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古怪不古怪

在我國民間歌謠的寶庫中,有一種形式獨特的古怪歌,構思奇特,特色鮮明,很受人們歡迎。中國俗文學學會副會長段寶林先生說:“兒童遊戲歌中有一類顛倒歌,似乎沒什麽意義,但聯係實際看,則可以隱約體會到它的諷刺性”。武漢人生性好爽,語言豐富,喜歡幽默,這類謠歌在武漢也有不少傳唱至今的。

古怪歌,亦稱顛倒歌、滑稽歌、古怪歌、倒唱歌等,其特點是故意說反話,比如把“我吃飯”說成是“飯吃我”,或者說一些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如“鼠吃貓、草吃牛”等。這種顛三倒四貌似胡說八道,實際是通過大膽的誇張,自由的想象,荒誕的言辭,以達到諧趣幽默,以反襯正,意味深長的效果。比如:

往年古怪少,今年古怪多。板凳爬上牆,燈草打破鍋;雞蛋碰破了石頭角,石滾飛過了河;爺爺喜事我打鑼,姆媽出嫁我抬盒;一抬抬到家家的門口過,家婆還在搖窩裏坐,舅爺還在搖家婆。 謝秀英老人傳唱。石滾:也叫石碾,一種石器農具,圓柱形,兩端大小不一。喜事:結婚,又叫過喜事。抬盒:舊時喜慶專用裝禮品的大木盒子。光緒二十六年出版的何德蘭的《 孺子歌圖》中,也收有類似的古怪歌:“東西街,南北走, 忽聞門外人咬狗。拿起門來推開手, 拾起狗來打磚頭, 又被磚頭咬了手。騎了轎子抬了馬, 吹了鑼鼓打喇叭”(見《 孺子歌圖》第46頁)。

這裏麵沒有一件事是合乎情理的,然而,人們卻覺得有趣,喜歡傳唱,這讓我們想起了一個詞“無厘頭”。“無厘頭”是粵方言,本應寫作“無來頭”,因粵方言“來”字與“厘”字讀音相近,故寫作“無厘頭”。2003年1月1日出版的《新華新詞語詞典》釋義為:故意將一些毫無聯係的事物現象等進行莫名其妙組合串聯或歪曲,以達到搞笑或諷刺目的的方式。相比“無厘頭”,古怪歌不僅曆史悠久,而且在搞怪方麵,似乎走得更遠,更勝一籌。

1945年,湖北漢川人宋揚根據流傳在漢川、武漢一帶的“古怪歌、顛倒歌”等,作新《古怪歌》一首,曾在國統區廣為傳唱,其歌詞為:

往年古怪少啊,今年古怪多啊,板凳爬上牆,燈草打破了鍋啊,燈草打破了鍋啊。古怪多啊古怪多,古怪古怪古怪多,月亮西邊出啊,太陽東邊落啊,天上梭羅地下裁呀,河裏的石頭滾呀滾上坡,滾上坡。 (第二、第三段略)

1979年《音樂愛好者》刊登了宋揚的文章《產生於古怪年代的歌》,文中說,這首諷刺歌曲揭露當時人鬼顛倒的現狀。

桂琴甫手寫稿《新洲縣古今民間歌謠》第162頁寫有一首“說白話”

說白話,講白話 三十的晚上月亮大,小和尚,起來偷西瓜,瞎子看得清,聾子聽得明,啞巴一聲喊,拜 子就開趕, 一趕到淤泥湖, 一躂躂得灰直埲。

這裏的白話,實際上是瞎話,即與事物常理不符的話。月亮,當月亮軌道上繞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月亮的陰暗的一麵對著地球,這時叫“朔”,農曆每月的初一、三十晚上是看不到月亮的。拜 子:跛腳的人,瘸子。開趕:把人往外趕叫“開趕”;這裏是追人,攆人的意思。埲:埲,音pòng, 指(灰塵)散布、飛揚,如“灰直埲直埲的”。《廣韻》《集韻》:“蒲蠓切,音菶。塵起貌”。埲灰隻會在幹燥的地方,有灰塵的地方才有,在淤泥湖裏跌倒是不會埲灰的。

上世紀20年代,由黎錦暉、吳啟瑞、李實等人搜編的《中國廿省兒歌集(第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