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猜中指,打五十
不像現在,一個兒童玩具動輒成百上千,過去玩具很便宜,便宜買的也很少,孩子們大多是自己動手做玩具。即便沒有任何玩具,自己的一雙小手也可以成為玩具,而且玩法多樣,有聲有色。比如將手作成機關槍、和平鴿、望遠鏡等形狀,還有借助陽光的手影遊戲等。
手指遊戲最具代表性的是“猜中指”,這是湖北省內廣泛流行的一種兒戲,左手五個手指並攏,用右手圍包左手,每個指頭必須露出一點出來,否則,算犯規。然後,讓對方揪出中指甲。猜對了,罰別人;猜錯了,被別人罰。
《中國民俗大係?湖北民俗》第375頁有具體介紹,其歌謠為: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大官吹笛子,小官打花鼓。吹的吹來鼓的鼓,下下抽到中指拇!
下麵為武漢流傳最廣的一首“猜中指”:
猜中指,打五十,打了五十又五十。拿篾來,箍老鼠,老鼠箍得吱吱叫,養的兒子戴紗帽,紗帽戴了幾十年,不還老子的金洋錢。金洋錢,蝕了本,就地來個十八滾。搬槍的、搬刀的,打死那個小翻蹺的。
由李幼林提供。箍:武漢話讀“kū”,用竹篾或金屬條束緊,用帶子之類勒住。紗帽是古代君主、官員戴的一種帽子,用紗製成,後用作官職的代稱,也叫“烏紗帽”。唐白居易《夏日作》詩:“葛衣疎且單,紗帽輕複寬”。洋錢,清代對外國流入的銀鑄幣的稱謂,又稱番錢、番餅,曾是中國市場上重要的流通貨幣。
翻蹺,武漢方言,也叫翻佯,常用來形容人不安分或無端找茬、惹事生非等,此處和“蹺死、找死”意義相近。蹺,qiāo 。據提供者解說,這裏“小翻蹺的”,民間暗指宣統皇帝溥儀;1915年底,後麵一句改為“打死那個老翻蹺的”,則暗指複辟帝製的洪憲皇帝袁世凱。
猜中指,打五十,打了五十又五十。是要犁,是要耙,是要剪子夾三下?是要風,是要雨,是要芹菜炒豆腐?是要門,打不成!
由王鋼提供。這首“猜中指”側重於輸者如何處罰。方式比較特別,也很有趣,直接讓輸的一方自己選擇處罰形式。
要犁:在掌心來回輕彈;要耙:在掌心來回劃圈;要剪:用中指和食指作“剪刀”,夾對方的掌心。夾,讀gá;要風:用嘴在掌心吹一下;要雨:口水伺候,在掌心上“下雨”;要芹菜炒豆腐:在掌心作炒菜狀。
如果輸的一方選擇要“門”,可以免受處罰。孩子們圖的就是個好玩,不在意懲罰,這種寬鬆政策給孩子們帶來的是更多的趣味和快樂。
武漢民間手指遊戲還有很多,如“高射炮打飛機”,其動作:右手小指、無名指、中指和大拇指將左手的右手小指、無名指握住,左手食指伸直向前,中指將左手的食指勾住,大拇指蓋住左手的食指頂端,這就是有炮座、炮台、炮筒的“高射炮”。然後,左手朝裏順勢一變,右手食指和左手中指、食指同時伸直並在一起成為“飛機”的機身、機頭,而左右兩個大拇指便變成了“飛機”的兩個翅膀,還可扇動。
多為兩人對玩,玩時伴以童謠。下麵這首童謠選自盧先寶、張鴻仙編著《兒童遊戲大全》第6頁,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
地下高射炮,對著天空瞄,飛機飛得高,對著地下掃。
唱罷,口裏還附加一些“劈劈啪啪”之類的象聲詞,手指對著“敵人”,模仿空戰,或上或下,或前或後,煞是激烈。此遊戲也叫作“槍打麻雀”,玩起來也很有趣。
“望遠鏡”遊戲動作簡單一些:雙手相背,小指、無名指和中指朝上相勾,大拇指和食指成圓圈,這就是望遠鏡的兩個鏡筒,然後右手帶左手向內作180度旋轉,大拇指和食指分開,其造型如搖窩裏麵有個小伢。與此同時,口裏念童謠:
望遠鏡,向外瞄,瞄倒一個小毛毛。
瞄,武漢話讀如“miao ”,陰平,指注意地看,和一般的看略有區別。毛毛,也叫毛頭,指嬰幼兒,《漢口小誌·風俗誌》載武漢人“呼小孩為毛頭”;也指未出世的胎兒,如“懷了毛毛”“懷了毛頭”。
手指遊戲《三個相公》的特點是一邊念唱,一邊用做動作述說情節,童謠為:
三個相公往外走,三個先生在喝酒,兩個學生在打架,王媽媽出來罵一罵,小媳婦在屋裏偷鍋巴。
玩法稍有複雜:雙手大拇指、中指、無名指捏在一起呈蘭花指狀,然後將右手食指和左手小指分別插進,左手食指和右手小指相接,邊動手指邊唱歌謠,外三指為“三個相公”,內三指為“三個先生,左手食指和右手小指是“兩個學生”,右手食指是“王媽媽”,左手小指是“小媳婦”。兩個學生在打架,一作“長子矮子打一架”,食指長,長子;小指短,矮子。
有人物,人物有身份;有情節,情節很生動,內容很豐富,世俗之態,生活之像,人間之情,躍然而出,可以想見先生、相公的逍遙、王媽媽的潑辣和小媳婦的悲苦,實在有想象力,有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