齕 石〔1〕

新城王欽文太翁家〔2〕,有圉人王姓〔3〕,幼入勞山學道〔4〕。久之,不火食〔5〕,惟啖鬆子及白石,遍體生毛。既數年,念母老歸裏,漸複火食,猶啖石如故。向日視之,即知石之甘苦酸鹹,如啖芋然〔6〕。母死,複入山,今又十七八年矣。

【注釋】

〔1〕齕(hé),咬嚼。

〔2〕新城,明清縣名,現屬山東省淄博市桓台縣。王欽文,即王與敕(1609—1685),著名詩人王士稹的父親。其字欽文,別字匡廬,清順治元年拔貢生,終生未仕。太翁,清代尊稱他人之父。

〔3〕圉(yǔ)人,原為《周禮》官名,掌管養馬放牧等事,後世常泛稱養馬之人。

〔4〕勞山,又名嶗山、牢山、輔唐山,現屬山東青島市嶗山縣。宋元以來,山中多建道觀,遂成中國道教名山。

〔5〕火食,即吃熟食。

〔6〕芋,即芋頭,古人也稱蹲鴟,一種植物,富含澱粉,可供食用。

【簡評】

以白石為飯,晉人早有記述,如《太平廣記》卷九引晉葛洪《神仙傳》:“焦先者,字孝然,河東人也,年一百七十歲。常食白石,以分與人,熟煮如芋食之。”所啖白石並非生吞,而是“熟煮”,這可能屬於一種類似石頭的球莖植物,以訛傳訛,就成了“仙家”美談。蒲鬆齡所記述之圉人啖白石,屬於生吞,應是當時鄉裏名宦兼著名詩人的王士稹家中事,有筆記為證,似是實錄。而《山東通誌》卷三○《仙釋誌·元》著錄這位啖石奇人是元朝人:“王嘉祿,新城人。少入勞山,遇道士,教以五禽之術。久遂不食,但以石為飯,或食鬆柏葉,渴則飲澗水。久之,遍身生毛寸許。一日,思其母,歸複火食,毛盡落,然食石如故。嚐囊石自隨,映日視之,即辨其味。著齒無聲,如粉粢糕餌。後母死,複入勞山,遂不知所終。”而民國間周宗頤編《太清官誌》卷一《王道人仙傳》中,也有王嘉祿之事,可證其為元代人無疑,早於王士稹三百餘年,其《池北偶談》所謂“予家傭人”說當係王氏祖先家事,所記也不過得自於家中傳聞而已。李學良《〈聊齋誌異〉中〈齕石〉篇的本事考證》中認為“齕石”乃服雲母,屬於道教的服食方術一類。

但從現代醫學而言,“齕石”或許屬於異食癖,隻不過因有“勞山學道”的經曆,使之蒙上了一層“仙話”的色彩。對於異食癖,古人筆記多有記述,如明陸容《菽園雜記》卷四有雲:“古人嗜味之偏,如劉邕之瘡痂,僻謬極矣。予所聞亦有非人情者數人。國初名僧泐季潭喜糞中芝麻,雜米煮粥食之。……南京國子祭酒劉俊喜食蚯蚓。”現代關於異食癖的記述更是五花八門,如嗜食土塊、石頭、頭發、煤塊,乃至玻璃、錢幣等等,無奇不有。而現代醫學解釋異食癖者,或許因人體缺鋅或鐵所致,屬於生理疾病;但一些患者並不缺少這些微量元素,就屬於心理問題了。有些患者因異食而患有多種疾病,甚至早夭;但有些異食癖者消化係統卻絲毫不受影響,體格健壯,現代醫學也難以做出合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