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大漢口。老滿春。古三皇

大漢口鬧市中心六渡橋附近,有條小街叫三皇街,老一輩的都叫它“古三皇”,這裏是我的出生地,從出生到1970年2月下放農村,我在那裏生活了將近16個寒暑,它包孕了我的整個幼年、童年和少年時代。

漢口的得名,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漢水的“入江之口”。蠻荒時期,這裏是古代雲夢大澤的一部分,蘆葦叢生、水鳥棲息,少有人煙。3500年前,江漢之濱突現一座巨大的城堡,人們叫它“盤龍城”。秦代以前,漢水的入江口在黃陂府河一帶,可以說,“盤龍城”是最老最老的“漢口”,當年它雄鎮華夏之南,威壓四方。可惜它不象古長安,古洛陽,它是一個幽靈,一個神州古城的幽靈,輝煌之後就消失了,它隨著漢水的改道而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明代成化年間,漢水又一次改道,從郭茨口經龜山北在龍王廟匯入長江,這次改道使得又一個新嶄嶄的“漢口”在華夏大地閃亮登場了,武漢也由“雙城對峙”變為“三鎮鼎立”。據說明代開國元勳劉伯溫曾預測過這一帶,叫“前五百年是一堆沙,後五百年是千萬家”,這一課堪稱“神算”。

由於江漢舟楫之便,商賈之利,漢口因而迅速成為一座新興商埠,它雖脫胎於漢陽,其發展速度和地域名氣卻遠遠超過了它的前輩。明末清初,漢口已位列全國四大名鎮之首了。

開埠以後,漢口更象吃了“發粉”一樣,快速地膨脹,膨脹。它的繁華熱鬧和獨特的區位優勢,吸引了四方列強、八方商賈、還有那無數的流民、手藝人、小業主。

也許是這裏的水太多了,老漢口的祖宗們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想方設法把水“戽幹”,然後填土起房。(這個傳統至今仍在延續,漢口的湖都被人填的沒剩幾個了)。人們修堤、排漬、填湖、造地、蓋房子,開工廠、做生意。大的湖塘,小的水氹,乃至於長長的玉帶河,都填平了,修了道路,蓋了高樓。

在外地人眼裏,老漢口的街巷簡直就是一團亂麻,無章可尋,住久了,就會發現老漢口的街巷也有個大概的規律。有人講東西向大街為“道”,這種講法不完全準確,比如說沿河大道就絕對不是東西向。準確的說法是:順水流方向而建的大街叫“道”,大致為東西向,南北向的則稱“路”,路與路之間的叫“街”,每條街上又各有一些橫七豎八的,彎彎扭扭的小巷子,巷子裏麵還有“裏”,上海人叫“裏弄”,武漢人叫“裏粉”,還有“坊”,跟“裏”差不多,都是一小片住宅小區的意思。當然,大街上也有“裏粉”,如“積慶裏”就在中山大道上。

漢口人不大講“東西南北”,否則的話,就不會有“東西湖”這樣不分東西的稱呼了。武漢有長江,漢水,按水流的方向,漢口人就有了“高頭,下頭”的地理概念;人有兩隻手,於是又有了“左,右”之分了,“高頭,下頭,左,右”,這就夠漢口人區分方位用了。

三皇街,其行政隸屬於武漢市江漢區滿春街道辦事處。

滿春街之名詩情畫意,三皇街之名古色古香。

滿春街,也叫滿春路、滿春橫馬路,呈南北走向,西北起於中山大道友誼路口以西,南抵長堤街,得名比較晚,大概在二十世紀初。過去這一帶,土氹水塘,爛泥臭溝,雜花生樹,蛙鳴蟬噪,光緒三十三年張之洞拆除漢口城牆,修建後城馬路,因臨近六渡橋,此處便一下子熱鬧起來,很快成為都市裏跑江湖人的一塊寶地。

此處最初建有“滿春茶園”,所謂茶園並非單一喝茶的地方,它實際上是戲館,人們一邊喝茶聊天,一邊聽戲,這種經營模式是從上海傳過來的,上海工商巨子劉鴻生的祖父劉維忠經營娛樂業,他最初在大新街元芳花園東首建造了滿春茶園,不久又在湖北路廣東路之間開了丹桂茶園。滿春,實際是個“移名”。當年漢口的一些茶園,如“滿春、丹桂、群仙”等,都直接用的是上海茶園的現成招牌。

漢口的滿春茶園時酷愛戲曲的劉天保藥店老板劉子陶創辦的,就在三元殿的旁邊,時間是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劉老板邀請戲班進茶園唱戲,有楚劇,有漢劇,也有其他劇種,什麽受人歡迎就唱什麽戲。名角組班,生意日隆,市場需求旺,經營情況良好,漢口滿春茶園的生意規模日益擴大,遂順勢升檔為專業化的“滿春戲園”。劇場台口頂上懸掛有“滿眼皆春”橫匾,合“滿園春色看不盡”之意。這裏整日間熙熙攘攘,三教九流,鶯歌燕舞,在視聽享受的同時,人們搞交易,談生意,作揖問安,逢場作戲。

“滿春”聲名遠揚,興盛一方。漢調名角李彩雲,楚劇大腕李百川、沈雲陔、京劇名宿蓋叫天,夏月潤、夏月珊等都曾組班進園演出。辛亥首義,黃興元帥還把這裏作為司令部,指揮起義軍與滿清軍戰鬥。最後,這曾顯赫一時的娛樂場所終毀於戰火,煙消雲散,街道民居得以殘存,“滿春”之名也有幸保留下來了。

追根溯源,滿春的名字,還是從上海漂來的。

“1868年續漢陽縣誌圖”中,“三皇殿”赫然在目三皇街得名時間就早多了,過去這裏有座“三皇殿”,是個道觀,據說供奉過“伏羲、神農、軒轅”,也就是所謂的“天皇,地皇和人皇”。在“1868年續漢陽縣誌圖”中,“三皇殿”已經是赫然在目了,1876年的“湖北武漢全圖”,“三皇殿”看不到了,但多出一個街名,叫“古三皇”,由此推斷“古三皇“的地名至少有130餘年了。清宣統年間印行的”武漢城鎮合圖”中,出現一個新標記“古三皇殿”,估計還有一些遺址存在。解放後,老人們仍叫這裏“古三皇”,隻是三皇古觀早已是無跡可尋了。

三皇街最初是一些蘆棚茅屋,到處還殘留一些大大小小的水氹子。形成街巷以後,也是屢遭劫難,最大的兩次是“水與火”的洗禮。1931年,漢口發大水,這裏成為一片澤國,其後,又遭火災,將這裏燒個精光。當然,還有戰亂,饑荒,偷搶、日寇鐵蹄的踐踏、惡勢力的欺壓……好在這裏的居民多為草根小民,生命力強,象貓一樣有九條命,隻要有點春風,就又忙著長新根,發新芽,一個個直往上“衝”。到五十年代初,這裏人煙稠密,人氣旺盛,而且基本上沒有什麽平房和茅屋了。

“1876年湖北武漢全圖”中,“三皇殿”已無存,多出一個街名,叫“古三皇”。

三皇街頭枕滿春路,腳達銅人像,基本上與長堤街的下頭,和清芬路是平行的。走在通向長堤街的通道上,你會明顯感覺到是在爬坡,你會覺得長堤街的確是建在一道長堤上。更有趣的是,有幾家大門開在長堤街,後門卻在三皇街,隻不過,要到三皇街,還要下十幾步的階梯。

“滿春”後來成為街道辦事處的名字,文革破四舊,把滿春街改名“紅星街”,把三皇街改為“創造街”,文革後,滿春街恢複了街名,三皇街的街名卻杳如黃鶴,一去不複返了。

“清宣統年間武漢城鎮合圖”中,有“古三皇殿”的標識,想必部分遺址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