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楊柳活,打得螺
武漢民間,孩子們遊戲總類很多,玩具一般都是自製,打得螺就是在男孩子中比較流行,比較有代表性的遊戲項目,孩子們一邊玩,一邊唱:
打得螺,打得螺,一鞭子,抽上坡,兩鞭子,飛過河,河那邊的伢們在撿貝殼,撿起了得螺砸貝殼,河這邊的伢們急得直蹦腳。伢們伢們莫蹦腳,左已回去睡瞌瞌。
此謠由金德勇提供。歌謠中的“蹦腳”,即跺腳。腳用力踏地,表示著急、生氣、悔恨等情緒,蹦,bòng。左已,武漢話,索性,幹脆。一作左以。睡瞌瞌,睡覺。
得螺,即陀螺,是民間起源甚早,流傳甚廣的一種玩具,據說,在我國“新石器時期”就有了石質的陀螺。英文稱之為“spinning top”,就是“回轉體”的意思。日本語中以“獨樂”表示,稱為“koma”,“獨樂”是我國後魏時期的叫法,日本人沿用至今。閩南語稱作“幹樂”,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武漢俗呼得螺(音),另外還有人叫它“賤骨頭”。
崇禎八年(1635年)刊行,劉侗、於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一書中,曾提到一首民謠:楊柳兒青,放空鍾;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死,踢毽子……《麻城縣誌前編》有“兒童磨磚石二寸許,上圓下銳,就地鞭之,名為得螺。諺語:楊柳活,打得螺”。另,清代道光年間葉調元《漢口竹枝詞》中也有關於兒童玩得螺的記載:“得羅形狀似蓮蓬,引以皮條旋若風。越轉越鞭鞭越轉,一時忙煞眾兒童”。
民俗童玩的流行是具季節性的,冬日太冷,“一九二九難出手”,夏天太熱,不適合劇烈運動,於是,萬物複蘇的春天,正是打陀螺的最佳時節了,所以說“楊柳活,打得螺”。
得螺的形狀略像湖塘的蓮蓬,又像海裏的海螺,以前多用木頭製成,下端有鐵尖,便於旋轉,亦可抗磨損。現代材質較多,有塑料的,鐵製的等。得螺大小不一,現在有些成人出於鍛煉的目的,也打得螺,得螺大者竟然重達二十餘斤,孩子們玩的當然很小,一般最多也就斤把重,也有“袖珍得螺”,靠手指旋轉。
過去武漢一些小型車木廠,都順帶著做些得螺給小攤小販們出售,大小不一,三、五分錢一個。有些孩子為了美觀,在得螺麵上貼上一層紙,畫上紅色、綠色的圓圈,旋轉起來,非常漂亮,活力十足。現在,為了提高商業價值,廠商在陀螺身上加裝電池及七彩燈炮,陀螺一旦旋轉起來,便會發出多姿多彩的亮光,尤其是晚上,更是絢麗奪目。
與得螺配套的還要一條鞭子,這個沒有賣的,隻能自己加工。做法簡單,將細繩或布條綁在竹棍上即可,當然,皮條最好,抽起來又響亮又有力,是孩子們眼中的上品。
玩法簡單,在空曠地玩,繞上細繩,急甩出去,使其在地上旋轉,然後,用力猛抽,抽不停,則轉不停。
得螺轉,叫“活”,不轉,叫“死”。讓得螺旋轉起來,俗呼“放活”。得螺放活,不同的放法有不同的講究。下麵這首就是專門講得螺“放活”的:
天得螺,地得螺,我家有個活得螺;說放活,就放活,放活才是好得螺。
選自徐明庭 馬昌鬆校注《漢口竹枝詞校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得螺,原作“得羅”。
由空中開始轉起,叫“放天得螺”;由地上開始轉起,叫“放地得螺”;用手指頭擰著得螺在地上轉,叫“放旋得螺”;用腳尖或腳跟踩著放,叫“放磑得螺”。磑:ai2,本義是磨子、磨,此處指不靈活,死。得螺旋轉得好,叫轉得“釅”。
得螺的玩法很多,除自娛自樂,也可用於比賽,比如看誰旋轉時間長,還有用自己得螺猛撞別人的得螺,將其擂出圈外,甚至擂死,這都算贏了。
得螺的玩法很多,可獨自玩,可集體玩。一人獨玩太孤獨,大家一起才有快樂,而比賽,則是將快樂推向**的有效方法。
比賽法很多,常用的有三種:
其一:比耐力。各打各的,看誰堅持的時間長。得螺停止旋轉歪在地上叫“死了”,先死者為輸,後死者為贏。
其二:比狠勁。鞭擊自己的得螺,使其撞擊別人的得螺,這個動作叫“擂”,如果把別人的得螺“擂”死,或者“擂”出線外,都算贏。這種比法,不但要比“抽”勁,得螺大小也很重要。
其三:比技巧。在地上畫一個圓圈,圓圈的中央,再畫一個小圓圈,大家輪流將自己的得螺往圈子裏打,打得進去,還要轉得出來,否則算輸。如果得螺賴在圈子裏不出來,可用繩子將它圈出來,還可要同伴將它“擂”出來,出來之後,如果還在旋轉,就不算輸。
對輸者的懲罰,輸的一方將自己的得螺放在地上,勝的一方則將自己的陀螺高舉過頭,然後對準輸者的得螺,向下猛擊,這種得螺懲罰得螺的程序,也是很有趣的,武漢人稱好動、坐不住的人為“得螺屁股”,且有歇後語“屬得螺的——欠抽”,把空竹叫“洋得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