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第二02

◎注釋

①桓宣武,即桓溫,初為駙馬都尉,後任荊州刺史、征西大將軍,官至大司馬。

②“伯也”二句,引自《詩經·衛風·伯兮》,意為:我哥手裏拿著殳,為王打仗做先驅。殳,兵器,略同後代的槊。前驅,走在前麵的戰士。桓溫大簡文七八歲,故引此詩自喻。

◎譯文

晉簡文帝任撫軍將軍時,有一次和桓溫上朝,兩人互相謙讓,要對方走在前。桓溫不得已隻好在前,說道:“伯也執殳,為王前驅。”簡文帝回答說:“這正所謂‘無小無大,從公於邁’。”

(57)顧悅與簡文同年,而發蚤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①。鬆柏之質,經霜彌茂。”

◎注釋

①蒲柳,植物名,即水楊。常用來比喻早衰的體質。望秋而落,同樣比喻未老先衰。

◎譯文

顧悅和簡文帝同歲,可是頭發卻早早就白了。簡文帝問他:“你為何頭發比我先白呢?”顧悅回答說:“蒲柳的資質差,一到秋天就凋零了。鬆柏質地堅實,經曆秋霜反而更加茂盛。”

(58)桓公入峽①,絕壁天懸,騰波迅急,乃歎曰:“既為忠臣,不得為孝子,如何!”

◎注釋

①桓公入峽,即桓溫永和二年,率領七千餘兵伐蜀。

◎譯文

桓溫率兵進入長江三峽,看見兩岸懸崖峭壁,高聳入雲,峽穀中浪濤翻騰,水流迅猛,於是歎息道:“既要做忠臣,就不能做孝子,有什麽辦法呢!”

(59)初,熒惑入太微①,尋廢海西②。簡文登阼,複入太微,帝惡之。時郗超③為中書,在直。引超入曰:“天命修短,故非所計。政當無複近日事不?”超曰:“大司馬④方將外固封疆,內鎮社稷,必無若此之慮。臣為陛下以百口保之。”帝因誦庾仲初⑤詩曰:“誌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聲甚淒厲。郗受假還東⑥,帝曰:“致意尊公⑦,家國之事,遂至於此!由是身不能以道匡衛,思患預防。愧歎之深,言何能喻!”因泣下流襟。

◎注釋

①熒惑,即火星。太微,位於北鬥之南,由十顆星組成。《晉書·天文誌》有雲:“天子庭也,五帝之星座也。”古人以星象定吉凶,所以熒惑出現在太微星當中,是帝阼不祥的征兆。

②尋,旋即、不久。海西,即海西公司馬奕,東晉廢帝。

③郗超,桓溫謀主,權重一時。

④大司馬,指桓溫。溫以大司馬掌朝政,廢海西,立簡文帝,權傾內外。

⑤庾仲初,即庾闡,少能著文,任散騎侍郎。作《揚都賦》,為世人所推崇。

⑥東,指會。因位於京城建康之東,故時人常以東指會。

⑦尊公,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譯文

當初,火星進入太微,不久海西公被廢。簡文帝即位,火星又進入太微,簡文帝對此很厭煩。當時郗超任中書侍郎,值班在朝。簡文帝召他進去,說:“國運的長短,本就不是我所考慮的。隻是會不會再發生不久前那樣的事情呢?”郗超說:“大司馬對外鞏固邊疆,對內安定國家,必然沒有什麽憂慮。臣用全家人的性命來給陛下擔保。”簡文帝於是朗誦庾仲初的《從征詩》:“誌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聲音極為哀傷淒厲。後來郗超請假回會稽看望父親,簡文帝對他說:“請代我向令尊轉達問候之意,家國之事,已到此地步!我不能以正道匡衛國家,防患於未然。慚愧歎惋之深痛,不能用言語來表達啊!”哭得淚滿衣襟。

(60)簡文在暗室中坐,召宣武,宣武至,問上何在。簡文曰:“某在斯①。”時人以為能。

◎注釋

①某在斯,引自《論語·衛靈公》,說一個盲人樂師去見孔子,孔子一路引導他,到了席前一一給他介紹,說:“某在斯,某在斯”。簡文帝在暗室中召見桓公,以孔子對盲人的語言回答他,寓意很深,所以時人以為能言。

◎譯文

簡文帝在暗室裏坐著,召桓溫進宮,桓溫到了,問皇上在哪兒。簡文帝說:“某在斯。”當時的人認為簡文帝善於言語。

(61)簡文入華林園①,顧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②林水,便自有濠、濮③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

◎注釋

①華林園,在建康台城,本是吳宮舊時皇家園林,東晉時加以修整,仿洛陽名園修葺而成。

②翳(yì)然,障蔽、遮蔽之狀。

③濠、濮,二水名。濠,在安徽鳳陽縣東北。濮,在黃河境內。此處引《莊子·秋水》,惠子和莊子在濠梁上遊玩,以及在濮水垂釣,抒發遠離塵世,回歸自然的向往。

◎譯文

簡文帝進華林園遊玩,回頭對隨從說:“令人心領神會的地方不一定很遠,置身於幽靜深邃的林木溪水間,自然就會產生莊周戲濠水、垂釣濮水之間那樣悠然自得的想法,自然覺得烏獸禽魚造化萬物,皆與人親近。”

(62)謝太傅語王右軍①曰:“中年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王曰:“年在桑榆②,自然至此,正賴絲竹陶寫,恒恐兒輩覺損③欣樂之趣。”

◎注釋

①王右軍,即王羲之,字逸少,曾任江州刺史、右軍將軍,會稽內史。

②桑榆,日西垂,影在桑榆樹端。榆指晚年、黃昏。

③覺損,減少。

◎譯文

太傅謝安對右軍將軍王羲之說:“中年以來,傷於哀樂,和親友話別,總是幾天悶悶不樂。”王羲之說:“年近桑榆,自然就會這樣,隻能靠音樂來陶冶性情,寄興消愁,還常擔心晚輩們打擊這歡樂的情趣。”

(63)支道林常養數匹馬。或言:“道人畜馬不韻①。”支曰:“貧道重其神駿②。”

◎注釋

①韻,風雅。

②貧道,和尚的謙稱。神駿,良馬的精神姿態。

◎譯文

支道林和尚曾經養了幾匹馬。有人說:“和尚養馬並不風雅。”支道林說:“貧僧是看重馬的神采俊逸非凡。”

(64)劉尹與桓宣武共聽講《禮記》①。桓雲:“時有入心處,便覺咫尺玄門②。”劉曰:“此未關至極,自是金華殿之語③。”

◎注釋

①《禮記》,即《小戴禮記》四十九篇本,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典章製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注解,漸成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成為士人必讀之書。

②咫尺,很近。咫,古代的長度單位,八寸為咫。玄門,奧妙的門徑,指高深的境界。

③金華殿,漢成帝時,鄭寬中、張禹在金華殿給皇帝講《尚書》《論語》。後用“金華殿之語”指儒生為帝王講書的老生常談。

◎譯文

丹陽尹劉惔和桓溫一起聽講《禮記》。桓溫說:“講到心領神會的地方,便覺得離高深境界不遠了。”劉惔卻說:“這還沒有涉及到最精妙的境界,隻是金華殿上的老生常談。”

(65)羊秉為撫軍參軍,少亡,有令譽①。夏侯孝若為之敘②,極相讚悼。羊權③為黃門侍郎,侍簡文坐,帝問曰:“夏侯湛作《羊秉敘》,絕可想④。是卿何物⑤?有後不?”權潸然對曰:“亡伯令問夙彰⑥,而無有繼嗣。雖名播天聽⑦,然胤絕聖世。”帝嗟慨久之。

◎注釋

①令譽,美好的名聲。

②夏侯孝若,即夏侯湛,魏征西將軍夏侯淵曾孫。有時名,善為文,官至中書侍郎。敘,即指作傳。

③羊權,字道輿,泰山人。羊秉是其伯父,三十二歲即辭世。

④絕可想,極合心意。絕,極其。可想,可心,可意。

⑤何物,什麽。用於指人,意為是什麽人。

⑥令問,好名聲。夙彰,一向顯著。夙,素來,一向。

⑦天聽,上天的視聽。古以帝王比天,故稱帝王知曉為以達天聽。

◎譯文

羊秉任撫軍參軍,年紀很輕就死了,他名聲很好。夏侯湛給他作傳,極力讚頌並哀悼。羊權任黃門侍郎時,一次陪侍簡文帝,簡文帝問他:“夏侯湛寫的《羊秉敘》,極合我的心意。他是你的什麽人?有後代嗎?”羊權流淚回答說:“亡伯一向聲名很好,可是沒有後代。盡管陛下聽到了他的美名,可惜他沒有後人來領受聖上的隆恩。”簡文帝聽了,感歎良久。

(66)王長史與劉真長別後相見,王謂劉曰:“卿更長進。”答曰:“此若天之自高耳①。”

◎注釋

①“此若”句,劉氏在這裏以天自比,表現出好清談者的狂誕。語出《莊子·田子方》:“至人之於德也,不修而物不能離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

◎譯文

司徒左長史王濛和劉真長別後重逢,王濛對劉真長說:“你更有長進了。”劉真長答:“這就好像天那樣,本來就是高的呀!”

(67)劉尹雲:“人想王荊產①佳,此想長鬆下當有清風耳。”

◎注釋

①王荊產,即王微,字幼仁,小名荊產,曾任右軍司馬。

◎譯文

劉真長說:“人們想象王荊產人才優秀,這就好比認為高大的鬆樹下應有清風罷了。”

(68)王仲祖①聞蠻②語不解,茫然③曰:“若使介葛盧④來朝,故當⑤不昧此語。”

◎注釋

①王仲祖,即王濛,因曾作司徒左長史,又稱王長史。

②蠻,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③茫然,失望的樣子。

④介葛盧,春秋時東部一個小國叫介國,國君名葛盧。相傳能通獸語。

⑤故當,晉宋常用語,意為當然,肯定。表加強肯定語氣。

◎譯文

王仲祖聽不懂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失望地說:“如果介葛盧來朝見,想必懂得這種話。”

(69)劉真長為丹陽尹,許玄度①出都,就劉宿。床帷新麗,飲食豐甘。許曰:“若保全此處,殊勝東山②。”劉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不保此!”王逸少③在坐,曰:“令巢、許遇稷、契,當無此言④。”二人並有愧色。

◎注釋

①許玄度,即許詢,字玄度,善清談,有才華,樂於隱遁,曾被召為司徒掾,不就。出都,赴京都,入都。

②東山,山名,泛指隱居之所。此處在浙江上虞縣西南。謝安曾在東山隱居。而臨安、金陵均有東山,也是謝安遊憩之地。

③王逸少,即王羲之,字逸少,晉丞相王導從子。工書法,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

④令,假如。巢、許,即巢父、許由,前文有解釋。稷、契,堯舜時的兩位賢臣。稷,名棄,周之始祖,堯時農官。契,高辛氏之子,舜時司徒,助禹治水有功,是商的始祖。王羲之說該語,其實是批評許詢、劉惔沒有古代賢者和隱士之風,故二人有愧色。

◎譯文

劉真長任丹陽尹時,許玄度到京都去,到他家借宿。床帳簇新華麗,飲食豐盛甘美。許玄度說:“如果能保全這個地方,比隱居東山強多了。”劉真長說:“禍福如能由人來定,我怎會不保全這裏呢!”王逸少在座,說道:“如果巢父、許由遇見稷和契,應該不會說這樣的話。”劉、許二人聽了,麵有愧色。

(70)王右軍與謝太傅共登冶城①,謝悠然遠想,有高世之誌。王謂謝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②。文王旰食③,日不暇給④。今四郊多壘⑤,宜人人自效;而虛談廢務,浮文妨要⑥,恐非當今所宜。”謝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豈清言致患邪?”

◎注釋

①冶城,古城名,傳為三國時吳國冶鑄之地,今南京市。

②手足胼胝(pián zhī),手掌和腳板生滿老繭,形容極其勞累憔悴。

③旰(gàn)食,天黑才吃飯,指勤於國事。旰,晚。

④日不暇給,事務繁重,時間不夠用。

⑤四郊多壘,形容敵情嚴重,形勢危急。壘,軍隊的營壘。

⑥浮文妨要,華而不實的文章,妨礙正事。與“虛談廢務”意同,均指清談貽誤國家大事。

◎譯文

右軍將軍王羲之和太傅謝安同登冶城,謝安悠然遐想,大有超脫世俗之誌。王羲之就說:“夏禹操勞國事,手腳都長滿繭子。周文王從早忙到晚,無暇吃飯,總覺時間不夠用。現在戰亂四起,國家處於危難之中,人人都應為國效勞;而空談荒廢政務,浮辭妨害國事,恐怕不是當前應該做的。”謝安回答道:“秦國任用商鞅,可是僅傳兩代就滅亡了,這難道是清談導致的災禍嗎?”

(7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①,與兒女②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④。

◎注釋

①內集,家人聚會。

②兒女,子侄晚輩。

③“撒鹽”句,撒鹽是當時的一種風俗,遭遇不吉利的事或將參與有危險的事之前向空中及自己身上撒鹽,以避邪氣,祛除不祥。這種風俗至今仍在日本沿襲。差可,頗可。

④無奕,即謝奕,字無奕,謝安的兄長。謝奕的女兒即謝道韞,有才名,善詩賦,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而“詠絮之才”也成為後來人稱許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詞語。

◎譯文

太傅謝安在一個寒冷的下雪天把家人聚在一起,和子侄們講論文章。一會兒,雪下得又大又急,謝安欣然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侄子胡兒說:“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大笑,非常高興。這位侄女就是謝安的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72)王中郎①令伏玄度、習鑿齒論青、楚人物②。臨成,以示韓康伯③,康伯都無言。王曰:“何故不言?”韓曰:“無可無不可④。”

◎注釋

①王中郎,即王坦之,字文度,曾任中書令。

②青、楚,即青州和楚州。古代把中國分成九州。青州指渤海沿岸及泰山一帶。荊州,指荊山、衡山一帶,是楚國的屬地,又稱為楚。伏玄度,即伏滔,字玄度,青州平昌縣人。習鑿齒,字彥威,荊州裹陽郡人。二人論起清出人物,自然是各自讚揚家鄉。

③韓康伯,即韓伯,善玄理,官豫章太守、丹陽尹、吏部尚書。死後贈太常。

④無可無不可,語出《論語·微子》,“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本指孔子對待為官或退隱,是相機而定,並無成見。後用於表示對事不明確表態。

◎譯文

北中郎將王坦之讓伏玄度、習鑿齒評論青州、荊州兩地人物。完成後,王坦之拿給韓康伯看,韓康伯一言不發。王坦之問:“為何不說話?”韓康伯說:“無可無不可。”

(73)劉尹雲:“清風朗月,輒思玄度①。”

◎注釋

①玄度,即許詢,高陽人,有才華,善著文,尤其擅長五言詩。其人隱居不仕,與謝安、王羲之等友善,是東晉名士。

◎譯文

丹陽尹劉真長說:“每逢風清月明之時,就不免思念玄度。”

(74)荀中郎①在京口②,登北固③望海雲:“雖未睹三山④,便自使人有淩雲意。若秦、漢之君,必當褰裳濡足⑤。”

◎注釋

①荀中郎,即荀羨,字令則,任北中郎將、徐州刺史。

②京口,古城名,在江蘇鎮江。東晉建都建康,京口在北部,為軍事重鎮。

③北固,即北固山,在鎮江北,臨近長江。

④三山,指傳說中東海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山上有不死藥。

⑤褰(qiān)裳濡(rú)足,提起衣襟、涉水渡海。指忍不住要去神仙仙境。褰,提起。濡,沾濕。

◎譯文

北中郎將荀羨在京口任職時,登北固山,眺望東海說:“雖然不曾望見三座仙山,已使人有超塵脫俗、登臨仙境的感覺。如果是秦皇、漢武,也一定會提起衣襟涉水渡海的。”

(75)謝公雲:“賢聖去人,其間亦邇①。”子侄未之許②。公歎曰:“若郗超聞此語,必不至河漢③。”

◎注釋

①去,距離。邇,近。

②未之許,不讚同他的話。之,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

③河漢,本指銀河,典出《莊子·逍遙遊》,喻言論不切實際。

◎譯文

謝安說:“聖賢和普通人之間的距離也是很近的。”子侄都不讚同。謝安歎息道:“如果郗超聽見這話,一定不至於認為這話不著邊際。”

(76)支公好鶴,住剡東岇山。有人遺其雙鶴。少時翅長欲飛,支意惜之,乃铩其翮①。鶴軒翥②不複能飛,乃反顧翅,垂頭,視之如有懊喪意。林曰:“既有淩霄之姿③,何肯為人作耳目近玩④!”養令翮成,置,使飛去。

◎注釋

①铩(shā),摧殘,傷殘。翮(hé),羽毛中間的硬管,這裏指翅膀毛。

②軒翥(xuān zhù),高飛的樣子。

③陵霄之姿,飛入雲霄的本領。姿,資質,才能。

④耳目近玩,身邊供觀賞的玩物。

◎譯文

支道林喜歡養鶴,住在剡縣東麵的峁山上。有人送他一對鶴。不久,鶴翅膀長成,將要飛了,支道林舍不得它們,就弄傷它們的翅膀。鶴高舉翅膀卻飛不起來,扭過頭看看翅膀,低垂著頭,好像很懊惱。支道林說:“既然有飛入雲霄的本領,怎會甘心給人做就近觀賞的玩物呢!”於是細心調養,待翅膀長好,就放開讓它們飛走了。

(77)謝中郎①經曲阿後湖②,問左右:“此是何水?”答曰:“曲阿湖。”謝曰:“故當淵注渟著,納而不流③。”

◎注釋

①謝中郎,即謝萬,字萬石,謝安的弟弟。簡文為相時,召為撫軍從事中郎,後作豫州刺史。

②曲阿後湖,即曲阿湖,又名練湖,在江蘇丹陽縣西北。曲阿,曲折的山腳,易於蓄水。據說秦始皇曾因曲阿湖有王氣,鑿過湖的入口水道,使它彎曲,以破壞這種王氣。

③淵注渟(tíng)著,指水注入深淵,停止不流。渟,水聚積而不流的樣子。納而不流,收納注入各方之水而不就出。此喩為學識上隻有兼容並蓄才能淵博深厚。

◎譯文

西中郎將謝萬路過曲阿後湖時,問隨從:“這是什麽湖?”隨從回答:“曲阿湖。”謝萬就說:“那自然要聚積儲存,隻注入而不流出。”

(78)晉武帝每餉山濤恒少①。謝太傅以問子弟,車騎②答曰:“當由欲者不多,而使與者忘少。”

◎注釋

①餉,饋贈。山濤,字巨源,累遷尚書仆射、吏部尚書、司徒。竹林七賢之一。

②車騎,車騎將軍,指謝安的侄兒謝玄。

◎譯文

晉武帝每次賞賜東西給山濤,總是很少。太傅謝安就這件事詢問子侄,謝玄回答說:“這大概是因為山濤的要求不多,才使得賞賜的人不覺得少。”

(79)謝胡兒語庾道季:“諸人莫當就卿談,可堅城壘。”庾曰:“若文度來,我以偏師①待之。康伯來,濟河焚舟②。”

◎注釋

①偏師,在主力側翼協助作戰的軍隊,非主力部隊。這裏是說對方較弱,不須用主力對付,隻用一部分軍隊就可以了。

②濟河焚舟,語出《左傳·文公三年》,指過了黃河就燒掉渡船,表示必死的決心。比喻決心拚到底。

◎譯文

謝胡兒告訴庾道季:“大家也許會到你這裏來,應該加固城池堡壘。”庾道季說:“要是王文度來,就用部分兵力對付他。如果韓康伯來,就渡河焚舟,一拚到底。”

(80)李弘度常歎不被遇①。殷揚州②知其家貧,問:“君能屈誌百裏③不?”李答曰:“北門之歎④,久已上聞。窮猿奔林⑤,豈暇擇木!”遂授剡縣。

◎注釋

①李弘度,即李充,字弘度。不被遇,沒有得到君王或上司的賞識,多指地位低微不得誌。

②殷揚州,即殷浩,字淵源,官至揚州刺史、中軍將軍。

③百裏,古時一縣轄地方圓百裏,因以百裏為縣的代稱,也用以指縣令。

④北門之歎,語出《詩經·衛風》,指讀書人不得誌,不受重用。

⑤窮猿奔林,喻指處境困窘的人急於尋找棲身之地。

◎譯文

李弘度常慨歎得不到賞識。揚州刺史殷浩知他家貧,就問:“您能不能屈就做縣令嗎?”李弘度回答:“像《北門》那樣的慨歎,您早就知道了。窮猿奔竄山林,哪還顧得上去挑選樹呢!”殷浩於是委任他做剡縣縣令。

(81)王司州至吳興印渚中看①,歎曰:“非唯使人情開滌②,亦覺日月清朗。”

◎注釋

①王司州,即王胡之,字脩齡。印渚,地名,在吳興郡於潛縣。

②開滌,開朗**滌。山水可以使人心情舒暢,可以**滌胸襟。

◎譯文

王胡之到吳興郡的印諸去觀賞景致,讚歎說:“這裏不隻讓人心情舒暢,也令人覺得日月更加明朗。”

(82)謝萬作豫州都督,新拜,當西之都邑,相送累日,謝疲頓。於是高侍中往,徑就謝坐,因問:“卿今仗節方州①,當疆理西蕃②,何以為政?”謝粗道其意,高便為謝道形勢,作數百語。謝遂起坐。高去後,謝追曰:“阿酃故粗有才具。”謝因此得終坐。

◎注釋

①仗節,手執符節,指授權出使或鎮守一方。方州,指荊州刺史一職。

②疆理,分界治理。出自《左傳·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西蕃,即西藩,西邊的屏障。豫州在今河南項城一帶,是古所謂長江以西,所以叫西蕃。

◎譯文

謝萬出任豫州都督,剛接到任命,即將西行就任。親友連日送行,謝萬很是疲累。這時,侍中高崧去見他,徑往謝萬身旁坐下,問他:“你如今受命主管一州,要去治理西部地區,打算如何處理政事呢?”謝萬大略說了說自己的想法。高崧就為他分析形勢,長篇大論。謝萬竟聽得起身離席。高崧走後,謝萬回想說:“阿酃確實有點才能。”因此能始終奉陪不倦。

(83)袁彥伯為謝安南①司馬,都下諸人送至瀨鄉②。將別,既自淒惘③,歎曰:“江山遼落,居然有萬裏之勢④!”

◎注釋

①謝安南,即謝奉,字弘道,曆任安南將軍、廣州刺史、吏部尚書。

②瀨鄉,地名,在東晉都城建康附近。

③既自,已經。淒惘,傷感悵惘,若有所失。

④遼落,遼遠空闊。居然,顯然。此處表示肯定之意,而非出乎意料。

◎譯文

袁彥伯出任安南將軍謝奉的司馬,友人送行直到瀨鄉。快分手的時候,他不勝傷感,慨歎說:“江山遼闊,確實有萬裏之勢。”

(84)孫綽賦《遂初》①,築室畎川②,自言見止足③之分。齋前種一株鬆,恒自手壅治④之。高世遠時亦鄰居,語孫曰:“鬆樹子非不楚楚可憐⑤,但永無棟梁用耳!”孫曰:“楓柳雖合抱,亦何所施?”

◎注釋

①《遂初》,即《遂初賦》。孫綽在《序》中說,自己仰慕老莊之道,願隱居山林。

②畎川,山穀間的平地。有一說為會稽地名。

③止足,見《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指知止知足,不求名利。

④壅治,指對植物的栽培、管理。壅,把土壤或肥料施在植物根部。

⑤楚楚可憐,指小鬆樹茁壯可愛的樣子。楚楚,茁壯的樣子。

◎譯文

孫綽創作《遂初賦》來表明誌向,在山穀間的平川上建房居住,自稱已明白人應知足不追慕功名利祿之本分。房前種一棵鬆樹,常親手培土灌溉。高世遠當時跟他做鄰居,對他說:“鬆樹並非不茁壯可愛,隻是永遠不能用做棟梁!”孫綽說:“楓樹、柳樹雖然樹身粗大,又能派什麽用場呢?”

(85)桓征西治江陵城甚麗,會賓僚出江津①望之。雲:“若能目②此城者,有賞。”顧長康③時為客,在坐,目曰:“遙望層城,丹樓如霞。”桓即賞以二婢。

◎注釋

①江津,漢水渡口。江,指漢江,即漢水。

②目,品評,評論。

③顧長康,即顧愷之,字長康,畫家。《晉書》雲,顧愷之曾作桓溫大司馬參軍,關係甚密。溫死後,愷之排溫墓,賦詩雲雲。

◎譯文

征西大將軍桓溫把江陵城修築得非常壯麗。完工後,他會集賓客僚屬到漢江渡口遠觀城景,說:“如果誰能品評這座城,有賞。”顧長康當時也在座,就評論道:“遙望層城,丹樓如霞。”桓溫當即賞給他兩個婢女。

(86)王子敬語王孝伯曰:“羊叔子自複佳耳①,然亦何與人事②!故不如銅雀台上妓。”

◎注釋

①羊叔子,即羊祐,字叔子,晉武帝時任征南大將軍。自複,確實。

②人事,別人的事情。這裏的人指自己,即王子敬。

◎譯文

王子敬對王孝伯說:“羊叔子這人雖然超群出眾,但是和我又有什麽關係!還不如銅雀台上的歌姬舞女。”

(87)林公見東陽長山①曰:“何其坦迤②!”

◎注釋

①長山,山名,在東陽郡長山縣。山脈連綿三百餘裏,縣因山得名。

②坦迤(yǐ),寬廣綿延,形容山勢斜長。

◎譯文

支道林和尚看東陽郡的長山時說:“山勢是多麽寬廣綿長!”

(88)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①其上,若雲興霞蔚②。”

◎注釋

①蒙籠,茂密覆蓋。

②雲興霞蔚,彩雲興起,形容絢麗多彩。蔚,指雲霧彌漫。

◎譯文

顧長康從會稽回來,人們問他山川的秀麗,顧長康形容說:“那裏千峰比高,萬壑爭流,茂密的草木籠罩其上,有如彩雲湧動,霞光萬丈。”

(89)簡文崩,孝武①年十餘歲立,至瞑不臨②。左右啟:“依常應臨。”帝曰:“哀至則哭,何常之有!”

◎注釋

①孝武,晉孝武帝司馬曜,簡文帝的兒子,十一歲即位。

②暝,日暮時分。臨,哭吊。喪事理解,親人死,要按時哭喪。

◎譯文

簡文帝逝世,武帝十多歲就登上帝位,服喪期間,直到天黑也不哭喪。侍從向他啟奏:“依照慣例應該哭了。”孝武帝說:“悲痛到來時,自然就會哭,何來慣例之說!”

(90)孝武將講《孝經》,謝公兄弟與諸人私庭①講習。車武子②難苦問③謝,謂袁羊曰:“不問則德音有遺,多問則重勞二謝。”袁曰:“必無此嫌。”車曰:“何以知爾?”袁曰:“何嚐見明鏡疲於屢照,清流憚於惠風?”

◎注釋

①私庭,即私邸,王侯大官的府邸。

②車武子,即車胤,字武子,晉南平(今湖北)人。其人博學有名望,官輔國將軍、丹陽尹、吏部尚書。

③難,難於,不好意思。苦問,多次問。苦,多次。

◎譯文

孝武帝將要講《孝經》,謝安、謝石兄弟和眾人先在家裏研討學習。車武子不好意思麻煩謝氏兄弟,對袁羊說:“不問,怕漏掉精湛的言論。問多了,又怕麻煩二謝。”袁羊說:“一定不會引起不滿。”車武子說:“為什麽呢?”袁羊說:“何曾見過明鏡因為照影而疲勞,清澈的流水懼怕和風吹拂?”

(91)王子敬雲:“從山陰①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②,使人應接不暇。若秋冬之際,尤難為懷。”

◎注釋

①山陰,會稽郡山陰縣,今浙江紹興。

②映發,互相映襯,彼此顯現。

◎譯文

王子敬說:“從山**上行走時,一路山光水色交相輝映,讓人目不暇接。如果是秋冬之交,更是讓人難以忘懷。”

(92)謝太傅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階庭耳①。”

◎注釋

①“譬如”句,比喻希望美好、高潔的東西能出於自己家門。

◎譯文

太傅謝安問眾子侄:“子侄們與自己有何想幹,而父母們總想讓他們出人頭地?”大家都不說話。車騎將軍謝玄回答說:“這就好比芝蘭玉樹,總希望讓它生長在自家的庭院中!”

(93)道壹道人①好整飾音辭。從都下還東山,經吳中②。已而會雪下,未甚寒。諸道人問在道所經。壹公曰:“風霜固所不論,乃先集其慘澹。郊邑正自飄瞥③,林岫便已皓然④。”

◎注釋

①道壹道人,晉時高僧,俗家姓吳,吳人。講道京都,為簡文帝所重,人稱壹公。

②吳中,指春秋時吳國舊都,即今江蘇省吳縣,屬吳郡。

③郊邑,城郊。飄瞥,急速地飄飛。

④林岫,林木峰巒。皓然,光亮潔白的樣子。

◎譯文

道壹和尚喜歡修飾言辭。從京都回東山時,經過吳中。隨即遇到下雪,天氣不甚寒冷。眾位僧人問他途中見聞。道壹說:“風霜固然不用說了,先凝聚起一片黯然慘淡之象。郊野、村落隻是雪花飛掠,樹林和山峰早已是茫茫一片。”

(94)張天錫為涼州刺史,稱製西隅①。既為苻堅所禽②,用為侍中。後於壽陽俱敗,至都,為孝武所器。每人言論,無不竟日。頗有嫉己者,於坐問張:“北方何物可貴?”張曰:“桑葚甘香,鴟鶚革響③。淳酪養性,人無嫉心。”

◎注釋

①張天錫,小名獨活,初字公純嘏,後改字純嘏,十六國時期前涼政權最後一位君主。桓玄專權時,想要安撫四方遠地,就用張天錫為護羌校尉、涼州刺史。隆安二年(398年),張天錫去世,享年六十一歲。追贈為金紫光祿大夫。稱製,行使皇帝權力。

②既,不久。苻堅,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堅頭,氐族,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人,前秦君主,在位二十餘年。在位前期勵精圖治,重用漢人王猛,成功統一北方,與東晉南北對峙,有滅晉統一之誌。淝水之戰大敗後,國家亦陷入混亂,苻堅最終亦遭羌人姚萇殺害,終年四十八歲,諡號宣昭帝,廟號世祖。禽,同“擒”。

③《詩經·魯頌》中有“翩彼飛鴞,集於冸林。食我桑葚,懷我好音”。原詩以鴟鴞比喻淮夷,說淮夷來朝於魯,受到款待,向魯國表示臣服。鴟鴞(chī xiāo),一類包括貓頭鷹在內的益鳥。革響,改變了叫聲。意為貓頭鷹的聲音本來不好聽,現在變得好聽了。意同“懷我好音”。

◎譯文

張天錫任涼州刺史,在西部稱王。不久被苻堅擒獲,讓他做了侍中。後來跟隨苻堅攻晉,在壽陽大敗,便歸順晉朝,來到京都,得到晉孝武帝的器重。每入朝談論,沒有不談上一整天的。一些妒忌他的人當眾問他:“北方什麽東西可貴?”張天錫回答:“桑葚香甜,鴟鶚振翅作響。醇厚的乳酪怡情養性,人們沒有妒忌之心。”

(95)顧長康拜桓宣武墓,作詩雲:“山崩溟海①竭,魚鳥將何依!”人問之曰:“卿憑重桓乃爾②,哭之狀其可見乎?”顧曰:“鼻如廣莫長風,眼如懸河決溜③。”或曰:“聲如震雷破山,淚如傾河注海。”

◎注釋

①溟海,大而深的海。

②憑重,倚重。乃爾,如此,這樣。

③懸河,即瀑布,此處喻指河水傾瀉不止。決溜,指河堤決口,河水急流。

◎譯文

顧長康拜謁桓溫陵墓,作詩雲:“山崩溟海竭,魚鳥將何依!”有人問道:“你過去倚重桓溫才會這樣,你哭悼桓溫的情狀大概何樣呢?”顧長康說:“鼻息像曠野生風,眼淚如瀑布傾瀉滔滔不絕。”又有一說是:“哭聲像疾雷震破山嶽,眼淚像江河奔流傾瀉大海。”

(96)毛伯成既①負其才氣,常稱:“寧為蘭②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③。”

◎注釋

①既,很,非常,表示程度。

②蘭,蘭草,一種香草。多用於比喻品行高潔。

③蕭敷艾榮,常用以比喻不肖子弟。蕭艾,艾蒿,臭草。常用來比喻品質不好的人。《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敷榮,繁衍生長,開花結果。

◎譯文

毛伯成對自己的才華非常自負,常聲稱:“寧可做被摧殘的香蘭,被打碎的美玉,也不做茂盛繁衍的艾蒿。”

(97)範寧作豫章,八日請佛①有板②,眾僧疑或欲作答。有小沙彌在坐末,曰:“世尊③默然,則為許可。”眾從其義。

◎注釋

①八日請佛,當時風俗認為夏曆四月八日是佛的生日,到這一天,請佛像供奉。

②有板,請佛有疏,書於板上。板,簡牘。古代言事通問之文全用板奏。

③世尊,佛教徒對釋迦牟尼的尊稱。

◎譯文

範寧作豫章太守時,四月八日佛誕日用文書向廟裏請佛像,用奏章書於簡牘,眾僧猜測太守可能希望有個答複。有個坐在末座的小沙彌說:“世尊不說話,就是準許了。”大家讚同他的意見。

◎注釋

①司馬太傅,即司馬道子,晉簡文帝的兒子,紂會稽王,任太傅。謝重曾作會稽王司馬道子長史。

②都,完全。程度副詞,後常用否定詞“不”或“無”。纖翳,微小的遮蔽,指雲彩。

◎譯文

太傅司馬道子夜晚在書房安坐,當時天空明朗,月光皎潔,一點雲彩也沒有,太傅讚歎不已,認為美極了。當時謝景重也在座,回答說:“私意以為倒不如有點微雲點綴。”太傅便打趣謝景重道:“你自己心地不幹淨,竟然強要弄髒這明淨的天空嗎?”

(99)王中郎甚愛張天錫,問之曰:“卿觀過江諸人經緯江左軌轍①,有何偉異?後來之彥②,複何如中原?”張曰:“研求幽邃③,自王、何④以還,因時修製,荀、樂之風。”王曰:“卿知見有餘,何故為苻堅所製?”答曰:“陽消陰息⑤,故天步屯蹇⑥。否剝⑦成象,豈足多譏?”

◎注釋

①經緯,規劃治理。江左,古稱長江中下流以東地區,這裏指東晉渡江後所占據領土。軌轍,車行的印跡,比喻事跡。

②彥,指有才學的人。

③幽邃,指玄學、玄理。

④王、何,指王弼、何晏。二人好老莊,倡導玄學,崇尚清談。

⑤陰消陽息,指晉二帝被難,晉南遷,臣下失主。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息,正常。

⑥天步,國運,時運。屯蹇(zhūn jiǎn),《周易》中卦名,象征艱難險阻,不順利。

⑦否剝(pǐ bāo),《周易》卦名,否卦象征天地不相交,剝卦象征陰盛陽衰,比喻時運不利。

◎譯文

北中郎將很喜愛張天錫,問他:“你看過江的這些人治理江南,有什麽特別之處?後起的賢士,和中原人士相比如何?”張天錫說:“研討深奧的玄學,達到王弼、何晏以來的高峰。根據時勢修訂儀禮製度,有荀顗和樂廣的風範。”王坦之說:“你有遠見卓識,為何會被苻堅挾製呢?”張天錫回答:“陽衰陰盛,國運艱難。時運不好,難道也值得譏笑嗎?”

(100)謝景重女適王孝伯兒,二門公①甚相愛美。謝為太傅②長史,被彈。王即取作長史③,帶晉陵郡。太傅已構嫌④孝伯,不欲使其得謝,還取作谘議,外示縶維⑤,而實以乖間之。及孝伯敗後,太傅繞東府城行散,僚屬悉在南門要望候拜。時謂謝曰:“王甯異謀,雲是卿為其計。”謝曾無懼色,斂笏對曰:“樂彥輔有言:‘豈以五男易一女’。”太傅善其對,因舉酒勸之曰:“故自佳!故自佳!”

①門公,即家公,指親家公。

②太傅,指會稽王司馬道子。

③長史,官名,主管事務的長官,這裏指任司馬道子的驃騎長史。

④構嫌,構結嫌隙,有摩擦。晉武帝時,司馬道子輔政,王孝伯任丹陽尹、中書令,直言敢諫,二人產生矛盾。

⑤縶維,原為挽留客人之意,後用於指挽留人才。縶,絆馬足。維,拴馬韁。

◎譯文

謝景重的女兒嫁給王孝伯的兒子,兩親家相互愛重。謝景重任太傅司馬道子的長史,被彈劾。孝伯就請謝去做長史,兼管晉陵郡。太傅跟孝伯早有嫌隙,不想讓他拉走謝景重,又安排謝做谘議,表麵上羅致人才,實際上是離間王、謝的關係。等王孝伯起兵失敗,太傅繞著住宅的圍牆行散,一班僚屬都在南門迎候參拜。太傅對謝景重說:“王寧謀反,聽說是你的主意。”謝景重聽後毫無懼色,收起笏板從容回答說:“樂彥輔有句話:‘難道會用五個兒子去換一個女兒。’”太傅認為回答得好,於是舉杯勸酒道:“確實妙!確實妙!”

(101)桓玄①義興還後,見司馬太傅。太傅已醉,坐上多客,問人雲:“桓溫來欲作賊,如何?”桓玄伏不得起。謝景重時為長史,舉板答曰:“故宣武公黜昏暗,登聖明,功超伊、霍②,紛紜之議,裁之聖鑒。”太傅曰:“我知!我知!”即舉酒雲:“桓義興,勸卿酒!”桓出謝過。

◎注釋

①桓玄,譙國桓氏代表人物,東晉將領、權臣,大司馬桓溫之子。曾任義興郡太守,不久離職。人稱桓義興。

②伊、霍,即伊尹、霍光。伊尹是商湯時宰相,助湯伐夏桀。湯死後,又輔佐其孫太甲。伊尹被後人奉祀為“商元聖”。霍光受漢武帝遺詔輔佐昭帝,昭帝死,廢昌邑王,迎宣帝。後世常常以“行伊霍之事”代指權臣攝政廢立皇帝。

◎譯文

桓玄從義興郡返回京都,去拜訪司馬太傅。太傅喝醉了,座中還有很多客人,太傅問旁人道:“桓溫想造反,怎麽辦?”桓玄嚇得拜伏在地。謝景重時任長史,拿起手板回答道:“已故的宣武公廢黜昏庸,扶助聖君登上帝位,功勳超過伊尹、霍光。那些紛紜的議論,還要靠太傅明鑒裁決。”太傅說:“我知道!我知道!”隨即舉杯說:“桓義興,敬你一杯!”桓玄離座向太傅謝罪。

(102)宣武移鎮南州①,製街衢平直。人謂王東亭②曰:“丞相初營建康,無所因承,而製置紆曲③,方此為劣。”東亭曰:“此丞相乃所以為巧。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④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餘委曲,若不可測。”

◎注釋

①南州,指姑孰(今安徽當塗)。東晉時為建康門戶,因在都城南,故稱南州。桓溫曾鎮守該處。

③紆曲,迂回曲折。

④阡陌,本指田間小路,南北為阡,東西為陌。後泛指道路或城市街道。

◎譯文

桓溫換防鎮守南州,他規劃的街道平坦筆直。有人對東亭侯王珣說:“丞相當初營造建康城的街道時,沒有樣板可以仿效,所以修建的道路迂回曲折,比起來就顯得差些。”王珣說:“這正是丞相的巧妙之處。江南地方狹窄,比不上中原。如果街道暢通無阻,就會一眼看到底,而曲折延伸,迂回輾轉,會給人一種幽深莫測,無窮無盡的感覺。”

(103)桓玄詣殷荊州,殷在妾房晝眠,左右辭不之通。桓後言及此事,殷雲:“初不①眠。縱有此,豈不以“賢賢易色②’也!”

◎注釋

①初不,從來不,根本沒有。

②賢賢易色,語出《論語·學而》,指尊重賢人,不重女色。

◎譯文

桓玄拜訪荊州刺史殷仲堪,殷正在侍妾的房裏睡午覺,手下人謝絕通報。桓玄談起這事,殷仲堪說:“我根本沒有睡午覺。如果真有這事,怎麽能不以敬賢之心替代愛色之欲呢!”

(104)桓玄問羊孚:“何以共重吳聲①?”羊曰:“當以其妖而浮②。”

◎注釋

①吳聲,吳地的音樂、民間歌曲。

②妖,嬌美。浮,輕柔。

◎譯文

桓玄問羊孚:“為何大家都愛聽吳地的歌曲?”羊孚說:“是因為它婉轉動聽而又輕柔。”

(105)謝混①問羊孚:“何以器舉瑚璉②?”羊曰:“故當以為接神之器。”

◎注釋

①謝混,字叔源,小字益壽,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名士,太保謝安之孫,會稽內史謝琰第三子。晉孝武帝司馬曜之婿。

②瑚璉,古代祭祀時盛糧食的器皿,很是貴重。

◎譯文

謝混問羊孚:“為何器皿中推崇瑚璉?”羊孚說:“當然是因為它是迎神的器皿。”

(106)桓玄既篡位,後禦床①微陷,群臣失色。侍中殷仲文進曰:“當由聖德淵重,厚地所以不能載。”時人善之。

◎注釋

①禦床,皇帝的坐具。

◎譯文

桓玄篡位後,不久皇帝寶座稍有凹陷,群臣失色。侍中殷仲文上前道:“這是由於皇上德行深厚,以致大地承受不起。”當時大家都認為機敏。

(107)桓玄既篡位,將改置直館①,問左右:“虎賁中郎②省③應在何處?”有人答曰:“無省。”當時殊杵旨。問:“何以知無?”答曰:“潘嶽《秋興賦敘》曰:‘餘兼虎賁中郎將,寓直散騎④之省。”玄谘嗟稱善。

◎注釋

①直館,值班、辦公用的館舍。

②虎賁中郎,漢朝官職,主管宮廷宿衛、侍從。三國魏,蜀、吳沿之。東晉哀帝罷。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複置。齊、梁、陳及北魏、北齊沿置。唐時避諱,或稱武賁中郎將。

④散騎,官名,即散騎常侍,在皇帝左右規諫過失,以備顧問。

◎譯文

桓玄篡位後,想另外設立官署館廨,問身邊的人:“虎賁中郎省應安置在哪裏?”有人回答說:“沒有這個官署。”當時,這樣的回答是違抗聖旨了。桓玄問:“你怎麽知道沒有?”那人答道:“潘嶽在《秋興賦敘》裏說過:‘餘兼虎賁中郎將,寓直散騎之省。’”桓玄讚賞他說得好。

(108)謝靈運①好戴曲柄笠②,孔隱士謂曰:“卿欲希心高遠,何不能遺曲蓋③之貌?”謝答曰:“將不畏影者未能忘懷!”

◎注釋

①謝靈運,晉宋時人,曾任永嘉太守,喜歡遨遊山水,擅寫山水詩。

②曲柄笠,一種帽子,笠上有柄,由而後垂,類似曲蓋的形狀。

③曲蓋,即儀仗用的曲柄傘。見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太公所作也。武王伐紂,大風折蓋,太公因折蓋之形製曲蓋焉。戰國常以賜將帥。自漢朝乘輿用,謂曰輗蓋,有軍號者賜其一焉。”

◎譯文

謝靈運喜戴曲柄笠,隱士孔淳之對他說:“你想仰慕德高誌遠的人,為何不能丟掉這類似曲蓋的曲柄笠呢?”謝靈運回答說:“恐怕是怕影子的人還不能忘記影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