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仁篇第四

共二十六則

(主要講仁德)

4·1 子曰:“裏①仁為美。擇不處②仁,焉得知③?”

◎譯文

孔子說:“內在的仁德是善美的人性。如果不以仁德的準則而選擇,怎麽會獲得智慧呢?”

◎注釋

①裏,動詞,居住也。此處為意譯。

②處,chǔ,居住也。此處為意譯。

③知,同“智”。《孟子·公孫醜上》雲:“孟子曰:‘矢人豈不仁於函人哉?矢人惟恐不傷人,函人惟恐傷人。巫、匠亦然。故術不可不慎也。孔子曰,裏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可知,此處並非指簡單地選擇居住地。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①,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譯文

孔子說:“一個沒有道德修養的人,不能長久過窮困的生活,也不能長久過安樂的生活。一個天生有仁德的人,以仁德為生活中最大的快樂(實行仁德便心安,不行仁德心便不安);一個聰明的人,把仁德當作最有利的生活規範(認為仁德對他有長遠利益,便行仁德)。”

◎注釋

①約,約束。此處意譯為窮困的生活。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①。”

◎譯文

孔子說:“隻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

◎注釋

①好,hào,喜愛。惡,wù,憎惡、討厭。《後漢書·孝明八王傳注》引《東觀漢記》有雲:和帝賜彭城王恭詔曰:“孔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貴仁者所好惡得其中也。”儒家在說“仁”的時候,不僅是說要“愛人”,還有“恨人”,二者是相對的。隻要做到了“仁”,就必然會有正確的愛和恨。

4·4 子曰:“苟誌於仁矣,無惡也。”

◎譯文

孔子說:“如果堅定誌向要實行仁德,總沒有壞處。”

4·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①,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②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③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④

◎譯文

孔子說:“榮華富貴,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不接受。窮困和下賤,這是人人所厭惡的;不用正當的方法拋掉它,君子不擺脫。君子拋棄了仁德,怎樣能成就他的聲名呢?君子沒有吃完一餐飯的時間離開仁德,即便在最緊迫倉促、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

◎注釋

①“富與貴”可以說“得之”,“貧與賤”卻不是人人想“得之”的,其實是“去之”的意思。

②惡,wū,何處。“惡乎”即“於何處”,意譯為“怎樣”。

③違,離開。

④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研究中,似乎孔子主張人們隻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並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君子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

4·6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①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②,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③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譯文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愛好仁道修養和厭惡不仁品行的人。真正愛好仁道修養的人不會有意標榜所謂的‘仁道’;厭惡不仁品行的人,他所謂的‘仁德’,也隻是不讓不符合所謂‘仁德’的行為影響到自己。有能用一天的時間來致力於實踐仁德的人麽?我沒見到能力不足以實踐仁的精神的人。大概這樣的人還是有的,隻是我不曾見到罷了。”

◎注釋

①尚,動詞,超過。

②矣,同“也”,表示停頓。

③蓋,副詞,大概、或許。

4·7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①矣。”

◎譯文

孔子說:“(人是各種各樣的,犯的錯誤也各不相同。)什麽樣的錯誤就是由什麽樣的人犯的。仔細觀察某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是什麽樣的人了。”

◎注釋

①仁,同“人”。《後漢書·吳祐傳》引此文正作“人”(武英殿本卻又改作“仁”,不可為據)。如前文所述,二字經常混用。

4·8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得知真理,當晚死去都可以。”

4·9 子曰:“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譯文

孔子說:“讀書人有誌於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粗糧穿破衣為恥,這種人,不值得同他談論。”

4·1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①也,義之與比②。”

◎譯文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沒規定要怎樣做,也沒規定怎樣不能做,隻要做得恰當合理就行。”

◎注釋

①適、莫,這兩字講法很多,有的解釋為“親疏厚薄”,有的解釋為“敵對與羨慕”,譯文更傾向於後者。

②比,bì,挨著,靠攏,為鄰。從孟子和之後的一些儒家學說看來,孔子“無必無固”,通權達變,“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孟子·公孫醜上》),以義作為依據,或可做這章的解釋。

4·11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①;君子懷刑②,小人懷惠。”

◎譯文

孔子說:“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圖;君子關心法度,小人關心恩惠。”

◎注釋

①土,可解為田土,意譯為利益。

②刑,古代法律製度的“刑”作“刑”,刑罰的“刑”作“”,後來都寫作“刑”。此處“刑”字應解釋為法度。

4·12 子曰:“放①於利而行,多怨。”

◎譯文

孔子說:“依據個人利益而行動,會招致很多怨恨。”

◎注釋

①放,fǎng,依據。

4·13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①?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②?”

◎譯文

孔子說:“能夠用禮讓來治理國家嗎?這有什麽困難呢?如果不能用禮讓來治理國家,又怎樣來對待禮儀呢?”

◎注釋

①何有,春秋時代常用語,意為“有何困難”。

②如禮何,依孔子的意見,國家的禮儀必有其“以禮讓為國”的本質,其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體。如果舍棄內容,拘泥那些儀節上的形式,孔子認為毫無用處。

4·14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①。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譯文

孔子說:“不擔心沒有職位,隻擔心沒有任職的本領;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去尋求足以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本領好了。”

◎注釋

①立、位,古時通用。“立”便是“不患無位”的“位”字。《春秋》桓公二年“公即位”,《石經》作“公即立”可為佐證。

4·15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①之。”曾子曰:“唯。”

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②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曾參呀!我的學說貫穿著一個基本觀念。”曾子說:“是的。”

孔子出去後,別的學生問曾子道:“這是什麽意思?”曾子道:“他老人家的學說,‘忠’、‘恕’二字便足以概括了。”

◎注釋

①貫,貫穿、統貫。

②恕,孔子定義之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忠”則是“恕”的積極一麵,即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4·16 子曰:“君子①喻②於義,小人喻於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看重的是義,小人看重的是利。”

◎注釋

①君子、小人,這裏的“君子”是指在位者,還是指有德者,還是兩者兼指,孔子原意不得而知。《漢書·楊惲傳》“報孫會宗書”曾引董仲舒的話:“明明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財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隻是其中一說。

②喻,了解、明白、看重。

4·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看見賢人,便想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便自己反省(有沒有和他類似的毛病)。”

4·18 子曰:“事父母幾①諫,見誌不從,又敬不違②,勞③而不怨。”

◎譯文

孔子說:“侍奉父母,(如果他們有不對的地方)得婉轉地勸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沒有被聽從,仍然恭敬地不違逆他們,雖然憂愁,但不怨恨。”

◎注釋

①幾,jī,輕微,婉轉。

②違,觸忤,冒犯。

③勞,憂愁。見王引之《經義述聞》。

4·19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①。”②

◎譯文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一定的去處。”

◎注釋

①方,此處是指方向,地方,處所。

②這句話要辯證地理解,孔子既強調子女應奉養並孝順父母(遠遊就無法做到這點),但又不反對一個人在有了正當且明確的目標時外出奮鬥。

4·20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①

◎注釋

①見《學而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譯文

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能不時時記在心裏:一方麵因(其高壽)而喜歡,另一方麵又因(其壽高)而有所畏懼(擔心不能長久盡孝)。”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①躬之不逮②也。”

◎譯文

孔子說:“古時候言語不輕易出口,就是怕自己的行動趕不上。”

◎注釋

①恥,意動用法,以之為恥的意思。

②逮,dài,及,趕上。

4·23 子曰:“以約①失之者鮮矣。”

◎譯文

孔子說:“因為對自己節製、約束而犯過失的,這類事情很少。”

◎注釋

①約,約束。《論語》的“約”字主要有兩種意思,窮困或約束。此處應為後者。

4·24 子曰:“君子欲訥①於言而敏於行。”

◎譯文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遲鈍,做事要勤勞敏捷。”

◎注釋

①訥,nè,言語遲鈍。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①。”

◎譯文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誌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注釋

①《乾·文言》中雲:“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可輔助理解前文“德不孤”,言其有誌同道合之輩。

4·26 子遊曰:“事君數①,斯辱矣;朋友數①,斯疏矣。”

◎譯文

子遊說:“對君主勸諫過多,就會遭致侮辱;對朋友規勸過多,就會被疏遠。”

◎注釋

①數,shuò,密,屢屢。《顏淵篇第十二》中雲:“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也正是這個意思,凡事要掌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