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金銀銅鐵錫

舊時的武漢三鎮,是小商品的海洋,也是小手工業者的天堂,大街小巷,無處不見他們整日忙碌的身影,亭午晨昏,無時不聞他們的加工聲、呼喚聲、吆喝聲。人們相信,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論貧富貴賤,其日常生活都與這些匠人們的手工技術和辛勤勞動密不可分。

有首武漢歌謠,專門唱“金銀銅鐵錫”五大匠:

金匠,金匠,打個金杯送皇上;銀匠,銀匠,打個銀簪送娘娘;銅匠,銅匠,打個銅盒送丞相;鐵匠,鐵匠,打個菜刀送婆娘;錫匠,錫匠,打個錫壺送男將。

由梅長林老人傳唱。

金銀銅鐵錫,俗稱五金,是社會生活中使用最為廣泛的金屬材料,五金匠人位列“民間十八匠”之前,為坊間所熟知。然存世量的多寡,內在價值的高低,都顯現了占有者,使用者的尊與卑。

金匠:從事黃金飾品、製品加工的手藝人。黃金是金屬中最稀有、最珍貴的金屬之一,世界各國都不約而同地將其作為財富的代名詞。

銀匠:製作、加工銀器和銀飾的工匠。白銀雖與黃金相對而稱,但其價值卻遠不及,民間使用銀飾品、銀製品不為少見,特別是一些少數民族地區。

銅匠:這是一個古老的行當,舊時的銅匠分為“生銅匠”和“熟銅匠”兩種,“生銅匠”以澆鑄銅器為主,“熟銅匠”以加工銅件和維修為主。武漢傳統銅製品在清代就很有名,漢口至今尚存“打銅街”,高洪太的銅鑼,洪亮悠長,聲震四海。

鐵匠:鐵外表灰暗,容易鏽蝕,大多用以製作日用器具,如鐵鍋、菜刀、剪子之類。婆娘,一般指已婚的女人,帶點貶義;家庭婦女做飯弄菜離不開菜刀,故而送“婆娘”。

錫匠:指從事錫製品加工和焊錫工藝的匠人。錫,熔點低,易於加工,透氣性好,素有“盛水水清甜,盛酒酒甘醇,儲茶色不變,插花花長久”之美譽,所以多用其製作各類容器,如茶罐、酒壺等,男人使用較多,故而送“男將”。“男將”是武漢方言,係“男人家”的合音快讀,一般泛指成年、壯年的男人,也有指自己或他人老公的。

明清之際,隨著漢口的日漸繁榮,周邊許多地區的匠人陸續雲集於此,他們在此賣藝討生,走街串巷,開店設行。生根發芽,尤以黃陂一帶的匠人人數最多,影響最大,世傳“無陂不成街”的說法,主要指黃陂籍的手藝人多。

技藝逐步提升,分工日益精細,三百六十行,尚不能包括所有行當,於是久而久之,人們把這些靠手藝謀生的民間工匠所從事的行業統稱為“九佬十八匠”。“九佬十八匠”是能工巧匠總的泛指,具體說法不一。一般認為“九佬”指的是鬮豬、殺豬、騸牛、打牆、打榨、剃頭、補鍋、修腳、吹鼓手這九個行當。“十八匠”則指“金銀銅鐵錫,木瓦窯石漆,彈篾染畫雕,酒箍皮”等匠人。

為了全家的生計,除了逢年過節有限的那幾天,匠人每日都在忙碌著,唯有農曆三月二十八是個例外,這一天所有的手藝人都要停業休息,參加舊時武漢極富盛名,極有特色的“天齊會”。說“天齊會”是個宗教節日,還不如說是手藝人的節日。

“天齊會”祭祀東嶽大帝,即泰山神,傳說其為冥司之主,掌管人間生死,收人魂魄,北宋大中祥符四年被封為“東嶽天齊仁聖帝”。民間自三月中旬起,便開始在東嶽廟前搭台唱戲,舉辦各種活動。至二十八東嶽大帝誕辰日,隆重熱鬧上升至極點。葉調元的《漢口竹枝詞》就有描寫:“嶽神誕日進香來,人海人山擠不開。名是敬神終為戲,逢人嘖嘖讚徽台”,熱鬧壯觀,可見一斑。

漢口東嶽廟在今利濟巷前,逢天齊會期間,人潮洶湧,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互不相讓,至於對岸的武昌場麵就更大了。清同治八年《江夏縣誌》載:“天齊會中,遠近居民先期懸榜演劇。屆時,士曹燃燭,鐃鐸步虛聲不絕。市中百戲遝陳,觀聽騖集。”武漢書業公會1920年出版的《漢口商號名錄》附錄有《漢口指南》,其“漢口歲時記”一節中記載:“三月二十八日為東嶽誕辰,以大東門外大東嶽廟香火最盛。男女祀神者,便遊洪山”,人們一邊趕會拜神,一邊遊玩洪山,暮春時節,大好春光。

匠人們和各行會搭建了祭祀朝拜、酬神唱戲的舞台,老少人等紛至遝來,湊熱鬧,趕場子;紅男綠女則借此時機,窺花觀蝶,談情說愛,把它變成了一個民間狂歡節,這就是武昌獨有的“甘蔗節”。

三月二十八,洪山敬菩薩,錢多吃甘蔗,錢少吃麻花。

選自徐明庭主編《武漢風情》(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2年9 月)之《武昌舊俗甘蔗節》。

“甘蔗節”之習俗相傳起於元朝末年,《武昌區誌》載:元末農民徐壽輝在鄂東蘄水(浠水)起義稱帝,派鄒普勝智取武昌,約定城內接應者手持甘蔗為號。鄒部入城後,見手持甘蔗者或門前有甘蔗渣的人家,概不侵擾。此後,武昌民間遂流傳此日吃甘蔗可“得福消災、清火明目”之說,“甘蔗節”因此而興。這天買甘蔗的人特別多,價錢自然往上漲,錢少了,就隻好買便宜一點的麻花吃了。

武昌“甘蔗節”是地方上獨有的習俗,1938年4月,武漢警備司令部以“國難嚴重,空襲時聞,為策人民安全起見”,明令禁辦廟會。當年10月,日軍進入武昌,迄後,“甘蔗節”這個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民間節日一直未能恢複。

民間有“各行各業,無祖不立”的說法,工匠信仰以崇拜各業祖師爺為主,如銅匠、錫匠、鐵匠敬奉李老君,木匠、泥瓦匠、石匠敬奉魯班,剃頭匠敬奉羅祖,畫匠敬奉吳道子,紡織業敬奉黃道婆、織女,裁縫敬奉黃帝等。祖師爺或直接、間接地開創扶持過本行業,或因很有名望而被後人強行安上。學徒時入門要拜師,即拜拜師先拜祖師爺。

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在武漢這個魚龍混雜的地方立足,匠人們最好的選擇就是加入行幫,以求庇護和發展。舊時武漢行幫有三種組成形式:一是以籍貫地為名,如福建會館、寧波會館、廣東會館;二是以行業為名,如營造公所、鹽業公所、錢業公所等;三是以祖師爺、神靈為名,如雷祖殿、魯班閣、三皇殿、軒轅殿等。1929年根據國民政府有關規定,全部依法改為同業公會。至1948年5月,漢口的同業公會達到227所,武昌約有80所,漢陽約有32所。

各行幫有合作也有競爭,甚至有激烈打鬥。過去武漢獨有的風俗“磨子會”,表麵上是迎神賽會,實際是各行幫展示實力的窗口。磨子會每年從五月初一玩到十五,曆時半個月,共奉48壇,各行有自己的磨子菩薩,依據行業起名,如豆芽菜行供的叫豆芽磨子,生漆行供的叫生漆磨子、藥材行供的叫藥材磨子等。迎賽菩薩時,表演者手擎坐有磨子菩薩的神轎,神轎之中或加鐵板,或壓磨石,五百斤為準,所到之處,燃放鞭炮,表演者則隨著鞭炮聲旋轉直至鞭炮聲結束,此活動完全靠手臂托舉,且時間長,具有強烈的“鬥狠”色彩,非常彪悍。

武漢曾是我國中部傳統手工業生產的重要區域之一,曾湧現出無數個優秀的匠人,他們編織了生活,締造了曆史,為我們吟誦了一個又一個人生故事……1883年《湖北省城內外街道總圖》,東嶽廟在長春觀到洪山之間 《點石齋畫報》上刊登的“磨子會”盛況《點石齋畫報》“賽會奇觀”,匠人們高舉本行的磨子菩薩,隨著鞭炮聲在不停地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