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漢口也有“洋涇浜”

“洋涇浜”一詞來源於上海。上海開埠後,中外交流日盛一日,逐步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語言文化現象—— 洋涇浜英語,使用者主要是跟英美人打交道的中國雇員、傭人,商人,業主等。這是一種非正統的夾生英語,或發音不準確,或用漢語滲透到外語之中,或將漢語與外語相互嫁接,或帶濃厚的方言土音等,雖係野狐禪,不類不倫,但能夠滿足最低限度的溝通和交際。據說虞洽卿、葉澄衷等大佬在發達前就是靠寧波話注音的會話手冊自學英語的。

漢口開埠,租界的先後開辟,外商的大量湧入、洋行的漸次設立,外資企業的大力興辦,在促進漢口對外貿易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本土與西方的文化交流。華洋雜處,語言是關鍵的溝通媒介,克服障礙,外語學習就顯得日趨重要。在無法接受正規教育的情況下,洋涇浜便應運而生。據《風雅武漢》一書介紹,一些漢口老人,鬥大字不識一籮筐,卻能說一口洋涇浜英語、德語、法語,這些都是在洋人的輪船、洋行、西餐廳、跑馬場混過事的。

隨著西方傳教士相續登陸,武漢出現了不少教授外語的教會學校,官方和民間也創建了形形色色的外語學校、譯書館和外語補習班等,由此培養了一批精通外語的人才。被世人譽為“大漢口之創造者”劉歆生,之所以能夠有後來如此之大的成就,與他年少時在家鄉柏泉教會學校讀書,通曉外語是密不可分的,劉歆生不懂外語,就不可能成為洋行買辦,就不可能很快地積累從事地產生意的資本。

在社會上,上海洋涇浜英語還冒出了不少順口溜,如“清晨相見穀貓寧(goodmorning),好度由杜(how do you do)敘闊情,若不從中肆鬼肆(squeeze),如何密四(mister)叫先生”。

作為全國三大租界區之一的漢口,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日漸頻繁,口語中漢英雜處的現象也不少見,在兒童中也出現了類似“洋涇浜英語順口溜”,盡管它們的流傳範圍不很廣泛。

來是“康姆”去是“鉤”,“酣得”就是人的手。我是“梯切爾”我教你,“導格”是“優”你是狗。(來是come去是go,hand就是人的手。我是teacher我教你,dog是you你是狗。) 由徐明庭先生傳唱。

康姆(come),來;鉤(go),去;酣得(hand),手;梯切爾(teacher),老師;導格(dog),狗;優(you),你。

這是同學間相互戲謔的謠歌,和下麵的《法德、媽德》一樣,均是用武漢話夾雜英語單詞而構成的童謠,很有本土特點和時代特色。

下一首亦係徐明庭先生傳唱:

“法德、媽德”敬稟者,兒在校中“銳得、跛客”,別的功課都“古德”,惟有“英格理希”不懂得。(father mother敬稟者,兒在校中read book,別的功課都good,惟有English不懂得。)法德(father),父親;媽德(mother),母親;銳得(read)、讀;跛客(book),書;古德(good),好;英格理希(English),英語。

據徐老介紹,1941年,他在武漢一所教會中學讀初二,教英語的外國修士抓得又緊又嚴,他責令學生在課堂上用英語交流,少說或不說中國話,不少同學因此窘態百出。課餘時間,幾個孩子就湊出了這首中西合璧、幽默風趣的童謠,唱罷,相對拊掌大笑。

敬稟者,舊時在寫給長輩的尺牘中,稱謂之後常用的一個固定套語,表示敬意,如魯迅給他母親的信,開頭一般這樣寫:“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 學生稟告父母,在校讀書,其他功課都很好,唯有英語弄不懂。

這首童謠生動風趣,好記易懂,文言詞的“敬稟者”、英語單詞的“read book,good”,武漢話的“不懂得”,湊在一起,居然也合轍押韻,渾然天成,滑稽逗人,實屬難得。

至今在市民口中流傳的一些現代武漢詞匯也有來源於外來詞,朱建頌先生稱為“異語來源”,主要是英語。

比方把墊圈說為“挖矢”(Washer),把抽水機說成“泵布”(Pumping unit),輪船鳴笛叫做拉“位子”(whistle),把配水員叫成“瓜得馬子”(watermaster) ,彈簧鎖稱“思不靈”,這是“彈簧”(spring)的音譯。

競技項目,打乒乓,發球擦網,說成“乃提”,即“net”(網);球出界,說成“噻了”,即“side”(邊界),或“sideline”(界線);球打到兵乓桌上不平的東西影響球正常跳動路線,說成“淺石”,即“jamp”(跳動,突變);打平了,說成“丟矢”,即draw(平局)。照人臉上打一拳叫打一“頗奇”,即“boxing”(拳擊);足球手球叫“海裏跛”,即“handball”(手球);後衛叫“擺客”,即“back”(後麵的);中場中鋒隊員叫“三德”,即“center”(中心,中鋒)。

劉歆生向家人展示漢口規劃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