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貨篇第十七
共二十六則
(主要記錄孔子論述仁德,闡發禮樂治國之道)
17·1 陽貨①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②。
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遇諸途。
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③:“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④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譯文
陽貨想要孔子來拜會他,孔子不去,他便送孔子一隻(蒸熟的)小豬,想讓孔子到他家來道謝。
孔子探聽他不在家的時候,去拜謝。
兩人在路上遇見了。
陽貨對孔子道:“來!我同你說話。”(孔子走了過去。)他又道:“自己有一身的本領卻不施展,聽任國家迷亂,這可以叫做仁愛嗎?”(孔子沒吭聲。)他便接著道:“不能吧。一個人喜歡做官,卻屢屢錯過機會,這算得上是聰明嗎?”(孔子仍然沒吭聲。)他又自己接道:“不可以。日子一天天地過去,時光一去不複返呀。”
孔子這才說道:“好吧,我打算做官了。”
◎注釋
①陽貨,又叫陽虎,季氏的家臣。季氏幾代以來把持魯國的政治,陽貨這時又把持季氏的權柄。季平子死後,專權管理魯國的政事。後來他與公山弗擾共謀殺害季桓子,失敗後逃往晉國。
②歸,同“饋”,贈送。《孟子·滕文公下》對此有段說明,“大夫有賜於士,不得受於其家,則往拜其門”。陽貨便利用這一禮俗,趁孔子不在家,送一隻蒸熟的小豬去。陽貨是孔子鄙視和反對的亂賊臣子,不願與其交往,更不願意去他手下做官,於是也就趁陽貨不在家才去登門拜謝。
③曰,自此以下的幾個“曰”字,都是陽貨的自問自答。
④亟,qì,屢次。
17·2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譯文
孔子說:“人的性情本是相近的,但因為習染浸潤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別。”
17·3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①不移。”
◎譯文
孔子說:“隻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改變不了的。”
◎注釋
①關於“上知”“下愚”的解釋,古今頗有異說。有解釋為品質,如《漢書·古今人表》說:“可與為善,不可與為惡,是謂上智。可與為惡,不可與為善,是謂下愚。”有兼以知識與品質而言,如孫星衍《問字堂集》說:“上知謂生而知之,下愚謂因而不學。”此處覺得後者為宜。
17·4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子遊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譯文
孔子到了武城,聽到了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微微笑著,說道:“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
子遊答道:“以前我聽老師說過,‘君子學習了禮樂,就會有仁愛之心;老百姓學習了禮樂,就容易聽指揮(教育總是有用的)。”
孔子便向學生們道:“學生們,言偃這話是正確的。我剛才那句話,不過是在同他開玩笑罷了。”
◎注釋
①武城,魯國的一個小城,當時子遊是武城宰。
17·5 公山弗擾①以費畔②,召,子欲往。
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③,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④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⑤?”
◎譯文
公山弗擾盤踞在費邑圖謀造反,叫孔子去。孔子準備去。
子路很不高興,說道:“沒有地方去便算了,為什麽一定要去公山氏那裏呢?”
孔子道:“他來召我,難道隻是一句空話嗎?如果有人用我,我將使周禮在東方複興。”
◎注釋
①公山弗擾,春秋時期魯國人。複姓公山,名不狃(也作弗擾、不擾),字子泄。公山不狃和陽虎同時期,都是魯國當政者季桓子的家臣。季桓子非常器重公山不狃,派他擔任季孫氏的私邑費縣的邑宰。
②畔,同“叛”,謀逆。
③末之,無處去。已,止,算了。
④徒,徒然,空無所據。
⑤吾其為東周乎,建造一個東方的周王朝,指在東方複興周禮。
17·6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請問之。”
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譯文
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道:“能夠處處實行五種品德,便是仁人了。”
子張道:“請問哪五種。”
孔子道:“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擁護,誠實就會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供工作效率、擴大貢獻,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17·7 佛肸①召,子欲往。
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②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③;不曰白乎,涅而不緇④。吾豈匏瓜⑤也哉?焉能係而不食?”
◎譯文
佛肸召孔子,孔子打算前往。
子路道:“從前我聽老師說過:‘親自做壞事的人那裏,君子不去的。’如今佛肸盤踞中牟謀反,您卻要去,這是為何呢?”
孔子道:“對,我說過這話。但是,最堅固的東西,磨也磨不薄;最白的東西,染也染不黑。我難道是匏瓜嗎?怎麽能隻是懸掛在那裏而不給人吃呢?
◎注釋
①佛肸,bì xī,春秋末年晉卿趙鞅的家臣,為中牟的縣宰,但投靠範氏﹑中行氏,其為中牟的縣長,因此依據中牟來抗拒趙簡子。
②中牟,春秋時晉邑,故址在今日河北省邢台和邯鄲之間。
③磷,lìn,薄,也可理解為損傷。
④涅,niè,本是一種礦物,古人用作黑色染料,這裏作動詞,染黑之意。緇,zī,黑色。
⑤匏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比葫蘆大,熟透後可剖製成器具。古有甘、苦兩種,因它比水輕,可以係於腰間用以渡河。
17·8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①六蔽矣乎?”對曰:“未也。”
“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②,其蔽也愚③;好知不好學,其蔽也**④;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⑤;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⑥;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譯文
孔子說:“仲由!你聽過有六種品德和相應的六種弊病嗎?”子路答道:“沒有。”
孔子道:“坐下!我告訴你。愛仁德,卻不愛學問,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愛耍聰明,卻不愛學問,它的弊病是**無根基;愛誠信,卻不愛學問,它的弊病就是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愛直率,卻不愛學問,它的弊病就是說話尖刻,刺痛人心;愛勇敢,卻不愛學問,那種弊病就是搗亂闖禍;愛剛強,卻不愛學問,它的弊病就是膽大妄為。”
◎注釋
①言,即品德。孔子提出仁、知、信、直、勇、剛六字。
②不好學,不學則不能明其理。
③愚,受人愚弄。
④**,**,指好高鶩遠而沒有根基。
⑤賊,害。管同《四書紀聞》雲:“大人之所以不必信者,唯其為學而知義之所在也。苟好信不好學,則唯知重然諾而不明事理之是非,謹厚者則硜硜為小人;苟又挾以剛勇之氣,必如周漢刺客遊俠,輕身殉人,扞文網而犯公義,自聖賢觀之,非賊而何?”這是據春秋俠勇之士的事實,又根據儒家明哲保身的理論所發的議論。
⑥絞,說話尖刻。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①,可以觀②,可以群,可以怨。邇③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譯文
孔子說:“學生們為什麽不去學習詩呢?學《詩》可以激**誌,可以觀察天地萬物及人間的盛衰得失,可以使人懂得結交朋友,可以諷諫怨刺不平之事。近可以侍奉父母,遠可以侍奉君王;還可以多知道一些鳥獸草木的名字。”
◎注釋
①興,激發感情的意思。一說是詩的比興。
②觀,觀察了解天地萬物及人間萬象。
③邇,ěr,近。
17·10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①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麵而立②也與?”
◎譯文
孔子對伯魚說:“你研究過《周南》和《召南》嗎?一個人要是不研究《周南》和《召南》,那就像是麵正對著牆壁站著吧!”
◎注釋
①《周南》、《召南》,現存《詩經·國風》中的第一、二兩部中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指當地的民歌。
②正牆麵而立,麵對著牆壁站著。朱熹雲:“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無所見,一步不可行。”直言其無見識無方向。
17·11 子曰:“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鍾鼓雲乎哉?”
◎譯文
孔子說:“禮呀禮呀,隻是指玉帛之類的禮器嗎?樂呀樂呀,隻是指鍾鼓之類的樂器嗎?”
17·12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①之盜也與?”
◎譯文
孔子說:“外表嚴厲而內心虛弱,若是以小人作比喻,怕像是挖牆洞的小偷吧!”
◎注釋
①窬,yú,洞。
17·13 子曰:“鄉願,德之賊也。”①
◎譯文
孔子說:“沒有是非觀念的好好先生是足以敗壞道德的小人。”
◎注釋
①《孟子·盡心下》對“鄉願”有一段具體解釋:“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為踽踽涼涼?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原也。”又說:“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此中的“鄉原”,即為“鄉願”,是指那些表裏不一、言行不一的偽君子,這些人欺世盜名,卻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對“鄉願”,就是主張以仁、禮為原則,隻有仁、禮可以使人成為真正的君子。
17·14 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譯文
孔子說:“聽到路邊傳言就四處散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行為。”
17·15 子曰:“鄙夫①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②。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譯文
孔子說:“難道能同鄙夫共事嗎?當他沒有得到官職的時候,總是生怕得不著;已經得著了,又害怕會失去。如果他害怕失去官職,怕是會無所不用其極了。”
◎注釋
①鄙夫,人品鄙陋、見識淺薄的人。
②患得之,按句意理解,此處應為“患不得之”。王符《潛夫論·愛日篇》雲:“孔子疾夫未之得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者。”可見東漢的本子有“不”字。宋人沈作喆《寓簡》雲:“東坡解雲,‘患得之’當作‘患不得之’。”可見宋時所見的本子已經沒有“不”字,屬佚失。
17·16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古之矜也廉①,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古代的人民有三種毛病,現在或許這三種毛病早已不是原來的樣子了。古代的狂人肆意直言,現在的狂人卻是**不羈;古代驕傲的人不過是難以接近,現在驕傲的人卻是一味凶橫;古代的愚人很直率,現在的愚人卻隻是種欺詐耍手段罷了。”
◎注釋
①廉,本義是器物的棱角,此處指代人的行為方正有則,不易接近。
17·17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①。”
◎注釋
①見《學而篇》第三則。
17·18 子曰:“惡紫之奪朱①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譯文
孔子說:“我厭惡紫色奪去了紅色的光彩和地位,厭惡鄭國的聲樂擾亂雅樂,厭惡用伶牙利齒而顛覆國家類似的事情。”
◎注釋
①紫之奪朱,因古人認為紫是雜色,朱(大紅色)是正色,原指厭惡以邪代正,後以喻以邪勝正,以異端充正理。春秋時,魯桓公和齊桓公都喜歡穿紫色衣服,從《左傳》哀公十七年衛渾良夫“紫衣狐裘”而被罪的事情看來,那時的紫色可能已代替了朱色而變為諸侯衣服的正色了。
17·19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譯文
孔子說:“我想不說話了。”子貢道:“您如果不說話,那我們這些學生還傳述什麽呢?”孔子道:“天何嚐說了什麽呢?四季照樣運轉,百物照樣生長,天說了什麽話呢?”
17·20 孺悲①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譯文
孺悲想要會晤孔子,孔子托言有病拒絕接待。傳命的人剛出房門,孔子便取來瑟邊彈邊唱,故意讓孺悲聽到。
◎注釋
①孺悲,魯國人,魯哀公曾派他向孔子學禮。《禮記·雜記》中雲:“恤由之喪,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喪禮,《士喪禮》於是乎書。”
17·21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①,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②,衣夫錦,於女安乎?”
曰:“安。”
“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③,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④
◎譯文
宰我問道:“父母死了,守孝三年,時間也太長了。君子三年不行禮儀,禮儀就會敗壞;三年不奏樂,樂器及奏樂的禮儀就會崩潰。陳穀既已吃完,新穀又已登場;鑽燧取火的木頭輪過了一遍,有一年的時間就可以了。”
孔子說:“(才一年的時間)你就吃起了大米飯,穿上了錦緞衣,你心安嗎?”
宰我說:“我心安。”
孔子說:“你心安,就那樣去做吧!君子守喪,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住在家裏不覺得舒適,所以不那樣做。如今你既覺得心安,你就那樣去做吧!”
宰我出去後,孔子說:“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來,到三歲時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服喪三年,這是天下通行的喪禮。難道宰予沒有從他父母那裏得到三年的愛嗎?”
◎注釋
①古代用的是鑽木取火的方法,四季所用木頭不同,每年輪一遍,叫改火。見《周書·月令篇》中雲,“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槽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②稻,古代北方以稷(小米)為主要糧食,水稻和粱(精細的小米)少而珍貴,而且稻的耕種麵積更小,所以大米很珍貴。該處意為吃好的。
③居處不安,古代孝子要“居倚廬,寢苫枕塊”,就是住臨時用草料木料搭成的房子,睡在用草編成的苫墊上,用土塊做枕頭。相對而言,居住條件艱苦。
④這一段是孔子和宰我之間,圍繞喪禮應服幾年的問題展開的爭論。其實在孔子之前,華夏民族就有為父母守喪三年的習慣,而儒家在此“孝道”基礎上更進行了道德製度化,沿襲很久。
17·22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①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②。”
◎譯文
孔子說:“整天吃飽了飯,什麽心思也不用,真是太難受了!不是還有擲采和下棋的遊戲嗎?幹這些,也比閑著好。”
◎注釋
①博,古代的一種棋戲。見《公羊傳·莊公十二年》中:“與閔公博。”焦循的《孟子正義》說:“蓋弈但行棋,博以擲采(骰子)而後行棋。”又說:“後人不行棋而專擲采,遂稱擲采為博(賭博),博與弈益遠矣。”
②已,意為不動作。
17·23 子路曰:“君子尚①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譯文
子路問道:“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答道:“君子認為義是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無義就會造反作亂,小人有勇無義就會偷盜。
◎注釋
①尚,動詞,意為崇尚。
17·24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①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②者。”
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③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④以為直者。”
◎譯文
子貢問道:“君子也有憎惡的事嗎?”孔子道:“有憎惡的事:憎惡一味宣揚別人壞處的人,憎惡身居下位而毀謗在上位者的人,憎惡勇敢卻不懂禮節的人,憎惡固執己見而又不通事理、執拗到底的人。”
孔子又道:“賜,你也有憎惡的事嗎?”子貢隨即答道:“我憎惡剽竊別人的成果卻當作自己知識的人,憎惡把毫不謙虛當作勇敢的人,憎惡揭發別人隱私卻自以為直率的人。”
◎注釋
①據惠棟的《九經古義》,可知晚唐以前沒有這個“流”字。按照文意來理解,“流”字也不應有。但蘇軾《上韓太尉書》引此文時已有“流”字,應是北宋時已經誤衍。
②窒,即阻塞,此次引申為不通事理,頑固不化。
③徼,jiǎo,竊取,剽竊。
④訐,jié,攻擊、揭發別人。
17·25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譯文
孔子道:“隻有女子和小人是難以和他們共處的,親近他們,他們就會無禮;疏遠他們,他們就會怨恨。”
17·26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譯文
孔子說:“到了四十歲還被人厭惡,他這一生也就完結了。”