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是我國隋朝時期偉大的醫藥學家,他的一生中親自采集各種藥物八百多種,配製的藥方五千三百餘首,著書三十卷,二百三十二門,為我國醫藥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世人為了紀念的豐功偉績,稱奉他為“藥王”。
聰明的小藥師
孫思邈自幼聰明過人,七歲開始讀書,“日誦千言,過目成誦”,學習非常用功。因為小時候患有疾病,後來他改學醫道。
孫思邈的家鄉在山西洪洞,那裏盛產藥材,他一麵學習醫書,一麵背著藥簍,穿山越嶺,進山采藥。小小年紀,就走遍了家鄉的名山大川。采回來的那些藥草,一一晾曬,曬幹後加工成中藥。每一種草藥,它什麽藥性?能治什麽病?適合哪種人服用?孫思邈都要親自進行嚐試。藥都是有副作用的,有些不知名的野藥草毒性特別強,一不小心會把人毒死,孫思邈每次都冒著生命危險才獲得第一手資料。八百多種草藥,五千多種藥方,他經過多少次努力呀!真正是“酸甜苦辣,鹹澀麻腥”,伴隨了他的一生。
孫思邈二十歲時,醫道學成,凡是找他看病的人,有錢沒錢的,一律不收費,還騰出房子給遠道而來的病人住,並親自熬藥給病人喝。無論白天黑夜,隻要有人請他看病,風雨無阻,從不推辭。
山村裏,有的人白天視力正常,一到了晚上,什麽也看不見,不知得了什麽怪病,都來找到孫思邈看。孫思邈發現,患這種病的都是窮人,整天幹活,又吃不飽,更談不上營養。醫書中有“肝開竅於目”的說法,他讓夜盲症病人自己上山捕打獵,吃動物的肝髒,果然,這些患夜盲症病的人就慢慢地好了。
神醫呀!神醫!
孫思邈是世界上導尿術的發明者。有一個病人得了尿瀦留病,撒不出尿來。孫思邈看到病人難受的樣子,他想,吃藥已經來不及了,正好看見鄰居小孩拿著根青蔥管吹著玩,孫思邈決定用蔥管來試一試。於是,他從小孩要過蔥管,在火上輕輕燒了燒,消毒後,小心翼翼地插進病人的尿道,不一會,尿果然順著蔥管流了出來。
當地有幾家生活富裕有人找他看病,這些病人,常常是渾身發腫,肌肉疼痛,整天沒勁。那麽,這是一種什麽怪病呢?為什麽好好的人會渾身酸痛無力呢?孫思邈看來看去,診斷這些人得了“腳氣病”。他就仔細研究,為什麽窮人會得夜盲症,而富人會得腳氣病呢?這肯定與日常飲食有一定關係。富裕人家多吃精米白麵,魚蝦肉蛋,而窮人多吃五穀雜糧。粗糧夾雜著米糠麩皮,精米白麵把這類東西全去掉了。因此,腳氣病很可能就是缺少米糠和麩皮的某些物質引起的。於是,他試著用米糠和麥麩皮來治療腳氣病,結果療效很好,不到半年,周圍得腳氣病人都陸續治好了。
孫思邈長期采藥製藥,治病救人,積累了許多著名的藥方,後來他把這些藥方集成一部書,叫《千金方》,這些藥方每一個都價值千金,非常寶貴,所以叫“千金方”。
一天,孫思邈行醫來到山裏,山上有座廟,山坡上有個小男孩在哭。孫思邈上去問小男孩:“小朋友,你為什麽一個人在這裏哭呀?”
那小男孩對孫思邈看看,一個瘦瘦的老頭,也不理他,又哭。
孫思邈又問:“你家大人呢?”
那小男孩停住哭,手對山下一指。
孫思邈看看,有個男人正往山下走去。孫思邈估計那男人可能就是小男孩的父親,就喊:“老鄉,你為什麽不等你孩子一起走呀?”
那男人聽有人喊,又回過頭往山上走,走到孫思邈跟前說:“他是我兒子。不瞞你說,這孩子從小就有個毛病,隻吃素,不呼暈,不但什麽肉都不吃,連雞蛋也不吃!你看這孩子長的!今年都十五歲了,才這麽點高!聽人家說,不吃暈的孩子應該到廟裏做和尚。我就把他送來了,可他死活不肯當和尚,非要跟我回家,剛才被我紮實揍了一頓!”
孫思邈一聽,馬上從袖中取出一包藥末交給那村民,說:“你先把孩子領回家,把這劑藥給他熬了。三天後,來這裏見我。”
那村民對孫思邈看看,問:“仙家大名?”
“孫思邈。”
“啊!你就是孫神醫呀?”村民一聽,馬上拽了一下兒子一齊給孫思邈磕頭。
三天後,那村民高高興興地領著小兒子來到廟上見孫思邈。
孫思邈問他:“孩子口味如何?”
那村民激動地說:“好了!吃了你的藥,第二天就想吃肉了。你真是神醫呀!”
其實,孫思邈給這個村民的藥方,也不是什麽特別金貴的藥,隻是一些藥草製成的藥沫,這種藥可以改變人的味覺腺而已。
他的行醫“十要”
孫思邈的聲譽立即傳遍了長安城!
不久,隋文帝知道了,下召請他出任“國子博士”的高官。
孫思邈不想離開他的鄉親,不想離開他的山川,不想離開他的醫藥研究,裝病謝絕了皇帝。
孫思邈一生十分注重醫德,他告誡學子們,醫生一定做到“十要”,一要熱愛祖國的醫學;二要醫術精益求精;三要視病人如親人;四要不為名利;五要不畏艱險赴救;六要加強責任感;七要醫生和病家不談與治病無關的話;八要對患者一視同仁;九要切勿驕傲;十要團結同道。
孫思邈活了一百零一歲,他把一生所積累的驗方編成《備急千金要方》,還著有《攝生論》、《福壽論》等醫書。孫思邈的醫學著作集七世紀以前中國醫學之大成,充實和擴大了我國的醫學寶庫。他的高尚醫德,永垂青史!民間各地建起大大小小的藥王廟,一千多年來,香火不斷,人們用各種形式懷念這位偉大的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