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 角

胡大成,楚人〔1〕,其母素奉佛。成從塾師讀,道由觀音祠,母囑過必入叩。一日,至祠,有少女挽兒遨戲其中,發裁掩頸,而風致娟然。時成年十四,心好之。問其姓氏,女笑雲:“我祠西焦畫工女菱角也。問將何為?”成又問:“有婿家否?”女酡然曰〔2〕:“無也。”成曰:“我為若婿,好否?”女慚雲:“我不能自主。”而眉目澄澄〔3〕,上下睨成,意似欣屬焉〔4〕。成乃出。女追而遙告曰:“崔爾誠,吾父所善,用為媒,無不諧。”成曰:“諾。”因念其慧而多情,益傾慕之。歸,向母實白心願。母止此兒,常恐拂之,即浼崔作冰。焦責聘財奢,事已不就。崔極言成清族美才〔5〕,焦始許之。

成有伯父,老而無子,授教職於湖北〔6〕。妻卒任所,母遣成往奔其喪。數月將歸,伯又病,亦卒。淹留既久〔7〕,適大寇據湖南,家耗遂隔〔8〕。成竄民間,吊影孤惶而已。一日,有媼年四十八九,縈回村中,日昃不去〔9〕。自言:“離亂罔歸,將以自鬻〔10〕。”或問其價,曰:“不屑為人奴,亦不願為人婦,但有母我者,則從之,不較直〔11〕。”聞者皆笑。成往視之,麵目間有一二頗肖其母,觸於懷而大悲。自念隻身,無縫紉者,遂邀歸,執子禮焉。媼喜,便為炊飯織屨,劬勞若母。拂意輒譴之;而少有疾苦,則濡呴過於所生〔12〕。忽謂曰:“此處太平,幸可無虞。然兒長矣,雖在羈旅,大倫不可廢〔13〕。三兩日,當為兒娶之。”成泣曰:“兒自有婦,但間阻南北耳。”媼曰:“大亂時,人事翻覆,何可株待〔14〕?”成又泣曰:“無論結發之盟不可背〔15〕,且誰以嬌女付萍梗人〔16〕?”媼不答,但為治簾幌衾枕〔17〕,甚周備,亦不識所自來。

一日,日既夕,戒成曰:“燭坐勿寐,我往視新婦來也未。”遂出門去。三更既盡,媼不返,心大疑。俄聞門外嘩,出視,則一女子坐庭中,蓬首啜泣。驚問:“何人?”亦不語。良久,乃言曰:“娶我來,即亦非福,但有死耳!”成大驚,不知其故。女曰:“我少受聘於胡大成,不意胡北去,音信斷絕。父母強以我歸汝家。身可致,誌不可奪也!”成聞而哭曰:“即我是胡某。卿菱角耶?”女收涕而駭,不信。相將入室,即燈審顧,曰:“得無夢耶?”於是轉悲為喜,相道離苦。

先是,亂後,湖南百裏,滌地無類〔18〕。焦攜家竄長沙之東,又受周生聘。亂中不能成禮。期是夕送諸其家。女泣不盥櫛,家中強置車中。至途次,女顛墮其下。遂有四人荷肩輿至,雲是周家迎女者,即扶升輿,疾行若飛,至是始停。一老姥曳入,曰:“此汝夫家,但人勿哭。汝家婆婆,旦晚將至矣。”乃去。成詰知情事,始悟媼神人也。夫妻焚香共禱,願得母子複聚。

母自戎馬戒嚴,同儔人婦奔伏澗穀〔19〕。一夜,噪言寇至,即並張皇四匿。有童子以騎授母,母急不暇問,扶肩而上,輕迅剽遬〔20〕,瞬息至湖上。馬踏水奔騰,蹄下不波。無何,扶下,指一戶雲:“此中可居。”母將啟謝。回視其馬,化為金毛犼〔21〕,高丈餘,童子超乘而去〔22〕。母以手撾門,豁然啟扉。有人出問,怪其音熟,視之,成也。母子抱哭,婦亦驚起,一門歡慰。疑媼是大士現身,由此持觀音經咒益虔。遂流寓湖北,治田廬焉。

【注釋】

〔1〕楚,古國名,這裏泛指長江中下遊地區,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南部一帶。

〔2〕酡(tuó)然,原意為飲酒臉紅的樣子,這裏形容因害羞而臉紅。

〔3〕澄澄,目光清澈明潔。

〔4〕欣屬(zhǔ),欣然傾心,彼此相愛。

〔5〕清族,清廉的家世。美才,出色的才學。

〔6〕教職,即“學官”,又稱“教官”,明清府州縣學之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等,管理學中生員學業,主持孔廟祭祀等。

〔7〕淹留,羈留不去。

〔8〕家耗,家中的音信。

〔9〕日昃(zè),太陽偏西,約下午兩點左右。

〔10〕自鬻(yù),自賣其身。

〔11〕直,價格。

〔12〕濡呴(rú xǔ),比喻人在困境中以微力相救助。

〔13〕大倫,指封建社會的基本倫理道德,古代稱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間五種倫理關係為五倫。這裏是指婚姻大事。

〔14〕株待,即“守株待兔”,比喻拘泥守舊,不知變通。

〔15〕無論,且不說。結發之盟,婚姻的盟約。結發,成婚。古代禮儀,成婚的時候,男左女右共髻束發。

〔16〕萍梗,浮萍斷梗。比喻人漂泊流徙,飄無居所。

〔17〕簾幌,簾幕。衾枕,被子和枕頭,泛指睡覺用的東西。

〔18〕滌地無類,**滌無遺,形容亂後沒有一個人幸存。

〔19〕儔(chóu)人,眾人。澗穀,溪澗山穀。

〔20〕剽遬(piào sù),快速的樣子。

〔21〕金毛狃(hǒu),獸名,民間傳說中觀世音菩薩的坐騎,像犬,凶猛異常。

〔22〕超乘(shèng),這裏是指躍身跨上金毛犼。

【簡評】

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對於專製社會中的芸芸眾生無疑是一種精神寄托,反映了當時底層百姓的美好理想。《菱角》即以觀音菩薩現身保祐胡大成與菱角終成眷屬為線索,詩情畫意般地詮釋了這對青年男女邂逅觀音祠而一見鍾情的因緣。

蒲鬆齡描寫這對戀人生死不渝的愛情,須從女主人公之名“菱角”談起。菱角即菱的果實,別名為“薢茩”。《說文·艸部》中雲:“菱,芰也。楚謂之芰;秦謂之薢茩。”薢茩與“邂逅”音同,則“菱角”取名之內涵不言而喻,顯然傳達出作者企圖擺脫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羈絆而自尋婚姻樂土的願景。小說中菱角“崔爾誠,吾父所善,用為媒,無不諧”的遙告之語,顯示出聰慧少女見機行事的果斷與意誌的堅決。該篇小說反映了作者向往的婚姻情況,而觀音大士的出現,不過是作者企盼超越殘酷現實,聊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