離京赴津,旋以治病為名東渡日本,後經台灣、香港、越南抵達昆明。12月25日,蔡鍔與唐繼堯等人宣布雲南獨立,發動護國戰爭。蔡任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唐為雲南軍政府都督,組成護國軍三個軍,分別從四川,湘西和廣西三個方向出師討袁。1916年春,蔡鍔率部在四川納溪、瀘州一帶打擊袁軍主力,有力地配合了其它方向軍隊的行動,推動了全國反袁運動的發展壯大,最後迫使袁氏取銷帝製。

蔡鍔與京城名妓小鳳仙的傳說故事流傳甚廣,見諸眾多野史報章,知音絕響,伊人無覓,哀怨纏綿,曾為一些文學、戲曲、影視作品所津津樂道。

不管世人對袁世凱如何評價,都不得不承認他是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影響的曆史人物之一。這個屢試不第的布衣,居然演繹了“文場失意武場補”的人生大戲,他憑借著慎密的權術和超人的膽識,韜光養晦,步步攀援,終至頂峰。他是清王朝最後一位總理大臣,是中華民國第二位臨時大總統,還穿過龍袍當過皇帝。有的人說他是複辟帝製的國賊,有的人說他是推動共和的能人,無論怎樣,洪憲皇帝終究是一個曆史笑話,那麽,在民間盛傳“打洪憲”的謠歌便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據朱建頌先生回憶,早年間,電壓低,有時隻看得見燈泡裏的絲是紅的,遇到這種情況,他的母親便會念叨:“唉,又是洪憲(紅線)元年!”這是講紅燈絲很短。“洪憲”隻有元年,一般用來表示時間短暫,這算得上是武漢方言的新典故新成語,遺憾的是,早就聽不到這種說法了。

李嶽南《民間戲曲歌謠散論》(上海出版公司印行,1954年1月)中載有“袁世凱謠三首”,其一曰:“大總統,洪憲年,正月十五賣湯圓”,這與武漢的“打紅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戎裝蔡鍔

蔡鍔和他的長子(族譜名蔡澤琨)

袁世凱與各國使節的合影

袁世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