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六渡橋和龍王廟
來到六渡橋,一看冇得橋,不曉麽板眼,偏要這樣叫。還有龍王廟,也是冇得廟,小河連大江,洋船嗚嗚叫。
由徐明庭先生傳唱。冇得,武漢話,沒有。板眼,原指戲曲、民族音樂的強弱節拍,武漢話有“規矩、辦法、本領”等意思,此處為“原因”。
六渡橋無橋,龍王廟無廟,有意思。
要說六渡橋,先說玉帶河。成化年間的漢水改道,捧出個漢口來,新興的漢口得天時,占地利,煙樹人家,旖旎繁華,為“天下四聚”之一,然時而泛濫的後湖之水卻給它帶來了很大的威脅。崇楨八年(公元1635年),漢陽通判袁焻在今長堤街一線築堤防水,人稱“袁公堤”,其取土處凹陷成河,堤後有塹,環繞如帶,故名玉帶河,又名“官港”。 玉帶河上引漢水灌入,下至堤口入江,為方便交通往來,人們先後在河上修有橋梁三十餘座,六渡橋就是其一。
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範鍇所著《漢口叢談》一書對當時漢口的“坊市街衢”,“大略紀之”,錄有一首竹枝詞雲:“妾似垂絲牽不斷,郎如飛絮任斜飄,人都說是傷心樹,怕上春風六度橋”。這裏麵隱含的一段淒美愛情故事,我們今天是無法探知詳情了,但“六度橋”卻是“六渡橋”的最早記載,有趣的是,這一座見過故月未見今月的小橋,且有“六度橋、六渡橋、六道橋、陸渡橋、六鬥橋、綠豆橋”等多種寫法,地名由來也諸說不一。
六度橋 因附近的六度庵而得名,這恐怕是最經得起推敲的說法。“六度”本是佛家語,即六波羅密,通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方麵修煉,到達彼岸。玉帶河上有不少因附近廟觀名而得名的橋梁,如因玉皇閣(今利濟路中段)而得名的玉皇橋,因寶林庵得名的寶林橋,因廣益祠得名的廣益橋,六度橋也是如此。在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刊印的葉調元《漢口竹枝詞》“災異”卷中,葉調元在一首詩中自注:“自上堤自在庵至下堤六度庵、會館約十餘所,雕牆好宇,悉付風濤,神像落水,以繩係之”。
六渡橋 “度”本多意字,在文言文中可與“渡”通用。後來人將“六度橋”寫成“六渡橋”,這也是很自然的事。
六道橋 有人說順著數它是玉帶河上的第六座橋,故名。徐明庭先生在《六渡橋舊話》(原載1992年版《武漢風情》)一文中說,此說純屬牽強附會,因為無論從東往西數,還是從西往東數,它都不是第六道橋。
陸渡橋 “陸”為“六”的大寫,有人說按修建的順序,它是修成的第六座橋。徐老也不讚同這一說法,第一,不符合事實;第二,為什麽沒有“伍渡橋、柒渡橋”,單單蹦出個“陸渡橋”?
六鬥橋 來源於一個民間傳說。人們說這一帶原來是湖淌子,臭水溝,有個遭業的太婆,兒子早年去世,剩下一個獨孫子給人打工,晚上回家晏(àn,晚)了,淌水過河時,不小心失足淹死。太婆傷痛欲絕,為了告慰亡靈,她將自己家裏僅存的六鬥米全部拿出,發誓要募捐修橋,以絕後患。四鄰八舍都很同情,也很感動,紛紛出錢出力,最後橋修成了,就取名“六鬥橋”。 關於玉帶河的風險,葉調元《漢口竹枝詞》卷五《雜記》中亦有詩雲:玉帶河邊百萬楹,北風吹水夢魂驚。可憐人逐波濤去,隱隱猶聞救命聲。看來,傳說不無根據。
綠豆橋 有人堅持說,當年修橋的太婆拿出的不是米,而是綠豆。所以叫“綠豆橋”。在老輩的口中,六渡橋讀成“lóu 、duò 橋”, “豆”不讀dòu,而讀duò,說的時候,嘴巴還要略微嘟起。這樣,老人們口傳的有可能就是“綠豆橋”。孰是孰非,不得而知。
據徐老《六渡橋舊話》中說,相傳橋邊,過去是有大塊的綠豆地,人們用收獲的綠豆換米,自己卻舍不得吃,有謠雲:裁縫穿的衣裳破,木匠冇得板凳坐。莫看種的綠豆多,冇得綠豆熬湯喝。種綠豆的,熱天無綠豆湯消暑降溫,這首童謠從一個側麵反映出當時窮人的困苦和艱辛。
隨著玉帶河的逐漸淤塞以及漢口向北的大擴容,六渡橋一帶相繼為市,河沒了,橋自然也就沒有了。
現在的六渡橋隻是一個大概的地理範圍,並無具體所指。有條“六渡橋街”,在銅人像旁邊,它隻是一條窄窄的巷子,僅有5戶門牌,可能是武漢市最短的小巷之一,不是通常人們口中的六渡橋。
六渡橋不長的曆史,卻見證著老漢口的輝煌與風雨。
這一帶的建築和街衢完全可以和租界比美,顯示了華界民族資本的誌氣。南洋大樓曾是國民政府的辦公地、全國的革命中心,民眾樂園(新市場)多年來都是蜚聲海內的娛樂中心,這裏有紅色的“長江書店”(初開堂),有日寇在漢最大的“慰安所”(積慶裏),有日軍的招待所和兵站(老遠東飯店、後來的六渡橋百貨公司、六門)……最使六渡橋聲名遠揚的還是它的百年繁華,在很長時間裏,它都是漢口的商業中心,沒有到過六渡橋,就等於沒有到過漢口,人們都這麽說。
舊時的中國多三廟:土地廟、龍王廟、關帝廟。有土的地方就有土地廟,有水的地方就有龍王廟,有集鎮的地方就有關帝廟。漢口舊為水鄉澤國,因水而市,也因水而災,故而少不了龍王廟。
此處的龍王廟指位於漢江與長江交匯處的漢口龍王廟,原址在今武漢水運公司碼頭附近。漢水入江處岸陡水急,船多傾覆,舊時漢口沿河有八大險段,龍王廟名列其首。為祈求平安,人們隻得求助於龍王爺,築廟供奉。據《漢口竹枝詞校注》記載,龍王廟碼頭始建於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後有學者考證認為,龍王廟的出現,當在1708-1739年間。主神為東海龍王敖廣,神龕兩側有一副對聯:“千秋歌雨順;百世卜瀾安”,橫批:“大庇天下”。 1930年,漢口市政府工務段為了修築沿河馬路,將龍王廟及其牌坊全部被拆。1931年武漢大水,又將其殘存衝得一幹二淨,可謂是現實版的“大水衝了龍王廟”。這回的大水非比尋常,一淹就是兩個月,遲遲不退,於是市麵謠傳紛起,說是拆廟惹惱了龍王爺,故而水災暴虐。為讓洪水早日退去,地方政府特請某高僧築壇做法,時任武漢警備司令的夏鬥寅還帶頭拈香叩首,豈料這位高僧法術不靈,出盡洋相後不辭而遁。著名報人蔡寄鷗作歌以諷之:“大善士,信神明;大和尚,現威靈;築高台,念黃經……今日不退水,明日不退水,水晶宮裏問龍王,不信龍王不講理。台上法無邊,台下水無涯,善男信女齊喧嘩,和尚此時心如麻。丟了木魚,丟了鐃鈸,脫了袈裟”(詳見徐明庭《防汛險段龍王廟》,原載《老武漢叢談》、崇文書局、2013年10月版)。
據徐老講,此謠傳唱於1937年,那時龍王廟連影子都沒有了,所以說“冇得廟”。現今龍王廟已恢複重建,並已成為漢口的一大景觀和防汛紀念地。
地處六渡橋的老遠東飯店、即後來的六渡橋百貨公司、六門 1931年大水,水淹六渡橋
八十年代的六渡橋
明信片上的龍王廟碼頭
1889年,龍王廟碼頭
陽夏戰爭中的漢口龍王廟。武檔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