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 婦

邑西磁窯塢有農人婦〔1〕,勇健如男子,輒為鄉中排難解紛。與夫異縣而居。夫家高苑〔2〕,距淄百餘裏;偶一來,信宿便去〔3〕。婦自赴顏山〔4〕,販陶器為業。有贏餘,則施丐者,一夕,與鄰婦語,忽起曰“小腹微痛,想孽障欲離身也〔5〕。”遂去。天明往探之,則見其肩荷釀酒巨甕二,方將入門。隨至其室,則有嬰兒繃臥,駭問之,蓋娩後已負重百裏矣。故與北庵尼善,訂為姊妹。後聞尼有穢行〔6〕,忿然操杖,將往撻楚〔7〕,眾苦勸而止。一日,遇尼於途,遽批之〔8〕。問:“何罪?”亦不答。拳石交施〔9〕,至不能號,乃釋而去。

異史氏曰:“世言女中丈夫,猶自知非丈夫也,婦並忘其為巾幗矣。其豪爽自快,於古劍仙何以少殊〕,毋亦其夫亦即磨鏡者流耶〔10〕?”

【注釋】

〔1〕邑西,指淄川縣(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西。磁窯塢,乾隆八年《淄川縣誌》卷二下《鄉村》“西南鄉”有磁窯塢,曾為當地集市所在。

〔2〕高苑,明清縣名,屬青州府,現屬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

〔3〕信宿,連宿兩夜。

〔4〕顏山,明清鎮名,又稱“顏鎮”、“顏神鎮”,明末清初隸屬山東益都,現屬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

〔5〕孽障,孽根,古代對子女或胎兒的昵稱。

〔6〕穢行,**的行為,這裏指男女私情。

〔7〕撻(tà)楚,鞭打,這裏指杖擊。

〔8〕批,用手擊。

〔9〕拳石交施,拳頭與石塊互用。

〔10〕毋亦,同“無亦”,不也,表示委婉的反問語氣。磨鏡者,指帶有某種神秘性質而身份平常的人物。唐裴鍘《傳奇·聶隱娘》中,唐貞元中魏博大將聶鋒之女聶隱娘,年十歲即被一女尼攜去,學成出神入化的劍仙之術,五年後又被送回聶鋒家中,“忽值磨鏡少年及門,女曰:‘此人可與我為夫。’白父,父不敢不從,遂嫁之。其夫但能淬鏡,餘無他能。”磨鏡,磨治銅鏡,古用銅鏡,須常用藥磨光方能照影。

【簡評】

人是社會的動物,相互交往中須扮演不同的角色方能和諧共處。《農婦》中的這位女中豪傑率真無隱、任性而行,乃至性別鴻溝在其心目中也**然無存,淳樸自然的道德信仰是其不失赤子之心的精神依據。小說作者通過農婦生產後若無其事地大力勞作、痛毆有“穢行”之女尼二事,著墨無多,將一位灑脫豪爽性格的“女漢子”形象和盤托出,頗為傳神。蒲鬆齡在“異史氏曰”中對這位農婦獎譽有加,其原因就在於對於渾沌未鑿的“真人”的景仰,其間或有作者不滿社會崇尚虛假偽善的因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