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悟第十一

捷悟指思辨敏捷、領悟迅速,麵對突發事件,能迅速進行分析,並做出正確判斷。魏晉士大夫對此很是推崇,這和當時數百年間,政權更迭,內部權力爭奪激烈,社會矛盾錯綜複雜的政治背景不無關係,士大夫遊宦於官場,稍有不慎,就會有無妄之災。隻有善於審時度勢、機敏通達者才能遠離禍端,明哲保身。

(1)楊德祖①為魏武主簿,時作相國門,始構榱桷②,魏武自出看,使人題門作“活”字,便去。楊見,即令壞之。既竟,曰:“門中‘活’,‘闊’字。王③正嫌門大也。”

◎注釋

①楊德祖,即楊脩,字德祖,曹操當丞相時,任主簿。

②榱桷(cuī jué),屋椽。

③王,指魏王曹操。

◎譯文

楊脩是魏武帝曹操的主簿,當時正建相國府的大門,剛架屋椽,曹操出來看,叫人在門上寫個“活”字,就走了。楊脩看見,立刻命人把門拆了。拆完後說:“門裏加個‘活’字,是‘闊’。魏王是嫌門大了。”

(2)人餉①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許,蓋頭②上題“合”字以示眾,眾莫能解。次至楊脩,脩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複何疑!”

◎注釋

①餉,送。

②蓋頭,覆蓋用的絲麻織品。

◎譯文

有人送給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點,在蓋上寫了一個“合”字給大家看,沒誰能看懂是什麽意思。輪到楊脩的時候,他吃了一口,說:“曹公教每人吃一口呢,還有什麽猶疑的!”

(3)魏武嚐過曹娥碑①下,楊脩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虀臼②”八字。魏武謂脩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裏,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別記所知。脩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虀臼,受辛也,於字為辭③:所謂絕妙好辭也。”魏武亦記之,與脩同,乃歎曰:“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裏。”

◎注釋

①曹婢碑,東漢時的孝女曹娥,父溺死,她為尋找父親屍首而死,改葬時給她立了碑,就是曹娥碑。

②虀臼(jī jiù),搗薑蒜等的器具。

③於字為辭,辭的異體字是辤。

◎譯文

魏武帝曹操從曹娥碑旁路過,楊脩跟隨,碑的背麵寫著“黃絹幼婦,外孫虀臼”八個字。曹操問楊脩:“懂嗎?”楊脩答:“懂。”曹操說:“先不要說,等我想想。”走了三十裏,曹操才說:“我想出來了。”叫楊脩把自己的理解寫下來。楊脩寫道:“黃絹,有顏色的絲,色絲合成絕字。幼婦,少女的意思,合成妙字。外孫,女兒的兒子,女子合成好字。虀臼,承受辛辣東西,受辛合成辭(辤)字:(合起來)就是絕妙好辭。”曹操把自己的理解也寫下,結果和楊脩一樣,於是感歎道:“我的才力趕不上你,竟然相差三十裏。”

(4)魏武征袁本初①,治裝,餘有數十斛竹片,鹹長數寸。眾雲並不堪用,正令燒除。太祖②思所以用之,謂可為竹椑楯③,而未顯其言。馳使問主簿楊德祖,應聲答之,與帝心同。眾伏其辯悟。

◎注釋

①袁本初,即袁紹。東漢末年,為大將軍,督冀幽青並四川。

②太祖,曹操的廟號。

③竹椑楯(pí dùn),橢圓形的竹盾牌。椑,本是橢圓形的酒器,引申為橢圓形。楯,同“盾”。

◎譯文

曹操率軍討伐袁紹,整治軍備,發現剩下幾十斛竹片,都有幾寸長。大家說用不上,正準備燒掉。曹操在想怎麽利用這些竹片,認為可用來做盾牌,但他沒有說出自己的想法,派人去問主簿楊脩。楊脩隨即答複來人,和曹操的想法一樣。大家都佩服楊脩的辯才和悟性。

(5)王敦引軍垂至大桁①,明帝自出中堂。溫嶠為丹陽尹,帝令斷大桁,故未斷,帝大怒瞋目,左右莫不悚懼。召諸公來,嶠至,不謝,但求酒炙。王導須臾至,徒跣下地,謝曰:“天威在顏,遂使溫嶠不容得謝。”嶠於是下謝,帝乃釋然②。諸公共歎王機悟名言。

◎注釋

①大桁(háng),指朱雀橋,晉時建康正南朱雀門外的古浮橋。

②釋然,怒氣消釋,心情平複。

◎譯文

王敦率軍東下,將要逼近朱雀橋,晉明帝親自走出宮廷。當時,溫嶠時任丹陽尹,明帝命他毀掉朱雀橋,結果沒有毀掉,明帝怒目圓睜,非常生氣,隨從都很恐懼。明帝召集大臣,溫嶠到後,沒有謝罪,隻是求賜酒肉請死。一會兒,王導也來了,赤足伏地,謝罪說:“天威就在眼前,竟然把溫嶠嚇得不敢謝罪了。”於是溫嶠乘勢下跪認錯,明帝這才息怒。大臣無不讚歎王導的機敏能言。

(6)郗司空在北府①,桓宣武惡其居兵權。郗於事機素暗,遣箋詣桓:“方欲共獎②王室,修複園陵。”世子嘉賓出行,於道上聞信至,急取箋,視竟,寸寸毀裂,便回,還更作箋,自陳老病,不堪人間,欲乞閑地自養。宣武得箋大喜,即詔轉公督五郡、會稽太守。

◎注釋

①在北府,指任徐、兗二州刺史,駐廣陵(今江蘇揚州)。

②獎,輔佐。

◎譯文

司空郗愔鎮守北府時,桓溫厭煩他掌握兵權。郗愔一向糊塗不解時局,派人送信給桓溫,說正想和桓溫同心協力,輔佐晉室,進兵中原,收複先帝陵園。他的嫡長子嘉賓正要去外地,在路上聽說送信的人到了,急忙拿過父親的信,看完了,把信撕得粉碎,返回代父親另寫一封。信中說自己年老多病,不勝世事煩擾,想找個閑散的官位借以調養。桓溫收到信很高興,立刻下令調任郗愔為都督浙江東五郡軍事、會稽太守。

(7)王東亭作宣武主簿,嚐春月與石頭①兄弟乘馬出郊。時彥同遊者連鑣俱進②,唯東亭一人常在前,覺數十步,諸人莫之解。石頭等既疲倦,俄而乘輿回。諸人皆似從官,唯東亭奕奕在前。其悟捷如此。

◎注釋

①石頭,桓熙的小名,其是桓溫的長子。

②連鑣俱進,即並駕齊驅。連鑣,坐騎並排。

◎譯文

東亭侯王珣任桓溫的主簿時,有一次春日和石頭兄弟騎馬到郊外。同遊的名流都並馬前進,隻有王珣一人經常走在前麵,和他們距離幾十步遠,大家都不理解。石頭等人玩得疲倦了,就坐車回去。其他人都像侍從一樣跟在後麵,隻有王珣意態悠閑、神采煥發地走在前麵。他的確很有悟性而且機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