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一家煨湯十家香
最能代表武漢世俗文化的特色飲食是什麽?答案是煨湯;武漢最具有人情味的飲食是什麽?答案是煨湯;最容易勾起外地武漢人鄉愁的飲食是什麽?答案還是煨湯,毫不誇張地說,煨湯已經深入到武漢人的骨髓之中。
武漢是古代荊楚的一部分,其煨湯的曆史可謂是源遠流長,《史記?貨殖列傳》中說:“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羹,最早指帶汁的肉,這裏麵的“羹”,已經是“湯”的意思了;飯稻羹魚,用稻米做飯,用鮮魚燉湯。古人說的羹匙,就是現在的湯匙,武漢人叫湯瓢、瓢羹。
“無湯不成席”,市井百姓的口頭禪,老武漢不成文的規矩。客來了,一桌菜再豐盛,沒有湯,不算完美的待客之道。而且,還要另外添一碗專門給客人單獨吃,這才算是禮性到堂,盡管現在物資條件好了,直到知道現在,還有不少家庭存留著這種習俗。
對於煨湯喝湯,武漢人似乎有癮,尤其是物資匱乏、生活艱辛的年代,能夠有碗湯喝,簡直就是最高榮譽的享受。把個十天半個月不喝湯,一些人便像掉了魂似地,提不起精神來,肚子裏沒有油水,心裏?得很,總欠有碗湯喝。所以舊時人家,即便家裏生活再困難,至少每個月也要想辦法煨回湯。窮人家煨湯,“斤半肉,桶半水”,沒有辦法。如果有人說他家裏半年沒有煨湯,則表示窮困到了極點。
於是,喝湯就成了一家人的節日,這是歌謠給我們記錄了當年的溫馨和歡欣:
排子骨,銱子湯,一家煨湯十家香。爹爹胡子長,爹爹先嚐;婆婆指甲尖,婆婆先添;爸爸好大腳,爸爸先喝;姆媽眉毛齊,姆媽先吃;哥哥胯子短,哥哥端碗;我嘴上無毛,圍倒桌子跑三跑。
謝秀英老人傳唱。
一銱子釅湯,原汁原味,既是待客的佳肴,也是一家人難得的美食。本謠描繪的喝湯場景,上慈下孝,既有相互謙讓的關懷和友善,也有其樂融融的喜慶和興奮。尋常百姓,尋常日子,卻顯得那麽真切動人,那般不尋常。
煨湯的器皿有兩種,一種是小瓦罐,也叫雞婆罐子,最好用農村大灶的餘火煨製,湯釅肉爛,醇香味美。喝後粘牙齒,黏嘴唇,絕對是鮮美得難以形容。這種瓦罐容量有限,一般用來待客或者過年。舊時家大口闊,為了保證人人都有一碗湯喝,平常所用都是大銱子。銱子, 亦作銚子,整體呈U形,口大有蓋,旁邊有柄,用一種深灰色的粗砂製成,厚壁內有許多細小氣泡,具有容量大,傳熱均,導熱慢,保溫好等突出特性,適合於小火煨燉。 陳年瓦罐味,百年銱子湯,常年的煨燉,湯汁和鮮味已經滲入到銱子的砂孔中,人們相信,這樣的銱子,即使放清水煮,也會煮出肉味來。居家過日子,鄰裏間難免借點油借點鹽的,借這借那,一般不借銱子。有種說法,不能用銱子下麵,銱子下麵味道鮮美,但麵條會把銱子的油水拖走,於是這銱子便“廢”了。
老武漢人家家都有銱子,有的還不止一個,舊時講笑話,說武漢人背著銱子“跑反”,“跑反”就是為了躲避兵難、匪患,老百姓離鄉背井,四處逃難,即便是這性命攸關的時刻,人們還要把銱子背在身上,可見其愛之深切。就好像是山西人愛食醋,閻錫山的隊伍,打仗都要帶著醋,戰敗了,投降可以,“繳槍不繳醋”。
吃肉不如喝湯,喝湯不如聞香。鄙街陋巷,人口多,房屋擠,煨湯特有的香味會四處飄散,哪家煨湯,那就是小巷的新聞,人們會開玩笑地喊道:“哪家煨湯,聞倒好香,不把我吃,我就要??!”。自家煨湯,街裏街坊,關係特別好的,會送一碗給他家。投桃報李,他家煨湯,也會回送,這樣不僅增加了喝湯的次數,也平添了鄰裏間的人情往來。文火煨湯三冬暖,過去,請朋友到家裏去喝湯,那可是賺足了麵子的事情。
武漢人喜歡煨湯,講究煨湯,也很會煨湯。煨湯的主料很多,最具代表的是豬排骨,最好是正排,有骨有肉,有吃有喝,其次是脊骨,再次是筒子骨,在肉食嚴重匱乏的年代,後兩者不如正排價值高。
還有蹄髈,豬腳、下水(動物內髒,類似北方的雜碎)、牛羊的各個部位、雞子,鴨子,鴿子,烏龜、甲魚,甚至青蛙等。烏龜,因其背上花紋像八卦,俗呼“八卦”,肉叫八卦肉,湯叫八卦湯,據說是很補人的。還有一道煨湯類的美食叫“腸子灌糯米”,把腸子洗淨,兩頭一紮,中間灌糯米,文火慢慢燉,燉的湯又白又稠,放點生薑、胡椒,令人回味。
雞湯,也是傳統湯品中的佳肴。過去武漢小街小巷有喂雞子的,人們在殺雞之前往往會念叨下麵這些話,帶點玩笑性,故戲稱為“念咒”:
雞子雞子你莫怪,你本是人間一盤菜。今生多把好事做,來生托個人胎來。
選自彭翔華《武漢民間童謠輯注》。有人把“人間”改成“我家”,有的還加上姓氏,姓王的就是“王家”,姓李的就是“李家”。
向被宰殺的雞子表示歉意,實際上是自我調侃,而“多做好事,轉投人胎”,可以看成是自我警惕,自我約束,有民俗意義。托胎,亦曰“投生、投胎”。 武漢民間的臘肉湯,特醇極香,別有風味。臘肉容易出油,湯油厚厚一層,溫度再高也不冒熱氣,不知根底,沒有經驗的人誤會湯不燙,如果猛地大口喝進吞下,很容易將喉嚨管燙傷。舊時笑話,新女婿在嶽家做客,喝了一大口又濃又燙的臘肉湯,顧及顏麵,不好意思將湯吐出,以致“臘肉湯,不出氣,炟死你個苕女婿"。炟:tá,燙,一作涾。
煨湯的配菜,武漢話叫“勾頭”,“勾”字很有講究,釀酒有個“勾兌”程序,就是通過調配,讓酒達到最佳口味,“勾頭”也有這個含義。作配菜的種類很豐富,有蓮藕、蘿卜、海帶、冬瓜、山藥、瓠子,花生,黃豆,幹粉等,講究不同主料用不同的配菜。比如“幹粉煨雞子”、“黃豆燉蹄髈”、“鴨子配蘿卜”、“排骨煨蓮藕”等。 排骨煨蓮藕,最普遍,也最能體現地方風味。武漢是“百湖之市”,湖泊縱橫,市郊的堰塘星羅棋布,盛產蓮藕,尤其是蔡甸區,不僅種植數量多,而且品種優良,所產蓮藕粉糯軟香,營養豐富,曾一度列為朝廷貢品。下麵這首“會挖藕”的蔡甸童謠,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產生的:
三歲的伢,會挖藕,一挖挖到幺姑的後門口。幺姑愛我的好白藕,我愛幺姑的好白手。
選自北京大學歌謠研究會《歌謠》第一卷第29號(1923年10月21日出刊)第2版,漢陽黃樸搜集。
武漢煨湯,全城飄香。百十年來,以湯為業的湯館很多,特色名店層出不窮,老字號“筱陶袁”恪守“人品重於湯品”的信條,聞名遐邇,還有汪集瓦罐雞湯,堤角的牛骨頭湯、民間瓦缸煨湯等。
煨湯是生活,講究的是精製細作;煨湯是人文,傳遞的是文化風情。
煨 湯 (蕭繼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