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昇與活字印刷

同學們,當你從書包裏拿出課本準備上課時,你曾想過,這書是從哪來的?書上密密麻麻的方塊字是怎麽印上去的?說到印書啊,你必須記住一個人——畢昇,就是這個人發明了印刷術,才有了世界上各種各樣的書。畢昇一次小小的印刷創新,給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印刷大革命!對印刷業的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帶來了無法估量貢獻!

死版刻字累死人!

畢昇是我國宋代偉大的發明家,從小生活在一外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由於家裏經濟困難,十幾歲的時候,父親就沒錢讓他讀書,叫他到一家印刷廠當工人。那時的印刷工人十分辛苦,印刷技術落後,工人勞動強度很大,最簡單的一本書,要印幾個月甚至半年才能完成。

那時所有的印刷廠采用的都是死版印刷。什麽是死版印刷?就是把字一個一個刻在木版上,一個版子了要刻幾百個字,這些字不能活動,都死死地擠在一版子上,所以叫它死版。

而且做這種死版還很費勁,比如一頁書就是一個版,做這個版子要許多工序。首先是選好木料,做版子的木料很講究,普通的木板不好刻字,必須用最好的桃木或楠木做成。一塊塊與書頁一樣大小的版做好了,然後刨光打磨。打磨光滑後,再交到刻字工那兒,由刻字工人先將要印刷的書,一個字一個字反過來寫到版子上,然後,再把那些字一筆一畫地刻出來,沒筆畫的地方用刻刀刻掉了,有筆畫的地方留在版子上,一塊整版刻完了,刷上墨,再倒過來往紙一印,就是一頁書。版子上的字不能刻大,刻大了浪費版子,字刻得越小越省版子,所以,刻一塊版子十分不容易,不但刻得人眼酸手痛,同時還要特別仔細,不能刻錯字,要是一塊版子刻好了,發現中間有一個錯字,那就糟了!整塊版子就得刨平重刻。那時的刻字工人辛苦極了!有的人不到三十歲,眼睛就看不見了!所以,有的刻字工人一輩子也刻不成一部書。如果一本書有10頁,就得刻10張版子,有100頁就得刻100張版子,一般的書都有幾百頁,想想看,這要多大的工作量!要用多少木版,要花多少時間,才一刀一刀地刻出來!常常印一本書的版子,就要幾間房子來堆放,車間裏到處都是堆的版子。一本書印好了,這些版子也就成變材火,一點用也沒了,多麽浪費!多少心疼呀!

畢昇就是在這樣的印刷廠裏幹了十幾年的活,什麽活都幹,他到山上去伐過木,他做過版子,做得最多的是刻字,刻得腰酸背痛,一天也刻不了幾十個字。特別是上等楠木做成的版子,更能刻。楠木生長在我國南方的原始森林中,一般的樹齡也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所以,楠木的質量很重,木質特別堅硬,一般的木料,一刀就能刻出一道口子,而楠木七刀八刀也刻不出一個口子。可想而知,一塊版子幾百個字,工人們要刻少天哪!

“過家家”的啟發

哎!到底怎樣改變這種落後的印刷技術呢?說來也真叫巧的,畢昇是從他小兒子的一次遊戲中,得到了一個開天辟地的啟示!

畢昇成家不久,就生有了個兒子,家裏還養了一頭豬。小兒子才七八歲,每天一下學,畢昇就叫他去挖野菜喂豬。

一天,天都快黑了,畢昇下班回家,隻聽豬在圈裏餓得嗷嗷叫,挖野菜的小兒子卻不見蹤影。畢昇很著急,就跑到山裏去找兒子。

小兒子今天不想自己挖野菜,他想用不費力的方法得到喂豬的野菜。他看見鄰居家的孩子挖了滿滿一筐野菜,就相想通過他們常做的一種遊戲,將鄰居家小孩的野菜贏到自己的筐裏來。這種遊戲,村裏孩子個個都會做,做起來也方便,原來叫做“猜螺螺塘”,現在叫做“過家家”。村裏孩子做起來很熟悉,先在田邊地上挖個小坑坑,參賭的人每人挖一個。坑挖好了,每個人在自己的小坑坑裏放滿自己挖的野菜做賭本。然後再到河邊撿個小螺螺殼,這種螺螺殼由誰掌握,誰就是莊主。孩子們常常有好幾種方法來做這種決定,最常見的就是比尿尿,誰尿得最遠,就由誰掌握螺螺殼做莊主。

這一次畢昇的小兒子尿得最遠,他當仁不讓握著螺螺殼做莊主。這小子玩“猜螺螺塘”比誰都聰明玲瓏,一會兒,手伸進這個小坑坑,一會又伸進那個小坑坑,隻見他的兩手不停地在兩個小坑坑裏來去倒,那個螺螺殼就跟變戲法一樣,不停地隨著他的手在兩個小坑坑裏鑽,看得鄰居家小孩眼花繚亂弄,總是猜不對,他猜螺螺殼在這個坑了,卻又到了另一個坑裏,弄得一會就輸了一坑野菜,一會又輸一坑野菜。看著自己辛辛苦苦挖來的一筐野菜,一會就輸到畢昇兒子筐裏了,就傷心得哭起來。

畢昇站在他們後邊,看著好笑,正想說鬼兒子幾句,他自己突然眼一亮——想起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孩子們猜螺螺塘的螺殼是活的,可以從這個坑倒到那個坑,那麽印刷版子的字能不能也用活字來去倒呢?可以從這個版倒到那個版子呢?要是用一個活字來代替死字,多次使用,不就不用刻那麽多字?不就省力多了嗎?畢昇一有這個想法,如同黑夜裏突然打開一道天窗似的,心裏一下亮起來!眼睛一下亮起來!他激動得跨過幾道溝,發瘋似的往印刷廠跑,他要把這種想法告訴同伴。

同伴們聽了,都十分激動,都說畢昇想起一個好辦法!可怎麽將死字變成活字呢?一個個望著畢昇,都不知他想的這種方法能不能實現。

啊!膠泥活字

畢昇隻是受了兒子玩遊戲的啟示,具體怎麽做,他也沒底。不過他相信,這肯定是一種更省力的做法,一定得想辦法改進落後繁重的印刷方法。畢昇先將原來的做版子用的木料,鋸成一個個長長的小方塊,然後在小方塊的一端刻上反體字,再倒過來印在紙上,就是個正體字。這樣做,字是活了,不像先前刻在版子上的字都是死字,挪動不得,印過了,就再也取不下來了。可是,這些長長的小木塊,要拚成一個能印刷的版子卻十分困難,因為小木塊再拚起來的版子都是太大!太散!很難拚成一塊整體的版子。而且在單獨一塊小方木上刻反寫的字,由於木料紋理疏密不勻,木活字沾水後容易變形,不適合做版子,而且刻起字來更費力。

怎麽辦?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

畢昇飯不想吃,覺不想睡,一連想了許多天,經過一次一次的實驗,找到一種比小木塊更好的刻字材料——膠泥!

當地有一種很粘的泥土,再加上一定比例的膠,反複攪和,然後放到太陽下曬幹,就像橡膠似的,但比橡膠結實。將這種膠泥製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像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再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這種膠泥燒成的字,能夠連續印刷若幹次也不會壞。

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的常用字都得備上幾個、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以備同一塊版內相同字的重複使用。這樣的膠泥活字做多了,撿起來不方便,在一大片字海裏去找一個字,非常困難。後來,畢昇按照漢字的聲母排列或部首排列,將同聲同韻的字排到一起,撿起來就方便多了。若到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事前沒有準備的話,也可以隨製隨用。

這樣,工人們在排版時,再不用在十分堅硬的楠木板上一個個刻字,他們可以直接去揀一個個活字。撿字時,手裏端著一個事先做好的鐵板,鐵板上鋪上粘合劑(鬆香、蠟和紙灰),按照文章的按照文章的字句段落去撿字,將一個個活字依次排放在跟書頁一樣大小的版子上。一個版子的字撿完了,再在版子四周圍加上鐵框,固定好那些鬆動的活字。等一個版子也就是一頁書的字撿完了,再用火加熱,讓粘合劑將一個版子的活字固定成一個整體,稍微冷卻時,用平板把版麵壓平,待到完全冷卻後,就可以刷了。印完後,將印版子放到火一烘,粘合劑熔化,再拆下一個個活字,按聲韻排列,放到字架上,留著下次排版再用。

啊!誰能相到,受到小兒子的一次遊戲啟發,畢昇卻帶來了印刷業的翻天覆地一場大革命?1584年,這種活字排版印刷術傳到歐洲,改變了世界的印刷技術。

因為有了畢昇,世界上才有了成千上萬的書!

因為有了畢昇,人類才有了更快的文明傳播!

因為有了畢昇,社會才有了今天的進步!

所以,當你知道書是怎麽來的,你就一定會懷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畢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