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抓子謠

貌似簡單的抓子,卻是一個比較古老的民間兒童遊戲。明劉侗、於奕正同撰《帝京景物略·春場》雲:“是月也,女婦閑,手五丸,且擲,且拾、且承、曰抓子兒,丸用象木銀礫為之,競以輕捷”(引自[明]劉侗、於弈正著《帝京景物略》,孫小力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這裏麵的“擲,拾、承”等,都是抓子的基本動作,傳流至今。“丸”就是所謂“子”,以象木、白礫做成。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四回中亦有描寫:“寶玉遂一手拉了晴雯,一手攜了芳官,進入屋內看時,隻見西邊炕上麝月、秋紋、碧痕、紫綃等正在那裏抓子兒贏瓜子兒呢。”

抓子遊戲,男女鹹宜,不唯中國有,世界許多地方都有流行。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以前武漢比較流行“抓子”,材料有碎石、沙包、果核,紙團,甚至汽水瓶蓋子等,後來孩子們一般用沙包多,沙包係封口的小布包裝沙(小米、穀糠)而成,比較柔軟,適合於“撒、拋、接、趕”等動作運行。

武漢民間有多種玩法:

1、拋子—抓子—接子,從一次“抓一子”開始,逐次加至二子、三子等;2、將子全部兜在掌心,拋起,用掌背接子,再拋,以掌心接子,未接住者叫“炸子”,炸子歸別人;3、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作山洞狀,然後拋子,趕子進洞,再接子,此為“趕羊子”,這個動作還有個文雅的稱呼叫“孔子過橋”;4、其他花樣玩法。 雞蛋殼,鴨蛋殼,各人抓子各抓各。抓雞子,捉鴨子,趕倒羊子進洞子。

胡禮興《黃陂古今談》第496頁記載的“抓子謠”就比較複雜一點:

馬龍快,快三千。搖錢樹,撿兩子。一子落,熬湯喝。

馬龍快,快三千。搖錢樹,撿三子。二子落,熬湯喝。

馬龍快,快三千。搖錢樹,撿四子。三子落,熬湯喝。

馬龍快,快三千。搖錢樹,撿五子。四子落,熬湯喝。

五子飛,在一堆。五子落,一口嗬。

抓子遊戲的一種玩法。由少到多,由易到難,漸次推進。第一次拋一子,抓一子,再接拋出的子,合計“撿兩子”;第一次拋兩子,抓一子,再接拋出的子,合計“撿三子”;第三次拋三子,抓一子,再接拋出的子,合計“撿四子”;第四次拋四子,抓一子,再接拋出的子,合計“撿五子”;“撿五子”時,難度較大,可用雙手捧接,此為完整的一輪。拋子、接子,都有出錯的可能,特別到後麵,常弄得人手忙腳亂,招架不住,一般很難做完整套動作。

馬龍,《周禮·夏官·廋人》:“馬八尺以上為龍”,馬如遊龍為自比,形容自己動作敏捷。搖錢樹是傳說中的一種寶樹,搖搖它就會落下金錢來,此處是“落子”的吉祥說法。嗬,hō,嗬進,吃,即五子一齊捧在手裏。

抓子遊戲,各地叫法不同,有“拾子兒”、“拾磨個”、“抓巴骨”、“拾石子”、“摸子兒”、“抓拐”等不同叫法,北方滿族等少數民族叫“抓嘎拉哈”,“拋接子遊戲”或“五石遊戲”則是比較正規的叫法。有趣的是蔡甸索河一帶把它叫做“打郎盔”,有歌謠雲:

打郎盔,盔三顆,同年的,盔兩顆,兩顆樂,揀小腳,小腳小,一盤了。

選自《索河鎮誌》(武漢市漢陽縣《索河鎮誌》編委會編,1991年10月,內部刊行)第464頁。

郎盔:郎,戲劇行業膜拜的“老郎神”,原型就是大名鼎鼎唐明皇李隆基;盔,盔帽。明清時管唐帽的帽型,叫做“老郎盔”。黃旛綽等著《梨園原》“老郎神”條雲:“今遺有唐帽,謂之老郎盔”。因抓子的“子(碎石、沙包、果核、紙團、沙包等)”多作團形,如帽子,所以將其叫作“郎盔”,打郎盔,就是玩抓子。盔三顆:一次抓、接住三顆“子”。一盤了:一盤結束,定輸贏,了,了結。

抓子遊戲的還有一種花樣玩法,不在於抓接子的技巧和能耐,而是即在拋子、接子的過程中,按歌謠所唱,做出相應的動作來,做不好或者接不住子,就算失敗。

一拍地,二拍胸,三打掌,四挖顆,五子連花線,六點中,七鼻子,八眼睛,九口張,十子連耳光。

選自李惠芳主編《中國民俗大係 · 湖北民俗》(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376頁。

一拍地:拍一下玩抓子的桌子。四挖顆,挖一下耳朵,六點中:點一下“人中”穴。十子連耳光:輕擊一下對方的臉。至此,本次遊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