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入廁”和“水”的故事

“古三皇”,老人們也叫它“苦三皇”,在這裏居大不易,事事為難。

吃喝拉撒睡,老街老巷基礎差,別的不說,連最起碼的衛生設施都沒有,民生艱,解決民泄也不易。

解放前,這裏連公共廁所都沒有,各家都備有木製的圍桶(馬桶),有的家裏還有裝圍桶的櫃子,名曰“金櫃”,不用時可以坐人。

過去漢水上有座碼頭叫糞碼頭,就是專門收裝轉運糞便的,人們倒圍桶要到糞碼頭去倒,所以這一帶把倒圍桶也叫“下河”。常有附近郊區的農民進城積肥,挑著糞桶在小街小巷裏大聲喊叫“下河了,下河了,再不來就走了咧!”。

這樣的情景在過去中國的老城區並不少見,比如上海的一些老弄堂裏,一大清早,就會有一長溜的馬桶陣赫然擺在人們的麵前。

解放後,修了公共廁所,人們倒圍桶就不必“下河了”,我家附近廁所就有三個,福建街的,滿春路的,清芬路口的,距離差不多,可以換著上。

小巷人口發展過速,廁所還是供不應求,排隊不是新鮮事。特別是每天早上,排隊上廁所,成了三皇街的新街景。凡公共廁所女用檔位都要少一些,然女性並不少,這就增加了女性排隊的概率,而且,一排就是排長隊。

我們把公共廁所叫做“洋茅室”,其實它一點都不洋,最初裏麵鋪的是木板,走在上麵一晃一晃的,不穩當,晚上連燈都沒有。小時候,有首諧趣的俚謠是這樣唱的:“半夜三更,茅室無燈,走進茅室,掉進糞坑,無人救我,英勇犧牲,為了紀念我,茅室裏安燈”。

後來廁所改為磚石蹲坑,也裝上了點燈,隻是仍然沒有衝水設備,糞便要靠人工淘。老北京過去也有許多這樣的廁所,著名的時傳祥就是因淘糞工作出色而成為全國勞動模範的。

八十年代開始,大量外地人湧進武漢做生意,廁所更是供不應求,於是搞起了經營化,承包,收“門票”,開始是每次五分,慢慢漲至三毛。

額外增加負擔,老街坊們有意見,居民委員會代表群眾出麵協調,搞了個折中方案,實行政策性的優惠,批發價,賣“月票”。錢貴倒是不貴,就是讓人覺得麻煩極了,早上一忙,往往忘記帶“票”,又冇帶錢,遇上一個把守認真的,真是急得人團團轉。

我兒子小時候每次從宜昌回漢口,最怕的是上廁所,一上長途汽車就擔心地問,到漢口上廁所”來不及了怎麽辦”?在家裏方便慣了,隨需隨用,到老家則要受憋。

不惟魚兒離不開水,凡是活的生物都如此,人當然也不例外,過去沒有自來水設施,用水難。

老漢口的自來水曆史雖然很早,這裏離水塔又不遠,三皇街的人享受自來水的便利卻是很晚的事。解放前,用井水受限製,氹子裏的水髒,吃水一般要到小河(漢水)裏挑。過去漢水很清亮,平常時候可以直接飲用,碰上下雨天,河水渾了,拿塊明礬在水缸裏攪一攪、鎮一鎮,就行了。明礬放多了,吃起來,水有點麻口。

街上也有專門挑水賣的,聽老人們說,過去大夾街、長堤街、福建街都是青石板路,挑水的人多,街上終日是濕淋淋的,油光光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小巷通了自來水,有了自來水供應站,我們把它叫“水管子”,家家戶戶備有水缸,用水就直接到水管子去挑。三皇街的水管子設在一座老土地廟裏麵,土地廟大概隻有四、五個平米,一張床,一個板凳,一個爐子,一位老婆婆負責放水,吃住都在裏麵。

一分錢可以挑5小桶水,一大桶等於2小桶,挑一大擔水,還要“找”一個竹牌,一個竹牌等於一小桶水。我們把這種竹牌叫做“歡喜”,湊足了四個歡喜又可以挑一大擔水。(“歡喜”一詞源自碼頭,碼頭工人把勞動計數用的籌牌叫做“歡喜”,“籌”與“愁”同音,故反訓為“歡喜”。)管放水的婆婆靠賺取水的差價為生,有時難免“慳”(小氣)一點,份量不足,各家各戶的水桶又不統一,有木桶,冰鐵桶,後來還有各式各樣的塑料桶,大小不一,放多放少,經常發生糾紛。最後還是居民委員會出麵,在各家的水桶上,用白油漆打上記號,有了權威尺度,這才化解了矛盾。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後,三皇街的住戶們才陸續結束了挑水吃的曆史,把自來水裝進了家裏,然後給自己弄個下水的擋,解決下泄的衛生問題。

各家門口基本上都有一個小水池,這樣可以不占居室麵積,洗洗涮涮也很方便。水龍頭從來是不上鎖的,大家仿佛約定一般,不會隨便用別人家裏的水。

水這玩意兒,太多了也麻煩,武漢人的生活曆史,有一半是與水有關係的。

三皇街地勢低窪,一逢下大雨,街上就成了水氹子,尤其是長堤街的水,一股一股地往下流,如果能豎起來的話,那簡直就是一個壯觀的大瀑布。於是乎,家家戶戶進入緊急狀態,全方位,齊動員,男女老少,一起忙碌,拿板子擋,找石頭墊,大桶小盆地往外戽水。然而,終究抵不過無縫不鑽的水強盜,人們隻得眼睜睜地看著家中“水漫金山”。

武漢人把下暴雨叫做“跑暴”,也叫“陣頭雨”,還有個十分形象的名字叫“砣子雨”,一砣一砣地往下甩。下這種雨多半從夏初開始,已經比較熱了。大人看著水浸濕的東西發愁,孩子們卻興高采烈,打的打水仗,“浩(淌)”的“浩”水玩,一個個不亦樂乎。記得有好多次我都是躺著漫膝蓋的水,朝學校走去,看著滿世界的水,當時也覺得新鮮有趣。

大概從八十年代開始,街上這樣的漬水現象才逐年減少了,人們的生活條件也大為改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