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大聖〔1〕

許盛,兗人〔2〕。從兄成賈於閩〔3〕,貨未居積〔4〕。客言大聖靈著,將禱諸祠。盛未知大聖何神,與兄俱往。至則殿閣連蔓,窮極弘麗。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蓋齊天大聖孫悟空雲。諸客肅然起敬,無敢有惰容。盛素剛直,竊笑世俗之陋。眾焚奠叩祝,盛潛去之。既歸,兄責其慢。盛曰:“孫悟空乃丘翁之寓言〔5〕,何遂誠信如此?如其有神,刀槊雷霆〔6〕,餘自受之!”逆旅主人聞呼大聖名,皆搖手失色,若恐大聖聞。盛見其狀,益嘩辨之,聽者皆掩耳而走。

至夜,盛果病,頭痛大作。或勸詣祠謝,盛不聽。未幾,頭小愈,股又痛,竟夜生巨疽,連足盡腫,寢食俱廢。兄代禱,迄無驗。或言:神譴須自祝。盛卒不信。月餘,瘡漸斂,而又一疽生,其痛倍苦。醫來,以刀割腐肉,血溢盈碗。恐人神其詞,故忍而不呻。又月餘,始就平複,而兄又大病。盛曰:“何如矣!敬神者亦複如是,足征餘之疾非由悟空也。”兄聞其言,益恚,謂神遷怒,責弟不為代禱。盛曰:“兄弟猶手足。前日支體糜爛而不之禱〔7〕;今豈以手足之病,而易吾守乎?”但為延醫剉藥,而不從其禱。藥下,兄暴斃。

盛慘痛結於心腹,買棺殮兄已,投祠指神而數之曰〔8〕:“兄病,謂汝遷怒,使我不能自白。倘爾有神,當令死者複生。餘即北麵稱弟子〔9〕,不敢有異詞;不然,當以汝處三清之法,還處汝身〔10〕,亦以破吾兄地下之惑。”至夜,夢一人招之去,入大聖祠,仰見大聖有怒色,責之曰:“因汝無狀〔11〕,以菩薩刀穿汝脛股〔12〕;猶不自悔,嘖有煩言〔13〕。本宜送拔舌獄,念汝一生剛鯁〔14〕,姑置宥赦。汝兄病,乃汝以庸醫夭其壽數,於人何尤〔15〕?今不少施法力,益令狂妄者引為口實〔16〕。”乃命青衣使請命於閻羅。青衣白:“三日後,鬼籍已報天庭,恐難為力。”神取方版〔17〕,命筆,不知何詞,使青衣執之而去。良久乃返,成與俱來,並跪堂上。神問:“何遲?”青衣白:“閻摩不敢擅專,又持大聖旨上谘鬥宿〔18〕,是以來遲。”盛趨上拜謝神恩。神曰:“可速與兄俱去。若能向善,當為汝福。”兄弟悲喜,相將俱歸。醒而異之,急起,啟材視之,兄果已蘇,扶出,極感大聖力。盛由此誠服信奉,更倍於流俗。而兄弟貲本,病中已耗其半;兄又未健,相對長愁。

一日,偶遊郊郭,忽一褐衣人相之曰〔19〕:“子何憂也?”盛方苦無所訴,因而備述其遭。褐衣人曰:“有一佳境,暫往瞻矚,亦足破悶。”問:“何所?”但雲:“不遠。”從之。出郭半裏許,褐衣人曰:“予有小術,頃刻可到。”因命以兩手抱腰,略一點首,遂覺雲生足下,騰踔而上〔20〕,不知幾百由旬。盛大懼,閉目不敢少啟。頃之曰:“至矣。”忽見琉璃世界〔21〕,光明異色,訝問:“何處?”曰:“天宮也。”信步而行,上上益高〔22〕。遙見一叟,喜曰:“適遇此老,子之福也!”舉手相揖。叟邀過諸其所,烹茗獻客〔23〕;止兩盞,殊不及盛。褐衣人曰:“此吾弟子,千裏行賈,敬造仙署,求少贈饋。”叟命僮出白石一柈〔24〕,狀類雀卵,瑩澈如冰,使盛自取之。盛念攜歸可作酒枚〔25〕,遂取其六。褐衣人以為過廉〔26〕,代取六枚,付盛並裹之。囑納腰橐〔27〕,拱手曰:“足矣。”辭叟出,仍令附體而下,俄頃及地。盛稽首請示仙號〔28〕,笑曰:“適即所謂觔鬥雲也〔29〕。”盛恍然,悟為大聖,又求祐護。曰:“適所會財星〔30〕,賜利十二分〔31〕,何須他求。”盛又拜之,起視已渺。既歸,喜而告兄。解取共視,則融入腰橐矣。後輦貨而歸〔32〕,其利倍蓰〔33〕。自此屢至閩,必禱大聖。他人之禱,時不甚驗;盛所求無不應者。

異史氏曰:“昔士人過寺,畫琵琶於壁而去;比返,則其靈大著,香火相屬焉〔34〕。天下事固不必實有其人,人靈之,則既靈焉矣。何以故?人心所聚,而物或托焉耳。若盛之方鯁,固宜得神明之祐,豈真耳內繡針,毫毛能變,足下觔鬥,碧落可升哉!卒為邪惑,亦其見之不真也。”

【注釋】

〔1〕齊天大聖,古小說中以猴為原型的神怪形象,或稱之為孫悟空。

〔2〕兗,明清兗州府,現屬山東省兗州市。

〔3〕閩,古種族名,生活於今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帶,後因稱福建為閩。

〔4〕居積,囤積。

〔5〕丘翁,即丘處機(1148—1227),字通密,號長春子,金登州棲霞(今屬山東省)人。自幼父母雙亡,十九歲入山學道,拜全真教主王重陽為師,後隱居棲霞山中。

〔6〕刀槊(shuò)雷霆,遭受刀槍與震雷的懲罰。槊,古代兵器,即長矛。

〔7〕支體,指整個身體。

〔8〕數(shǔ),數說責備。

〔9〕北麵,拜人為師,這裏是成為信奉者的意思。

〔10〕“當以”二句,就用《西遊記》中你在車遲國處置三清聖像的方法來對待你的塑像。據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四回《法身元運逢車力,心正妖邪度脊關》,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一行闖進車遲國三清殿,分別變化為元始天尊、靈寶道君、太上老君這三清;為防泄漏天機,孫悟空就令豬八戒將三尊原聖像投入了廁所內。

〔11〕無狀,行為失檢,沒有禮貌。

〔12〕菩薩刀,出處不詳,應是聊示薄懲的責罰器具。菩薩,佛教名詞,梵文菩提薩埵之省,原為釋迦牟尼修行而未成佛時的稱號,後泛用為對大乘思想的實行者的稱呼。這裏謂觀世音菩薩,即民間意識中的慈悲化身,屬於救苦救難之神。脛股,人的小腿與大腿。

〔13〕嘖(zé)有煩言,原意為互相責備,爭論不一,這裏是指紛雜的指責和非議。

〔14〕剛鯁(gěng),亦作“剛骰”,剛強正直。

〔15〕尤,過失,罪愆。

〔16〕口實,借口。

〔17〕方版,即“方板”,古代對公文或文書的稱呼。

〔18〕鬥宿(xiù),有星六顆,在北鬥星以南,形似鬥。神怪小說中指南鬥之神,據說為注生之神。

〔19〕褐衣,粗布衣服,古代貧賤者所穿。

〔20〕騰踔(chuō),跳起,淩空。

〔21〕琉璃世界,即“淨琉璃世界”,佛教語,指藥師如來之淨土,或稱藥師淨土。因此世界以琉璃為地,或以此世界及其教主本身皆清淨如琉璃,故有此稱。這裏係借喻天上世界。

〔22〕上上益高,向上越走越高。

〔23〕烹茗,原意為煮茶,明清時品茗已用衝泡法,即“沏茶”。

〔24〕柈(pán),盤子。

〔25〕酒枚,即“酒籌”,飲酒時用以記數或行令的籌子。

〔26〕廉,少。

〔27〕腰橐(tuó),係於腰間的盛物袋子。

〔28〕稽(qǐ)首,古代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仙號,神仙的名號。

〔29〕觔鬥雲,明吳承恩《西遊記》中孫悟空翻跟鬥時駕的雲。

〔30〕財星,古代對主財的星宿的稱呼,此星照臨,財運就興旺。

〔31〕十二分,形容將獲利無算。十二,對應財星前所贈白石十二枚。

〔32〕輦貨,載運貨物。

〔33〕倍蓰(xǐ),指數倍。蓰,五倍。

〔34〕“昔士人”五句,用書生在寺院偶畫琵琶而為村人所崇信供養事。據《太平廣記》卷三一五引《原化記·畫琵琶》,一書生善畫,行船偶經江西某寺院,適僧不在,即於房門素壁上畫一琵琶而去。僧歸,戲告村人“恐是五台山聖琵琶”,於是以訛傳訛,受到四方供養,並且“禮施求福甚效”。後此書生又泊船過此寺,聞聽此事,用水洗淨前所畫琵琶,並向村民解釋事情因由原委,從此“靈聖亦絕”。

【簡評】

舊時,最初民間關於齊天大聖的崇拜帶有明顯的地域色彩,蒲鬆齡此篇所言者發生於福建一帶,與尤侗《艮齋雜說》卷五所記福州事略同:“福州人皆祀孫行者為家堂,又立齊天大聖廟,甚壯麗。四五月間,迎旱龍舟,裝飾寶玩,鼓樂喧闐,市人奔走若狂,視其中坐一獼猴耳。無論《西遊記》為子虛烏有,即水簾洞豈在閩粵間哉!風俗怪誕如此,而不以**祠毀。然則杜十姨、五髭須相公,固無怪也。”而此等荒誕無稽的崇奉,清初也傳至中原。雖不如福建一帶的祭祀規模大,但多了很多野祀,可見俗信的傳播力度。愚昧一旦與迷信結伴,即便在資訊不發達的古代,同樣很大的擴散性。人能造神,或出於某種不可告人之目的,絕非純粹的庸人自擾。讀蒲鬆齡這篇《齊天大聖》,諸多幻境之生,或由信奉者所自造,“異史氏曰”所謂“人心所聚”的一番議論,也值得今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